繼華為後又一中國科技巨頭崛起,8年成就世界第一,卻被美國盯上

2020-12-06 騰訊網

近些年無人機興起,被廣泛運用到影視行業、商業、高端婚禮等各處,無人機讓航拍不再只是專業的影視團隊的獨屬;也讓普通人都能接觸,並成功用另一個更高更廣闊的角度來認識世界。航拍無人機主要基於飛行平臺和影像系統兩大重要要素,起先無人機和相機各司其職,並不是一體的存在。直至2014年大疆出了一款phantom 2 vision大疆精靈 ,才實現無人機和相機一體化。

一體化的航拍無人機飛行更加穩定,同時也讓app、調參、相機和圖傳等更加便利。著名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的很多高位俯拍鏡頭就是使用大疆的航拍無人機進行拍攝的。在無人機行業裡,大疆可以說是領頭羊一般的存在。

大疆(簡稱DJI)成立於2006年,彼時仍默默無聞的大疆創始人汪滔抱著「直升機技術同樣能在航拍愛好者身上實現」的信念,一頭扎進直升機飛控的研究裡。還處於創業初期的大疆那時候團隊裡也就5、6人,招人困難重重,更別說高科技人才。

研發和招人都令人頭疼,但大疆硬是迎難而上,成立兩年後研發出了第一個飛行系統XP3.1。更迅速引爆市場,單品售價20萬依然讓商家趨之若鶩。但僅依靠這一個技術並不足夠,隨後飛行器市場開始流行,王滔抓住機遇,開始轉做飛行器。

那個時候的航拍最大的問題便是飛行器和相機是分離的,也就是說航拍不僅要解決飛行器的問題,同時還要解決相機的問題。飛行器解決了,挑選相機又是個問題,這多麻煩!於是王韜乾脆將二者合二為一,著手研發相機飛行器一體化。

2012年,第一代航拍無人機大疆精靈Phantom1問世,再次引爆市場。之後一發不可收拾,大疆精靈Phantom 2 Vision、Phantom 3 Vision、Phantom 4 Vision相繼在2014年、2015年、2016年面世。大疆精靈P2的相機擁有1400萬像素的攝像,採用了1/2.3英寸CMOS傳感器,內置是一軸舵機雲臺,可用於俯仰增穩。這也是大疆的第一款「雲臺相機」。

大疆精靈3共有4個版本,這四個版本的總體外觀相似,也都採用1200萬像素的相機,圖像質量較之2系列有了更大的進步。大疆精靈4是幾款中最成熟的航拍無人機。影像系統上支持1080 /120p的升格錄製,降低了36%的畸變和56%的色差。飛行器的性能和視覺避障也做了很大的提升,採用雙臂支撐的雲臺讓高速飛行時拍攝影像更穩定更流暢。

在其他同類型廠商還在蹣跚學步的時候,大疆已經研發設計並投入市場了4款成熟優質的航拍飛行器無論是在無人機方面,還是雲臺相機方面,大疆都將同類型廠商遠遠甩在身後。到目前為止,大疆在航拍無人機領域佔了70%的市場領域,妥妥的無人機市場霸主!大疆科技可以說是智能製造業的未來,連門檻很高的美國本土市場,大疆也能成功地壟斷並佔據七成市場,僅僅8年的時間,大疆已經位列世界第一。

不過美國或許是擔憂本國政府、企業、社會機構對大疆的無人機產生依賴性,便將大疆列入實體清單,對其展開一年的制裁。上一個被美國列入「實體管制」清單的是華為,都是泱泱華夏的強大的企業,大疆會對美國的「制裁」做出反擊嗎?

相關焦點

  • 美國盯上科大訊飛、美亞柏科、曠視科技;聯邦快遞否認私扣華為貨件...
    美國目標繼續擴大!又有三家科技龍頭被盯上?公司緊急回應5月23日,彭博援引知情人士報導稱,美國正在擴大對中國某些領域龍頭企業的打擊。繼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這兩家安全監控攝像頭公司在5月22日成為目標後,川普政府正在考慮限制人工智慧公司科大訊飛以及數據公司美亞柏科和未上市公司北京曠視科技。
  • 又一國產彩電巨頭成功崛起!衝擊全球第一:書寫中國電視品牌新時代
    眾所周知,隨著中國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和崛起,越來越多的手機、PC、電視等廠商都紛紛開始進軍海外市場,我們所能夠看到華為、小米、OPPO、vivo、聯想、海信、TCL、海爾等眾多中國企業,都不斷地在海外市場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而最近幾年,最受國內網友們所關注的便是華為,由於受到了一些
  • 中國晶片企業拿下世界第一,華為幫了大忙!
    晶片產業發源誕生於美國,此後的幾十年裡,逐漸發展成為科技行業無可替代的核心零部件,被譽為「現在工業皇冠上的明珠」。雖說美國最近幾年在晶片製造方面有點沒落了,但是放眼整個半導體行業,美國還是實力最強的玩家。
  • 知名度比肩華為的科技巨頭,年利潤超70億,連續2年拿下全球第一
    俯瞰國內目前在國際上鼎鼎有名的科技巨頭,華為、聯想等企業絕對是當仁不讓。正如問及中國的智慧型手機品牌,大部分海外友人第一時間想到華為一樣,若是提到中國知名的電腦品牌,聯想同樣是更多消費者的首選。所以從知名度這一方面來說,聯想絕對算是比肩華為的科技巨頭。
  • 僅次於華為!又一國產通信巨頭崛起:成全球第三大5G通訊廠商
    眾所周知,自從華為、中興事件相繼爆發之後,國內這兩大通訊巨頭便紛紛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很多不明真相的觀眾更是喜歡將華為與中興放在一起作對比,但無論是在手機領域,還是在5G通訊技術領域,華為都能夠處於全球遙遙領先的地位,所以實力較弱的中興自然成為了廣大網友們吐槽的對象,紛紛吐槽中興不努力研發,嚴重依賴於美國晶片、作業系統等核心技術
  • 繼中國的天宮之後,美國又盯上了嫦娥五號
    繼中國的天宮之後,美國又盯上了嫦娥五號  20世紀90年代,以美國、俄羅斯為首,包括加拿大、日本、巴西和歐空局等共16個國家聯合建立了國際空間站,目前由美國和歐洲多個國家共同使用。當年國際空間站在籌劃建設時,中國曾經申請加入,但被拒絕,這個恥辱至今讓人難忘。
  • 美國天眼「瞎了」!繼嫦娥五號之後,他們又盯上中國天眼
    本以為這已經是他們的下限了,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近日美國天眼「瞎了」,繼嫦娥五號之後,他們又盯上了中國天眼。美國天眼坍塌12月4日,新聞聯播公布了一組畫面,正是被譽為地球「兩大天眼」之一的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坍塌的瞬間。
  • 我開始看不清了,是華為的成就配不上,還是美國標籤下的東西好
    很奇怪,一篇SpaceX炸了,中國網際網路巨頭沒敢笑的微頭條成爆款了。集結2800名工程師,耗資28億美元18年的時間成為全球高端存儲廠商前三。通過對標華為在自主研發上的成就,來印證馬斯克炸了星艦之後,拿到寶貴的數據後下一次會成功。SpaceX與華為對標,兩者就沒有任何可比性。華為一家民營企業,在科技上做出了突出貢獻。SpaceX是什麼,他是美國為了平衡NASA與聯合發射聯盟ULA的利益,推向了前臺的一家企業。
  • 中科院點名美國科技,美國精英:中國芯崛起無法阻擋
    直接點名美國科技!這就是中華最高科技天團的霸氣,並且有院士已經立下軍令狀,必要攻克光刻機的難關!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出警告:到2030年,中國晶片產能將高居全球首位,佔全球總產能的28%。據SIA預測,美國先進晶片廠在10年內的設廠和運營成本比中國臺灣、韓國或新加坡高30%,比中國大陸高37%至50%。
  • 科技新消息:「平頭哥」交出滿意答卷,中國新零售巨頭正式誕生!
    眾所周知,在科技市場中,發展的變化要比手機市場更快,一天之內可能會出現很多的連鎖反應,比如當年的中興手機被斷供之後,國內科技廠商都開始為晶片發力,消費者也認識到國內廠商和海外企業的差距,尤其是美企把華為加入「實體名單」之後,更是加劇了這方面的情況。
  • 科技巨頭「折戟」中國,曾「壟斷」國內30年,佔據中國100%市場
    文:聞道 雖然我國在改革開放後發展得很快,但有一點需要承認,我國在科技領域的實力還不是很強,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尤其是超級大國美國,我國與美國的差距仍然在不斷地縮小。但是差距仍然很大。最近因為抖音國際版,美國一家科技巨頭再次映入老百姓的眼帘,這家公司就是甲骨文。
  • 三大科技巨頭被「整垮」,又給華為上了一課,下一個會是誰呢?
    三大科技巨頭被「整垮」,又給華為上了一課,下一個會是誰呢?自從美國開始針對華為之後,華為的日子就沒好過,而且美方也是在步步緊逼。雖說華為在這些打壓之下,因為有提前的預備方案,最後並沒有受到徹底的衝擊。但是也招架不住美方一輪又一輪的打壓,比如說現在,美方又開始在華為手機最重要的晶片供應鏈上動手了。對於這個情況,很多人其實不太擔心華為。倒不是說不擔心,應該說是沒有一開始那麼擔憂。因為面對這麼多的打壓華為都扛了下來,所以大部分人認定華為現在這個難關也可以扛下來。但事實上,我們應該擔憂,要知道美國的禁令可相當恐怖。最為典型的就是被美國「整垮」的三大科技巨頭。
  • 辣評-weekly:繼華為之後,所有中國企業都被美國盯上了;SpaceX再創一箭七飛七回收;嫦娥五號回歸,它的四個兄弟都去哪了?
    繼華為、中芯之後,所有中國企業都被美國盯上了12月3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給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下了最後通牒。
  • 被美國盯上的深圳粵海街道,年營收超1.1萬億,究竟有什麼來頭?
    文字|科創財經匯 林奇編輯|胡劉繼面積只有1.1平方公裡、總人口僅2.3萬的深圳南山區粵海街道,最近因為美國的封殺令備受關注。事實上,位於深圳市中心城區的南山區共有八個街道,但粵海街道在其中實力最強,2017年轄區內的資產總額就超過1.1萬億元。
  • 中國科技巨頭的量子戰爭
    2017年9月11日,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中國量子計算產業化的起點。這一天,本源量子在合肥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家量子計算公司。同時,科技巨頭阿里巴巴宣布密西根大學終身教授施堯耘入職阿里巴巴,組建並負責阿里雲量子計算實驗室(AQL)。  入職的第一天,施堯耘正在美國飛往中國的路上。
  • 曹德旺的傳奇人生,鑄就汽車玻璃世界巨頭,全國第一世界第二
    其實我國在汽車零部件行業也有一家和華為一樣的厲害的企業,那就是曹德旺創立的福耀玻璃,它和華為都成立於1987年,經過三十多年的成長,成為了汽車玻璃的巨頭,這又是一家非常「硬氣」的民族企業!正因為創始人的硬氣,才成就了今天的福耀玻璃!
  • 繼華為5G後,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望開啟全球開發全自動時代
    近年來,從中興、華為到大疆創新、科大訊飛,再到騰訊、字節跳動等知識高度密集型領域的領先公司,從硬體到軟體,從出口到對外投資活動等都受到層層打壓與限制。儼然,在當前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對於智慧財產權及科創的重視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國科技實力的崛起。回首近三百年來世界發展史,每次技術革命都會伴隨全球格局的重塑和秩序重組。
  • 世界第3大晶片巨頭敗北,中國公司成接盤俠?
    世界第3大晶片巨頭敗北,中國公司成接盤俠?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也極大地促進了整個社會的向前發展。華為公司作為全球排名前三的智慧型手機廠家,每年華為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都高達上億部,而這也就意味著華為每年將消耗掉上億顆的晶片,而現在臺積電不給華為生產海思麒麟晶片以後,華為的智慧型手機業務的發展將受到巨大的影響,而在晶片代工領域,臺積電和三星這兩大巨頭顯然是不會再給華為代工晶片了,那麼這是否就意味著華為的晶片沒有崛起的機會了呢?
  • 美國拼命阻止無效!「晶片大牛」毅然回國,給華為帶來30多位人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一躍成為世界頭號強國,不管是經濟、軍事、醫療以及高新科技領域,都遙遙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正因為如此,美國很多時候都能夠對其他國家進行封鎖,很多國家由於自身實力有限,對於美國的封鎖也是敢怒而不敢言。
  • 曾經對中國科技很擔憂,直到了解這6個科技成就後,我釋懷了
    很多人在說到我國的時候,都說我國最大的能力就是「抄「和」模仿「,尤其在「公知」盛行的那些年,有些公知在談到我國科技時總是不遺餘力的予以貶低,在那些年信息尚未如此發達的時候,很多人都被這些公知們帶跑了節奏,認為我國科技缺乏創新和創造力,但實際上我們國家很多科技領域早就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