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奇怪,一篇SpaceX炸了,中國網際網路巨頭沒敢笑的微頭條成爆款了。
提到了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自主研發不是一蹴而就,華為集結2800名工程師,耗資28億美元18年的時間成為全球高端存儲廠商前三。通過對標華為在自主研發上的成就,來印證馬斯克炸了星艦之後,拿到寶貴的數據後下一次會成功。
SpaceX與華為對標,兩者就沒有任何可比性。華為一家民營企業,在科技上做出了突出貢獻。SpaceX是什麼,他是美國為了平衡NASA與聯合發射聯盟ULA的利益,推向了前臺的一家企業。
SpaceX之所以迅速的進入到全球的視野,目的是將NASA的航天計劃變得更為商業化。美國當年的阿波羅計劃多次去月球,為什麼戛然而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再去沒有了好處。
阿波羅第一次登月的時候,人山人海,萬人空巷。第一次直播5億人觀看,全世界都沸騰了。可後來沒有了新花樣,每去一次就要燒掉一艘航空母艦艦隊,而且它還帶不來任何的經濟收益。
然而馬斯克的出現,開始將這一切變得不同了,航天航空技術的發展是需要大量的時間,不計成本的不斷試錯。籌備階段馬斯克靠著大膽冒險的想法,引得特斯拉股價高歌猛進。而發展航天航空又需要時間來計劃,這就讓馬斯克有了充足的時間靠著特斯拉在資本市場大賺一筆。
拿星鏈計劃來說,本來是要在2015年到2020年間要發射4425顆衛星,可到了今年卻只有785顆衛星上了天,spaceX公司沒有完成計劃。然而,這些在馬斯克眼中不是問題,隨後他提出了2025年前發射11943顆衛星,這為圈錢再次贏得了時間。
可騙單純看「煙火」表演的觀眾容易,想要騙資本那還真需要有點真本事。於是SpaceX公司的龍飛船成功的載人去太空轉了一圈,此舉引得媒體們「顛覆航天歷史的史詩般勝利」的讚嘆。
而這一次的星艦卻沒有了龍飛船的幸運,試飛6分鐘落地時「炸了」。本來是一件糟糕的事,可它並沒有影響一些人對馬斯克的崇拜,畢竟失敗是成功他媽。大家認為看起來失敗,可馬斯克卻獲得了寶貴的數據,下次肯定會成功。事後的馬斯克也是火速發文,「火星我們來了!」
在看完「價值2億美元的煙火」後,不僅讓大家對失敗是成功他媽的道理深信不疑。還讓特斯拉的股價不會受過多影響,當然上漲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看到馬斯克的這一波操作,我不得不給他滿分!
一家是沒有上市的民營企業,耗費巨資在推動國內的科技發展。另一家是美國NASA為實現商業化,以航天為噱頭圈錢的企業。前者被國內的一些人質疑,後者卻是被國內的一些人瘋狂追捧。
是華為的成就配不上,還是美國標籤下的東西好。這個問題,我開始看不清了。
再來看他說的第二個原因,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盯上小販手中菜籃子。其實這種擔憂,多年前就出現過,那就是改變人們購物習慣的淘寶。在當時,還有更誇張的說法,電商要幹掉實體經濟。
可這麼多年過去了,它應驗了嗎?顯然沒有,反倒是幹掉了一些,在淘寶之前,就不被大家喜歡,卻又不得不去消費的線下商家。淘寶出現之前,那時的我們花著錢還要看商家的臉色,有過這樣購物體驗的人,我想應該不是少數。
電商跟個體商戶,不存在著誰幹掉誰。電商的出現,反倒是提高了消費者的消費體驗。電商產品價格低質量差,你不會二次購買。個體商戶價格高服務差,你同樣也不會購買。最後的結果,兩者相互競爭,在消費者們留下了更好的個體商戶時,也讓我們的購物更便捷。
同樣的道理,電商「賣菜」這件事,線上線下也是共生。清晨逛集市是大家無法改變的生活方式,各大城市的「菜籃子」工程也已經形成了穩固的供應鏈,成為了各地民生滿足日常食品所需的保障。
社區團購單純通過低價,是無法取代菜市場裡看得見摸得著,隨手可得生鮮。所以它服務的只能是忙於工作,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菜市場的這群人。有了需求,那自然會有人去實現。今年的一場災難,也加速了「菜籃子」從線下到線上的升級,顯然,這種升級是有必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