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華為5G後,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望開啟全球開發全自動時代

2020-12-03 格隆匯

科技創新能力作為大國崛起背後的底層組件之一,已是當前大國博弈的關鍵戰場。這點隨著中國全球經濟地位的不斷提高、國際影響力的日益擴大以及對關鍵技術性領域的持續加碼,大國間的較量更為頻繁、清晰,且涉及利益也更廣。

相信我們對此的感知也愈發強烈。近年來,從中興、華為到大疆創新、科大訊飛,再到騰訊、字節跳動等知識高度密集型領域的領先公司,從硬體到軟體,從出口到對外投資活動等都受到層層打壓與限制。儼然,在當前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對於智慧財產權及科創的重視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國科技實力的崛起。

回首近三百年來世界發展史,每次技術革命都會伴隨全球格局的重塑和秩序重組。能否在新一輪變革中搶佔制高點,將深刻影響到新周期下的全球話語權分配。

中國正加速走向科技強國,華為堪稱IT前沿創新典範

須要直面的是,我國目前在科技領域的總體實力與歐美發達國家仍有差距,尤其是在一些關鍵性的技術領域,長期面臨「卡脖子」的局面。這註定是一場硬仗,也是一場持久戰。

但也不可否認的是,我國正加快從工業大國走向科技強國。關鍵標誌之一,體現在研發投入的大幅增長,增速遠超美國和歐盟。公開數據顯示,中國在2017年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研發國,佔世界總體研發支出的20%。另一標誌體現在高科技製造業與服務業整體附加值的提升。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而在商業知識密集的服務業(商業、金融與信息)附加值,中國如今已超過日本位列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歐盟。

從代表企業來看,首先勢必會想到華為,其作為我國走向科技強國的重要標誌,堪稱科創典範。儘管不斷遭遇外部打壓,但憑藉前瞻性的決策與超長期、高強度的研發投入,在5G領域作出了讓世人都為之震驚的成績,並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而在IT領域,我國由於享受到長期的人口紅利,催生出一大批民營科技巨頭,在技術、數據及運營等各方面已具備突出優勢。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此基礎上,有望實現技術性的重大突破,持續引領全球創新潮流。

繼華為5G後,近日在軟體工程領域,再度傳來重磅捷報。

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全球首發,有望引領軟體工程新時代

11月17日,「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全球首發,引發業內高度關注與重視。而該項原創平臺也收穫國內多位領軍院士與優秀企業家的一致點讚認可。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視頻致辭)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中心副主席張景安現場演講)

(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現場演講)

據飛算雲智總裁陳定瑋指出,該款原創開發的平臺,率先全球實現「你輸入流程圖,我實現自動開發、自動測試、自動運維」,可助力企業實現「降低項目成本、提升開發效率、保證代碼質量、簡化團隊管理」,讓軟體工程行業的作業方式從「人治」變成「法治」。

不得不承認,現如今,軟體已是人們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軟體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儘管軟體為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便利,也促進了各行業生產力水平的提升,但行業自身也存在明顯難題。艾瑞諮詢最新發布的《中國軟體開發行業研究報告(2020)》便指出由於軟體行業的作業方式落後(過度依賴人工、缺乏標準化),導致軟體開發業存在四大痛點:項目成本高、開發周期長、代碼質量低、團隊管理難。

可見,軟體企業可觀的容量及目前亟待解決的痛點,凸顯出基礎軟體工程這一藍海市場的潛力。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以上企業超4萬家,累計完成軟體業務收入7.2萬億元,同比增長15.9%。

若以IT外包市場為例,據前瞻產業研究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IT外包服務支出為1.03萬億美元,預計2022年將達到1.14萬億美元,呈穩步增長趨勢。以2018年的滲透率來粗略估算,彼時年國內市場將接近3000億美元。再考慮到數位化向全行業加速滲透的客觀趨勢,所以理論上來說,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所面對的市場空間將遠不止前述的IT外包市場規模。

全球IT外包支出

(圖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西南證券)

至於該平臺的創新邏輯,陳定瑋進一步從可視化開發、平臺組件、經驗累積三個方面作了較為詳細的解釋。簡單來講,對於軟體開發需求,只需要輸入一張流程圖,輸出的只是流程應用,並沒有代碼。平臺最主要的核心技術在於用可視化的方式描述整個業務邏輯的實現,運行時通過解析流程圖來做執行。不存在像代碼需要編譯之類的過程,因此時間、人力以及硬體存儲成本都將大幅縮減。

以某科技公司項目為例,開發一套網際網路技術的微服務架構體系,要包括前端系統、業務系統和大數據等方面體系,且需要版本高頻迭代。IT團隊主要負責:需求分析,系統架構設計,微服務開發(包括:前端界面開發、技術服務支撐系統開發、業務系統開發、人工智慧分析系統開發、大數據系統開發),系統測試和運維保障系統等,同時還需要兼顧對外合作項目開發,涉及項目超30個,且要能夠支撐千萬級用戶的業務量。

基於上述配置要求,「傳統開發模式」和「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兩者人力成本的相關費用對比如下所示:

(圖片來源:公開資料)

如果使用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進行該項目開發,該科技公司每年可節省75%以上的研發費用。尤其在人力成本方面,一個平臺ID人員可替代傳統開發模式下六個崗位人員的全部工作,而人力成本僅佔後者的30%。

總體來講,該產品作為軟體開發基礎工具,軟體開發企業藉此可實現降本增效、提升產品質量及規範管理。同時對程式設計師來說,不用敲代碼,可解放雙手,向更高價值領域進階。

目前該產品主要面向中小軟體開發企業,其通過購買及應用,可以減少人力、硬體投入方面的成本,縮短項目周期,提高提產品質量及開發效率,從而提升利潤率。

在發布會的最後,啟動了「百萬獎金挑戰賽」,如有IT團隊使用傳統軟體工程開發方式,挑戰「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在開發效率及系統穩定性、安全性等方面取得成功,即可享受百萬現金獎勵。這一舉動也充分體現出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對自身技術實力的信心與底氣。

談及產品使命與企業願景,陳定瑋提到「讓人人都能開發軟體」成為下一步的可能,並表示希望成為「中國原創的全球領先的軟體工程共創平臺」。此次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全球首發,被業內解讀為軟體工程行業重大變革的信號,有望引領原本高度依賴人工的行業,進入智能化的全自動時代。

相關焦點

  • 不用寫代碼也能實現後端微服務開發?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來了
    根據艾瑞諮詢最新發布的《中國軟體開發行業研究報告(2020)》指出軟體行業的作業方式落後,過度依賴人工,缺乏標準化,導致軟體行業存在明顯的四大痛點:項目成本高、開發周期長、代碼質量低、團隊管理難。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將軟體自動開發推向了系統化、規範化的新時代,它將在三個層面優化軟體開發的效率和質量。
  • 飛算全自動工程軟體平臺擊破行業一大痛點
    軟體開發的成本會很高,這成為了行業的一大痛點。而如今,「降低軟體開發成本,提升開發靈活性」的市場藍海已經出現,在這一發展過程中,不少中國原創的軟體技術正在加速湧現。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的全球首發,有望使軟體工程行業發生重大變革,引領原本高度依賴人工的行業,從此進入智能化的全自動時代。
  • 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中國原創技術打出一記超強「全自動」
    正因如此,歷經四年潛心研發的「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也在告訴人們,只有真正通過自主創新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才能切中新時代下各行各業的「命門」,幫助企業及身後所處賽道築牢發展的基石。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你輸入流程圖,平臺助你實現自動開發、自動測試、自動運維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全球正在出現以信息網絡、智能製造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創新浪潮。而在這一浪潮中,傳統的行業界限將消失,並會產生各種新的領域和業態。
  • 困擾軟體研發多年的難題,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給了新答案
    這些產品的出現確實對市場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但問題在於其均未能真正觸及當前軟體工程研發的核心問題,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則為行業帶來了兩個新的解決方案——後端微服務開發和平臺組件。      近年來,微服務架構已經成為大型項目必備的產品,其每個微服務組件均能獨立部署,維護開發更加簡單靈活;更為重要的是,微服務之間均為鬆耦合,這就使得無代碼開發成為了可能。
  • 五大院士點讚的中國原創: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全球首發
    「只需要輸入流程圖,平臺自動實現軟體的開發、測試、運維」,在11月17日下午,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全球首發的中國原創——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發布會」現場呈現了讓業內人士震撼的一幕:「一個普通的IT工程師通過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只輸入流程圖,不敲一行代碼就實現了後端開發,僅僅用28分鐘就完成了3個資深IT工程師近2
  • 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將實現不懂編程也能開發軟體
    你用手機看電視時是否想過視頻播放軟體是怎麼開發出來的,你在TIMI的時是否想過這款遊戲是怎麼開發出來的,你是否也曾想過你會有開發軟體了?在不久的未來,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或許可以幫你實現。不知道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沒關係,繼續往下看。
  • 破軟體開發團隊管理難,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助企業破局
    相對於國外Eclipse、IntelliJ IDEA等開發工具,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的原創性在於業務人員不需要輸入代碼,基於項目需求繪製流程圖,平臺就可自動生成「微服務」打包文件,並直接部署到伺服器上,從而大大降低開發的門檻。應用可視化開發之後,企業基於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能夠將軟體開發流程縮短、精簡開發人員。
  • 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零代碼搞定微服務開發!
    近日,「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成為刷屏級軟體開發工具
  • 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宣布上線,輸入流程圖可實現自動開發、測試...
    藍鯨TMT頻道11月18日訊,飛算雲智總裁陳定瑋宣布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正式上線。據介紹,該平臺可實現「你輸入流程圖,我實現自動開發、自動測試、自動運維」,助力企業實現「降低項目成本、提升開發效率、保證代碼質量、簡化團隊管理」。軟體科技的進步給各行各業帶來了巨大變化:流程化、自動化、智能化。
  • 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官網全面升級!
    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官網全面升級! 2021年01月12日 15:2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自發布以來,在軟體行業可謂引起了十足的關注,這一可實現零代碼搞定微服務開發的開發工具,因其可實現「1人+1個
  • 重新定義軟體開發模式,飛算以「自動化」逐個擊破行業痛點
    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帶來不一樣的開發體驗近日,中國原創的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正式發布。因此,我們研發了一個產品——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陳定瑋說。據他介紹,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是一個可視化的開發工具,包含通用型的組件,這類組件是技術模塊,支持循環、條件判斷、函數調用,只需要簡單地拖曳就能夠完成相應的選型和配置。
  • [分享]測量全自動資料下載
    泵的好壞是汙水提升機能否長期穩定運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任何工作原理的水泵中,測量水泵性能的技術參數有流量、揚程、軸功率、水功率等,這些為衡量汙水提升器性能的指標。   全自動汙水提升器是水箱、泵、控制裝置、管道閥門等設備集成的系統。 該系統是否精確連接,材料是否達標,都影響汙水提升器的使用。
  • 我國開發出全球新一代全自動連續拉晶晶體生長爐
    從11月2日第九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獲悉,江蘇拜爾特光電設備有限公司經過2年的不懈努力,攻克了設計、工藝、自動控制、製造等方面一系列技術難題,成功開發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球新一代全自動連續拉晶晶體生長爐,其機械性能和生產效率通過各項測試表明,優於目前國際拉晶晶體生長爐。
  • 2025智慧型全自動行車試驗平臺在蓉揭牌
    封面新聞記者 楊晨近期,由成都軌道集團、中車四方共建的「2025智慧型全自動行車試驗平臺」在成都市新都區正式揭牌。該平臺融合了5G、大數據、AI、工業網際網路等技術,是國內首個基於真車實線的全方位全狀態感知、多系統全耦合測試、大數據智能分析的綜合軌道交通裝備試驗基地和智慧城軌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據悉,2020年初成都軌道集團聯合中車四方等頭部企業以及信號、綜合監控、通信等專業供應商,開始搭建2025智慧型全自動行車試驗平臺。經過近一年努力,該平臺於2021年1月7日正式揭牌。
  • 全新AutoML工具實現基因組全自動建模「寶藏技術」解讀生命天書
    如果基因組能夠實現全自動AI建模,或許可以幫助科研人員解決數據處理難、解讀累的難題。但是由於基因組數據量之大,AI模型搭建是一項非常複雜的任務,開發門檻非常高。想要提高深度學習在基因組中應用的效果,開發者必須經驗豐富。
  • 達實智能:公司針對全自動無人駕駛場景進行開發、設計 目前暫未...
    原標題:達實智能:公司針對全自動無人駕駛場景進行開發、設計 目前暫未涉及汽車領域   達實智能
  • 中國首發:BD推出全球首款全自動一體化微流控文庫製備儀
    12月17日,BD在P4China2016國際精準醫療大會上推出全球第一款通量靈活、全自動一體化微流控文庫製備儀BDCLiCTM系統,極大縮短了批量處理樣本的時間,全面突破了目前基因建庫面臨的技術難點,為高通量基因測序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 我國成功發射「6G衛星」,繼5G後再次領跑全球
    原創 杜峰 通信信息報繼5G時代實現彎道超車後,中國6G有望再次全球領先。據相關媒體報導,近日全球第一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在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基於CST軟體的專用仿真平臺的開發
    CST一直致力於為廣大用戶提供具有強大求解功能的商用軟體。同時兼顧用戶的其他需求,如:簡單的數據輸入、與CAD/EDA之間的導入導出和智能化的後處理,並提供開放的接口方便用戶在CST基礎上開發特定功能的仿真模塊。這些二次開發的仿真模塊,可以更好地完成用戶的需求,大大提高了電磁工程師的工作效率。
  • 我國成功發射「6G衛星」,繼5G後再次領跑全球
    (記者 杜峰)繼5G時代實現彎道超車後,中國6G有望再次全球領先。據相關媒體報導,近日全球第一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在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