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受到美國制裁,3條出路,最終目的還是自己掌握技術

2020-12-05 技術小竅門

繼臺積電、中芯國際拒絕在美國9月份新的制裁令生效後為華為公司代工晶片,如果禁令沒有什麼變化的話,那麼兩家公司之間的晶片代工業務就將陷入停滯狀態,面對這種情況,華為公司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一方面積極將中低端晶片的代工業務轉往中芯國際,一方面也在和其他半導體公司探討代工高端晶片的可能。由於制裁華為公司出路為何據國內外權威媒體報導,韓國三星正式拒絕了華為公司放出部分市場份額,換取三星為其晶片代加工的合作意向,三星這個決定,應該是不出我和絕大多數理智的法律人所料。我在美國新禁令發布後所寫的評論文章中做了明確的分析——世界上目前沒有一家晶片生產商完全擺脫了美國的技術和零部件依賴,之前就有謠言傳出,認為華為公司會以放棄部分手機市場的代價,來換取三星為自己的5nm晶片以及7nm晶片代工。我們之前做過分析,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而現在則有消息傳出:三星已經正式拒絕了華為公司的晶片代工訂單,如果違背美國的禁令跟華為公司合作,輕則美國廠商不再提供技術和零部件,導致所有生產線無法正常生產,重則可能跟華為公司一樣被列入美國「實體名單」,從此必須跟美國企業和個人徹底脫鉤,由於美國掌握了最上遊的科技,沒有一家真正的高科技企業能夠獨自生存。

自主研發擺脫依賴其實華為公司轉向三星是可預見的事情,畢竟能代工7nm以及5nm晶片的廠商,全球除了臺積電之外,也就只有三星了,在三星拒絕為華為公司晶片代加工之後,華為公司出路何在?我簡單地做一個較全面的分析。一般認為,華為公司庫存了大約可供使用2年左右受美國限制的晶片和其他零部件,華為公司和全國企業通力合作,即舉全國之力,研發出完全擺脫美國技術和設備依賴的晶片和其他關鍵零部件生產線,理論上,這是一勞永逸最佳路徑,但兩年內實現的實際可能性近乎零,現在的問題在於,華為公司的5nm晶片從本月以後,就再也沒有成品交付,7nm以及12nm的手機晶片在臺積電交付之後,也不會再有後續,這勢必對華為公司整個手機業務造成巨大的影響。

採購國產晶片第二條出路,因為華為公司願意採購聯發科甚至高通的晶片,但這也要申請相關的許可證,聯發科儘管已經向華為公司出售自家的天璣晶片,但是在禁令升級後,態度也不是很明朗;而高通哪怕願意向華為公司出售晶片,難度恐怕也不小,所以華為公司放棄自己的晶片設計,轉而採購國產晶片,包括解散後的華為公司海思設計人員,被中國其他企業聘請設計晶片,然後由這家企業委託臺積電、三星、中芯國際等加工,這在美國法律上屬於跟華為公司的關聯交易,這家向華為公司提供晶片的中國企業,會被視為華為公司關聯企業而很快被列入美國的實體名單,此路不通。

保留實力它日再戰第三條出路,因為憑藉天璣晶片的出色表現以及華為公司晶片斷供的事實,聯發科有希望拿下華為公司原本5G晶片六成以上的訂單,所以華為公司在關鍵零部件用完後,進行全面收縮,保留精幹技術研發團隊,專注於研發作業系統、晶片生產等被美國人卡脖子的技術,在有朝一日全面超越美國技術後捲土重來,然後將美國所有高科技企業列入制裁名單,讓美國科技永遠落後於中國。

所以只有當我們自己也能生產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超高性能的光刻機,可以製造出最先進的晶片,到那時就再也不用看別人的臉色了!

相關焦點

  • 美國聯合英法意制裁華為,華為的出路在哪裡?掌握核心技術是關鍵
    二、施壓歐盟國家聯手打擊華為5G,英法意等國撕毀跟華為的合約美國不光自己對中國科技進行全面覆蓋打擊,而且要求其北約盟友也對華為5G進行打擊。歐盟大多數國家從蘇聯冷戰時期由於國防需要,加入了以美國主導的北約組織,美國通過北約對其歐洲盟友施加壓力。
  • 任正非:我們認為美國的最終目的是要消滅華為
    3、Nathan VanderKlippe:您剛才說,一開始,您以為這件事是因為誤解,法律上的誤解產生的。那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這件事可能會更重大,不僅對孟女士來說更重大,而且還牽扯到整個公司的?  任正非:美國發了「5.16」實體清單制裁禁令,我們就意識到孟晚舟是被作為一個政治抓手,美國想抓住孟晚舟作為籌碼來打擊華為。
  • 集邦諮詢:華為光通信供應鏈不會受到美國制裁影響
    集微網消息(文/隱德萊希),集邦諮詢(TrendForce)8月21日發表報告,分析美國一系列打壓華為的政策對整個半導體晶片行業和5G產業的影響。報告指出,在美國近日出臺華為「最嚴禁令」之前,雖然已經對華為實施了一段時間的制裁,但實際的禁令一直在延遲,給了華為足夠的時間來應對最壞的情況——即無法再從供應商那裡獲取足夠多的晶片零部件。
  • 美國「制裁」華為 為何臺灣應該要緊張?
    去年5月,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今年5月,美國頒布史上最嚴禁令,對華為再度痛下狠手。美國當地時間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兩則針對華為的消息:其一,延長華為臨時許可90天。其二,計劃升級對華為的管制措施,國外公司只要用美國技術、軟體、設備等給華為生產晶片也將受到管制,需先得到美國批准。面對美國的制裁,華為隔日發博:「除了勝利,我們無路可走」。兩岸網友也紛紛在社交平臺下留言表示對華為的支持。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面對美國史無前例的強力制裁,華為正在與聯科發、展訊等晶片廠商洽談巨額訂單。不過,聯發科不敢接下華為給的大訂單。
  • 【芯觀點】美國制裁之下的華為「絕技」——光通信產業鏈
    北京時間8月18日凌晨,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發布了對華為的升級版禁令,這份禁令可以說是對去年和今年春夏之交的兩份「梯隊型」禁令打了一個重要的「補丁」——進一步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和軟體生產的產品,並在實體列表中增加38個華為子公司。
  • 美國將華為加入「實體名單」制裁只能證明牛頓第三定律的可靠
    美國商務部5月15日將華為公司及其70家附屬公司列入管制「實體名單」,此舉一出世界譁然。所謂的「實體名單」,是指美國以國家安全因素為由,禁止美國企業對美國政府認定的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企業提供技術和購買其產品。其真實目的是打著國家安全的幌子對某些企業進行打壓企圖從產業鏈上下遊一起發力,將其根基斬斷。
  • 一年了 被美國制裁的華為過得怎麼樣?
    而任正非對華為5G的信心,也讓全世界看到了華為在5G的領先。任正非表示華為的5G是絕對不會受(實體清單)影響,在5G技術方面,別人兩三年肯定追不上華為。並且,還曾做大膽的提議,出售5G技術給西方國家。華為創辦31年來,任正非2019年一年對外說的話,比過去30年都多。在這個危機轉換時刻,任正非留下來給「公關部打工」,使得華為形象和品牌直線上升,可以說是最強「打工仔」。
  • 訊方舟集團:面對美國制裁,逆風而行
    隨著美國不斷加大對中國高科技企業制裁力度,與華為一樣,同在深圳的華訊方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訊方舟集團」)同樣出現在美國制裁名單上,也同樣令人擔憂。華訊方舟集團於2007年成立於最具創新精神的深圳,是一家專注於包括Ku/Ka/THz在內的高頻譜技術研發與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是Ka高通量衛星及Thz領域的國內國際諸多標準的參與者與制定者,亦是該產業領域全球引領者。
  • 一年了,被美國制裁的華為過得怎麼樣?
    而任正非對華為5G的信心,也讓全世界看到了華為在5G的領先。任正非表示華為的5G是絕對不會受(實體清單)影響,在5G技術方面,別人兩三年肯定追不上華為。並且,還曾做大膽的提議,出售5G技術給西方國家。華為創辦31年來,任正非2019年一年對外說的話,比過去30年都多。在這個危機轉換時刻,任正非留下來給「公關部打工」,使得華為形象和品牌直線上升,可以說是最強「打工仔」。
  • 用晶片卡脖子,美國制裁大疆的套路,還是和對付華為的一樣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在民用領域,國產無人機的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僅大疆一家就佔據過半份額,剛剛發布的《DroneAnalyst 2020無人機市場部門報告》顯示,大疆在無人機市場的份額為69%,這種一家獨大的強勢局面遠超國產手機,是否可以據此認定大疆不會受到制裁影響?我們可以從無人機供應鏈的角度搜尋答案。
  • 楊振寧徒弟張首晟,暴斃美國另有隱情,幫華為突破5G晶片關鍵技術
    楊振寧徒弟張首晟,暴斃美國另有隱情,幫華為突破5G晶片關鍵技術如今,提起華為便不得不將5G、晶片和美國制裁聯繫在一起。華為受到美國壓力和制裁的原因與5G技術有關。經過多年的產品研發,華為掌握了5G的關鍵技術,成為國家標準的管理者。
  • 美國制裁華為,為何卻不敢對北鬥下手?事實令白宮無奈
    5G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華為擁有大量的5G專利,在設備上比諾基亞等可以說也存在優勢,但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不僅在本國內將華為排除在外,還對華為做出種種限制條件,晶片斷供讓華為舉步維艱。美國利用GPS生事端,衛星系統多元化是各國共識以國家之力來對付中國企業,美國制裁華為的力度不可謂不大。儘管美國不遺餘力地制裁華為,但卻不見它制裁北鬥,同樣是中國在科技領域迅猛發展的項目,美國為何不對北鬥下手呢?
  • 中情局密碼間諜行動的曝光,讓我們以新的視角看待美國制裁華為
    作者:王德華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德國情報機構秘密控制瑞士加密公司的消息,突顯出美國對華為和其他公司的發展,所持的「安全擔憂」的虛偽。《華盛頓郵報》、《ZDF》和《SRF》都刊登了一則爆炸性的消息: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和西德特勤局(BND)秘密擁有並控制著瑞士密碼公司Crypto。
  • 美國全面封殺華為獲得晶片的可能性,背後還有更兇狠的含義
    一方面,外國生產商品若以美國軟體或技術為基礎,且被併入或用於華為子公司(實體清單中 )的「產品」或「開發」中,不論華為研發生產的是零件、組件還是設備,只要是華為生產、購買、訂購的,就要受到限制,需要獲得許可。另一方面,若實體清單中的華為子公司是該交易的當事方,不論身份是「購買者」,「中間收貨人」,「最終收貨人」或「最終用戶」,同樣也將需要獲得許可證。
  • 華為最終將選擇高通度過困難期
    這兩年對於華為可以說波瀾不平,一方面受到經濟制裁和打壓,每天在惶恐中度過。不僅要儲備自己的技術能量,還要時刻提防著未來可能被掐斷脖子。另一方面就是前所未有的技術挑戰和信息膨脹。我們都知道華為是一個居安思危的企業,它的創始人任正非老先生也是一位高瞻遠矚的智者。但是面臨前所未有的兩輪封堵,華為還是面臨諸多方面的困境。
  • 楊振寧徒弟張首晟,幫華為突破5G晶片核心技術,暴斃美國疑點重重
    如今談及華為就會和5G、晶片、美國制裁等聯繫在一起。華為之所以被美國打壓制裁就和5G技術有關。華為經過多年的研發,掌握了5G核心技術,成為行業標準的領導者。任何國家或人對美國產生威脅,美國都會想辦法打壓。
  • 美國打壓華為事件十問:為什麼我國半導體行業不必悲觀
    由於華為在美國沒有太多業務,所以本次臨時許可證延期雖然是最後一次延期,但影響不大。但隨之而來的第二條公告升級了對華為的晶片管制,美國商務部稱華為 「破壞」 實體清單,所以要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軟體設計和生產半導體。
  • 美國制裁清單為何沒有清華北大?浙江大學教授鄭強:科學無國界
    文/涵媽教育幫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高,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這使得美國感覺到自身超級大國的地位受到了極大的威脅,開始無釐頭地打壓中國,對中國的經濟和科技等方面進行制裁和幹預。
  • 華為出售榮耀品牌,是雙贏,也是一次投石問路
    華為出售榮耀,一場斷臂求生受美國對華為晶片制裁,導致華為沒有晶片可用,庫存晶片也只能用於華為的高端系列。雖然近來白宮鬆口可以向華為提供4g晶片,在5g時代4g晶片在競爭力上是不夠的。榮耀品牌的何去何從就成了問題,不單單是榮耀的員工,還有上下遊供應鏈都需要生存。
  • 5G前夜的定點清除:美國「圍獵」華為始末
    相形之下,無論華為還是中國政府的回應,都顯得很無力。04.韓國,東北亞最成熟、網絡速度最快、網絡覆蓋率最大的國家。2018年6月,韓國的最大運營商SK Telecom公布了5G設備供應商的名單,原本最有優勢的華為卻意外落選,最終由愛立信、三星電子和諾基亞取而代之。此前,美國的三大運營商也是將自己的訂單分別給了三星、愛立信和諾基亞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