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汽車評價研究院、北京隱形獨角獸信息科技院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青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高峰論壇,旨在構建一個在開放包容的基礎上、推動中國汽車品牌快速搶佔智能汽車制高點的平臺,促進構建全新產業生態,助力核心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為國產核心技術系統供應商產業化營造良好的環境。
黨的十八大以來,創新驅動發展成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其中,科技創新處於絕對核心地位。「十三五」以來,我國出臺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以及《「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對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和科技創新進行專門部署,重點強調強化原始創新,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是重中之重。
新一代信息技術對於各產業的重塑作用毋庸置疑,「十三五」期間,我國也湧現出一批致力於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發和應用的高科技企業,其中,華為更是代表我國站在了5G技術的頂點。
誠然,每一個產業的背後都需要眾多技術的支撐,需要聚集全世界的智慧,但是,其中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如果不能被我們自己所掌握,就會成為「卡脖子」技術,會使整個產業處於隨時停擺的危機之中。
晶片技術就是這樣的「卡脖子」技術,對於以電動化和智能化為未來主要發展方向的汽車產業來說,車載晶片同樣是關乎汽車產業安全的「卡脖子」問題。
面對車載晶片這一「卡脖子」技術,國家應該如何部署、汽車行業應該如何認知、汽車企業和晶片企業應該如何應對,我們組織了政府層面、產業層面、企業層面等各方專家共同討論這一話題,並將各位專家的討論成果逐一進行發布,今天分享中國汽車工業諮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的觀點。
中國汽車工業諮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
第一,晶片產業形勢嚴峻,企業應儘早做好準備。
我國晶片產業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華為已經遭遇了沉重的打擊,如果美國也切斷我們車載計算晶片的供應,我們怎麼辦?要儘早做好相應的準備。
第二,地平線為我國晶片產業帶來曙光。
有一群身懷絕技的技術人才,推出了自己的產品,並且已經實現了車輛的前裝量產,跟一些整車企業和系統供應商達成了合作,是我國晶片產業的希望。
第三,對重點核心技術供應商給予重點支持。
晶片是智能汽車的關鍵核心技術,目前市場為外國品牌所壟斷,但像地平線這樣的企業極有可能實現突圍,我們應該制定出針對性政策給予重點支持。尤其晶片產業在研發、工藝方面的投資是極其巨大的,國家的支持不宜分散。
第四,積極宣傳自主品牌車企與國產晶片合作的成功案例。
像地平線與長安的這次合作,就應該多加宣傳推廣,不僅面向公眾,還應定點面向自主品牌車企,包括造車新勢力,整車企業應當承擔起扶持關鍵核心供應商的責任,並且政府出面引導促成更多自主與自主的強強聯合,通過建立平臺等方式支撐合作順利有效開展。
【關於車載晶片卡脖子問題的討論】(一)| 發改委吳衛:從國家戰略的高度認知智能汽車發展,需建立中國標準和國家平臺
【關於車載晶片卡脖子問題的討論(二)】| 付於武:汽車產業必須進行創新覺醒,旗幟鮮明支持國產供應商
【關於車載晶片卡脖子問題的討論(三) 】張鈸院士:基礎算法是AI晶片實現超越的機會 提高原始創新能力是關鍵
【關於車載晶片卡脖子問題的討論(四)】 付炳鋒:AI發展需要漫長曆程 企業應找到自己的路徑 不斷進行技術迭代
【關於車載晶片卡脖子問題的討論(五)】 趙福全:自我進化是智能汽車本質,車載晶片應有效平衡好共性與個性 當前與未來需求
【關於車載晶片卡脖子問題的討論(六)】 郭鐵成:新興汽車產業是「雙循環」戰略的重要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