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晶片卡「消磁」及盜刷的傳說
網絡上常有一些善意提醒信息說身份證和手機、電視放在一起會被「消磁」,並且還有傳言說背著公交車載機在地鐵或者公交車上擠來擠去每月能獲得豐厚回報等。這些消息是否屬實?「消磁」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晶片卡到底能否被「消磁」?隨著銀行卡從磁條到晶片的升級換代,人們會越來越多地接觸到類似的卡片,這些問題也會讓越來越多的人產生困擾。這裡簡單整理一些基本常識,希望能夠起到部分答疑解惑的作用。特別說明:本文的敘述內容僅是總結一些事實以及從理論介紹角度出發進行的歸納整理,作者並未進行身體力行的實踐,不當之處歡迎拍磚。
一、磁條卡以及「消磁」
磁條卡記錄數據信息的原理其實和錄音機的磁帶以及計算機的磁碟是一樣的,通過磁條上的磁性材料在不同的磁場作用下所呈現出來的不同磁性特徵存儲信息。正如錄音磁帶的內容可以被錄音機抹掉(擦除)一樣,磁條裡記錄的數據是很容易被磁卡讀寫設備擦除的。所謂「消磁」就是指磁條裡面的信息遭到破壞,使得磁條卡不能在相應的設備上正常使用了。那麼手機和磁卡放在一起,以及磁卡和磁卡放在一起會不會讓磁卡消磁呢?包括北京電視臺和果殼網都做過相應的試驗,證明無論是手機還是多張磁卡簡單地疊放在一起是不會因為磁場幹擾造成磁條信息被消磁的(當然如果是把磁卡放在高磁性物體旁,比如一大塊磁鐵,是可能被消磁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手機和磁卡放在一起就是絕對地安全,比如把磁卡和手機,或者多張磁卡揣在口袋裡,它們之間會產生摩擦,那麼這種摩擦也可能造成磁條的信息被破壞,換句話說也會發生消磁。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把磁卡裝在錢包裡或者卡包裡,避免卡片和手機之間以及卡片和卡片之間直接的摩擦,這樣就可以避免磁卡被消磁了。
二、晶片卡能否被「消磁」?
晶片卡被「消磁」的說法最早來自於公交卡,很多城市實施一卡通後會發生乘客的公交卡不能正常使用的問題,而一些公交客服人員給出的答覆是公交卡被「消磁」了,需要換卡。後來隨著二代身份證的發行,在一些人的二代證不能正常使用後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也用「消磁」來解釋這些故障現象。
單純的晶片卡本身是沒有磁條的,顯然「消磁」一說無從談起。晶片卡和外界進行信息交換的途徑是通過接觸的觸點或者非接觸的天線完成的,這些外圍電路需要和晶片自身的引腳進行可靠焊接,所以晶片卡不能正常使用的原因是晶片以及外圍電路發生了問題。
晶片卡可以分為:帶觸點的接觸卡(比如SIM卡)、沒有觸點的射頻非接觸卡(比如公交卡、門禁卡、身份證)、又有觸點又支持射頻的雙界面卡(比如工行發行的理財金、快購卡)。從晶片卡的結構看是由卡基(塑料卡體)、模塊封裝而成,對於能夠進行射頻非接觸操作的晶片卡(包括純非接的晶片卡,以及同時支持接觸和非接觸操作的雙界面卡)還有和模塊連接的天線線圈以及為了改善射頻性能而增加的外接元器件,所謂模塊就是在完成晶片和外圍電路引線焊接之後再通過包封膠進行加固和保護而形成的一個獨立單元。
因此晶片卡不能正常使用的原因可以歸結為:晶片本身的損壞(包括內部電路損壞或者晶片本身碎裂)、模塊損壞(包括模塊碎裂或者被模塊保護的和晶片之間的焊線發生斷裂、開焊、虛焊、短路等)、天線損壞(包括天線自身斷裂或者天線和模塊之間虛焊、開焊、短路等)、外接元器件損壞、開焊、短路等。而造成這些損壞的主要因素其實就是:彎折和擠壓,說白了就是受到外力的破壞(當然多數情況下是無意之過)。
二代身份證放在手機、電視附近會因為電磁輻射造成晶片損壞的說法也是不準確的。根據ISO14443的標準,像二代證這樣的非接觸IC卡(PICC)在經受640千安/米的靜態磁場作用後依然能夠正常工作,而手機或者電視機所形成的電磁場都遠小於這個值(特別地在做醫學核磁共振時,最大的靜態磁場強度相當於3200千安/米左右,存在損壞非接晶片卡的威脅)。正如簡單地把磁條卡和手機疊放在一起不會造成磁卡消磁一樣,簡單地把二代身份證以及類似的晶片卡和手機、電視等放在一起也不會因為電磁輻射造成晶片的損失。但是如果同樣把手機和晶片卡放在口袋裡,他們彼此之間造成擠壓、磕碰、頂硌,的確會造成晶片卡的損壞。
所以正確的方式還是把身份證放在卡包裡以避免擠壓,然後即使和手機同時放在口袋裡也不會出現所謂的「消磁」了。
三、背著車載機就能盜刷公交卡?
和磁條卡相比晶片卡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所以各家銀行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磁條卡向晶片卡的升級過渡。但是此前關於「背著車載機就能在地鐵、公交車裡盜刷乘客公交卡」的傳聞時不時地被重提。對於同樣支持射頻非接觸操作的銀行晶片卡而言,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威脅?
先說說背車載機盜刷公交卡的可能性(這裡拋開後臺的風控機制,僅就實際操作簡單討論)。嚴格來說除了車載機之外還需要附帶一塊大電池,這樣才能支持車載機長時間工作。而且車載機在刷卡時對於卡片的位置是有嚴格要求的,不是隨便一放就能刷的,普通車載機和卡片的讀寫距離也就10釐米左右,且卡片需要儘量和車載機的線圈相平行,還有完成一筆交易大約需要300毫秒的時間。假設真有這樣一個背著車載機的人出現在公交上,並且為了簡單起見我們再進一步假設他不是背著而是拎著車載機,還外接了一個耳機為的是只有他自己能聽到刷卡成功的提示音。要想盜刷你的公交卡,他一定是用車載機貼近你,然後再圍著你身前身後、上下左右地來迴轉悠還要略加停頓(滿足300毫秒),這樣才能找到並對準你身上的公交卡。且不說在沙丁魚罐頭一樣的尖峰時段完全不具備可操作性,即便是在乘客稀少的時段有這麼個人圍著大家前後轉悠怎麼會不被發現呢?
那麼改進一下車載機的天線是否能增加讀寫距離從而讓盜刷更容易呢?通過天線的改進的確能增大讀寫距離,但是也不是無限制地增大。根據目前的技術手段針對公交卡、銀行晶片卡、身份證等採用13.56兆赫的卡片,可實現的最大讀寫距離雖然能達到1米左右,但是同樣存在著角度和位置的盲區。也就是說即使這個改進後的車載機能夠在更遠的位置讀寫你的卡片,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校和對準才可以。總之,無論是背著還是拎著車載機要想盜刷別人的公交卡(包括銀行發行的QuickPass閃付晶片卡)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任務,即便是換一個小巧的手持POS設備,結論是一樣的。
還有對於二代身份證信息被竊取的擔憂也是同樣的結論,通過這種方式盜取身份證信息也是很難實現的,採取這樣的竊取方式遠比直接訪問資料庫獲取信息複雜得多。
歸納總結以上所述:
1)無論是磁卡還是晶片卡建議都裝在錢包或者卡包裡,避免把卡片直接散落在口袋裡;
2)對於晶片卡(公交卡、二代身份證、銀行晶片卡等)除了要裝在錢包或者卡包裡之外,還要切忌擠壓、彎折(比如你經常揣著身份證和手機躺在會議室的長椅上睡覺,身份證被壓壞的可能性就很高);
3)對於非接觸晶片卡可以放心使用,通過遠程盜刷或者竊取信息的風險可以忽略不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