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禁令今日生效!有何影響?機構:短期破壞性影響不會特別明顯

2021-01-08 金融界

來源:證券時報網

作者:王軍

華為禁令進入關鍵時間關口!

2020年9月15日,美國對華為的禁令正式生效,屆時使用到美方技術的晶片企業將不得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向華為供貨。

面對無任何緩和餘地的禁令,華為顯然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據臺灣《自由時報》引述業界消息指出,禁令進入倒數階段,華為旗下海思近日大手筆包一架順字號貨運專機,趕在出貨期限前來臺灣運走晶片,提高備貨庫存量。

業內分析指出,華為在關鍵原材料尚有不同程度存貨,且部分器件已實現基礎替代,以及出貨節奏的控制,短期1-2年內整體業務破壞性影響預計不會特別明顯,但由於上遊廠商大多難抵美國法令,9月15日後被動選擇不予華為供貨將成為事實,華為中長期將會面臨業務戰略選擇、產業鏈重構嘗試等重要問題,同時中國科技內循環也被更加重視。

華為禁令今日生效

2020年9月15日,美國對華為禁令將正式生效,華為晶片「斷供」也將開始實施全面。

自從2019年5月美國將華為納入「實體清單」以來,美國對華為的打壓就在不斷升級。2020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加強出口管制,要求臺積電停止接受華為的新訂單。已接受的訂單將於9月15日前出貨,此後的訂單在出口時將需要得到美方許可。

緊接著,8月17日,美國對華為的打壓繼續升級。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當日晚間宣布全新「升級版」的華為禁令。這實際上是防範利用「迂迴」規避方式,不讓繼續採用美國技術的晶片流向華為及其子公司,這將徹底阻斷華為通過第三方採購半導體晶片的方式,過去所謂的改為採購聯發科或三星晶片的解決辦法也變為泡影。

隨著美國打壓不斷升級,華為手機出貨量也受到一定影響。據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透露,如果沒有被美國制裁,華為在2019年的全球市場份額應該就會領先三星。餘承東表示,因為2019年5月的禁令,導致華為手機在2019年的發貨量少了6000萬臺,市場份額位於三星之後。

儘管如此,今年二季度,華為出貨量首次超越三星在全球市場佔比中奪冠,2020年第二季度,華為智慧型手機出貨量超過5500萬臺,同期三星出貨量為5300萬臺,低於華為。

華為禁令有何影響?

美國對華為的禁令生效後,由於華為在關鍵原材料尚有不同程度存貨,且部分器件已實現基礎替代,短期內,整體業務破壞性影響不會特別明顯,部分高端機出貨將受影響,但中長期而言,華為將會面臨業務戰略選擇、產業鏈重構嘗試等重要問題。

在8月7日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表示:我們只是做了晶片的設計,沒做晶片的製造,所以從今年9月15號之後,我們的旗艦晶片就無法生產了。今年秋天將會上市Mate 40手機,搭載麒麟9000晶片,可能是華為麒麟高端晶片的「絕版」。

華為麒麟高端晶片將成「絕版」,眾多不確定性的擔憂更甚。天風國際郭明錤指出,無論華為能否在9月15日後取得手機零部件,華為在手機市場的競爭力與市佔份額均將受到負面影響,最好情境為華為市佔份額降低,最壞情境為華為退出手機市場,而Apple、Oppo、Vivo與小米長期可望提升市佔份額。因華為手機的零部件規格要求與單價較高,故在中國手機市場的市佔份額移轉過程中,即便既有華為供貨商可取得其他品牌的訂單,營收與盈利仍有下修風險。市場份額最終將取得新平衡點,但特定零部件的技術升級趨勢也將因華為手機競爭力衰退而明顯放緩。

目前,市場市場一直處在對「產業鏈重構結果的擔憂」和對「科技內循環的方向堅定」這兩個矛盾心理中來回搖擺。國泰君安通信團隊表示,雖然目前尚無法預判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影響節奏和受損程度,但無論外部環境如何,這對中國ICT產業和華為的方向選擇影響甚微。中國科技產業發展和中國資本投資無法分割,時間換空間或許將是曲折的過程,但會是最終的結局。

華金證券曾捷認為,由於華為備貨效應,國內相關半導體廠商今年一季度至三季度業績增長較為明確,但禁令生效後的產業趨勢仍不明朗,9月15日後的變化成為今年四季度業績變動的關鍵因素,短期內重點關注。中美科技爭端持續擴大化,並且存在長期化趨勢,半導體板塊不確定性風險較大,但長期來看國產替代是個不斷推進的過程。

相關焦點

  • 華為禁令今日生效!Mate40將如期發布 分析稱短期破壞性影響不會...
    9月15日,美國對華為的新禁令正式生效。據此前消息,今日起臺積電、高通、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主要元器件廠商將不再供應晶片給華為,除非受到特殊許可,但顯然,美國不會給機會。沒有任何緩和餘地,華為顯然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
  • 華為禁令今日生效;李彥宏央視直播百度全無人駕駛
    華為禁令今日生效;李彥宏央視直播百度全無人駕駛;馬斯克反駁比爾·蓋茨:他壓根不懂電動卡車;銀保監會:前八個月銀行業新增人民幣貸款投放14.4萬億,同比多增2.4萬億;國家能源局:1-8月我國全社會累計用電量首次實現正增長;上海計劃3年內推廣1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雲南瑞麗全員核酸檢測;數字人民幣不計付利息;美財長談TikTok解決方案:不涉及出售和技術轉讓
  • 9.15禁令全面生效,倪光南院士卻說華為有芯可用,這是什麼意思?
    美國的禁令全面生效的時間是9.15日,過了這時間華為將沒有任何辦法從三星、聯發科、臺積電等這些知名晶片企業拿到晶片。不過就在禁令就要全面生效之時,倪光南院士卻對外表示,華為不會無芯可用,這是什麼意思?然來是有部分國人對於美國禁令產生了非常不樂觀的想法,認為在晶片的領域中國是一丁點的自主能力都沒有的。說到「中國已經擁有28納米的光刻機」,根據目前中國的能力,自己生產28納米和14納米的晶片還是沒有問題的。
  •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美國禁令生效,任正非以後該怎麼辦?
    分析機構加特納公司(Gartner)的分析顯示,2019年華為公司在全球半導體採購支出達到208億美元,居全球第三,這意味著禁令之下,半導體行業總營收可能將會減少200億美元左右。 但不可否認的是,華為作為中國少有的在關鍵領域掌握核心技術的公司,將長期成為美國目標,而美國兩黨已經形成共識,面對中國崛起都持負面姿態。
  • 小弋讀報——SpaceX發射「星鏈」衛星,華為新禁令生效
    小弋點評: 特斯拉和拼多多的大戰,已經演變成了營銷手段了,PDD挾用戶,特斯拉被坑的有點慘~5、受限制加重,華為手機將面臨真正的無芯可用美國對華為新禁令生效!美國政府擴大限制,現在禁止華為購買外國製造商使用美國技術製造的晶片。新的禁令還將華為全球21個國家的38個分支機構添加到了實體清單中,包括華為雲新加坡和華為雲法國。
  • 疫情中的武漢上市公司:有的未見明顯影響,有的坦言短期承壓
    3,武漢凡谷(002194):疫情未對公司經營造成明顯影響2月5日,武漢凡谷發布《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未對公司經營造成明顯影響的自願性公告》。公司主要客戶是通信行業下遊的移動通信設備集成商,如華為、愛立信、諾基亞等。在公告中,武漢凡谷方面表示,本次疫情不會改變5G的戰略地位和長期發展前景,並披露,目前公司帳面資金充裕,現金流情況良好。
  • 深圳颱風藍色預警信號已生效 今日夜間有明顯風雨影響
    最新消息颱風藍色預警信號已生效,廣東沿海城市已嚴陣以待,迎接這隻「鳥」的來訪。14日白天將以熱帶風暴或強熱帶風暴在珠海至湛江一帶沿海地區登陸,將給我市帶來明顯風雨影響,成為今年首個影響我市的颱風。天氣預測13日我市(含深汕)高溫炎熱,午後有雷陣雨,高溫黃色預警生效中。
  • 華為晶片被「斷供」,對手機業務有什麼影響?
    隨著美國禁令的升級,華為面臨的已不僅僅是無晶片可用,而是功放、鏡頭、射頻、內存……只要是使用美國半導體技術的廠商,想給華為供貨,可能都需要美國的審批。有人擔心,京東方造的是液晶面板,但屏幕驅動IC還是採購自國外的,所以可能也會無法賣給華為。
  • 世界兩大半導體組織警告,華為禁令或迎兩點轉機
    美國管理機構以為這次抓住了華為的命門,對華為的發展做到了最嚴格的限制和約束,也就是說,華為的業務發展已經完全掌控在了美國的手中,美國允許供應商供貨,華為就有產品銷售,不允許就沒有產品銷售,或者說,美國讓你發展什麼業務,它只要批准相應的元器件許可供應就行了。
  • 集邦諮詢:華為光通信供應鏈不會受到美國制裁影響
    集微網消息(文/隱德萊希),集邦諮詢(TrendForce)8月21日發表報告,分析美國一系列打壓華為的政策對整個半導體晶片行業和5G產業的影響。報告指出,在美國近日出臺華為「最嚴禁令」之前,雖然已經對華為實施了一段時間的制裁,但實際的禁令一直在延遲,給了華為足夠的時間來應對最壞的情況——即無法再從供應商那裡獲取足夠多的晶片零部件。
  • 中芯國際發布第三季財報,回應華為禁令及美國出口管制影響
    三季度,公司毛利2.62億元,同比大增54.3%,毛利率24.2%,和上季度的26.5%相比略有下降,但仍高於分析師預期的22.0%,並高於去年同期的20.8%。公司三季度經營利潤同比大增287.5%至1.827億美元。淨利潤2.564億美元,同比大增122.7%。具體到核心業務指標,該公司三季度的產能和產能利用率都同比增加。
  • 華為海思有何優缺點?與高通晶片比有哪些差距?在亞洲排名很靠前
    華為海思有何優缺點?與高通晶片比有哪些差距?像很多高端的四千左右的華為手機很受機友的喜愛,並且華為在手機的零配件上也儘量使其國產化,這樣就能夠對抗國外某一零配件對其卡脖子的影響,這也是華為值得大家敬佩的地方所在。
  • 聯發科新品「捲入」華為新禁令? 五味雜陳也要淡定回應
    不幸的是,昨晚,美國商務部發布了對華為的修訂版禁令,進一步限制華為,並增加38個華為相關公司的禁令名單。這意味著華為尋求外購諸如聯發科等第三方晶片的方案或將會被阻攔,而每次購買相關產品都需要獲得美國的許可,無異於禁止購買。
  • 【芯視野】美國進一步加強禁令,華為外購晶片之路是否已被斷?
    【集微拆評】榮耀 30拆解:設計嚴謹,搭載麒麟985晶片助力營銷4.美國對華為禁令恐影響韓國經濟復甦5.華為經營範圍新增汽車零部件生產6.點評|ASR和展銳明年都會登陸創業板;未來幾年會有幾家國內EDA公司登陸資本市場1.【芯視野】美國進一步加強禁令,華為外購晶片之路是否已被斷?
  •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英偉達收購ARM影響持續發酵
    文/福布斯中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9月15日,美國對華為晶片管制升級令正式生效,臺積電已停止為華為代工麒麟晶片,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都將不再為華為供應存儲晶片。兩大事件相結合,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華為即將迎來的「至暗時刻」。事實上,對於整個國內半導體產業來說,都將帶來深遠的影響。三大疑問雖然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基本對人們最關心問題做了針對性的回覆,例如「一定會保持獨立性」、「技術管轄和出口管控將保留在英國」、「有信心得到中國監管機構批准」等,但仍不能打消疑慮。
  • 氣候變化對經濟的短期影響是什麼?
    從極端天氣事件來看,我們亦認為氣候變化會產生短期影響。自1880年以來,陸地及海洋的溫度總和平均每10年上升0.07°C。 然而,據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的2019年全球氣候概要顯示,自1981年以來,平均升溫速度已提高逾一倍(0.18°C )。 這部份額外增加的熱量是導致區域性及季節性極端高溫、極地冰川融化及降雨量增加的重要原因。
  • 麥可·雅各比德斯:川普的華為禁令將對美國自身造成嚴重傷害
    美國認為使用華為設備將帶來安全風險,美國試圖說服自己的西方盟友們把華為設備排除在5G網絡建設之外。然而在這個問題上,美國並沒有取得完全的勝利。美國對華為的打壓行動如今已經升級為一項波及範圍更加廣泛的禁令:任何美國公司(以及任何在美國擁有利益的外國公司)都不得與華為公司的任何部門有任何的業務接觸。華為旗下風頭正勁的消費者部門(也就是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也受到了影響。
  • 影響幾何?
    這一行政禁令禁止交易,命令中將交易定義為「購買」。從技術上來講,投資者目前已有投資仍然可以繼續保留,尚不清楚美國投資者會對此作出何種反應。此外,行政令中沒有說明違反規定具體會受到何種處罰,但同時賦予美國財政部可以動用IEEPA授予的「一切權力」。在IEEPA授權下可以啟用嚴厲制裁。
  • 龍年首次降準影響遲滯 短期理財產品影響有限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首次降準,對已發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影響有限,但長期來看,若存款準備金率持續下調,新發產品收益率也將有所下調。  降準後資金面依舊緊張  2月18日晚間,央行宣布從2012年2月24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前,儘管市場對降準預期一直存在,但降準一直未如期而至,因此,市場對上周六晚間宣布降準的時點仍感意外。
  • H1和J1籤證入境美國禁令,川普宣布再延長3個月!
    和眾多其他入境禁令一樣,在美國境內身份延期、身份調整、更換僱主等操作都可以照常進行,只要你不出境,這些入境禁令都跟你沒關係。禁令生效之日6月24日如果你身在美國,不受此禁令影響。在禁令生效之日6月24日如果你已經有有效的H/L/J籤證了,不受此禁令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