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遭禁用孟晚舟被扣留,美國要對華為動刀?

2021-01-09 覽潮網

 

12月6日早間,任正非女兒、華為財務長(CFO)孟 晚 舟被加拿大當局代表美國政府暫時扣留一事轟動各方。業界認為,這意味著美 國針對華 為和中國5G新一輪「圍剿」正在全面展開。

01  

孟 晚 舟被捕,張首晟自殺

引發種種聯想

根據加拿大媒體報導,應美國要求,加拿大警方於12月1日在溫哥華逮捕了孟晚舟。美國正在尋求引渡。美國方面指控她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禁令。另據央視報導,加拿大司法部發言人表示,法庭將於12月7日進行保釋聽證。

此事一經披露,迅速在全球輿論和資本市場掀起巨浪。

我駐加拿大使館發言人今早發聲:中方已向美、加兩國進行了嚴正交涉,要求它們立即糾正錯誤做法。

華為中國官方微博回應:相信法律體系最終給出公正結論。華為遵守業務所在國的所有適用法律法規,包括聯合國、美國和歐盟適用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法律法規。

在當前大環境下,美國對華 為發難在社交媒體上引發廣泛關注,極大地挑動了民族情緒。加拿大大使館和美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被大批中國網民留言「攻陷」,要求釋放孟晚舟,並譴責美國此舉「無賴」,加拿大成為「美國的打手」。

與此同時,圍繞此事的種種傳聞和聯想不斷發酵,讓陰謀論的猜想愈演愈烈。

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眾號《俠客島》一篇文章提到,有傳言,這是美國民 主 黨在背後搗鬼。

而同一天發生的另外兩起事件被聯繫起來,讓陰謀論的氣氛更加濃厚。

今天早上,著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被曝於12月1日自殺,終年55歲。「張首晟去世」一併衝上新浪微博熱搜。

張首晟是美國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楊振寧弟子,2017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獲得者,也是一位投資家。其在學術上的主要貢獻包括對拓撲絕緣體、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自旋電子學、高溫超導等領域的研究。2007年,他發現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被《科學》雜誌評為當年的「全球十大重要科學突破」之一。

有人將看似不相干的事聯繫起來,背後的時間線不免讓人細思恐極:

2018年11月,在美國更新的3 0 1調查報告中,張首晟創辦的丹華資本被多次點名,向中國轉移技術。

12月1日,阿根廷聚集全球目光,有知情人士稱孟和張原本將共同出席晚宴。但在當天,兩人卻分別出事。

12月1日,荷蘭光刻機霸主ASML公司的元件供應商Prodrive工廠發生火災,ASML預計明年年初的出貨將遭遞延。有日媒曝料稱,中芯國際也向ASML訂購了EUV,原本預計在2019年年初交貨。

圖片來源:荷蘭廣播電臺omroep brabant

02

全球2000多家供應商的災難?

儘管當前事件撲朔迷離,但由此釋放的信號再次給中 美關係蒙上陰影。美 國對華 為的調查由來已久,一旦坐實指控,相較於中 興或引發更大的衝擊波。

受此消息影響,資本市場風聲鶴唳。截至12月6日上午收盤,A股通信板塊和5G概念股集體重挫,華 為概念股多數下跌。

通信行業是高度全球化的行業。作為全球通信設備龍頭,華 為此番遭難,波及的範圍恐更廣更深。一旦華為被制裁,高通、英特爾、美光等美國本土企業也不可避免遭受重創。

上周,國信證券剛剛發布一份華為供應商匯總報告。據統計,華 為累計擁有超過2000家供應商:

第一類:生產手機、電腦等 ToC 端產品有 28 家,其中超過 30%是晶片供應商,主要是高通、博通、英特爾等廠商。

第二類:用於生產設備的光電器件,主要是德州儀器,村田,Analog 半導體等老牌知名電子元器件生產商。

從PC 機、手機、平板等個人產品的28家上遊供應商看,美國企業(以下標黃字)佔據了11家。

1

晶片

晶片設計架構:ARM;

全品類晶片服務:高通和博通;

CPU晶片商:英特爾、聯發科、美滿電子等;NFC供應商:英飛凌、恩智浦等;

電源管理晶片:Analog半導體。

資料來源:模切之家、公司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

華 為擁有自己的半導體公司,自主比例相對高,海思麒麟晶片性能也不斷提升,但華為仍要大量進口晶片,麒麟晶片採用的仍是ARM 授權的設計架構。

據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報告統計,2017年華 為是全球第五大半導體晶片買家,採購總額約140億美元,同比增長32.1%。

工信部下屬機構「賽迪智庫」報告顯示,2015 年華 為的晶片採購總額高達 140 億美元,其中, 高通18 億美元、英特爾6.8 億美元、美光5.8 億美元、博通6 億美元、賽靈思5.6 億美元、 Cypress/Spansion 5.4 億美元、Skyworks 和 Qorvo 各 4.5 億美元、德州儀器近 4 億美元。

2

射頻連接器

射頻天線:灝迅、Qorvo、羅森佰格;

連接器:安費諾、廣瀨和中利電子。

3

存儲

快閃記憶體:海力士、東芝;

內存:三星、美光;

硬碟:富士通、希捷、威騰電子。

4

感知器

電聲器件:瑞聲科技;

屏幕觸控:三星。

5

其他

電源供應商:比亞迪;

軟體供應商:微軟、甲骨文,新思科技等。

華 為供應商中涉及的A股&港股上市公司也達20多家。

華 為上個月在深圳舉辦「2018華為核心供應商大會」,到場核心供應商150家,92家獲獎。從區域來看,92家核心供應商名單中,美國33家,中國大陸25家(具體內容見下圖),日本11家,中國臺灣10家。

來源:集微網、首創證券研究部

03

背後是一場5G技術爭奪戰

在中 美達成「不升級貿易 對 抗共識」後三天,加拿大和美國聯手上演大戲。這與之前美方針對中 興的行動如出一轍,也再次提醒人們,中 美之間包含了太多對未來技術的爭奪。

美國一直有禁止華 為進入美國市場的傳統。作為全球最大的電信網絡設備供應商和全球第三大智慧型手機供應商,華為產品幾乎已經完全被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

美國官員一直宣稱,華 為的硬體可能帶有後門,從而允許中國政府監視用戶通訊,並最終控制5G基礎設施。

打著影響國家安全的旗號,美國還要求盟友禁止購買華 為的電信設備。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紐西蘭以及日韓等國,華 為正在遭遇一場5G的狙擊。

今年11月,美國代表團訪問歐洲並明確表示,出於安全的考慮,歐洲作為美國的盟友必須在5G上排除華 為。

受此影響,12月5日,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英國電信(BT)將會把華為設備從其核心4G網絡中「剝離」出來。同時,也已經將華 為排除在競標供應5G核心網合同的名單之外。

8月23日,澳大利亞宣布已禁止華 為為該國計劃的5G行動網路提供設備;

9月14日,印度媒體報導,印度通信部(DoT)已經禁止華 為和中 興 參與該國的5G用例試驗合作;

11月28日,紐西蘭電信運營商spark發布消息:通訊安全局禁止在5G建設中使用華 為產品……

此前,華 為公司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談到5G遭禁時曾表示:「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美國政府作為一個國家,為什麼要一直針對華為這家企業?是因為我們在5G方面做得太好,還是因為其他我不確定的原因?他們說5G會帶來網絡安全問題,我認為這些言論是出於政治動機,完全沒有事實依據。所有這些懷疑都沒有任何事實證明。」

從2G、3G到4G時代,每一次通信技術的升級迭代,都會引發全球通信設備商市場格局和話語權的大洗牌。當前,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在積極爭奪5G的控制權,在國家利益的基礎上,全球頂尖的通信企業也加入到這場對5G的爭奪戰中。國內企業把5G看做是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希望通過參與標準制定,設備製造來引領5G技術,使得自己不會處處受制於人。

華 為在5G領域的發展領先全球,目前華 為是POLAR CODE碼如今已經直接打敗了高通,成為了新的EMBB場景的編碼方案。而針對獨立組網展開的5G無線側系統功能,華 為5GSA C-Band的基站設備功能測試成功完成,可以說這是業內首次。英國電信此前曾在倫敦多個5G網絡試點中使用華 為的設備,並稱華 為的設備明顯優於諾基亞和愛立信開發的組件,這也印證了華 為在5G領域的強勁實力。

「秀於林,風必摧之」,華 為難免會成為美方新一輪攻擊的焦點。實際上,今年以來美方連續推出的針對中國高科技行業、公司,中國籍在美高科技從業者的限制政策。

近年來,中國科技進步有目共睹,在家電、通信設備、網際網路等領域已擁有一席之地。白 宮貿易顧問納瓦羅曾直言,挑起中美貿 易 摩擦針對的目標就是中國2025戰略中涉及的各個領域。為了阻止中國在高科技產業與美國的競爭,打壓中國製造2025,美國絕對不會善罷甘休,中 美間的貿易以及技術談判遠未結束,甚至可以說剛剛開始。

--END--

相關焦點

  • 新消息傳來,華為孟晚舟宣布重要決定,加拿大官方:不同意
    新消息傳來,華為孟晚舟宣布重要決定,加拿大官方:不同意在這個21世紀時代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科技的發展,也正是由於科技的快速發展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本來4g時代的存在已經讓人們享受到了快速與便捷,但時代一直是不停地前進,4g也很快將成為過去,因為5g已經出現並且已經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了
  • 華為CFO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扣留;張首晟去世終年55歲
    熱點關注華為CFO孟晚舟在溫哥華被扣留 中方向美、加嚴正交涉新京報消息,就華為公司副董事長、財務長(CFO)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扣留一事,今日華為方面回應稱,關於具體指控提供給華為的信息非常少,其並不知曉孟晚舟有任何不當行為,並表示,華為遵守業務所在國的所有適用法律法規,包括聯合國、美國和歐盟適用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法律法規。
  • 華為風暴|一文看懂 華為孟晚舟案始末
    中國通訊設備巨頭華為的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的引渡案,加拿大卑詩省最高法院將於當地時間周三(5月27日)作出關鍵裁決,裁定孟晚舟的案件符合「雙重犯罪」標準。因此,對孟晚舟的引渡案將繼續審理。引發涉及中、美、加三國外交角力的孟晚舟案已延續一年多,如何發展至今?
  • 華為起訴美國政府16個部門:起因孟晚舟事件
    據外媒報導稱,華為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聯邦法院提出訴訟,據起訴書顯示,華為控告美國政府16個部門故意拖延公開多份涉及孟晚舟被捕案的文件,而這些文件包括美國多個部門之間就此案相關的通信記錄,以及美國執法人員在加拿大實施拘捕行動前與加拿大騎警及加邊境服務局的通信記錄,這些文件將可能證明拘捕孟晚舟的背後存在政治動機。
  • 孟晚舟事件是美國打壓華為的一個下恥的手段,一切的起因是華為的5G...
    2020-12-18 09:27:52 來源: 高琪娛樂站 舉報   孟晚舟事件是美國打壓華為的一個下恥的手段
  • 孟晚舟案證據公開!滙豐銀行構陷,美國一手炮製
    滙豐聲稱向華為提供了9億美元信用額度,導致經濟利益面臨風險。9億美元,確實唬人,但真相如何?2014年4月30日,滙豐及另外8家銀行共同提出,要為華為提供9億美元信用額度,每家參與銀行提供1億美元信用額度。
  • 任正非之女孟晚舟加拿大被扣 孟晚舟為什么姓孟不信任
    12月6日上午,華為官方發布消息:近期,我們公司CFO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轉機時,被加拿大當局代表美國政府暫時扣留,美國正在尋求對孟晚舟女士的引渡,面臨紐約東區未指明的指控。 「關於具體指控提供給華為的信息非常少,華為並不知曉孟女士有任何不當行為。
  • 孟晚舟事件即將落下帷幕!時間已經確定,滿足一個條件即可回國!
    但是自從華為進入海外市場之後,卻就一直受到川普政府的打壓。很多人認為華為的「516事件」,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才是打壓的開端,其實不然,真正對華為打壓的開始是在孟晚舟被捕事件。在2018年12月1日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之女孟晚舟加拿大轉機時,被當地警方非法扣留。
  • 楊振寧徒弟張首晟,暴斃美國另有隱情,幫華為突破5G晶片關鍵技術
    任何威脅美國的國家或企業,都會被美國施加壓力。據說華為能快速掌握5g關鍵技術和一個人的貢獻是密切相關的,那就是楊振寧大弟子張首晟。當時,華為也看中了張首晟的能力,所以特地邀請他加入華為的5G晶片技術研發。當時,張首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振寧的徒弟,也是楊振寧最喜歡、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 孟晚舟現在現狀如何?得知狀況後,網友:美國打的什麼算盤?
    大家好,相信大家都知道華為與美國持續數月的無硝菸斗爭。俗話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它的意思。他所說的是:成大事者,必須經歷磨難的洗禮,才能夠重新獲得新生。而當下華為公司面臨的就是這麼一個情況,他承受著來自美國的巨大壓力,並且在很多方面的發展都受到一些不利於自身發展的影響。華為如果沒有美國的阻止,現在應該已經崛起了。
  • 中美技術戰解答,為什麼美國能禁用華為,中國不能禁用蘋果?
    現如今中美技術站持續升級,美國在近段時間說動臺積電赴美建廠後,還推出了全新的晶片管制政策,使得華為在晶片領域中的發展陷入了更大的危機中。雖然現如今還有這120天的緩衝期,但是晶片領域的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 華為CFO孟晚舟保釋聽證後 加拿大人對美國很惱火
    張曉萌 攝當地時間10日,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繼續召開對華為CFO孟晚舟女士的保釋聽證會。隨著孟晚舟案10日的庭審結束,越來越多的加拿大媒體和網友開始關注這起案件。儘管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稱其中沒有涉及政治層面的參與,但不少加拿大人已經對這件事的政治效應,以及其後可能會對中加關係造成的巨大負面影響有了更為清醒的認識。他們在為孟晚舟打抱不平的同時,也認為加拿大不應被美國「操縱」。
  • 孟晚舟事件中美國佬的真實目的是肢解華為?
    2018年12月,在美國當局的要求下,美國佬的鷹犬在機場將華為財務長,任正非的女兒兼得力幹將-孟晚舟逮捕。現在已經是2020年6月,時間已經過去一年半有餘,孟晚舟依舊滯留在加拿大,無法回國。關於事件的起因與經過,媒體已經解讀的非常透徹,我們就不再贅言。今天和各位聊一聊,美國佬背後的套路。
  • 還記得美國給你的秘密任務麼
    一組最新披露給耿直哥的證據就顯示,在美國的驅使下,加拿大當局在去年12月扣押華為高管孟晚舟的程序中,存在不少違法和濫用權力的行為。這組由知情人士提供的證據顯示,加拿大的邊境服務局(Canada Border Services Agency)和皇家騎警(Royal Canadian Mounted Police),在去年12月1日逮捕華為高管孟晚舟的過程中,存在違法和濫用權力行為。
  • 任正非的2019:對不起孩子,無愧於華為,浮沉於民心
    「我這輩子最對不起的就是自己小孩」沒有意外,孟晚舟要在溫哥華度過第二個中國春節。從2018年12月1日在加拿大被捕至今,孟晚舟的丈夫、女兒、母親和妹妹以及中國駐溫哥華領事等都得以探望和陪伴她。只有任正非因來自美國方面的壓力無法親往見面。被捕入獄第二天,孟晚舟就託丈夫遞了一張紙條給任正非:爸爸,所有矛頭都是對準你的,你要小心一點。家人們如驚弓之鳥。在此後任正非的過境差旅中,任太太整晚不睡覺。
  • 特魯多就華為孟晚舟引渡案發表講話,孟晚舟律師團隊真實身份浮出水面
    華為自從5G技術領先全球以後,就受到了美國的制裁,華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設備製造商,這是華為最大的資本,雖然說華為身為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製造商,但是在這個行業最大的霸主是美國企業高通,高通從3G時代一直領先到4G時代,靠著CDMA技術,高通每年的專利費都可以拿到幾十億,而且世界上基本上所有的手機都要給高通交稅。
  • 九卦| 華為公關的反擊
    這是從2018年12月1日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被加拿大警方扣留之後,華為一系列公關行動的延續和升級。「近期,我們公司CFO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轉機時,被加拿大當局代表美國政府暫時扣留,美國正在尋求對孟晚舟女士的引渡,面臨紐約東區未指名的指控。 關於具體指控提供給華為的信息非常少,華為並不知曉孟女士有任何不當行為。 公司相信,加拿大和美國的法律體系會最終給出公正的結論。
  • 從孟晚舟事件看華為崛起,與教育反思
    昨天,孟晚舟沒有釋放,全民悲憤。作為一個老師,我想從教育角度談一談這件事給我的啟示。01 關於孟晚舟被捕事件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溫哥華國際機場被加拿大警方抓捕。加拿大是按照美國的要求逮捕孟女士並準備引渡到美國的。理由是華為「隱瞞華為和伊朗的業務往來」和「對滙豐銀行欺詐」以規避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實際上,美國是預謀已久,早就在監視孟晚舟的行蹤。美國沒有任何證據,就是亂扣的一個莫須有的帽子。
  • 同父不同命:當孟晚舟被囚禁時,華為小公主卻參與國外名媛聚會
    02那一年,是華為第一次參加國際通訊展,正式與全球知名的通訊公司,面對面地交流、競爭。這對當時只有24歲的孟晚舟來說,是一次認識世界,重新構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機會。回到國內之後,她暫停了華為的工作,那一刻她意識到:華為,要真正走向世界,有大作為,那麼在財務上的改革勢在必行。她目前所擁有的知識,現有的能力還不具備。
  • 孟晚舟案再次恢復聽證會 案件或許將拖數年之久
    而在11月6日,華為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聯邦法院提出訴訟,據起訴書顯示,華為控告美國政府16個部門故意拖延公開多份涉及孟晚舟被捕案的文件,而這些文件包括美國多個部門之間就此案相關的通信記錄,以及美國執法人員在加拿大實施拘捕行動前與加拿大騎警及加邊境服務局的通信記錄,這些文件將可能證明拘捕孟晚舟的背後存在政治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