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孟晚舟事件看華為崛起,與教育反思

2020-12-04 深度看教育

昨天,孟晚舟沒有釋放,全民悲憤。作為一個老師,我想從教育角度談一談這件事給我的啟示。

01 關於孟晚舟被捕事件

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溫哥華國際機場被加拿大警方抓捕。加拿大是按照美國的要求逮捕孟女士並準備引渡到美國的理由是華為「隱瞞華為和伊朗的業務往來」和「對滙豐銀行欺詐」以規避美國對伊朗的制裁。

實際上,美國是預謀已久,早就在監視孟晚舟的行蹤。美國沒有任何證據,就是亂扣的一個莫須有的帽子。

美國的真實目的就是為了打壓華為,限制中國科技發展。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華為晶片製作離不開光刻機,而最先進的光刻機製造技術是荷蘭的ASML(阿斯麥)公司。目前,世界上只有ASML公司的能生產EUV(極紫外光源)光刻機。

EUV光刻機是ASML公司2017年研製成功的。使用的光源是13.5nm,可以實現7nm線寬的製程的晶片生產。

目前,世界半導體行業三大巨頭:美國英特爾、韓國三星、中國臺灣臺積電都已經入股了ASML。

2018年,華為以1.2億美元向ASML訂購了一臺EUV光刻機。12月3日,ASML發生火災,將華為訂製的EUV光刻機燒毀了。

火災怎麼發生的、光刻機是不是真的被燒毀了?大家想必心知肚明。

更為關鍵的是,2018年,華為準備把世界頂級物理學家、史丹福大學華裔教授張首晟接回國內。張首晟教授正是研究晶片技術的。所以,美國百般阻撓。

在孟非晚舟女士被捕的當晚,也就是12月1日,張首晟教授跳樓自殺。

跳樓自殺是美國公布的信息。事實究竟如何?想必大家也心知肚明吧。

5月27日上午,加拿大哥倫比亞高等法院公布了孟晚舟引渡案的第一個判決結果:認定華為公司副董事長、財務長孟晚舟符合「雙重犯罪」標準,因此對她的引渡案將繼續審理。孟晚舟女士將留在加拿大參加後期的相關聽證,並等待新的審判結果。

02 關於任正非與華為

任正非在華為內部會議上說:「我已經做好永遠見不到女兒的準備,我絕對不會犧牲大家的利益去換取孟晚舟的自由。華為離開誰都可以繼續向前走,包括我自己。」

任正非是一個軍人,一個真正的鐵血男兒!

2月18日,任正非接受英國BBC廣播公司採訪時說:「他們抓了孟晚舟,可能是抓錯人了。他們可能是想抓了她,華為就會衰落,但我們沒有衰落,仍然在繼續前進。我們公司已經建立程序規章,再也不用依靠某個人。就算我自己哪天不在了,公司也不會改變前進軌道。」

這正如《時代周刊》對任正非的評價:任正非是一個為了觀念而戰鬥的硬漢。

華為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實際上,國內會賺錢的民營企業有很多,但真正做到短時間內領跑世界的只有華為。

個人認為,其中最關鍵的核心有兩點:

一、使命感。

華為是一個真正有民族使命感的企業,這是華為能夠科技創新的力量源泉。

我國有很多企業會賺錢,但卻缺少民族使命與時代使命感。觀察一下這些企業就會發現,他們分明就是大型倒賣公司而已,沒有自己的東西。原因在於這些公司的目的就是賺錢,有沒有自己的東西,企業自身根本就不在意,只要能賺錢就行。這本質上是缺少使命感。

二、利益共享的思想。

華為公司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並且可以預言,一定會越來越強大,將來會超越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

華為公司與其他所有企業最大的不同,就是全民利益共享。而這個思想才是真正代表了社會前進方向的思想。

世界上其他企業無不是儘可能壓低底層員工的薪資,以獲取公司最大利潤。而華為卻不是,公司只佔少部分利益,大部分利益讓公司所有員工共享。

從社會文明的進化方向看,隨著科技進步,人類的分工越來越精細,那麼合作必然越來越密。則人類利益共享是必然。

利益共享並不是簡單的個別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雙贏,而打壓拋棄另一部分企業和個人。利益共享應該體現在所有的人與人之間的互惠互助。也將是社會發展到較文明階段的必然思想,華為率先領悟應用了這種思想。

從這個角度看,美國打壓華為是不可能成功的,它違反了社會進化的方向。所以可以斷言,美國最終會失敗。

我國有很企業學習華為。但是,這些企業壓根兒就不可能學習成功。因為他們骨子裡不可能像華為這樣做,這些企業管理者內心是拒絕的。所以,他們學習華為也僅僅是學習華為的管理經驗。但是,華為離開了這兩點,管理經驗與世界上其他任何企業都沒有什麼大的區別。

西方企業追求的是先進管理,但管理是有天花板的。

管理制度並不是越精細越好。因為所有的管理都是人來做的,而人作為生命最基本的體現就是情感。管理越精細離情感就越遠。所以,當精細管理達到一個程度後,效率必然就會降低。用我國的哲學思想來看就是「物極必反」。

所以,華為的發展速度超過了世上所有的企業。

03 從華為事件反思我國的教育

一、教育不宜精細化管理

管理越精細,偏離人的情感越遠。

我國的教育中規則越來越多,越來越精細,這是與生命發展規律相背的。因為規則是社會化的產物,而人卻是獨立的個體,作為個體的人追求的是自我,是反規則的。所以,對於人的管理必須是居於人的情感而不是規則。

教育更是直接培養人的活動,教育的立足點就是情感。因此,教育用企業精細管理模式來管理是錯誤的。管理越精細,教育效果必然越差。而事實也證明如此。我國現階段教育出來的人,知識可能是有的,但作為人的基本素質卻丟失太多。

相反,觀察美國,雖然企業管理精細,但是教育卻是包容的,並沒精細化對學生的管理。

二、教育缺少了使命與精神

現在我國的教育主要是關注學生成績,而學生成績是代表自私的一面。而缺少了教育學生承擔民族富強與時代發展的使命感。

現在的教育僅僅是教育學生進入社會後會掙錢,這樣教育出來的學生必然心胸狹隘,格局不高。

這也正是我國14億人口卻出不來高科技人才的根源。

人只有有了使命感,才會真正去思考如何用知識和思想改變民族、改變時代。這樣才可能出現理論創新。否則,只知道掙錢,就只會關注應用,而不會關注理論發展。

現在美國害怕我國強大之後,替代了美國在全球的霸主地位。拼命打壓我國,扼制我國發展。

我國現在迫切需要理論創新人才,來推動我國的生產力發展與超越。

但只有改變教育才能培養出創新人才。

相關焦點

  • 透過現象看本質——孟晚舟事件觀察
    為什麼,因為這本身就不是單純的法律事件。而是政治事件。我們也都知道,加拿大這麼做,是因為他背後的主子美國沒點頭。寄希望於加拿大良心發現,跟它的美國主子對著幹,也是不可能的!事件回顧:孟晚舟事件,起於2018年12月1號,華為CFO孟晚舟在加拿大溫哥華被捕,理由是懷疑華為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貿易制裁規定。之後,美方向加拿大要求引渡孟晚舟。
  • 華為起訴美國政府16個部門:起因孟晚舟事件
    據外媒報導稱,華為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聯邦法院提出訴訟,據起訴書顯示,華為控告美國政府16個部門故意拖延公開多份涉及孟晚舟被捕案的文件,而這些文件包括美國多個部門之間就此案相關的通信記錄,以及美國執法人員在加拿大實施拘捕行動前與加拿大騎警及加邊境服務局的通信記錄,這些文件將可能證明拘捕孟晚舟的背後存在政治動機。
  • 孟晚舟事件是美國打壓華為的一個下恥的手段,一切的起因是華為的5G...
    2020-12-18 09:27:52 來源: 高琪娛樂站 舉報   孟晚舟事件是美國打壓華為的一個下恥的手段
  • 孟晚舟事件中美國佬的真實目的是肢解華為?
    2018年12月,在美國當局的要求下,美國佬的鷹犬在機場將華為財務長,任正非的女兒兼得力幹將-孟晚舟逮捕。現在已經是2020年6月,時間已經過去一年半有餘,孟晚舟依舊滯留在加拿大,無法回國。關於事件的起因與經過,媒體已經解讀的非常透徹,我們就不再贅言。今天和各位聊一聊,美國佬背後的套路。
  • 華為風暴|一文看懂 華為孟晚舟案始末
    ●事件經過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在溫哥華轉機時被捕,疑似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禁令,向伊朗出售「敏感科技」,並「以假帳資料掩護」。2018年12月6日:華為公司聲明證實孟晚舟被加拿大當局代表美國政府「暫時扣留」,美國正在尋求引渡孟晚舟,華為並不知曉孟有任何不當行為;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議向美加兩國提出嚴正交涉,要求立即恢復孟晚舟的人身自由2018年12月7日:華為發公開信批美國政府打壓,中國外交部稱孟無違反法律,加方則稱司法獨立,「扣留孟晚舟無政治動機」2018年12月8-9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緊急召見美加駐華大使麥家廉和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
  • 「孟晚舟」事件的始末——中美的較量
    據此前報導,美國聲稱孟晚舟及華為公司違反了對伊朗的制裁,因此向加拿大提出引渡要求,但是所有針對孟晚舟的指控到現在都沒有在法庭上得到證實。在公布的文件中,孟晚舟律師認為,在機場實施逮捕的行為侵犯了孟晚舟的憲章權利。孟晚舟(Cathy Meng),漢族,1972年出生,任正非之女,中國香港永久居民,擁有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碩士學位。現任華為副董事長、財務長。
  • 孟晚舟事件即將落下帷幕!時間已經確定,滿足一個條件即可回國!
    文 | 小塔孟晚舟事件說到華為,我們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國內科技企業的巨頭之一,不止在手機行業做到了數一數二的,在5G研發領域更是做到世界聞名。但是自從華為進入海外市場之後,卻就一直受到川普政府的打壓。很多人認為華為的「516事件」,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才是打壓的開端,其實不然,真正對華為打壓的開始是在孟晚舟被捕事件。在2018年12月1日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之女孟晚舟加拿大轉機時,被當地警方非法扣留。
  • 新消息傳來,華為孟晚舟宣布重要決定,加拿大官方:不同意
    新消息傳來,華為孟晚舟宣布重要決定,加拿大官方:不同意在這個21世紀時代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科技的發展,也正是由於科技的快速發展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本來4g時代的存在已經讓人們享受到了快速與便捷,但時代一直是不停地前進,4g也很快將成為過去,因為5g已經出現並且已經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了
  • 孟晚舟被羈押兩周年:華為發聲將繼續支持其尋求正義和自由
    在華為副董事長、財務長孟晚舟被「軟禁」在加拿大兩周年之際,華為加拿大公司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聲明,表示將繼續支持孟女士尋求正義和自由。 聲明稱,2018年12月1日,華為CFO孟晚舟在溫哥華國際機場因美國政府提出的引渡令被捕。
  • 華春瑩談孟晚舟被捕兩年:敦促加拿大立即糾正錯誤釋放孟晚舟
    請問中方如何看待孟晚舟事件的前景?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事實已經充分證明,孟晚舟事件是一起嚴重的政治事件,美國政府炮製這一事件不是出於什麼法律原因,其真正的目的是要打壓中國的高科技企業,阻撓中國的科技發展,加拿大政府扮演了美方的幫兇,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孟晚舟沒有違反任何加拿大法律,卻被無理拘押至今,我們對此表示憤慨,也再次予以強烈的譴責。」
  • 華為員工朋友圈太陽升起圖是何意?是期盼孟晚舟的回歸?
    我再看任正非老總談孟晚舟,我感覺到了老人的淡淡的無奈,以及堅強!難道,任正非不想女兒嗎?在去年央視採訪中,但主持人問到你已經有多久沒有見到女兒的時,任正非停戈了一段時間,回答到很長吧!其實,面對孟晚舟的再次「敗訴」,華為確實表現的極有涵養。
  • 孟晚舟「離家」500多天,無懼鐐銬穿搭優雅大氣,不愧是華為長女
    那當屬華為大公主孟晚舟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憑她「離家」500多天被戴上電子腳鐐卻還能無畏無懼,這一點便是我們值得去尊敬的,而被戴上腳鐐的孟晚舟絲毫不失氣勢,穿搭仍舊優雅大氣,簡直不愧是國產大牌華為之長女了。
  • 徐世平:華為事件,中國人應有的兩個立場
    華為CFO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扣事件,輿論持續,依然熱。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接受採訪時表明,他在「習特會」之前,已獲知司法部門抓捕孟的計劃,並告知白宮。同時他還說,他不知道川普是否知情。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也否認此事的政治含義,他也事先知道此事。很顯然,這件事,辯白不涉及政治,就是一種明顯的政治託詞。孟晚舟是在「習特會」的當天被扣的。
  • 同父不同命:當孟晚舟被囚禁時,華為小公主卻參與國外名媛聚會
    兩年前,華為長公主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扣押的消息,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因為,孟晚舟身後站著的是華為;而華為背後,代表的是中國高科技領軍企業。一次次的法庭對峙,一次次的抗爭,在這700多天裡,孟晚舟讓全世界的人,看到了中國女人的優雅、知性及堅韌。時間已經來到了2021年1月,孟晚舟的案子,究竟進展得如何了?
  • 華為CFO孟晚舟保釋聽證後 加拿大人對美國很惱火
    張曉萌 攝當地時間10日,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繼續召開對華為CFO孟晚舟女士的保釋聽證會。隨著孟晚舟案10日的庭審結束,越來越多的加拿大媒體和網友開始關注這起案件。儘管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稱其中沒有涉及政治層面的參與,但不少加拿大人已經對這件事的政治效應,以及其後可能會對中加關係造成的巨大負面影響有了更為清醒的認識。他們在為孟晚舟打抱不平的同時,也認為加拿大不應被美國「操縱」。
  • 孟晚舟事件背後:總有一些勢力,不希望看到中美關係向好
    昨天華為孟晚舟事件全網刷屏。  但據筆者觀察,這些信息中,真正靠得住的信息只有這麼幾條:  1、華為cfo孟晚舟確實於12月1日在加拿大遭逮捕;  2、加拿大方面是應美國政府要求對孟晚舟實施了抓捕;  3、美方要求加拿大儘快引渡孟晚舟;  4、中方對此表示強烈抗議,要求美方和加方立即澄清,立即放人。
  • 特魯多就華為孟晚舟引渡案發表講話,孟晚舟律師團隊真實身份浮出水面
    近日,加拿大19名前政要聯名致信總理特魯多,要求終止華為CFO孟晚舟引渡案程序並將其釋放,給加拿大一個「重塑對華戰略」的機會。特魯多25日拒絕了這項要求,稱政府對於針對中國採取何種措施持開放態度。 他表示,儘管他尊重這些前任官員,但對他們的主張並不認同。
  • 全球媒體對孟晚舟事件都怎麼說?他們也不能忍!
    評論主要內容如下:中國著名民營企業華為CFO孟晚舟女士本月1日在加拿大轉機時被加拿大應美方要求逮捕。當地時間星期五(7日),針對孟晚舟被拘押一事的保釋聽證會在溫哥華法庭舉行,長達五小時的聽證會沒有做出裁決,被推遲到下周一(10日)繼續舉行。孟女士被捕並被拘押,在國際社會掀起一場龍捲風,引發了華為公司、中國民眾和中國政府的震驚和憤慨,也引起國際輿論的譁然和指責。
  • 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曾保密身份20年,被認為是華為接班人
    在今年的3月份,任正非不再擔任華為的副董事長,由他的女兒孟晚舟接任,孟晚舟是華為的CFO和常務監事,但在這之前,很多人都不知道孟晚舟的身份,只知道她叫孟晚舟,不知道她是任正非的女兒。直到2013年,她是任正非女兒的身份才被曝光。
  • 孟晚舟案最新進展:再次開庭 孟晚舟事件起因真相是什麼?
    加拿大溫哥華當地時間6月15日,孟晚舟引渡案再次開庭聽證。孟晚舟的律師團隊向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高等法院提交了一份備忘錄。備忘錄顯示,美國司法部提交的用於要求引渡的《起訴案件記錄》中,指控孟晚舟的唯一關鍵證據是由滙豐銀行提供的;但是美方對這份證據的總結遺漏了重大信息,甚至存在故意誤導的行為。備忘錄指出,2012年12月,滙豐銀行因其自身的違法行為,包括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規定,向美國司法部支付了一筆19億美元的罰款,並與美國籤署了一份《暫緩起訴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