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戰爭,是美國繼韓戰之後,在亞洲東部進行的第二場失敗的戰爭。和韓戰短短的3年較量相比,越南戰爭進行的時間,從1955年開始到1975年結束,時間跨度長達20年之久。
為了支持贏得這場戰爭,美國付出了2500億美元的巨額開支,僅美軍就出動了65萬人,儘管如此,從戰爭的結局來看,美國是敗得一塌糊塗。但慶幸的是,美國始終保持了理性,並未選擇使用原子彈來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韓戰中的美軍俘虜
因此,也許會有人說,如果美國使用了原子彈,勝利的天枰就肯定會倒向美國一邊,那麼,真會如此嗎?
其實不然。美國即便不惜一切代價,動用了原子彈,美國也不一定能贏得這場戰爭。
因為,縱觀越南20年,美國軍隊始終沒有踏入北越地界一步,一是美國之所以扶持南越,是為了幫助南越抵抗來自北越的武裝滲透;二是在美軍介入之初,當時的中國便向美帝國主義發出了最後通牒,美軍不得越過北緯17°線,而在韓戰之中,美軍就已經見識到了志願軍的厲害,因此自然選擇遵守通牒了,因此,這就大大束縛了美軍的手腳,美軍也只能是動用空中力量,大規模轟炸北越。
美軍轟炸一次,北越武裝的戰鬥意志就增強一分,得到的外界援助,也就更多。因此,美軍是越打越納悶,北越的力量並未得到削弱,反而是一步步增強了。
此外,由於當時的北越,是受到中蘇的支持的,因此,如果美國決定動用原子彈,就必然會使戰爭擴大化,很有可能就會升級為核大戰和世界大戰,那屆時美軍就得付出更多的代價,出動更多的士兵,來應對擴大化的戰爭。
即便美國領導層願意動用原子彈,那美國民眾願意嗎?別忘了,美國的總統是通過民眾的投票產生的,如果總統的行為激怒了民眾,那麼總統的職位也就不保,必然會被民眾選下去。實際上,當時的美國民眾,反戰態度是非常明顯的,對使用核武器更是非常敏感。例如,越戰爆發之後,美國國內的各大新聞機構,就組建了駐西貢記者團,這些記者拍攝了大量有關美軍在越南的行為,有虐待俘虜的,有TUsha村莊婦女兒童的,美軍的這些事跡,甚至被拍攝成了電影,在美國國內播放,因此反越戰的遊行活動也是不斷上演,這都反映了美國國內民眾強烈的反戰情緒。
↑反越戰遊行
再者,當時的中蘇,都已經具備了核武器遠程投送的能力,蘇聯在1949年便爆炸了原子彈,在1957年領先美國兩年時間試射成功了世界第一枚洲際彈道飛彈P7,其射程高達8000公裡。而當時的中國,在1964-1967年,先後爆炸了原子彈和氫彈,期間在1966年10月27日,便成功試驗了飛彈核武器,具備了將原子彈進行遠程投送的能力。因此,美軍動用原子彈,必然會招致中蘇的核反擊,那麼,美軍在日本列島、南韓和南越等的近百萬軍隊,都將消失在這顆星球上,這樣的代價,美國自然不能接受。所以,任何理智的決策者,都不會選擇動用原子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