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線:只存在於世界地圖上的一條線,如何成為朝鮮南北的分界線

2020-12-03 王先生講歷史

一般來說,行政區劃的界線常規都是按照行政管轄範圍、傳統習慣沿襲、河流或者山川的走向來劃分,而朝鮮半島卻是在由北緯38度線演變而來的軍事分界線,進而演變成南北兩個國家的行政分界線。北緯38度線,本是一條自然和地理用途的劃線,存在於世界地圖和地球儀上,但是這樣一條在軍事上和政治上沒有實際意義的劃線,為何卻成為朝鮮半島南北分裂的基礎界線?

朝鮮半島在近代歷史上,命運一直不太好,要麼面臨被瓜分的危機,要麼被殖民統治。而對於想要瓜分朝鮮的那些人來說,不約而同的看準了這條把朝鮮半島大致等分為南北兩部分的北緯38度線,或許真的只是巧合。歷史上最早提出「38度線」的是日本,1896年日本和俄國密謀要瓜分朝鮮半島,日本就提出以北緯38度線為界的建議。也許正是因為日本的這次提議,在不久後的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前,俄國「很自覺的」控制了朝鮮半島三八線以北的地方,不幹涉日本在三八線以南的軍事行動。這兩次劃分,均表達在口頭上,並未實現對朝鮮半島的真實劃分。

而真正使用三八線並對以後造成深遠影響的是二戰後期。準確的說源自一個美國人在匆忙中的一次決定。1945年2月,當世界反法西斯戰鬥勝負明朗之際,美英蘇等同盟大國便開始商量怎麼瓜分勝利果實。在雅爾達會議上,對於朝鮮戰後的處理意見僅是「世界託管」,美蘇劃分紅線區域也尚未把朝鮮列入之內。但是,在美蘇聯合對日作戰的前夕,他們卻又不約而同的開始垂涎於朝鮮半島,各自扒拉著自己的算盤,背棄了當初雅爾達會議的協定。8月,蘇聯通知美國,在對日宣戰後,將出兵朝鮮。而美國也早已把漢城的重要性提升到跟東京同等位置看待。

當日本本土第二次升起蘑菇雲的時候,蘇聯也發動了對日關東軍的全面攻擊。戰爭進展的非常順利,以至於出乎了美國的意料,日軍的大潰敗讓華盛頓的陸軍參謀們不得不在深夜匆忙之中起草接受日本投降程序的命令,而具體起草人是一名叫博尼斯蒂爾的上校參謀。此時美國白宮各高層正在急切的等待批覆這一命令,博尼斯蒂爾只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博尼斯蒂爾很清楚當時的情況,蘇軍將會很快進攻朝鮮,而美軍卻遠在日本的衝繩,蘇軍完全有可能在美軍到達之前佔領朝鮮全境。他需要重點考慮的是,如何擬定一個能讓蘇聯接受的軍事分界協定,從而阻止蘇聯獨吞朝鮮半島。

或許這一點看起來並不太難,博尼斯蒂爾本打算以朝鮮半島的行政劃分為受降界線,可是手頭的地圖是一張世界地圖,他並沒有找到這個界線。在經過了一番觀察後,他最終選定了北緯38度線,因為這條線差不多正好把朝鮮半島平均的分成南北兩個部分。於是這條只存在於地圖上的一條緯度線便被寫進了他起草的第一號命令裡。也許博尼斯蒂爾自己都不知道,在匆忙之中他所選定的這條線,對朝鮮半島影響至今。草案提交以後,美國海軍部還曾建議以39度線界,這樣可以把大連港劃到美軍的受降範圍內,可是他們在討論這個草案俄時候,蘇軍已經開始在朝鮮半島登陸,為了避免讓蘇聯反對,最終決定了還是以38度線為界。

這一方案交給蘇聯後,蘇聯對這個三八線的分界線沒有任何異議。20天後,美軍登陸朝鮮半島,他們感到意外且高興的是已經南下到達漢城的蘇軍並未佔領漢城,嚴格遵守協定主動返回三八線以北。從此以後,這條並沒有實際存在的北緯38度線便成為朝鮮半島橫貫東西看不見的鴻溝,也成為今後朝鮮半島無數爭端的起始線。

相關焦點

  • 《跨過鴨綠江》番外:美國人亡羊補牢,暗藏心機畫了一條三八線
    所謂三八線,顧名思義,就是北緯三十八度線,這條線在地球上是一個圈,自西向東,從中國的新疆、青海、甘肅、內蒙古、寧夏、陝西、山西、河北、山東依次穿過。 到了朝鮮,它卻被賦予了非同一般的特殊含義——軍事分界線。 正是這條軍事分界線,將朝鮮半島隔成了南北兩塊面積大致相等的地方,北側就是現在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南側則是現在的大韓民國。 本是同根生,為何兩相分?
  • 「和平的界限」,軍事上的「三八線」究竟是怎麼來的?
    很多人認為,是在韓戰結束以後,才劃分的三八線。其實則不然,三八線的劃分遠比韓戰的歷史更加久遠,恰恰相反的是,正是因為有三八線的劃分,才有了後來的韓戰,本期尋春秋就帶你走進,歷史上「三八線」劃分的真相。
  • 真相:打了3年韓戰,真是美國為了搶奪朝鮮萬噸鈾礦發起的?
    №南北朝鮮和三八線:北緯三十八度線早在1896年就已經成為了日本和沙俄瓜分朝鮮半島的計劃基線。日軍佔領期間,朝鮮在日軍的南北分置的殖民統治之下,就已經出現了金日成和李承晚的派別,他們分別受到蘇聯和美國的扶持,朝鮮內部其實早已經南北有別。
  • 美國和蘇聯在朝鮮都做了什麼,為何美國15年託管朝鮮的願望落空?
    三八線劃定以後,這朝鮮南北雙方又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當這北緯三十八度線被作為南北朝鮮的分界線後,在三八線以北的蘇軍崔可夫將軍就宣布朝鮮這會兒已經成為了自由民主國家。蘇聯將在朝鮮一切反日民主政黨廣泛合作的基礎上,幫助朝鮮人民建立自己的民主政府。
  • 首部抗美援朝電視劇《三八線》解禁播出
    6月2日訊 據本港《星島日報》報導,上周末,首部以抗美援朝戰爭為題材的電視劇《三八線》在內地開播,引起外界關注。此前考慮到中美關係的穩定,曾禁拍有關抗美援朝的影視作品,《三八線》被視為破禁之作。有評論認為,這顯示國家主席習近平捍衛中共傳統歷史觀的決心,以及外交上的強硬,不再擔心刺激美國。  在嚴格的審批制度下,影視作品歷來是判斷中國政治風向的一大指標。
  • 漲知識系列:全國各省的南北分界線在哪裡?
    、1月0℃等溫線的界線、暖溫帶和亞熱帶分界線、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所以,現實中的南北分界,往往不是東西平直的,甚至會大幅度傾斜為東北—西南走向,內蒙古東部的分界線如此,吉林省的地理分界也是如此。打開一張吉林省地圖:它是一個大致呈西北—東南向的梯形,地形海拔西北低、東南高——西北部是東北平原的組成部分,東南部則是長白山及其支脈組成的山區。
  • 時間線丨朝韓歷史性一天:從相互跨「三八線」到同敲巧克力球
    等候在分界線上的韓國總統文在寅同金正恩握手寒暄,之後,文在寅應金正恩邀請,攜手跨過軍事分界線,踏上朝鮮領土。歡迎儀式檢閱儀仗隊返回韓方一側後,文在寅與金正恩在傳統儀仗隊的護衛下徒步走向板門店廣場,一同檢閱韓軍儀仗隊。
  • 秦嶺淮河是中國南北方分界線,中國還有另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
    人們普遍認識秦嶺淮河是中國南北方分界線,中國還有另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另外一條地理分界線在描述上不比秦嶺淮河更容易,但是它其實先分開了中國的東西,秦嶺淮河再分開了中國南北。秦嶺淮河分開的的中國北方和南方,其實是東部的北方和南方,而中國東部和西部的分界線,就是另外的一條線。
  • 長津湖冰雕連:志願軍三個連隊凍死陣地上
    這部反映抗美援朝的電視劇用「三八線」來作為劇名,說起三八線,都知道那是北緯38線的簡稱,但是三八線到底因何而來,相信知道的人卻並不多。作戰處戰略與政策組負責起草有關文本,由於此時戰局可以說瞬息萬變,日本隨時都可能投降,所以美國國務院和參謀長聯席會議只給了戰略與政策組30分鐘的時間來起草第一稿。組長博尼斯蒂爾上校很清楚,蘇軍從陸路進展很快,完全可以在美軍到達之前就佔領整個朝鮮半島,他現在的任務就是要提出一個在蘇聯能夠接受的前提下儘可能向北的受降分界線。
  • 歐亞分界線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分為七大洲,各個大洲的分界線早已是路人皆知的常識。然而從地圖上看,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卻顯得頗為另類:從烏拉爾山-烏拉爾河經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再到土耳其海峽,這一系列線條曲折而模糊,相比之下,無論是人工的蘇伊士運河還是自然的白令海峽,都有著清晰的辨識度。那麼,歐亞分界線到底是如何確定的呢?
  • 都是海水,為什麼太平洋和大西洋不相融,而是有條「三八線」?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其次是大西洋,兩個海洋是相鄰的,分界線就在南美洲智利和南極洲之間的德雷克海峽,可是當你從海面上看交界線的時候,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太平洋的海水和大西洋的海水並沒有融合在一起,而是有一條明顯「三八線」,一邊是深藍的海水
  • 歐亞分界線是如何形成的?大陸分界線的故事:界碑、小鎮和人家
    然而從地圖上看,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卻顯得頗為另類:從烏拉爾山-烏拉爾河經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再到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這一系列線條曲折而模糊。由於歐亞大陸太大,更重要的是兩邊有著歷史和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差異,所以歐亞兩洲的分界線一直存在,但分界線的位置一直在變化。
  • 10張地圖,帶你回顧抗美援朝
    1 1950年以前·鐵幕落下 時間上溯到1948年,以北緯38°線為界,朝鮮半島南北分別成立了大韓民國政府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雙方摩擦不斷。
  • 南北差異算什麼?這條線把中國分成兩個世界
    北宋的時候有一個典故叫做「宋揮玉斧」,說的是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平定四川的後蜀政權後,拿一把小玉斧,在地圖的西南邊畫了一條線,線這邊歸我管,線那邊我不管,從此之後,兩側的大宋和大理兩國相安無事,保持了幾百年和平。  如今,在中國國土上,也有這樣一條線,影響著世世代代。
  • 中國地理之南北分界線標誌園,就在江蘇淮安,是南是北一看便知
    導語:中國地理之南北分界線標誌園,就在江蘇淮安,是南是北一看便知在中國有幾百個城市,有些城市名氣大,而有些城市默默無聞,但是都各有特色。今天給大家講的是一座非常低調的城市,這座城市就是淮安。說到這座低調的城市,我們不得不提一下它的地理位置,因為它處於秦嶺淮河中間的分界線上,所以說是一座同時具有南北特徵的獨特城市,淮安還建立了一座非常有代表性的「南北地理分界線標誌園」,也是當地一座城市的名片。
  • 飛越三八線擊落美軍戰機
    江蘇省軍區蘇州第五幹休所離休幹部施光禮回憶往昔—— 飛越三八線擊落美軍戰機 ■張慧軍 本報記者 李建文 「不能忘記歷史朝鮮戰場上,他先後擊落4架美軍戰機,榮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 「我是1945年5月入伍,1949年10月經過嚴格挑選,被送到空軍第四航校學習飛行,歷任飛行員、中隊長和副大隊長。」蘇州的雨季,總會讓施光禮回憶起70年前的那場戰爭。 1951年9月,朝鮮連綿不斷的雨季剛過,美軍投入大批B-29轟炸機,對朝鮮清川江一帶進行新一輪狂轟濫炸。
  • 志願軍犧牲十多萬才打到三八線,為什麼說是志願軍取勝?
    志願軍犧牲十多萬才打到三八線,為什麼說是志願軍取勝? 20世紀50年代,發生了一場為保衛我國領土主權不受侵犯的戰爭,抗美援朝,這場戰爭的敵人是強大的美國,當時的美國派出軍隊,越過三八線,已經威脅到了我國的領土主權,我國領導人決定援助朝鮮,將美軍打回三八線處,這場戰爭無疑是慘烈的,我方志願軍共犧牲了十多萬人才將美軍打回到了三八線處,可謂是損失慘重,但為什麼又說損失慘重的志願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 地圖拼圖誤導兒童?切割線分界線不吻合(組圖)
    拼圖上的一些省際、國際切割線與印刷的界限不全一致。  高女士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無意中在書店裡買回來的兩塊兒童智力拼圖被親友看到後竟然引起了不小的爭執。爭執的原因是這兩個分別以中國政區和世界政區為主題的拼圖,其切割線與其上印刷的地圖分界並不一致。  親友中有人認為這只是兒童玩具,能吸引孩子學習地理知識,但也有人認為這種有錯誤的地圖會誤導孩子的觀念。  政區地圖做成智力拼圖  記者昨日見到了這兩塊標註由陝西省某地圖出版社出版、深圳某公司印刷的智力拼圖,拼圖正上方分別印著「中國政區」和「世界政區」字樣。
  • 除金正男死訊 韓國這些年還向朝鮮廣播過什麼?(1)
    原標題:韓軍對朝廣播「金正男死訊」,韓國這些年都向朝鮮廣播過什麼?「金姓朝鮮男子」在馬死亡一事正在成為朝鮮、馬來西亞和韓國三國間的政治角鬥場。該國警察總長哈立德今天中午通過媒體向兩名涉案朝鮮籍嫌犯喊話,要求他們儘快現身配合警方調查。該國旅遊及文化部長則對媒體表示,「為安全起見」,不鼓勵馬來西亞人到朝鮮旅遊。原本與此事沒有直接關係的韓國更是早早介入進來。早在21日,韓國軍方就已開始在韓朝軍事分界線地區用高音喇叭向朝鮮民眾廣播「金正男死訊」。
  • 地圖看世界;同一塊大陸為何分為亞洲和歐洲及七大洲的分界線.
    大陸,從地理的意義來說,是指面積大於格陵蘭島的陸地,且有別於"洲",地球上最大的大陸是亞歐大陸,最小的大陸是澳大利亞大陸。地球上共有6塊大陸:亞歐大陸、非洲大陸、南美大陸、北美大陸、南極大陸、澳大利亞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