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犧牲十多萬才打到三八線,為什麼說是志願軍取勝?
20世紀50年代,發生了一場為保衛我國領土主權不受侵犯的戰爭,抗美援朝,這場戰爭的敵人是強大的美國,當時的美國派出軍隊,越過三八線,已經威脅到了我國的領土主權,我國領導人決定援助朝鮮,將美軍打回三八線處,這場戰爭無疑是慘烈的,我方志願軍共犧牲了十多萬人才將美軍打回到了三八線處,可謂是損失慘重,但為什麼又說損失慘重的志願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這就不得不說一說這場中國支援朝鮮的戰爭,抗美援朝了。
朝鮮內戰爆發,美國強制幹涉。
1950年6月25日,朝鮮為打敗韓國,統一朝鮮半島,對韓國發動了進攻,朝鮮內戰爆發。我們都知道,韓國當時完全就是美國的「小弟」,有韓國在,美國可以在韓國建立軍事基地,保障自己在亞洲的利益,所以,當朝鮮對韓國宣戰後,美國為了維持自己在亞洲的利益,順便彰顯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立刻對韓國進行了支援。
當時的美國裝備先進,資金充足,朝鮮軍隊根本不是美軍的對手,美軍插手戰爭後,戰況立刻朝著不好的地方發展了,美國將朝鮮軍打回三八線後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直接越過了三八線,與此同時,每天都會有美國的偵察機在我國山東上空盤旋,這已經完全侵犯了我國的主權,這決不能容忍。
為保國家主權,支援朝鮮。
當時,我們剛剛通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從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反動派手中解放了全中國,決不能容忍再有人侵犯我們的國家主權,為了保護我國主權,加上朝鮮對我國的求助,我國領導人決定立刻支援朝鮮,我軍在接受朝鮮求助後,立刻組織了中國志願軍前往朝鮮。
面對強權的威脅,我軍不懼怕,敢拼敢打,彰顯出了我軍為保國家主權的決心。
落後的武器裝備,艱難的戰爭,最終的勝利。
我們都知道,當時的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國力還不是很強盛,而當時的美國已經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確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國力強盛,裝備先進,而我們的志願軍呢,很多用的還是「小米加步槍」,這種武器裝備的差距,註定了這會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
我軍在戰爭前期,利用狙擊突襲的形式,打退了很多次美國的軍隊,但是時間一長,裝備的差距就暴露出來了,只要我軍一與美軍打陣地戰,美軍就靠著自己裝備的優勢,對我軍陣地進行大面積的炮火覆蓋,這讓我們的志願軍苦不堪言,每次在陣地的搶奪戰上,我軍都會犧牲大批的將士,但這絲毫沒有影響我軍為保國家主權的決心。
終於,我們志願軍在犧牲了十多萬將士的情況下,終於將美軍打退回了三八線,同時,長久的戰爭也讓美國的損失日漸增長,為此,朝鮮和韓國決定談判停戰協議。
1953年7月27日,朝鮮和韓國兩方籤訂了《停戰協議》,美軍退出了在亞洲派遣的軍隊,抗美援朝結束。
為什麼說這場勝利是損失慘重的中國的?
在這場戰爭中,美國不惜違反世界和平法,肆意侵犯他國主權,彰顯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我國志願軍援助朝鮮不僅是道義所為,更是為了保衛自己國家的領土主權,在這一點上,美國就已經輸了。
第二點,前文多次提到過美軍的裝備先進,而我軍的裝備落後,而且在這場戰爭中,美國更是出動了海陸空三軍對我志願軍進行打擊,但他們還是被我志願軍打回了三八線處,而且據統計,美國和韓國在這場戰爭中共損失113萬餘人,也是傷亡慘重,所以說這場戰爭我軍雖然犧牲了十幾萬的將士,但是成功保衛了我國的國家主權,還是我們志願軍的勝利。
志願軍犧牲十幾萬將美軍打到了三八線處,彰顯出了我軍將士為保國家主權的決心和意志,就像那句話一樣:「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