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志願軍第四十二軍副軍長 胡繼成
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快結束時,我大軍按作戰計劃,已將敵軍反擊到三八線以南,根據我軍人力和裝備所存在的問題,不宜再繼續追敵。於是,聯司即令各路部隊有計劃地退至三八線一帶有利防禦區休息。各部隊接令後,停止向南反擊,開始北撤。
敵軍見我北撤,立刻尾隨攻擊,部隊已開始行動,不能更改。各部隊被咬住不放,只好且戰且退。這樣,回撤部隊就顯得有些亂。撤退過程中,志願軍司令部發現我軍東西線部隊之間中線三八線以南,加平東北至抱川東北之間,出現了一個大空隙,致使三八線中段南芝巖裡、官廳裡、機山裡一帶空虛。
同時察覺美一軍可能繼續向三八線北鐵原進攻;美九軍可能向三八線北金化進攻;美十軍可能向三八線北楊口進攻。為穩定北撤局勢、制止敵軍進攻,志願軍司令部即令我左路第六十五軍速派一個團控制機山裡、清溪山阻擊當面之敵。
令中路第六十軍速移場巖裡、國望峰、史倉裡等機山裡東北一帶有利地形,阻擊北進之敵;令中路第十五、第十二軍主力速向金化以南集結,在南實乃裡、多木裡地區修築工事阻敵;令九兵團在芝春裡、華川、山陽裡一線作縱深防禦。
之後,西線之敵在我第二十七軍阻擊下,難以進展。中線之敵卻從加平、春川方向,向我第六十軍一八〇師和一七九師猛攻,並突入我軍陣地背後。在這種情況下,我第一七九、一八一師打退敵瘋狂進攻北撤,第一八〇師卻落入了敵軍包圍之中。
戰場上,這種敵眾我寡孤軍被圍現象並不稀奇,只要指揮得當,化險為夷的戰例舉不勝舉。如果第一八〇師領導們能保持與上級指揮部門聯繫,能集中兵力突破敵人薄弱環節,能秘密潛伏尋機夜出,多半無事。
可是,師領導卻帶著部隊過北漢江進至北培山和駕德山之間一個茂密的森林裡藏著,白天見敵人的汽車和坦克大量從公路上開過去,就慌了,即令部隊砸了電臺、燒了密碼,解散隊伍,各自突圍。結果,除了師領導帶著幾個人和少數官兵跑回外,其餘大部失散未歸。
志願軍司令部發現第一八〇師電臺中斷信息後,急令一八一師回援,接應第一八〇師。此時,一八一師好不容易突破敵軍炮火封鎖線,到達指定地域華川,彈盡糧絕,全師14000餘人,只剩下幾千人了,但軍令不可違,只好硬著頭皮又沿著華川公路南下往回走。
走出不遠,即遇敵坦克部隊北上,報志願軍司令部,志願軍司令部無法查到第一八〇師下落,只好令第一八一師回撤。晚上,志願軍司令部又令第一七九師南返接應第一八〇師,但終因無電臺信號,不知其被陷方位,仍無法救援。
這就是考驗戰場指揮員水平的時候。同樣是關閉電臺信息,第三十八軍一一三師師長江擁輝孤軍穿插,為防敵測出電臺方位,被敵機轟炸,乾脆關閉電臺實施無線電靜默,去掉偽裝佯裝敵偽軍,大白天大搖大擺急行軍。
結果,大獲全勝,為受譽"三十八軍萬歲"做出了重要貢獻;第一八〇師師領導率部躲藏密林,判斷失誤,怕出大事,為防敵測出電臺方位,竟將電臺砸了,密碼燒了,解散部隊,結果犯了大錯。
不管怎麼說,第五次戰役的作戰目的還是達到了。我軍歷時20天的轉移和阻擊戰,共殲敵36000餘人,把戰線穩定在了三八線附近地區。我軍主動撤出鐵原和金化城阻敵,敵軍亦未敢再北進。1951年6月中旬,第五次戰役結束。
我率第一二四師在鐵原城北守了一年。我們在那裡反敵"釘子戰"、"細菌戰",大挖坑道打防禦戰。敵軍在我們陣前撒了許多鐵刺,防我夜襲。我們夜裡常派人掃掉再出擊;敵人向我陣地撒帶菌蒼蠅,我們用藥水噴死後,每天一大堆一大堆地掃除深埋地下。
為了防止敵人空襲和炮擊,我們大挖坑道和防空洞。我們的戰士幾人住一個洞,我們領導一人住一個洞。我們還挖了一個坑道式的小禮堂。我們堅守在鐵原以北一帶山上,敵軍無可奈何。
敵仗著其坦克多,派一個坦克營駐在城外,時常前來騷擾我軍防禦陣地,弄得我們不安寧。後來,我們派一個排夜間穿白衣服為我坦克引路,悄悄將我坦克開進預先挖好的坑內埋伏偽裝好,次日天明能看清目標時,突然向其發起攻勢,打敵一個措手不及。結果,我一個排打跑了敵人這個坦克營,敵人從此再未來騷擾我防禦陣地。
來源:《志願軍老兵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