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鮮戰場上敵我的軍事實力差距是非常懸殊的,而我軍也非常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充分採取了揚長避短的戰術,拒絕和美軍硬碰硬的衝突。特別是當時我軍的空軍力量是非常薄弱的,而美國空軍是當時世界水平的最高代表,所以一旦和他們硬碰,我軍很難有取勝的希望。因此我軍大力發展地面炮兵部隊,既然不能在空中和你打,那就把你打下來!
而在整個韓戰期間,我軍的炮兵也沒有少立功,擊落過很多美國戰機。最有意思的是,我志願軍曾有位排長一炮擊落美機,誰知機上有個大人物,後來美軍司令點名要找他!這位炮兵排長叫作王興民,而被擊落的那位大人物,正是當時聯合國軍第八集團軍總司令範弗裡特上將的兒子小範弗裡特。
範弗裡特畢業於西點軍校的「將軍班」,他和美國名將艾森豪和布雷德利還是同學,而他的軍事天賦也接受過很多實戰的檢驗。在1951年的時候,範弗裡特接任了聯合國軍地面司令李奇微的職務,開始在朝鮮戰場上對志願軍作戰。
範弗裡特在一上任就想給志願軍一個下馬威,因此在他的精心策劃下,他打算利用美軍先進的武器和空軍優勢切斷志願軍的運輸補給線,而一場絞殺戰就被提上了日程。而且為了提升士氣,他還將自己的兒子小範弗裡特也派上了前線,頗有一副勢在必得的氣勢。
不過讓範弗裡特沒有想到的是,當時志願軍早已對美軍的各種空襲做足了準備,由於我軍在空中部隊上的巨大缺陷,我軍的地面炮兵部隊已經獲得了巨大的發展,而且為了使敵機暴露,我軍還設置了很多偽裝的「戰略目標」。結果在美軍發動絞殺戰的晚上,美軍轟炸了錯誤的目標,我軍也做出了及時的應對。
當晚志願軍炮兵排長王興民在發現敵機後立即開炮,隨即天空中就產生了一聲巨大的轟鳴,很明顯,這是一架敵機被擊中了。而王興民有所不知的是,他擊中的這架敵機,正式小範佛裡特的的座駕。在得知兒子犧牲以後,範弗裡特點名要找到這位排長,然而在兩國交涉下,這件事也只得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