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一炮擊落美機,誰知機上有個大人物,美軍司令事後點名找他

2020-12-01 子淵談史

在朝鮮戰場上敵我的軍事實力差距是非常懸殊的,而我軍也非常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充分採取了揚長避短的戰術,拒絕和美軍硬碰硬的衝突。特別是當時我軍的空軍力量是非常薄弱的,而美國空軍是當時世界水平的最高代表,所以一旦和他們硬碰,我軍很難有取勝的希望。因此我軍大力發展地面炮兵部隊,既然不能在空中和你打,那就把你打下來!

而在整個韓戰期間,我軍的炮兵也沒有少立功,擊落過很多美國戰機。最有意思的是,我志願軍曾有位排長一炮擊落美機,誰知機上有個大人物,後來美軍司令點名要找他!這位炮兵排長叫作王興民,而被擊落的那位大人物,正是當時聯合國軍第八集團軍總司令範弗裡特上將的兒子小範弗裡特。

範弗裡特畢業於西點軍校的「將軍班」,他和美國名將艾森豪和布雷德利還是同學,而他的軍事天賦也接受過很多實戰的檢驗。在1951年的時候,範弗裡特接任了聯合國軍地面司令李奇微的職務,開始在朝鮮戰場上對志願軍作戰。

範弗裡特在一上任就想給志願軍一個下馬威,因此在他的精心策劃下,他打算利用美軍先進的武器和空軍優勢切斷志願軍的運輸補給線,而一場絞殺戰就被提上了日程。而且為了提升士氣,他還將自己的兒子小範弗裡特也派上了前線,頗有一副勢在必得的氣勢。

不過讓範弗裡特沒有想到的是,當時志願軍早已對美軍的各種空襲做足了準備,由於我軍在空中部隊上的巨大缺陷,我軍的地面炮兵部隊已經獲得了巨大的發展,而且為了使敵機暴露,我軍還設置了很多偽裝的「戰略目標」。結果在美軍發動絞殺戰的晚上,美軍轟炸了錯誤的目標,我軍也做出了及時的應對。

當晚志願軍炮兵排長王興民在發現敵機後立即開炮,隨即天空中就產生了一聲巨大的轟鳴,很明顯,這是一架敵機被擊中了。而王興民有所不知的是,他擊中的這架敵機,正式小範佛裡特的的座駕。在得知兒子犧牲以後,範弗裡特點名要找到這位排長,然而在兩國交涉下,這件事也只得不了了之了。

相關焦點

  • 美軍「尖刀師」自帶嘲諷技能,找美女跟志願軍聊天,還送了大禮
    到了前線的15軍開始挖坑道,對面的美軍也沒閒著。不知是哪裡找的美國播音員,天天跟志願軍戰士聊天:「15軍的弟兄們,你們丟下老婆孩子大老遠跑著這裡來人凍挨餓,圖啥?你們那幾條破槍是擋不住聯軍進攻的。」志願軍戰士可沒工夫撩妹,畢竟挖工事才是大事。美軍一看美女不行,就來嘲諷技能。此時的美軍也換角色了。說到換角色還得從15軍與美2師的過節說起。
  • 感恩節美軍司令等著吃火雞,梁興初卻給他包了「餃子」,咋回事?
    就在1950年11月23日美國的感恩節這一天,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在東京的豪華官邸等著吃火雞的時候,彭老總指揮著志願軍38軍軍長梁興初,給他包了「餃子」。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兒呢?在這一天,麥克阿瑟先後接到了好幾個「好消息」,他的情報處長告訴他,中國志願軍只有6萬人進入了朝鮮戰場,在美空軍的空中優勢打擊下,已經沒有任何的威脅力了。而他手下的第八集團軍和第十軍,很快就能夠在鴨綠江邊會和,似乎他發起的「聖誕攻勢」進展十分順利,在聖誕節之前結束戰爭已經是一件事實了。
  • 美軍四星上將策動絞殺戰,唯一兒子卻在志願軍反絞殺中屍骨無存
    老百姓最為熟悉的莫過於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親自上前線,其實美軍方面也多達142名參戰軍人的父親都是將軍,其中有35位在戰中傷亡,17名在戰中陣亡,美第八集團軍司令四星上將詹姆斯範弗裡特唯一的兒子小範裡佛特中尉就是其中一人。範弗裡特1915年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參加過墨西哥邊界之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公認的「山地戰專家」,育有兒女一兒。
  • 志願軍一個連為搶衣服突然襲擊,佔領美軍指揮所,全殲敵軍三千多
    在16歲那年,飽受地主老財剝削的他與16個生龍活虎的同鄉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紅四方面軍。在紅四方面軍裡有一個傳奇的部隊紅25軍,在紅25軍裡有一個傳奇的人物徐海東。這一招一劍封喉,一下子就把美軍打懵了。第27軍第80師第239團4連發起進攻後,在1200高地山腰時,發現有幾頂帳篷內大約有一個排的美軍正在呼呼睡大覺,在不遠處還有一座大房子,邊上還有警衛。當時天寒地凍,氣溫零下30度左右,4連戰士本來就凍得夠嗆,早就求戰心切。
  • 志願軍20兵團改20基地,孫繼先當司令:幹在戈壁,埋在青山
    楊勇告訴他第二天回國,孫繼先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楊勇笑言:可能有大買賣吧! 一、功夫獨步三軍 說起孫繼先,很多人都不陌生,但要說功夫厲害,熟悉的就不多了。 孫繼先是來自山東的三位開國中將之一,1911年出生在山東曹縣嘴尖劉莊。祖上是逃荒而來,家境貧寒。5歲喪母,繼母生了5個女兒。
  • 這場阻擊戰,志願軍一個營拼到只剩2人,消滅了近700美軍
    像這樣持續失血的部隊,如果不及時休整止損,繼續投入作戰,會大傷元氣。 但精明的對手是不會給他的敵人休整的時機的。美軍新任第8集團軍司令李奇微強令士氣不振的聯合國軍立即發起進攻,一場代號為「撕裂者行動」的大規模反擊讓攻克漢城之後形勢大好的志願軍頓時感到了巨大壓力。 後撤是政治上不允許的,困難再大也要硬著頭皮去頂。
  • 李奇微:各飛行聯隊如同無頭蒼蠅,用我的新戰法才能打敗志願軍!
    和前兩次戰役有些不同的是,美軍的前線指揮官、第八集團軍司令已經從沃克換成了李奇微,正是這個人的到來,讓戰場形勢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尤其是美軍空中力量甚至獲得了威力翻倍的加成。李奇微正在和士兵交談熟悉抗美援朝戰史的朋友都知道,李奇微是個難纏的對手,是他發現了志願軍的「星期攻勢」,並由此制定出「磁性戰術」,給志願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但這些都是在他接替麥克阿瑟之後的事,很少有人知道,在此之前,他就通過一系列的措施給志願軍製造了大麻煩。
  • 細數朝鮮戰場上的美軍統帥和將領
    1951年4月,李奇微接替麥克阿瑟任「聯合國軍」總司令、駐日盟軍最高司令和遠東美軍總司令,5月晉上將。1952年5月接替艾森豪任北大西洋條約組織武裝部隊最高司令。李奇微或許沒有麥克阿瑟那樣輝煌的軍事生涯,但他和麥克阿瑟一樣,是個不折不扣的戰術天才。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的意外身亡讓志願軍有了他這個更難對付的對手。
  • 抗美援朝:志願軍被生俘10多人,卻讓2.4萬美軍成為槍下亡魂
    在志願軍作戰指揮室裡面,彭總看著地圖,眉頭緊鎖著。他認為戰場上的形勢不容樂觀。雖然中國人民志願軍迅速的取得了第一次戰役的順利勝利,在朝鮮站穩了腳跟,有利於進一步的開展作戰。但由於所謂聯合國軍的強大,敵我雙方的態勢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想要真正的讓戰場形勢好轉,必須要大量地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 志願軍8發炮彈幹掉小範弗裡特,抗美援朝的反「絞殺戰」!
    這是志願軍高射炮兵們在反「絞殺戰」中的一場普通的戰鬥。 而排長王興民不知道的是,他剛才用八發炮彈拿下的敵機,隸屬於美軍第3轟炸聯隊第13轟炸中隊。8集團軍司令長官範弗裡特唯一的兒子。
  • 李湘殲滅美軍一萬多人,後死於美軍的生化武器,聶榮臻為他哀悼
    因此,她先找了堂弟幫忙,將李湘送到了鄰村周篾匠那裡學手藝,畢竟荒年餓不死手藝人。緊接著,她又託小叔給李湘找了個對象,女方19歲,與李湘格格不入,而且李湘還要當上門女婿。雖然母親想把最好的都給他,但實際上母親給的成了最大的負擔。在周師傅手下,李湘手藝沒學到什麼,倒是吃了不少苦頭。周師傅暴虐,稍不順心就對李湘拳腳相加,常常把他揍得頭破血流。
  • 志願軍老戰士塗伯毅:曾因長相嚇哭小孩,被美軍汽油彈奪去容顏
    然而在邱少雲犧牲的1年7個月零28天前,還有一位戰士,也在凝固汽油彈的烈火中焚燒。他就是被譽為"活著的邱少雲"的——塗伯毅。相比於邱少雲,他可能是"幸運"的。14日下午,美軍十幾架俯衝式轟炸機在砥平裡的上空來回盤旋。潛伏在山坡深草中的塗伯毅,望著頭頂上的兩架飛機,看到有什麼東西被扔了下來。他當時以為是炸彈,結果落在地面上發出了一個沉悶的聲音,他才意識到事情不妙:這不是普通的炸彈,而是有"小型原子彈"之稱的凝固汽油彈。一顆汽油彈在塗伯毅身邊炸響了。
  • 在長津湖戰役中,被志願軍殲滅的美軍「北極熊團」是怎樣的部隊
    27日子夜,志願軍集中27軍80師和81師242團共4個團由27軍副軍長兼80師師長詹大南統一指揮對新興裡發起了攻擊。,成功阻滯了志願軍的攻擊——志願軍稱美軍有坦克助戰,實際上新興裡美軍沒有坦克部隊,只有自行高射炮車和自行高射機槍車,這兩種裝甲車在面對沒有反裝甲作戰手段的志願軍時發揮了巨大作用,特別是自行高射炮車每分鐘射速高達240發,而且每發炮彈殺傷力相當於1枚手榴彈!
  • 志願軍和美軍第一戰,此連創全殲美軍整連紀錄,被授「戰鬥模範連」
    雲山戰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後,和美軍第一次正面交鋒。戰鬥雖然只打了三天,可就是這三天,志願軍仿佛給了美軍當頭一棒,好好地滅了滅美騎兵第一師,戰前那不可一世的傲氣。這一戰也是令志願軍鞠萬昌,印象十分深刻的一戰。老年再憶時,他依舊記得此戰中,他所在的連隊,是首個將美軍一整個連全部殲滅的連隊。鞠萬昌生於1927年,江蘇鹽城。
  • 志願軍全殲美軍「北極熊團」,團旗太花哨,竟被戰士當做蒸籠布
    它又有過什麼樣的趣聞逸事呢?志願軍第80師清除了外圍哨兵後,對村落裡房屋裡的美軍發起進攻。 可笑的是,麥克萊恩上校戰鬥打響後,竟然昏頭昏腦的以為逼近的志願軍是撤退下來的美軍,還衝他們嚷嚷,結果被一槍擊中並生擒活捉(幾天後傷重而亡)。美軍接下來就由費斯中校接替指揮。
  • 聰明人打仗就是不一樣,這位志願軍自學英語,專打美軍的要害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抗美援朝時,中國志願軍戰士大多數都沒上過學,缺乏現代科學知識和常識,所以和美軍這樣世界頂級的現代化軍隊作戰時,會吃很多不必要的虧。由於是出國作戰,部隊中配備有這方面的專業人員,劉鳳勇本來沒必要去學習英語和韓語,但他仍然積極向專業人員請教。因為他機靈聰明,再加上刻苦用心,所以不長時間就學會了不少英語、韓語單詞。功夫不負有心人,劉鳳勇的這些努力很快就發揮了作用。
  • 韓戰第3次戰役志願軍佔領漢城:1951年1月5日50軍渡過漢江
    只有集團軍司令本人才可以向一支大部隊下達這樣的命令。我對他們說,除非我親自勘察了地形,觀察了現場的情況,並確定有這樣做的必要,否則,我決不下達死守陣地的命令。美韓軍為了防守250公裡寬的正面,集結了34萬人,防線的實際兵力為13個師另3個旅約20餘萬人。另外的美軍第10軍3個主力師,則在在大田、大邱、釜山地區整頓。
  • 志願軍使用「貓耳洞」,美軍到死都不明白,哪來如此堅固的工事
    到坑道到一出線,打起仗來可大不相同,當時美軍被打得有點惱火,於是就有組織向我們陣地進攻了幾次,比如敵人向忠縣山那個陣地攻擊,敵人動用了兩個營,一個營進攻,一個營預備,我們部隊用一個排阻擊,守住這個陣地。
  • 全殲美軍「北極熊團」
    晚12時,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致彭德懷、鄧華並宋時輪、覃健電:「慶祝我九兵團的兩次殲敵大勝利」。這兩次大勝利,其中一次指的就是第27軍打的新興裡戰鬥。那麼,從兵團司令到毛主席都給予高度評價的新興裡戰鬥究竟是怎樣一次戰鬥,是怎樣打響的呢?這就要從一位戰鬥英雄說起……「一級英雄」開啟戰鬥前奏「填炮彈,瞄準!向敵人的火力點射擊!」
  • 志願軍對美軍說英語,能聽懂的算他幸運,聽不懂的就是他的死期
    再次哼唱朝鮮民歌《阿里郎之歌》時,抗美援朝的老兵王順才已經記不全歌詞了,他努力的循著韻律一頓一頓地堅持唱完,這首歌曾經那樣百轉千回,歌聲傳唱不衰的地方就是朝鮮半島了。入朝以後,王順才所在的部隊奉命在戰事的西線迎敵,戰前志願軍指戰員和戰士們都在突擊學英語,用以在戰場上向敵喊話,一份簡易的油手冊發到了王順才的手裡,裡面是對敵喊話的英文用語和中文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