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1日,雲山之上戰火硝煙異常猛烈。雲山戰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後,和美軍第一次正面交鋒。戰鬥雖然只打了三天,可就是這三天,志願軍仿佛給了美軍當頭一棒,好好地滅了滅美騎兵第一師,戰前那不可一世的傲氣。這一戰也是令志願軍鞠萬昌,印象十分深刻的一戰。老年再憶時,他依舊記得此戰中,他所在的連隊,是首個將美軍一整個連全部殲滅的連隊。
鞠萬昌生於1927年,江蘇鹽城。17歲參軍的他,入朝時已經算是個身經百戰的老兵了。從1944年開始,他抗過日打過鬼子,解放戰爭期間還立了大功。抗美援朝戰場上,五次戰役都有他,用四次負傷換來了四次三等功,他覺得很值得。
雲山戰役打響前,美騎兵第一師奉命從平壤北上,前往龍頭洞地區接替南朝鮮軍,從而繼續完善朝中朝邊境進攻前的戰備計劃。而想要攻下龍頭洞,必須先攻下雲山。於是志願軍第39軍115師343團開始急行軍,直奔雲山。
根據戰略部署,鞠萬昌所在的115師343團的任務是,由明堂洞向龍頭洞開進,以阻擊敵軍的增援和攔截敵軍逃跑,從而達到保障軍隊主力側後方的安全。
1日晚22時,鞠萬昌所在的115師343團1連收到命令,對龍頭洞的敵軍展開突然襲擊,準備打個令敵人措手不及的仗。
當時的鞠萬昌,是第39軍115師343團1連的指導員,對於一連戰士們的戰鬥過程,他記得比誰都清楚,哪個戰士如何受的傷甚至他都記得。鞠萬昌回憶道,戰鬥打響初期志願軍並不佔優勢,尤其是當戰火移動到村中小學時,由於敵軍的炮火太過於兇猛,外加其早就在學校裡構築好了防禦工事,343團一度被敵軍的火力壓制著。
就在戰事陷入窘境時,戰士李富貴站出來了。當時他身上已經傷得不輕,可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帶上束手榴彈,隻身朝著敵軍工事衝去。就是因為他的得不顧一切接近敵人工事,並將其炸毀,才成功為343團前進打開了門,為志願軍將軍旗插上雲山開了路。
眼見敵軍工事被炸開了口,鞠萬昌便和副連長孫殿生一起,號召尖刀排開始衝。在一頓廝殺後,學校的小批敵軍被送往了天堂。就在這時學校西側出現了不少敵軍,計劃通過幾輛坦克和吉普車做掩護逃跑。
見勢,副連長孫殿生立馬端起機槍,瘋狂向敵軍坦克方向展開掃射。眼見一輛坦克被被毀,無法再前進時,敵軍明顯是慌了。不過在敵軍的反擊下,孫殿生壯烈犧牲了。看著副連長倒下後,1連戰士們心中的怒火越燒越旺,在指戰員的命令下,1連戰士們越打越猛。
一陣猛打猛衝後,敵軍被打得亂作一團,很快龍頭洞就被志願軍奪下,美軍騎1師騎5團1營B連全連,被擊斃擊傷80餘人,28人成為志願軍戰俘。此連隊是美軍的前衛連,武器裝備自是不錯,3門先進迫擊炮可把志願軍們給高興壞了。
此次戰鬥,343團1連創下了記錄:首例一個連全殲美軍一整個連。不過戰鬥從來沒有絕對的勝利者,此次戰鬥1連戰士也有37人的傷亡。後來,1連被授予了「戰鬥模範連」光榮稱號。此榮譽是對犧牲戰士的一種祭奠,也是對活下來的戰士們的一種激勵。因為保家衛國遠不止這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