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北極熊團」怎樣被全殲?聽95歲抗美援朝戰地記者孫佑傑講戰時...

2020-12-03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秦文 濟南報導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中,一次成建制的全殲美軍「北極熊團」是個奇蹟。因為這個本是美軍陸戰七師的31團,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入侵俄國西伯利亞戰功顯赫獲此殊榮。」講到抗美援朝的經歷,戰地記者孫佑傑在煙臺御花園老年公寓向記者娓娓道來。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美軍王牌部隊,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的長津湖畔,被孫佑傑所在的志願軍第27軍「包了餃子」,徹底、乾淨、全部殲滅。

孫佑傑作為27軍《勝利報》社戰地記者見證人,在出版紀實文學《鴨綠江告訴你》中曾寫過全方位的報導

初入朝鮮經歷美軍兩次殘暴轟炸

城市變成汪洋火海,慘不忍睹

「1950年11月7日,我跟隨第27軍直屬隊乘悶罐車廂來到了安東市(今稱丹東)。」得知美軍和韓軍佔領了朝鮮首都平壤後,孫佑傑隨軍繼續向北長驅直入,其西線距中、朝邊界鴨綠江只有30公裡,有一個韓國營距中朝邊界僅有五華裡,戰火很快就燒到鴨綠江邊。

「志願軍第一批秘密入朝已打響了第一次戰役,殲敵15000人,大煞了美帝的侵略野心。但美帝驚魂稍定之後,竟判斷「中共志願部隊不超過五萬人,裝備低劣」,很不服氣,仍企圖發動新的進攻。

孫佑傑解放戰爭時期留影

美帝為了炫耀美軍武器裝備的絕對優勢,動搖志願軍參戰的鬥志,在27軍出國前後接連進行了兩次滅絕人性的殘暴大轟炸。第一次是軍直屬隊進駐安東的第二天。孫佑傑來到未曾見過的鴨綠江邊。

「我左顧右盼,原來朝鮮的新義州市就在對岸,同我國安東市只一江之隔,一切清晰可見,街上行人川流不息,車水馬龍,一排排樓房坐落得別致有序,被霞光映出金黃色的輪廓,倒映在江中,就像一幅優美的風景畫……」突然,遠處高空傳來了飛機的轟鳴聲,約有100多架美國轟炸機和噴氣式戰鬥機,有規則地在上空排了好幾層,鋪天蓋地地由南向北急速飛來,馬達聲響徹天空,震撼大地。

「出乎我意料,來勢兇猛的美機並沒有襲擊我國安東,而是直飛朝鮮新義州市上空,像是早就選定了目標,只轉了幾個圈兒,就從高空俯衝下來,先由東至西,再由南到北,交織著對新義州市展開了地毯式的轟炸,各種炸彈似滂沱大雨,傾盆而下,各種槍炮似毒蛇吐信,閃閃噴火。」剎那間,響聲震耳欲聾,地動山搖,僅10幾分鐘後,整個新義州市就變成汪洋火海,只見那些扶老攜幼的倖存者從火海中跑出來,直奔鴨綠江大鐵橋來我國安東市求生,但因鐵橋容納不下,不少弱者掉落江中淹死,慘不忍睹……

第二次是11月12日,孫佑傑跟隨本軍第一梯隊79師237團3營七連,通過鴨綠江上遊的臨江水泥大橋,經一夜急行軍來到朝鮮東北部的中江鎮,待部隊吃過早飯上山隱蔽之後,美軍又對中江鎮進行了滅絕人性的大轟炸,剎那間木質結構的房屋建築藉助西北風燃起了熊熊大火,最終全鎮變成了一片燃燒的灰燼。「我一聽有敵機空襲,馬上離開村鎮到河灘,見一顆炸彈向我方位下落,立即打了三個滾兒,一聲巨響,我被炸彈爆起的沙土活埋,沒有負傷,掙扎著從沙土堆中拱了出來,倖免於難。」不幸的是,三營在屋內開會的營連領導幹部等20多人,除教導員負重傷被搶救出以外,其餘全部在燃燒彈襲擊下面目全非,壯烈犧牲……

滿懷仇恨奔死敵

斷糧後挖凍土,尋草根充飢

夜幕漸漸降臨,同志們掩埋了烈士的遺體,擦乾了悲痛的眼淚,告別了空無一人的中江鎮廢墟,懷著與美帝決一死戰的仇恨,又開始了夜行曉宿的大進軍。

「儘管美機依然在狂轟濫炸,冰天雪地路難行,睡雪坑,27軍僅有的15輛運輸汽車,入朝第一天就被炸毀12輛,剩下的3輛也沒有安全到達終點,給部隊的糧、彈補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凍傷、斷糧現象頻頻發生。」然而,對敵怒火燃燒的本軍各部隊,硬是克服種種艱難困苦,兩周後就來到了長津湖畔,與兄弟部隊26軍、20軍分工協作,打響了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戰役,立即同美軍展開了分割、包圍和反分割、包圍的慘烈廝殺,並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人民英雄孔慶三在戰鬥中(木刻)孫佑傑1952年2月刻於朝鮮戰場

戰鬥的第三天,當來到長津湖畔80師堅守的冰雪山林陣地,天已大亮。眼下整個戰場一片沉寂,只有遠處零星的槍炮聲和美機的轟炸掃射聲。

「打過仗的人都知道,這意味著另一次更加劇烈的苦戰即將到來。」孫佑傑走訪饑寒交迫的幾個連隊才明白,這時彈快盡、糧已絕,已無力向敵人發起攻擊,只好等待後續援兵的到來。當務之急是解決飢餓問題。

炊事班從後方山村買了些土豆,煮熟後送到前線來,每人只能分得兩個土豆,「我放進嘴裡才知道,土豆早已凍成了冰蛋子,牙雖好也咬不動,無奈把它放進夾肢窩裡讓它融化,哪知我也飢餓難耐,半小時就拿出來放進嘴裡,還是咬不動它,只好用牙把它啃成冰碴碴,好長時間才把兩個土豆吃了。」此時,孫佑傑聽說五連吃的飯,是用未經碾壓的穀子做的,半生不熟也能暫緩飢餓。

最令孫佑傑感嘆不已的是,當時擔任副排長的老鄉戴慶奎說:「他所在的連隊已斷糧一周,也就吃了三個土豆,餓急了不得不用刺刀去挖掘凍土,尋找草根兒或令人作嘔的食物充飢……生活如此艱苦,但是大家的情緒仍很高漲。

「我來到一班,發現大家正在討論吃苦的價值。」班長說,「我們今天在這裡吃苦,為的是祖國的安寧和人民的幸福,值得!」於是大家就把話題轉到將來我們國家富強了,人民生活會如何如何的好。有的說,到那時,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吃麵包,喝牛奶,天天像過年一樣……

饑寒交迫創奇蹟

團滅敵人「北極熊團」

突然,寂靜的戰場槍炮聲大作,「原來是美軍被我九兵團三個軍的分割、包圍嚇破了膽,擔心繼續呆在長津湖畔兇多吉少,於是各部隊就慌張地誰也不管誰,只顧各自逃命,掙脫我志願軍各部隊的分割包圍,向南逃竄。」得知敵人要逃竄,只見27軍一聲令下,饑寒交迫的部隊立即如虎嘯獅吼衝啊殺啊奔向山下,分頭向駐守美軍第七師31團的新興裡發起猛攻,第一天該團就被我27軍打亂了營,上校團長當場被擊斃,中校副團長也相繼負重傷死去。

最終我27軍大獲全勝,不僅全殲了「北極熊團」全部,還將配合「北極熊團」作戰的32團一個營,榴炮營全部,以及戰車部隊的大部分殲滅,共計斃、傷、俘敵人5065人,並繳獲了大批武器裝備。可喜的是美軍「北極熊團」的團旗,也被我27軍239團三營通訊班長張積慶打掃戰場時獲得,當時他不知這是個啥東西,就把它當作包袱皮用了,後被營長畢庶陽發現,認定是「北極熊團」團旗,便把它作為重要戰利品上繳了。

「我聞此信息也專程去看了它,一塊一平方米大小的綢布,旗中部有一隻鷹,鷹兩爪一抓橄欖枝,一抓一支箭,上方有一隻北極熊的圖案。現已成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所有這一切都充分證明,全殲「北極熊團」的奇蹟和其他兄弟軍對逃竄美軍的大量殺傷的威懾,迫使整個東線的美軍全都嚇破了膽,扔下自己的大量傷員、屍體於不顧,爭先恐後地逃到了後方的元山市,還怕不保險,接著又都登上了元山港口外停泊的軍艦……到此時東線我第二次戰役結束。

美軍「北極熊團」團旗

「最最使我心靈受到震撼的是,242團5連的英雄群體。」孫佑傑說,他們在本軍圍殲新興裡「北極熊團」的時候,受命在新興裡西4公裡處一座斷橋附近,擔負阻擊敵人來援的任務。

因為冰天雪地無法做工事,全連只能在雪坑裡布下陣來,槍口一齊對準前方,隨時準備迎擊來犯之敵。由於饑寒交迫,寸步不離陣地,全體官兵由凍麻、凍傷到凍死,一直蹲守在酷冷的雪坑裡,但戰鬥隊形依然完整,每個人手握武器,保持著準備射擊的姿勢。結果全連100多人化作了一座晶瑩的群體冰雕……

孫佑傑近照

「我雖然沒有親臨目睹現場,但烈士們一心一意死守陣地,誓死奪取戰役勝利的高尚全局觀念和大無畏的自我犧牲精神,一直是感動催我奮進的榜樣,即使今年95歲了,仍然還在老有所為傳承紅色革命基因奉獻社會。」孫佑傑說。

相關焦點

  • 美軍「北極熊團」是怎樣被全殲的?
    孫佑傑孫佑傑近影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中,一次成建制的全殲美軍「北極熊團」是個奇蹟。因為這個本是美軍陸戰七師的31團,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入侵俄國西伯利亞戰功顯赫獲此殊榮。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美軍王牌部隊,卻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的長津湖畔,被我所在的志願軍第27軍「包了餃子」,徹底、乾淨、全部殲滅。那麼這個奇蹟是怎樣得來的呢?
  • 戰地記者為你講述親歷戰爭史:美軍「北極熊團」是怎樣被全殲的
    中宏網山東10月23日電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中,一次成建制的全殲美軍「北極熊團」是個奇蹟。因為這個本是美軍陸戰七師的31團,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入侵俄國西伯利亞戰功顯赫獲此殊榮。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美軍王牌部隊,卻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的長津湖畔,被我所在的志願軍第27軍「包了餃子」,徹底、乾淨、全部殲滅。那麼這個奇蹟是怎樣得來的呢?
  • 全殲美軍「北極熊團」
    圖片由作者提供「滴滴答答」……電報聲穿越朝鮮戰場,將一份重大消息傳到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新興裡南逃敵,為27軍冬拂曉全殲於新垈裡、後浦一線,大部分被殲斃,俘150餘。汽車、坦克全部繳獲。」彭老總拿著這份來自志願軍第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的電報興奮地說:全殲美軍一個整團,應該嘉獎第9兵團、嘉獎第27軍。與此同時,戰鬥捷報飛進中南海,擺在毛澤東的辦公桌上。
  • 抗美援朝新興裡戰鬥,全殲美軍最精銳的「北極熊團」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軍步兵第7師第31加強步兵團成功攻入俄國西伯利亞,戰功顯赫,被伍德羅·威爾遜總統授予「北極熊團」稱號,並由總統親自授予「北極熊旗」。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新興裡戰鬥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7軍用極端劣勢的裝備,全殲了美軍的驕傲、美國陸軍最精銳部隊「北極熊團」,上至團長,下至士兵,無一人漏網。團長麥克萊恩上校被志願軍擊斃,繳獲其軍旗——「北極熊旗。
  • 巡禮抗美援朝英雄部隊:新興裡戰鬥模範連,全殲「北極熊團」
    新興裡戰鬥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場戰役,創造了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以劣勢裝備全殲現代化裝備美軍1個加強團的模範戰例。這就是號稱「北極熊團」的美軍步兵第7師第31團團旗。 1950年11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發起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從而敲響了「北極熊團」的喪鐘。
  • 那一仗,他們全殲美軍「北極熊團」,並繳獲該團團旗
    本文轉自【解放軍報】;昔日全殲美軍「北極熊團」,今朝跑出轉型「加速度」。第82集團軍某旅從抗美援朝光輝戰史中汲取強軍力量—— 轉型重塑,薪火傳承英雄氣■趙治國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姜帥 特約通訊員 劉夢婷 第82集團軍某旅旅史館內,一面繡有鷹形圖樣的旗幟十分顯眼。
  • 開國少將詹大南逝世,抗美援朝中率部全殲美軍「北極熊團」
    11月21日上午,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開國少將詹大南將軍在南京逝世,享年105歲。公開資料顯示,詹大南1915年出生於安徽金寨。1931年,16歲的詹大南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詹大南曾南徵北戰、馳騁疆場,曾參加了百團大戰、張家口保衛戰和平津等戰役。在抗美援朝時期,新興裡戰役由詹大南大提出,創造了韓戰的典範。
  • 志願軍全殲美軍「北極熊團」,團旗太花哨,竟被戰士當做蒸籠布
    相信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軍迷朋友中,會有人在軍博的抗美援朝戰爭紀念展室,看到一面花裡胡哨的「布」,其邊緣綴滿流蘇的一塊藍色錦緞上繡滿各種字母、紋章,中心是一隻白色北極熊。這像畫不是畫、似旗不是旗的東西是什麼?觀眾可能和當年繳獲它的志願軍戰士一樣難以辨別。 其實它真就是一面軍旗,而且是象徵一支部隊的主軍旗,並不是一般意義的小隊旗或者起指揮作用的信號旗。
  • 70年前「北極熊團」覆滅!
    「第27軍主力於11月30日晚至12月1日拂曉,在新興裡全殲美第7師1個多團3100餘人,創造了一戰全殲美軍1個加強團的範例。」 這是源自《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裡的一段記述。
  • 雄鷹墜落,解放軍打破「北極熊團」不敗的神話,全殲敵軍團!
    在我國的革命軍事博物館中保存有這樣一個具備重要意義的旗幟,那就是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由我國殲滅的一個美軍軍團的團旗,該團旗上繡著一個雄鷹的圖案,而該團旗的所屬團就是當時幾乎沒失敗過的"北極熊團"。不僅如此,除了此團旗實物被保留在博物館內之外,其他一些博物館也保存有其複製品。
  • 志願軍一個連為搶衣服突然襲擊,佔領美軍指揮所,全殲敵軍三千多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天擇創辦,歡迎關注~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裡,收藏著一面繳獲的美軍團旗,藍色的旗子上面有一隻白色的北極熊,並用英文字母標著美軍第7師步兵第31團,這就是號稱美軍王牌部隊的「北極熊團」的團旗。
  • 在長津湖戰役中,被志願軍殲滅的美軍「北極熊團」是怎樣的部隊
    老周摘要:在抗美援朝的長津湖戰役中,志願軍殲滅了美軍「北極熊團」,這也是在整個戰爭中,志願軍唯一一次殲滅美軍團級建制的部隊,被殲的美軍號稱「北極熊團」的第31團到底是一支怎樣的部隊?在抗美援朝的長津湖戰役中,志願軍殲滅了美軍「北極熊團」,這也是在整個戰爭中,志願軍唯一一次殲滅美軍團級建制的部隊,被殲的美軍號稱「北極熊團」的第31團到底是一支怎樣的部隊?
  • 兵棋推演 捕熊陷阱 長津湖冰天雪地 志願軍勇殲北極熊團
    首先介紹一下戰史背景:說到抗美援朝戰爭,相信每個軍迷都可以如數家珍,娓娓道來很多戰場故事。今天我們推演的就是發生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東線長津湖地區的戰鬥,我軍第九兵團27軍兩個師在新興裡地區全殲美軍步兵第七師「北極熊團」。
  • 戰地照片——戰地天使 最美女兵
    徐秀雲阿姨在照片前留影抗美援朝戰場上,為了戰友的生命,38軍112師334團衛生隊衛生員徐秀雲,冒著炮火衝上陣地搶救傷員當年衛生隊有兩名女衛生員,徐秀雲阿姨當時年僅17歲,她們與衛生隊的戰友們一道,冒著炮火衝上陣地搶救傷員。錢金安:我媽媽說在打394.8時照的,當時在戰場上只有她一個女的,我真想不出來她是怎麼活下來的。334團死傷特別多,這張照片的戰地攝影記者也犧牲了!你是說拍照的記者也犧牲了嗎?!
  • 英雄兒女驅虎豹——致敬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青春方陣
    聽到前方遭遇中國軍隊,美騎兵第一師第八團團長帕爾莫不以為然:「中國人嗎?他們也會打仗?」  帕爾莫沒有想到,6天之後,同樣的厄運就落在了騎一師頭上。騎一師,第一批入侵朝鮮的美軍主力,美國的「開國元勳師」,成為機械化部隊後仍然保留著「騎一師」的名頭。雲山之戰,騎一師損兵1800多人,帕爾莫的第八團第三營被志願軍全殲。
  • 志願軍和美軍第一戰,此連創全殲美軍整連紀錄,被授「戰鬥模範連」
    雲山戰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後,和美軍第一次正面交鋒。戰鬥雖然只打了三天,可就是這三天,志願軍仿佛給了美軍當頭一棒,好好地滅了滅美騎兵第一師,戰前那不可一世的傲氣。這一戰也是令志願軍鞠萬昌,印象十分深刻的一戰。老年再憶時,他依舊記得此戰中,他所在的連隊,是首個將美軍一整個連全部殲滅的連隊。鞠萬昌生於1927年,江蘇鹽城。
  • ...永載史冊的豐碑——寫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兄弟們,你們終於回來了!」88歲的志願軍老兵李維波嗓音嘶啞,眼眶溼潤,「祖國和人民沒有忘記你們!」抗美援朝紀念館講解員高真真說:「我爺爺講,那年他18歲,在丹東三馬路的商鋪做學徒,僥倖躲過飛機轟炸,地下炸出很深的大坑,鮮血把坑裡的積水都染紅了。」當年9月30日,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發出明確警告:「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 親歷者眼中的抗美援朝
    時任該連連長、現年已95歲的周仕明,曾為《新民周刊》記者當面講述這段激烈戰鬥的經歷:   2日凌晨1時30分左右,4連抵達諸仁橋南300米的山坡上。周仕明向橋北遠處望去,已經可以看見汽車的燈光,他明白這是敵軍正向諸仁橋奔來。敵情緊迫,周仕明命令1、3排從左右兩翼向橋頭守敵發起突然襲擊,激戰20分鐘,消滅了1個排的美軍,佔領了諸仁橋。
  • 青島共有抗美援朝老同志、老戰士2300多名,平均年齡近90歲​
    今天上午,記者也走進多位抗美援朝老兵的家中,聽他們講述那段驚心動魄的英雄年代故事。1950年10月21日,在志願軍27軍80師240團3營7連任5班班長時,志願軍總部授予他「特等功臣」的稱號,並獲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戰士榮譽一級勳章」。在抗美援朝新興裡戰鬥中,他右臂負傷,凍爛了雙腳,導致腳部六級殘疾,但仍以超人的毅力頑強堅持戰鬥。
  • 正軍職抗美援朝老兵耍清川去世:曾指揮幹掉美軍一個加強連
    據微信公眾號「觀海解局」(微信ID:guanhaijieju)6月16日報導,日前,《解放軍報》發表訃告稱,正軍職離休幹部、原外長山要塞區司令員耍清川同志,因病於4月29日在大連逝世,享年97歲。 法晚·觀海解局記者梳理發現,這位老兵18歲就入伍,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