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共有抗美援朝老同志、老戰士2300多名,平均年齡近90歲​

2020-12-05 青島新聞網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老同志等頒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據了解,紀念章使用紫銅胎鍍金、銀材質,通徑為50毫米。紀念章核心部分為志願軍戰士形象和70束光芒,以和平鴿、水紋和中朝兩國國旗元素編制的綬帶環繞四周,外圍採用五星、桂葉和象徵五次戰役的箭頭等元素,組成金達萊花的五瓣造型,象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寓意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遠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彰顯了我國不畏強敵、維護世界和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決心和信心。

記者今日上午從青島市紀念章頒發工作專班了解到,截至今日,我市紀念章頒發工作已經基本完成,符合條件但尚未頒發的老同志、老戰士可在12月20日前申請補發。

自10月19日起,我市開始在全市範圍內啟動頒發走訪慰問活動,向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老同志;出國為抗美援朝戰爭服務的、健在的醫務、鐵道、運輸、翻譯人員,參加停戰談判等工作的人員,民兵、民工,新聞記者、作家、攝影等人員;1953年7月停戰後至1958年10月志願軍全部撤離朝鮮期間,在朝鮮幫助恢復生產建設的、健在的人員頒發紀念章。

據了解,發放紀念章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參戰老同志、老戰士的關心厚愛。據悉,目前,我市共有抗美援朝老同志、老戰士2300多名,平均年齡近90歲。

今天上午,記者也走進多位抗美援朝老兵的家中,聽他們講述那段驚心動魄的英雄年代故事。

人物1:凍爛雙腳仍堅持作戰,他獲評「師戰鬥模範」

「祖國的強大和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70年來,那些犧牲在異國土地上的戰友時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我們活著的老戰士永遠緬懷那些英勇犧牲的戰友。」今天,李滄區浮山路街道福林苑社區隋春暖老人正在家中觀看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直播電視,家中收到了工作人員送來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頓時心潮澎湃。

出生於1929年的隋春暖,在1947年6月就入了伍。在部隊期間,他作戰勇敢頑強,先後6次立功。1950年10月21日,在志願軍27軍80師240團3營7連任5班班長時,志願軍總部授予他「特等功臣」的稱號,並獲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戰士榮譽一級勳章」。在抗美援朝新興裡戰鬥中,他右臂負傷,凍爛了雙腳,導致腳部六級殘疾,但仍以超人的毅力頑強堅持戰鬥。

最讓隋春暖記憶深刻的是,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零下30多度的嚴寒中入朝作戰。由於27軍入朝倉促,部隊緊急調動,棉鞋數量不夠。隋春暖為了照顧身邊的戰友,把自己的棉鞋讓給戰友穿,自己仍穿著單鞋。他的雙腳被凍傷了,且傷勢越來越嚴重,他不僅繼續堅持行軍,還照常幫助戰友扛槍、背背包、挑擔子。

「國內的10月,我們只穿一般的棉衣和單底的膠鞋,而此時的朝鮮已是大雪紛飛,氣溫降到零下三四十度,戰士的腳都凍壞了,腫得由紫變黑,但打仗時根本顧不上這些,只有在戰鬥的間隙裡才簡單整理一下。」隋春暖說,「戰爭期間的環境就是這樣艱苦。有時候,打了一夜仗,大家又累又餓,便拿出隨身攜帶的兩包壓縮餅乾吃起來。這種餅乾很珍貴,只有打仗時才能吃,平常都吃高粱米。沒有水,我們就把雪當水抓著吃。」

隋春暖所在的5班有12個戰士,其中9個黨員、2個團員,戰鬥力很強,是連裡的主力。跨過鴨綠江後,他們的首仗是新興裡戰役,面對的敵人是號稱「王牌軍」的美國陸戰一師。1950年11月27日,第二次戰役新興裡戰鬥打響後,隋春暖的腳已腫得穿不進鞋。為了堅持戰鬥,他把解放鞋割開,用棉花包住腳再把破膠鞋用布纏在腳上,帶領全班最先攻上了山頭。

「我連的任務是消滅他們前沿陣地上的一個排。11月3日晚上11時,我軍發起攻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敵人撲去。原本想速戰速決,但敵人卻越打越多。後來,我們班12位同志全部和反撲上來的敵人拼起了刺刀,戰鬥進行得異常殘酷。戰士楊開義在刺倒一個敵人後,刺刀變彎,陷在敵人的肚子裡拔不出來了,而敵人又死死抓住槍管不鬆手。我看見後,連忙用手榴彈把這個敵人砸死。激戰幾個小時後,我們才把敵人打下去,我們也隨後撤退。事後得知,我們打的敵人不是一個排,而是整整一個營,這一仗,我們雖然沒有全殲敵人,卻極大地打擊了美軍的士氣,為以後消滅33團創造了有利條件。」隋春暖說。

隋春暖說,將33團全部消滅後,他們班抓了30多個俘虜,還繳獲了30多部汽車。在這次戰鬥中,他在搜索殘敵時,一個藏在汽車裡的敵人忽然向他開槍,打傷了他的右背,他是在戰友的攙扶下走下陣地的。戰鬥結束後,隋春暖所在的5班榮立了集體特等功,被嘉獎為「新興裡戰鬥模範班」;隋春暖個人榮立特等功,被評為師戰鬥模範、模範共產黨員。

人物2:志願軍老飛行員,17歲入朝與美軍作戰

今天青島公交集團物資供應分公司工作人員前往抗美援朝老兵黃金印家中,將抗美援朝紀念章送至老兵手中。

抗美援朝老兵黃金印佩戴紀念章與當年的照片合影。徐常青 攝

青島公交集團物資供應分公司工作人員前往抗美援朝老兵黃金印家中送紀念章。徐常青 攝

抗美援朝戰爭時年僅17歲的黃金印被直接分配到了鴨綠江旁邊的機場投入實戰。徐常青 攝

抗美援朝戰爭時年僅17歲的黃金印被直接分配到了鴨綠江旁邊的機場投入實戰。徐常青 攝

老人向記者講述那段戰爭歲月。徐常青 攝

黃老1935年出生於上海,15歲報考了空軍第五航空學校。畢業後,適逢抗美援朝戰爭,年僅17歲的黃金印,儘管僅有幾百小時的飛行經驗,仍然提前畢業,被直接分配到了鴨綠江旁邊的機場投入實戰,並榮立三等功。

人物3:中國醫科大畢業生主動請纓赴朝當志願軍軍醫

1953年7月,抗美援朝勝利結束後,中國人民志願軍繼續幫助朝鮮人民為戰後的恢復和建設作了大量的工作。直至1958年10月,志願軍全部撤離朝鮮,返回祖國。1956年12月,21歲的中國醫科大學畢業生楊治惠主動請纓「去最艱苦的地方」,成為奔赴朝鮮的志願軍軍醫。日前,楊治惠光榮獲得「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日前,楊治惠光榮獲得「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徐常青 攝

1956年12月,21歲的楊治惠奔赴朝鮮,成了志願軍軍醫。徐常青 攝

在一年半多的時間裡,楊治惠只在1957年出差時回過一次老家,看望思念已久的父母。在朝鮮時,每當工作之餘想家了,他就一個人悄悄跑到周邊的一座高山上,遙望祖國的方向。舍小家,為大家,醫者父母心,他無悔於「白衣天使」的這份選擇。

日前,楊治惠光榮獲得「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徐常青 攝

楊治惠等軍醫的無私付出,深深感動了朝鮮當地的老百姓。中秋節時,他們熱情地邀請楊治惠等軍醫到家中共度佳節,按照當地的習俗吃一頓可口的冷麵。春節的時候,軍醫們依然堅守營地,團聚在一起吃餃子,那是祖國的味道,家鄉的味道。

人物4:91歲老兵回憶崢嶸歲月

今天,交運集團西海岸溫馨校車志願者來到西海岸新區鐵山街道辦事處孟家莊村,走訪慰問了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楊聚元老人,並在重陽節來臨之際向老人致以節日問候。

楊聚元老人1930年出生,今年已經91歲了,18歲報名參軍,19歲那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先後參加過淮海戰役、抗美援朝戰役,曾因英勇奮戰榮獲過三等功一次。走訪慰問中,楊大爺向志願者講述了自己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經歷,說起當年那段戰火紛飛的日子,雖然有些細節已經記憶模糊,但志願軍戰士們視死如歸、氣壯山河的英雄氣概依然歷歷在目。

電視機裡正在播放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老人和志願者們坐在電視機前,聚精會神地聆聽著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聽完總書記的講話後,老人感慨地說道:「時代不同了,祖國強大了!」面對那段氣吞山河的壯烈歷史,志願者孫勇的眼眶溼潤了。他說,「感謝老一輩革命家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創造的新生活。我們一定會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用奮鬥的精神去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後,讓我們對所有的抗美援朝老同志、老戰士們致敬,你們永遠是最可愛的人!

(來源丨觀海新聞/青報全媒體記者 藺君妍 周偉 張譯心 徐美中 周建亮 通訊員 張鷹 封建霞 攝影記者 徐常青 新華社綜合)

提示:支持← →箭頭翻頁

相關焦點

  • 我校首批33名老同志獲「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我校首批33名老同志獲「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0-10-26  瀏覽:
  • 9·3閱兵抗戰老同志方隊乘車受閱 老兵平均年齡90歲
    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總參作戰部副部長曲睿介紹稱,這次閱兵我軍共編50個方(梯)隊,其中抗戰老同志乘車方隊2個,由國共抗戰老兵、抗日英烈後代、抗戰支前模範代表組成,其中抗戰老兵平均年齡90歲。 曲睿介紹,這次閱兵,我軍共編50個方(梯)隊。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
    20位耄耋老人胸前佩戴著「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匯聚一堂。紀念大會召開前,習近平等領導同志來到這裡,同他們親切會見併合影留念。他們中有榮立特等功的驍勇戰將,有多次負傷的戰鬥英雄,有救死扶傷的醫護人員,有深入火線的戰場記者……年齡最大的95歲,最小的也已經83歲。這些歷經戰火洗禮的老戰士、老同志,雖然白髮蒼蒼,依然精神矍鑠。
  • 電解質|30名副局級,平均年齡39.7歲!青島要找的「非常之人」有了答案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3日訊 近日,青島面向全市和駐青單位集中遴選了100名優秀年輕幹部,其中,40歲左右副局級30名,40歲以下正處級40名、縣級市正科級30名。「年輕化、專業化」成本次遴選關鍵詞。
  • 千裡相會一見鍾情,轉眼已過63載...青島抗美援朝老戰士曬出「鑽石...
    86歲的陳同善和83歲的秦玉明,是一對已經相濡以沫63載的鑽石婚夫妻。四世同堂的老兩口,每天都樂呵呵的,期待著繼續攜手漫步,邁向風雨同舟的70載白金婚。陳同善從四川省某部隊醫院來青島出差,順便探望青島的姐姐。姐姐和秦玉明是住在同一個院裡的鄰居,彼此很熟悉。熱情的姐姐帶著弟弟到秦玉明家裡串門,有意撮合兩人。「我倆第一次見面就看對眼了,用如今流行的話說,屬於一見鍾情。」陳同善笑著回憶當年的情景,那時候的年輕人都比較單純保守,社交圈也不算廣,熟人介紹也講究緣分,有緣千裡來相會。分別之後,兩人開始了異地戀。
  • 結婚年齡最低的3個省,平均不到27歲,90後是真不急!
    今年是2019年,再過一年,90後就將迎來一個可怕的事實,那就是90後將邁入30歲的行列。俗話說三十而立,這到30歲了,多半都會成熟一些。而除了成熟一些之外,最為重要的就是要面對婚姻問題了。因為現在最小的90後也20歲了,婚姻問題是該提上日程了。
  • "嫦娥一號"衛星研製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0歲
    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總指揮欒恩傑介紹說,繞月探測工程有近百家單位萬餘人參與其中,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團隊。這支隊伍有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年輕人多。     30歲不到的主任設計師,30歲出頭的總體設計師,40歲出頭的總指揮,隨著嫦娥探月夢想成真,各個系統的年輕頂梁柱走入了公眾視野。
  • 科學家「不講武德」,讓60多歲「老同志」端粒延長20%
    近期,沙米爾醫學中心和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科學家們聯手在權威期刊《Aging》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通過一種名為「高壓氧療法」(HBOT)的方式,35名64歲以上老同志的端粒長度增加了20%以上,老化細胞數減少了10~37%。
  • 這群老英雄用歌聲向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致敬
    這群老英雄用歌聲向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致敬 視頻來源:新華社遼寧分社、新華社中國搜索、新華社音視頻部聯合出品(02:58)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引專家熱議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20集節目在全國累計首重播觸達人次近5.2億,平均收視率為0.9%,把志願軍老戰士帶回到昔日的戰場。這是一場立國之戰,打出了國威軍威,開創了半個多世紀的和平。此片結構嚴謹,思想性強,史料豐富,編排精當,以電視語言,傳播正義,震撼人心,是近幾年來不可多得的傳世佳作,在諸多反映抗美援朝作品中脫穎而出,引起社會上的強烈反響,將會成為「四史"教育中生動而又深刻的形象教材。
  • 國足平均年齡依舊降不下來 新人難覓,李鐵的選擇並不多
    (資料片)新華社發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季禹 實習生 邢雨思1月22日至2月10日,中國男足即將在海口展開2021年首次集訓,共有來自10支球隊的27名球員參與。3月底,世預賽40強賽下半程即將重啟,在去年一整年都沒有正式比賽的情況下,國足主帥李鐵必須利用這次集訓抓緊時間敲定主力陣容。
  • 初婚平均年齡31.7歲!南京市婚姻大數據公布
    截止到2019年12月30號上午10點半,南京已有6.3萬對情侶喜結連理,和2018年相比,少了1萬多對。2019年南京平均初婚年齡達到了31.7歲。還有就是,現在男女雙方考慮的現實因素都比較多。」形成對比的是,2019年南京有近1.2萬名「95後」初享婚姻甜蜜,其中,女孩子有7672人。也就是說,在2019年結婚的新人中,95後們佔了幾乎兩成。對此,95後們看法不一。「95後」郭航說:「我對這個數據並沒有感到很意外,因為95後普遍已經到了可以結婚的年齡。
  • ...永載史冊的豐碑——寫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 題:氣壯山河的凱歌 永載史冊的豐碑——寫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新華社記者李宣良、梅世雄、徐揚、王琦闊別祖國近七十載的英雄,終於回家了!大雪紛飛,寒風徹骨,氣溫驟降至零下30多攝氏度。緊急入朝的第9兵團官兵衣著單薄,缺糧少彈。他們向裝備著最現代化武器、戰鬥力強大的美軍陸戰第1師和步兵第7師發起猛攻。「我們的勝利是拼出來的!」91歲的志願軍老兵常宗信,當年是27軍79師司令部參謀,不知多少次夢裡回到70年前浴血拼殺的長津湖戰場,「太冷了,實在是太冷了。
  • 3位老人肺癌,平均年齡90歲,老年人怎樣防癌?
    今天有些邪氣,肺癌病人特別多,最年長的3位病人,平均年齡90歲,恐怕都不能手術了……癌細胞是沒有良心的,不懂得尊老愛幼,要提高警惕!下面分享一下今天的肺癌病例,有憂有喜,希望對大家有啟發:3位高齡肺癌,疏忽了很多人說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不容易招癌細胞,就算得了癌,往往發展也很慢,真相是什麼呢?
  • 數據熱|不急著結婚:全國平均初婚年齡近26歲 上海女性初婚平均28歲...
    數據熱|不急著結婚:全國平均初婚年齡近26歲 上海女性初婚平均28歲 男性還再晚兩歲  鄭萃瑜 • 2018-11-29
  • 2018年90後女生平均結婚年齡統計,你拖後腿了嗎?
    那麼你知道近幾年來90後女生都是在幾歲結婚的嗎?一、90後女生平均結婚年齡根據中國婦聯統計的《中國幸福婚姻家庭調查報告》來看,中國總體的平均結婚年齡是在26周歲,而其中90後女生的平均結婚年齡是在24.3歲,90後男生的平均結婚年齡是在26.6歲,並且這個年齡還在不斷的增長,這說明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主題展|永恆的精神洗禮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主題展|永恆的精神洗禮來源:解放軍報作者:陶春曉 程致遠責任編輯:烏銘琪2020-11-07 08:45
  • 深圳32名老兵圓夢回軍營
    今年91歲的東江縱隊老戰士、衛生員李娣聽完《強軍戰歌》如此感嘆。7月30日,在八一建軍節即將到來之際,李娣等32名老兵走進「沙頭角模範中隊」——武警廣東省總隊執勤第三支隊十三中隊,與官兵一起唱軍歌、憶初心、話使命,通過分享戰鬥故事,傳承紅色基因,以老兵特有的方式歡慶「八一」。
  • 哈爾濱人平均初婚年齡28.6歲!年輕人都不想結婚嗎?網友評論:還不是...
    黑龍江省平均初婚年齡:27.2歲   在2017年的全省婚姻大數據中,黑龍江省平均初婚年齡為27.2歲!其中女性26.9歲,男性27.1歲。   2012年的時候,黑龍江省人平均初婚年齡已經達到23.75歲,5年時間,初婚年齡推遲了近5歲,每一年都在慢慢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