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區地圖印在了「智力拼圖」上。
拼圖上的一些省際、國際切割線與印刷的界限不全一致。
高女士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無意中在書店裡買回來的兩塊兒童智力拼圖被親友看到後竟然引起了不小的爭執。爭執的原因是這兩個分別以中國政區和世界政區為主題的拼圖,其切割線與其上印刷的地圖分界並不一致。
親友中有人認為這只是兒童玩具,能吸引孩子學習地理知識,但也有人認為這種有錯誤的地圖會誤導孩子的觀念。
政區地圖做成智力拼圖
記者昨日見到了這兩塊標註由陝西省某地圖出版社出版、深圳某公司印刷的智力拼圖,拼圖正上方分別印著「中國政區」和「世界政區」字樣。「中國政區」這塊張在「圖例」裡註明是按1:17,000,000的比例尺印製,畫面主題與尋常的政區地圖別無二致。不同的是,這塊比較厚的紙板上,大部分直轄市、省、自治區之間用切割線劃開了,可以拿出來分成小塊,再組合回去,成了「拼圖」。
切割是否合適引發爭議
引起高女士親友爭論的是,拼圖上的切割線是按照各行政區的大致輪廓切割,與其上印刷的分界線並不一致,特別是在一些線條形狀比較複雜的角上。而在「世界政區」這一塊上,切割的線條更為簡單,一些島嶼比較多的國家只是按輪廓簡單分開。
高女士說她只是想讓孩子拿來玩一玩,從小培養一點地理意識;但有個朋友來家裡玩,看到後就質疑:既然標明了「中國政區」,那無非是要小孩子能夠通過拼圖辨識不同的行政區劃,怎麼可以拿著一塊與實際形狀並不吻合的廣東省地圖告訴孩子,這就是廣東省呢?
法律工作者:
地圖做成拼圖 尚無法律規範
記者就此諮詢了有關法律工作者,他表示,我們國家執行的1995年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編制出版管理條例》對各種地圖的出版有明確規定,但具體到像這樣的拼圖該適用什麼法規和條文還不好說,有可能是空白點,它本質上是玩具還是地圖需要定義清楚才行。
拼圖上面並沒有「地圖」字樣,但又確實是把地圖印在了拼圖上,從國家有關地圖測繪和出版法規強調的嚴肅性、規範性精神來講,這樣做還是不太妥當。
雙方觀點
反對地圖務必規範
劉先生不太贊成這種「隨意切割地圖」的做法。他覺得,既然要以政區地圖作為拼圖的內容,就應該完全按照分界線,包括國界、省界來製作,這從技術上來講應該不是什麼難事,頂多是製作成本更高一點而已;出版者這樣比較隨意的切割,完全是偷工減料的行為。地圖出版應該是很嚴肅的事情,就必須規規矩矩地做,不然就是給孩子培養了不正確的觀念,會忽視像國界這種界線的重大意義。
贊成兒童學習效果好
在中山一幼兒園任教的黃老師覺得這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她說,對學齡前孩子來說,智力拼圖是一種很有效的學習工具。能夠想到把地圖做成拼圖應該是很好的創意,讓孩子自己動手去拼成一幅完整的地圖肯定比指著一般的地圖告訴孩子哪兒是哪兒效果要好。智力拼圖本來就是給很小的孩子玩的,不能要求他們一開始就什麼都分得很明白。至於拼圖小塊與實際地圖形狀之間的差別,等他們學多一點知識自然就會明白。何況有些教中學的地理老師可能還會隨手在黑板上畫個地圖做教學示範,那樣的邊界同樣不準確。(記者儲德武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