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的南北方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是一月份0攝氏度等溫線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 此線南北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差異較大,正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水土異也。圖中為淮河安徽蚌埠段。

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人們對一些地理分界線、標誌性景觀越來越感興趣,各地就開始刻意營造這樣的旅遊景點,除了科普功能之外,也會帶來不少的旅遊收益,甚至成為城市的一張獨特名片。比如廣州的電視塔,上海的東方明珠,黃河入海口、南澳島的北回歸線標誌等,都吸引了大量遊客前去觀光旅遊,經濟效益非常可觀。

這是安徽蚌埠在淮河邊設立的南北方分界線紀念碑。由工藝美術大師韓美林設計。遠觀立於河邊公園,紅色代表溫暖的南方,藍色代表相對寒冷的北方。
頂部一條蒼龍展翅欲飛。中部一顆明珠象徵蚌埠為珠城。

整體看,雕塑修長健美,體態輕盈中透著年輕的力量。每天這裡都會有噴水錶演,吸引人們駐足觀看。

基座上根據中國傳統文化,分別是朱雀、玄武、青龍、白虎,代表四面八方。


這一個大圓球也是號稱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地處江蘇淮安,位於黃河故道,而非真正的淮河旁邊。

該球實際是一大網籠,利用了一座橫跨黃河故道的鐵橋作為依託,內部有一幅中國地圖模型,上面標誌此橋位置。

紅色半球代表南方,藍色半球冷色調,代表北方。在南方照一張。






淮安也在打造南北方分界線標誌,城市的入口雕塑:南船北馬。
地理研學旅行,貴在與自然結合,貴在與教學對接,貴在與書本相印證。全國各地這些地理意義突出的景點,應該是研學旅行刷卡必到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