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秦嶺淮河、中國南北方分界線的一些奇葩說法

2020-12-04 小喵奇談

秦嶺淮河是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圍繞著秦嶺淮河、中國南北方有一些奇葩說法。其根本得原因在於,秦嶺淮河本身只是一個大致的範圍,但是很多人卻想將秦嶺淮河精確化,變成一個非常明確的線。

秦嶺淮河與中國南北方的示意圖,如下所示。

秦嶺淮河與中國南北方的示意圖

關於秦嶺的爭議

秦嶺最高峰為太白山拔仙臺,海拔3767.2米。秦嶺西起甘肅省臨潭縣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與崑崙山脈分界,向東經天水南部的麥積山進入陝西。秦嶺在陝西省與河南省交界處分為三支,北支為崤山,餘脈沿黃河南岸向東延伸,通稱邙山;中支為熊耳山;南支為伏牛山。

關於秦嶺的爭議主要是南北分界線秦嶺段劃分方法,據稱秦嶺作為明確的分界線,主要有下面幾種說法:

陝西師範大學地理系劉胤漢教授主張南北分界線秦嶺段劃在秦嶺南坡800米等高線處。按照劉教授的說法,由於山地海拔在逐漸升高,氣溫在下降,在海拔800米等高線的位置,亞熱帶就結束了,橘子,竹子這些亞熱帶的指示性植物已經見不到了。南方到這裡就應該結束了,因此中國的南北分界線應與南坡800米等高線重合。中國科學院院士任美鍔主張把中國的南北分界線劃在秦嶺北坡700米等高線處,因為從秦嶺北坡的角度看,整個關中盆地是暖溫帶,但隨著氣溫的降低,在700米等高線處,氣候已經不是暖溫帶了,而是山地氣候,越來越冷了。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黃秉維主張將南北分界線劃在秦嶺的主脊線上,因為這樣可以保持山兩邊垂直自然帶的完整,正好可以兩相比較,看出南北之不同。但秦嶺找不到明確的主脊線,可能連接一些較高峰的海拔最高點作為秦嶺的脊線。

關於秦嶺精細化劃分的方法,貌似都是有問題的,因為秦嶺山脈的面積上萬平方公裡,南北最寬處達上百公裡,這樣如何能有精確的劃分呢?

壯觀的秦嶺山脈如圖所示:

壯觀的秦嶺山脈

秦嶺的衛星圖如下所示,可見秦嶺南北的顏色完全不同,地理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

秦嶺的衛星圖

由於很難界定秦嶺作為分界線的明確範圍,因此常常根據行政區劃劃分南北方,在陝西省的地圖上,常常有三種顏色來標註:分別是陝北地區、關中地區、陝南地區。

按照粗略的劃分,陝西省關中地區和陝南地區分界線就是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其實有幾個縣是有出入的。

關於淮河的爭議

淮河是中國七大江河之一,古稱淮水,與長江、黃河和濟水並稱「四瀆」。淮河發源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頂西北側河谷,幹流流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

關於淮河的最大爭議,就在於:淮河沒有入海口

淮河沒有入海口的原因就是「黃河奪淮」,1194年至1855年間,黃河泛濫,以淮河的河道作出海口一事。據史料記載,黃河曾有數次侵奪淮河流域,但為時較短,對淮河流域改變不大。只有從1194年第四次大改道起,淮河流域的豫東、皖北、蘇北和魯西南地區成了黃河洪水經常泛濫的地區。黃河長達661年的侵淮,使得淮河流域的水系,發生了重大變化。

由於淮河沒有入海口,因此地理學家們規定洪澤湖以下以人工水渠,蘇北灌溉總渠為界分南北。實際上,蘇北灌溉總渠劃分南北,從大範圍還是可以的,但是從小範圍上來看是不恰當的。

某些沿著淮河的地區,已經建立了類似「南北分界線的標誌物」之類的東西。從地理學界來看,這種標誌物其實是比較怪異的,不可能有如此精細的劃分。

南北分界線的標誌物如圖所示。

南北分界線的標誌物

這個標誌物為一個微縮地球,也是河道中心線位置。球體分為南北兩半球,北側為漸變冷色調,南側為漸變暖色調,寓意地球上的南北氣候特徵。

淮河流域的衛星圖如下所示,可以淮海下遊以平原為主。

淮河的衛星圖

在江蘇省的土地圖上面可以看出,水田的範圍實際上在蘇北灌溉總渠北面也有,從人文、飲食習慣的角度,江蘇省蘇北灌溉總渠以北也更接近南方。

江蘇省的土地地圖

綜上所述,其實秦嶺淮河不可能明確將中國南北方劃分出來,也不可能精確到米以下的範圍。中國南北方的範圍只是一個大致的區域,從實際上來說,這也是比較符合現實情況的。

喜歡小喵奇談關於城市生活的知識性文章,請點讚區、分享和收藏,並請關注小喵奇談百家號,每日為您提供新鮮的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秦嶺淮河是中國南北方分界線,中國還有另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
    人們普遍認識秦嶺淮河是中國南北方分界線,中國還有另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另外一條地理分界線在描述上不比秦嶺淮河更容易,但是它其實先分開了中國的東西,秦嶺淮河再分開了中國南北。秦嶺淮河分開的的中國北方和南方,其實是東部的北方和南方,而中國東部和西部的分界線,就是另外的一條線。
  • 秦嶺淮河被賦予的地理意義?
    但中國是個例外,一條橫亙東西的秦嶺山脈再加上七大水系之一的淮河,天然形成了中國東部的南北地理分界線。我國著名地理學家張相文先生發表於1908年的《新撰地文學》中記載:「北帶:南界北嶺淮水,北抵陰山長城。
  • 中國南北方分界線在哪裡?又有什麼區別呢?看完長見識了!
    中國南北方分界線在哪裡?看完長見識了!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在網上看到小夥伴們討論中國南方北方的各種差異,像是北方冬天乾冷,南方冬天溼冷,北方人喜歡吃麵食,南方人喜歡吃米飯,北方人性格比較豪爽,南方人性格比較細膩等等。
  • 南北方的分界線以及各方面的差異
    自古以來,因秦嶺淮河所處的特殊地理環境,以及因此帶來的氣候變化,人文景觀、生活習俗等方面的不同,秦嶺淮河被稱為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人們習慣稱秦嶺淮河以南為我國南方,以北為我國北方。南北方氣候上的差異;秦嶺淮河線以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以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
  • 這兩座城市的南北方分界線標誌,你更喜歡哪一個?
    眾所周知,中國的南北方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是一月份0攝氏度等溫線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 此線南北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差異較大,正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水土異也。圖中為淮河安徽蚌埠段。
  • 中國的南北方,到底應該怎樣分?
    當然在不少人的眼中,長江黃河這兩條大河就是南北方分界線。因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中華文明是在這裡開始誕生的,因此人們就會認為這條河分出了南北方。不過黃河是一個幾字形的河流,如果按照這個說法,那陝西也算南方了,然而事實上這裡的環境和氣候都是很明顯的北方地區,因此這個說法不準確。那麼長江是不是南北方分界線呢?
  • 我們常說南方、北方,地理上是如何區分南北方的?分界線在哪裡?
    我們常說南方、北方,地理上是如何區分南北方的?分界線在哪裡?我國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南方和北方的說法,根據地域把人分為了南方人和北方人。人們總結南方女子溫婉,北方女人豪爽,這是有一定道理的,是根據一個地域大多數人的性格特徵概括成一個總的特點。
  • 中國南北分界線,橫穿的省份較為「尷尬」,南北方人傻傻分不清楚
    「南北之爭」似乎盛行已久,我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一說,我們關於「南北」的界限已經持續了上千年。那麼小夥伴們知道自己究竟屬於「南方人」還是「北方人」呢?關於南北差異,大家到底了解多少呢?中國地域遼闊,地大物博,我們常說的南北地理分界線,其實早在1908年中國地學會首任會長張相文就提出了。
  • 揭秘:我國「南北方分界線」到底在哪裡?
    揭秘:我國「南北方分界線」到底在哪裡?南北方人們的生活差異是很大的,像小編之前在微博上看到的說南北方人們生活的區別,真的是既搞笑又真實。小編了解到的則是這個方法是在1908年才出現的,它是由當時地理學的發起人來提出用「秦嶺淮河線」來劃分南北方的。通過仔細的了解你就會發現這條劃分線和旱作農田、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還有在一月的平均氣溫0℃ 等溫線基本上都是在秦嶺淮河線上。而這條線的南北無論是在生活風俗上還是在自然氣候上以及農作物上都有著明顯的差異。
  • 中國各地理分界線無水印高清地圖
    (7)黃土高原和漢水谷地界線:秦嶺。 (8)河西走廊和柴達木盆地界線:祁連山脈。 (9)四川盆地和漢水谷地界線:大巴山脈、米倉山脈。 (10)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界線:古長城。
  • 在秦嶺淮河一線中心點與交界處,有座埡口公園,有五界一口的美譽
    聽一位方城縣的賢者說,方城埡口是中國九大埡口之一,在世界地質構造世上,也是首屈一指的。我仔細回憶了一下,好像在中國地理的教材裡面,並沒有對方城埡口的記載,看來,要想推出方城埡口公園的話,方城人該做些努力了。
  • 帶你走進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
    秦嶺,別稱南山,終南。狹義上的秦嶺,僅限於陝西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東以灞河與丹江河谷為界,西止於嘉陵江。由於秦嶺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差異性變化,因而秦嶺-淮河一線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
  • 秦嶺山脈有多重要,這五大分界線足以證明
    我們都知道,從古至今,中國歷史上的秦嶺山脈都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山脈,它是我國南方與北方的分界線,孕育了華夏文明。如果說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那麼秦嶺就是華夏的父親山,是中國的脊梁。那麼,秦嶺對於中國來說到底有多重要?到底意味著什麼?
  • 徒步大秦嶺 穿越野性天堂 領略中國史詩
    由東向西,秦嶺國家森林步道穿行了河南、陝西、甘肅3省,全長2202公裡。其中,陝西段最長,達1268公裡,甘肅段和河南段分別為520公裡和414公裡。        上面是春,下面是秋,「秦」即是春秋二字的合體。上面是山,下面是領,「嶺(嶺)」即是山脈領導。這預示著,秦嶺——中國山脈領導者。中國、中華,在英文中譯做China,中國人譯作chinese,其中chin即源自於秦。
  • 每日行測(2020.09期)|神奇的「秦嶺—淮河」線
    秦嶺是橫貫中國中部的東西走向的山脈,大致位於32°N~34°N,103°E~113°E。其北側為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南側為低山丘陵和江漢平原。淮河是中國東部的主要河流之一,介於31°N~36°N,112°E~121°E之間,發源於河南省桐柏山北麓,流經河南、安徽至江蘇揚州的三江營注入長江,全長約1000千米。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
  • 中國地理之南北分界線標誌園,就在江蘇淮安,是南是北一看便知
    導語:中國地理之南北分界線標誌園,就在江蘇淮安,是南是北一看便知在中國有幾百個城市,有些城市名氣大,而有些城市默默無聞,但是都各有特色。今天給大家講的是一座非常低調的城市,這座城市就是淮安。說到這座低調的城市,我們不得不提一下它的地理位置,因為它處於秦嶺淮河中間的分界線上,所以說是一座同時具有南北特徵的獨特城市,淮安還建立了一座非常有代表性的「南北地理分界線標誌園」,也是當地一座城市的名片。
  • 為何秦嶺——淮河線以北的江河水冬天一定會結冰?原因在這裡!
    下面這兩張圖是某位中國網友乘坐飛機飛越秦嶺——淮河一帶上空時拍攝到的畫面。關於這兩張圖,您可以清晰的看到,一邊是濃厚的雲層而另一側則是晴空萬裡的區域,有雲的一側其實是南方。而這種現象在秦嶺——淮河一帶常年出現。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一帶地區經常出現這種「涇渭分明」的現象呢?
  • 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它究竟是一座怎樣的山?
    我國國土面積廣袤,在地理上通常以秦嶺淮河為界,將中國分為南方和北方。秦嶺山脈的主體位於陝西省境內,將陝西省分為南北兩地,形成了獨特的地理差異。狹義上的秦嶺,就是主體位於陝西省境內的秦嶺山脈,是關中地區與陝南地區的分界線,東西延綿400~500千米,南北延綿100~150千米。廣義上的秦嶺,由橫跨中國中部的眾多東西走向的山脈構成,西起崑崙,中經隴南和陝南,東至大別山,總長度大約1600千米。長江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是兩條非常重要的水系,而廣義上的秦嶺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通常所說的秦嶺就是指的秦嶺山脈。
  • 高中地理分界線是如何劃分的?地理分界線劃分規則
    高中地理分界線是如何劃分的?地理分界線劃分規則高中地理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高中地理知識點很多,小編整理一些關於高中地理關於地理分界線的知識點。供大家參考。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線大體以黑龍江的黑河市和雲南省騰衝市劃一條直線為界,該線東南部人口多,該線西北部人口少。
  • 中國南北分界帶分布圖制定完成 涉及7省130縣市
    當代學者在豐富張相文的觀點後雖然提出了「『淮河—秦嶺』不單純是『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而是『中國南北地理氣候分界帶』」,但對於「南北分界」究竟是「一條帶」還是「一條線」等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還是沒有明確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