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7月30日,偉人在中南海召集了各路將領。他手指一點,眾人一起看向了東北。在丹東對面,朝鮮人民正在奮勇戰鬥,並試圖取得獨立。在東亞,美國虎視眈眈。在他們的扶植下,南韓成立了傀儡政權。朝鮮人民想要統一國家,卻遭到美國阻攔。美軍實施了仁川登陸。一夜之間,朝鮮大地上風雲急轉。
朝鮮開戰
面對重兵壓境的聯合國軍,金日成根本難以應對。於是,他急忙向北京求援。看著這封求救信,我們陷入了尷尬處境。一方面,老大哥蘇聯並不贊成出兵。面對二十多國的進攻,史達林也心有忌憚。在軍事方面,美軍排列世界第一。他們擁有大批航母,戰艦,殲擊機,轟炸機。最讓人忌憚的,美國人還擁有了原子彈。
朝鮮戰場戰火紛飛,我國人民大力援助。中國人民節衣縮食,將物資和軍械送了過去。即便如此,朝鮮人民軍還是節節敗退。他們越打越少,半數土地都落入敵手了。私底下,中蘇朝三方進行了會談。史達林堅持不插手東亞事務。朝鮮只是一個棋子而已,他們並不願意和美軍爆發大戰。
在戰略上,史達林過於軟弱。他只是加強了西伯利亞集團軍。並觀望戰爭走向。另一方面,我東北邊防軍立刻行動。數十萬軍人被緊急集合。到底出兵不出兵?偉人踱著步,一遍遍地翻看地圖。在抽完一根煙後,他下定了決心。無論如何,戰略主動權都要掌握在自己手裡。打上一場,對於我們更加有利。
為了更好地進行軍事部署,偉人還要問問各位將軍的意思。在入朝作戰指揮職位上,他心中有了人選。這人就是四野負責人林彪將軍。誰知,在軍委會議上,林總卻一聲不響。他始終在傾聽大家的發言。不管是出兵,還是不出兵。他並沒有表態。看著林總的神情,偉人略微有點擔心。
會議討論
眾所周知,林總是軍中的戰神。在解放戰場上,四野橫掃一片,所向披靡。在林總的帶領下,百萬軍隊從東北打到了海南。能夠指揮百萬人馬,擁有這樣的本事,全世界也找不出幾個。在會議上,偉人點名要他談談。不得已,林總站了起來。他率先認同了大家的看法。之後,他提出了新的意見。
彼時,國內百廢待興,國家經濟凋敝。面對世界頭號強國美國,我們不宜正面硬拼。只有休養生息,潛心發展,這才是有利之計。因此,林總主張。我們從各大軍隊抽調骨幹力量。沿著鴨綠江一線,鋪設重兵。觀察情況,時刻準備。實際上,蘇聯人正是如此做派。連大哥都不願意出手,家底薄弱的中國,更加不應插手。
偉人默不作聲。這一天的會議到此結束。看著軍隊中人心動搖,出兵之策必須得到林總的支持。於是,偉人將林總叫到了自己的屋裡。這一晚,他要好好做做工作。看著地圖,二人進行了一番討論。偉人試圖扭轉林總的思想,並讓他從戰略層面做思考。遺憾的是,林總向來謹慎。沒有十成把握的事情,他從來不做。
在菊香書屋中,林總堅持己見。在東北領兵多年,他了解實際情況。無論勝負,這場硬仗都會磨損國家實力。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關頭,我們實在不應該樹敵太多。偉人又點上了一根香菸。他不緊不慢地講解,從戰略上判斷了戰爭走向。隨後,他更是說出了最壞的情況:"如果美軍打過鴨綠江,我們怎麼辦?"一聽這話,林總站住了,他不假思索道:"那就打回去。"
出兵擊敵
聽到這話,偉人終於滿意了。後來,上級擴大了軍事會議。彭德懷,聶榮臻等其他老帥也趕來了。擴大會議上,領導一致通過了出兵朝鮮的意見。彭老總快人快語。當著一眾將領的面,他說出了偉人的心裡話。"就算打不贏,我們就當晚上幾年解放中國了。"一下子,大家的思緒都回到了從前。
在紅軍時期,在抗戰時期,我們遭遇了多少困難。那個時候,許多人都不看好未來。可如今,共產黨人創造了奇蹟。我們打下了江山,贏得了人心。不管多麼強大的敵人,在人民面前,在歷史正道面前,他們都會被碾成灰燼。經過一番推選,彭老總掛帥出徵了。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因為身體情況,林總沒有參與指揮。不過,他將精銳部隊全部交出。一些重要決策上,他更是出謀劃策。東北情況複雜,他積極調兵遣將。會同其他老帥,他們為彭老總做了支援。
1953年5月,在五聖山戰役之時,敵人出動了三萬精銳。宋時輪將軍死守陣地。黑壓壓的坦克迎面衝上,敵人的炮火震耳欲聾。戰鬥機,轟炸機呼嘯而至。敵人投擲了上萬噸炸藥。戰士們咬牙堅持,寧死不屈。戰鬥到最後,山坡都被削斷了五米。面對敵人的猛攻,中國人以死相搏。終於,我們打敗了對手。經歷五次戰役,在中國軍人的抗擊下,美國人被打回了三八線。
結語
抗美援朝的勝利是來之不易的。在武器裝備上,我們落後敵人二十年。冰天雪地的環境中,敵人能夠享受美味佳餚。而志願軍戰士只能就著雪水,啃著炒麵。因為缺少棉衣,大批戰士被凍死在前線。
直到生命最後一刻,戰士們依舊保持著衝鋒姿勢。面對殘忍的敵人,大家們拼死一戰。我們和美國士兵有著天壤之差。可是,中國人從來就沒有放棄。在戰爭打到最激烈的時候,偉人發出振臂高呼。"我們不會決定戰爭打多久。過去是杜魯門,現在是艾森豪,以後可能又是什麼總統。不管什麼樣,我們一定奉陪到底。一直打到完全勝利。"人民大會堂上,代表們激動萬分。中國人團結一心,我們不怕任何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