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期間,我跟隨城市荒野工作室的蒲公英老師到南匯東灘觀鳥。
秋日的清晨,寒露剛過,雲淡風輕,我們來到了南匯海堤邊被稱為「魔術林」的地方。這不就是一片小槐樹林嗎?有什麼神奇的?你是否和我有一樣的疑問?那就隨我一起去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上海地處長江入東海口,生物資源豐富,又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路線上,廣袤的溼地和平坦的林地為沿海岸線遷徙的鳥類提供了棲息地和食物,遷移途中來上海落腳已經刻進了這些候鳥的基因裡。但是,隨著城市快速擴張,灘涂不斷緊縮,南匯東灘便成了一塊殘存的寶地,溼地讓水鳥有了歇腳的地方,而「魔術林」就成了林鳥主要的補給站。
一到秋季遷徙高峰,旅鳥,也就是過路的鳥兒便如約而至。所以,第一天飛來的鳥在「魔術林」裡歇腳,很多第二天就繼續趕路往南飛了,而第二天又有一批新的鳥到「魔術林」裡歇息,鳥兒們不停輪換,這不就像在變魔術嘛!(大多小型林鳥喜歡在晚上遷徙。)
果然,在這片林子裡我看到了許多平時連名字都沒聽過的鳥,回家細數了一下居然有三四十種。
有長著可愛牛鼻子的牛頭伯勞;
當我意猶未盡走出魔術林時,忽然,頭頂飛過一群排著「人字形」的「大雁」,可能是剛剛起飛吧,它們飛得並不高,我用望遠鏡都能清楚地看到它們扇動的翅膀上的羽毛。可是,當我再定睛一看,它們不是大雁,居然是一群鴨子——斑嘴鴨。
在我的印象裡,鴨子可都是在水裡遊的,如今它們卻飛在了頭頂,奇妙的「魔術林」真是處處有驚喜啊!
觀鳥歸來,媽媽問我,能在「魔術林」看到那麼多種鳥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是的,「魔術林」是候鳥們的天堂,但是,不正因為城市快速擴張,灘涂不斷緊縮,使得鳥兒們不得不聚集到這一小塊合適的停棲地嗎?這樣想來,「魔術林」卻是人類的悲哀。我們要觀鳥、愛鳥,更要保護它們的家園,保護我們的大自然!
後記: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經濟與生態如何權衡發展是一個大學問,南匯是眾多候鳥的重要停歇地,有些鳥兒在此繁衍生息,有些鳥兒來此停棲覓食,有些鳥兒到此度過寒冬。希望上海能夠合理保留溼地與林地,守住鳥兒與其它動植物的家園。
現在,候鳥遷徙還在繼續,冬候鳥開始登上舞臺,雁鴨類、鶇、鵐、鴝、燕雀等大部隊也將來到。
目前開展的觀鳥活動有全天的「候鳥尋蹤」及半天的「觀鳥啟蒙」,長按二維碼識別前往活動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