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故事中領略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2021-01-10 求是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指出:「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抵禦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鍛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這就是「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下面我們從5個故事中領略抗美援朝精神。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的同時,國內掀起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圖為天津市人民舉行反對美國侵略的示威遊行(資料圖片)。

  毛岸英帶頭報名、勇上前線

  韓戰爆發後,從10月25日到12月24日,各地黨組織對各階層人民進行了大規模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宣傳教育,大大提高了各族人民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覺悟,廣泛開展了支援志願軍的活動。大批青年工人、農民和學生,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踴躍報名參加志願軍,入朝作戰。

  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1950年11月25日 ),譜名遠仁,字岸英,湖南湘潭人,是毛澤東與其第一任妻子楊開慧的長子。1950年10月,黨中央與毛澤東作出了抗美援朝的決定,毛岸英堅決要求入朝參戰並得到毛澤東支持。圖為毛岸英與其父親毛澤東的合影。

  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1950年11月25日 ),譜名遠仁,字岸英,湖南湘潭人,是毛澤東與其第一任妻子楊開慧的長子。1950年10月,黨中央與毛澤東作出了抗美援朝的決定,毛岸英在家中遇到了準備出徵的彭德懷,便要求入朝參戰並得到毛澤東支持。毛澤東對毛岸英疼愛有加,彭德懷等領導同志都不同意毛岸英赴朝鮮戰鬥,毛澤東回答「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在毛岸英苦苦追隨以及毛澤東的多次勸說下,彭德懷同意了,隨後他到志願軍司令部任俄語翻譯兼機要秘書。

  1950年11月25日上午,毛岸英因回指揮部取作戰圖,被凝固汽油彈擊中,壯烈犧牲。毛岸英陣亡後,彭德懷將此事電告周恩來,1951年1月2日第三次戰役結束後,毛澤東的秘書葉子龍等人向毛澤東報告毛岸英犧牲的消息,毛澤東抽起香菸,沉思許久才說「打仗嘛總難免要有犧牲。」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日成評價說: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國際主義的典範和楷模,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他犧牲了包括妻子在內至親至愛的五位親人,為了朝鮮人民的反侵略和保衛世界和平,他又把最疼愛的長子毛岸英送來朝鮮。

  黃繼光英勇頑強、捨生忘死

  黃繼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民族英雄。1952年10月19日晚,黃繼光所在的第2營奉命向上甘嶺右翼597.9高地反擊,必須在天亮前佔領陣地,為整個反擊戰的勝利奠定基礎。聯合國軍設在山頂上的集團火力點,壓制住志願軍反擊部隊不能前進。營參謀長命令第6連組織爆破組炸掉它。第6連向敵軍發起五次衝鋒,未能摧毀敵軍火力點,而且一個又一個戰友倒下去。

  這時離天亮只有40多分鐘了。時間就是生命。在這關鍵時刻,站在營參謀長身旁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他掏出早已寫好的決心書交給參謀長,懇切地說:「把任務交給我吧,只要我有一口氣,保證完成任務」。黃繼光在決心書上寫道「堅決完成上級交給的一切任務,爭取立功當英雄,爭取入黨」。營參謀長轉過身,沉思片刻,面對黃繼光堅定地說:「黃繼光,這次任務就交給你。我任命你為第6連第6班代理班長,一定要完成任務。」參謀長當即任命黃繼光為6班班長。黃繼光接受任務後,立即提上手雷,帶領兩名戰士向敵軍的火力點爬去。他們在照明彈的亮光下巧妙地前進,當離敵軍火力點只有三四十米時,一名戰士犧牲,另一名戰士負重傷。黃繼光的左臂被打穿,血流如柱,面對敵人的猛烈掃射,他毫無畏懼,忍著傷痛,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敵軍火力點前進。在距敵軍火力點八九米的時候,他舉起右手將手雷接連投向敵軍,但由於火力點太大,只炸毀了半邊,當部隊趁勢發起衝擊時,殘存地堡內的機槍又突然瘋狂掃射,志願軍反擊部隊的衝鋒受到阻止。這時,黃繼光再次負傷倒下。天就要亮了,這時黃繼光身邊已無彈藥,身體又多處受傷,他頑強爬向火力點,衝著敵軍狂噴火舌的槍口,挺起胸膛,張開雙臂,撲了上去。剎時,敵軍正在噴吐的火舌熄滅,正在吼叫的機槍啞然失聲。黃繼光用年輕的生命為部隊開闢了勝利前進的道路。在黃繼光英雄壯舉的激勵下,部隊高喊著「衝啊!為黃繼光報仇!」踏著黃繼光爬行過的道路,很快佔領了陣地,全殲守軍兩個營。

  1952年10月,黃繼光在上甘嶺戰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眼,為戰士們開闢了前進的道路。圖為油畫,表現的是黃繼光在撲向機槍眼的一刻。

  黃繼光後被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並授予「特級英雄」,抗美援朝戰爭中,黃繼光捨身堵槍眼的革命英雄壯舉,激勵和教育了幾代人。他那奮不顧身的大無畏英雄氣概為人們所景仰所傳頌。

  張桃芳刻苦訓練、機智殺敵

  70年前,志願軍與敵人在國力、軍力和裝備方面相差懸殊。僅以鋼鐵產量為例,1950年新中國才年產61萬噸,不到敵人的零頭。中國人民被迫進行了一場「鋼」與「氣」的較量,卻以「鋼少氣多」打出了軍威、打出了國威。廣大志願軍將士在極端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始終保持高昂士氣,刻苦訓練,英勇殺敵。張桃芳就是這樣的一個戰士。

  張桃芳(1931年-2007年10月29日),男,江蘇興化人,抗美援朝志願軍狙擊手,1951年3月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52年9月參加志願軍進入朝鮮戰場。他所在的24軍72師第214團一開始駐防在朝鮮的戰略要地元山。張桃芳所在的部隊到達前沿陣地時,抗美援朝戰爭已進入戰略防禦階段。當時敵軍憑恃先進的裝備,時常炮轟我前沿陣地,在白天堂而皇之地曬太陽、打撲克、跳舞,根本不把中朝軍隊放在眼裡。於是上級指示:「組織特等射手展開狙擊作戰,打擊敵人的猖狂氣焰。」張桃芳領到一支前蘇聯製造的莫辛—納甘步槍。雖然莫辛-納甘適宜在嚴寒天氣使用,但它是非自動步騎槍,每扣一次扳機,都要再拉一次槍栓,才能再打。加上它的槍管比較短,子彈的散布面較大,後坐力大,沒有經過刻苦訓練,很難精準命中目標。就連張桃芳,在第一次用它進行實彈射擊測試時,也是三發子彈脫靶。但這並沒有令張桃芳氣餒。他所在連隊堅守的陣地,就是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犧牲的597.9高地。到達高地的第一天,張桃芳就堅持讓班長帶他去看一看黃繼光犧牲的地方。他放眼望去,看到的卻是滿目荒山,彈坑密布。腳踏英雄犧牲的陣地,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替黃繼光等英雄報仇,做一個英勇的戰士。此後張桃芳像著了魔一樣,整天端著空槍,反覆練習舉槍動作,瞄準遠近不同的物體,不停扣發扳機,尋找感覺;他用破床單製成兩個沙袋掛在手臂上練習臂力,練到最後,他兩臂帶著十幾公斤沙袋時,仍能不差分毫地扣動扳機。夜晚,戰友們常見到張桃芳拿著空槍在坑道中對著晃動的油燈練習瞄準。一段時間後,張桃芳找到了感覺。在班長的推薦下,張桃芳開始了自己的狙擊生涯。那時沒有專業的狙擊訓練,訓練員把他們帶到前沿陣地,現場教他們怎麼測距,怎麼定標尺,怎麼算提前量。許多人沒想到,幾個月前還打空靶的新兵,竟在不久後成為聞名軍中的神槍手。張桃芳從熟悉陣地周圍地貌特徵入手,研究敵人的活動規律,將敵人常出沒的道路估測好距離,在戰壕中尋找理想的射擊點。兩個星期後,他適應了這種節奏,富有天賦的他開始顯露水平。接下來,他用240發子彈,擊斃擊傷了71個敵人。後來,張桃芳一發不可收,成為全連頭號狙擊手。24軍軍長皮定均聽說後,起初不相信這位新兵蛋子這麼厲害,找了一位作戰參謀,帶上一對自己都捨不得穿的皮鞋,囑咐參謀要親眼看見他打中三個敵人就把鞋子送他,後來張桃芳就在這個參謀面前打中了三個美國鬼子。自從上甘嶺的597.9高地出現志願軍狙擊手後,敵軍官兵再也不敢在前沿陣地晃悠。他們開始挖工事防備,工事建成後整天躲在裡面不敢抬頭,連大小便也用罐頭裝著,拋出工事外。難怪他們後來給上甘嶺北山陣地起名為「狙擊兵嶺」。美軍還專門調來了狙擊手予以反擊。張桃芳的這樣一支連光學瞄準鏡都沒有的步騎槍,成了抗美援朝志願軍狙擊手的標準配置。

  現如今,這支步槍被珍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注釋說:「抗美援朝戰爭中,它的主人使用它在32天內以436發子彈擊斃214名敵人,創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冷槍殺敵的最高紀錄。」1953年,志願軍總部為張桃芳榮記特等功,並授予他「二級狙擊英雄」的榮譽稱號,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他「一級國旗勳章」。

  邱少雲忍痛火燒、高度忠誠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廣大志願軍戰士,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無比忠誠,邱少雲就是這樣的戰士。邱少雲(1926--1952),出生於重慶市銅梁縣少雲鎮(原四川銅梁縣關建鄉) 玉屏村邱家溝。他9歲喪父、11歲喪母、13歲被國民黨軍隊抓去當兵。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為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士。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開赴前線途中,他冒著美軍飛機的掃射轟炸,從燃燒的居民房屋裡救出1名朝鮮兒童。1952年10月,邱少雲所在的部隊接受了一件光榮又艱巨的任務:在平康、金化之間的「391」高地上,消滅李偽匪軍,將戰線向南推進。

  391高地位於上甘嶺右翼鐵源東北十餘公裡處,山勢險要,狹長孤立,南北兩峰相對,全長1200米。高地上防守著敵人一個加強連,他們在高地上修築了大量的碉堡,布上了層層鐵絲網。奪取391高地,最大的困難是,從我軍陣地到該高地有3000米的開闊地。在這樣長的開闊地上出擊必然會造成突擊力量過多的傷亡,影響戰鬥的勝利。為了拔掉這顆毒釘,消滅391高地上的李偽軍,我志願軍某部領導機關派出偵察小組,對該高地上的地形地物、敵人的火力配備等情況摸得一清二楚。在此基礎上,我軍領導機關進行了充分的討論研究,決定在發起攻擊的前一天夜裡,將數倍於敵人的兵力潛伏到敵人的前沿。10月11日傍晚,全副武裝的三營指戰員集結在蔓山區,隨著師長的一聲令下,潛伏部隊像離弦的箭一樣,直朝著敵人的前沿陣地射去。戰士們經過了20公裡的行程,於22時到達了預定潛伏區。24時,部隊秘密地潛伏就緒。570多名志願軍戰士成線網狀密布在「三九一」高地前的草叢中。九連潛伏哨已前進到了距敵碉堡前500米處。邱少雲潛伏在391高地東邊距山腳只有60米的一條雜草叢的土坎邊。他們用草布滿全身,以免被敵軍發現,不管天氣多炎熱,也不管草叢中的蚊蟲叮咬,也絞絲不動。不久,山上的敵人向草叢中扔了兩發指示目標的煙幕彈,濃煙剛起,敵人就亂扔燃燒彈。立刻,潛伏地區燃起幾處大火,野草噼噼啪啪地燃燒起來,火越燒越大。這時,敵機又扔下了-排燃燒彈,有一顆落在離邱少雲2米遠的地方,四散飛迸著汽油燃燒液,濺在邱少雲的腿上。轉眼間,他腿上插的偽裝燒著了,火苗騰騰地往上冒,很快地變成了一團烈火把他包了起來。邱少雲的身後是一條水溝,他只要後退幾步,在泥水裡打幾個滾,身上的火就滅了。可是,只要他一動,敵人就會發覺。這時候,靠近邱少雲的小李、小張和老王緊張起來。他們三人望著全身被燒著的邱少雲,心裡十分難受。烈火燒在邱少雲的身上,就像燒在他們的心裡。他們真想撲過去,幫助戰友把火撲滅呀。但是,他們克制住了極度的痛苦,沒有那樣做。因為敵人正從望遠鏡裡觀察著這片燃燒的土地,只要有絲毫的動靜,敵人就會發現。這樣,不僅救不了邱少雲,潛伏計劃也要落空,更多的戰士的生命就要受到威脅。他們以邱少云為榜樣,嚴守著潛伏紀律,等待著貢獻時刻的到來。這時候,烈火從腿上已經燒到了邱少雲的頭上。他忍受著烈火燒身的難以想像的痛苦,立即把手中的爆破筒遞給了身旁的小李。10分鐘過去了,邱少雲還是一動不動地伏在那裡,嚴守紀律,咬緊牙關,雙手深深插進泥土中,以驚人的毅力忍受著劇痛,一聲不吭、一動不動、直至壯烈犧牲。

  邱少雲,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士。1952年10月11日晚,他參加所在的部隊潛伏「391」高地下面的草地時,遭到敵人的燃燒彈襲擊,邱少雲伏在原地,嚴守紀律,咬緊牙關,雙手深深插進泥土中,以驚人的毅力忍受著劇痛,一聲不吭、一動不動,直至壯烈犧牲。圖為油畫,表現邱少雲忍受火燒、原地不動的場景。

  邱少雲用年僅26歲的生命鑄寫了他對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的忠誠。1953年8月30日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於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 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

  羅盛教勇跳冰窟、救助兒童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廣大志願軍將士,深入朝鮮國土,熱愛朝鮮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與朝鮮人民和軍隊,團結奮戰,表現了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高度的國際主義精神,羅盛教就是這樣的一個代表。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爆發,羅盛教響應黨的號召,於1951年4月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並隨部隊奔赴朝鮮,任志願軍第47軍141師偵察隊文書。在朝鮮他曾參加了1951年陣地防禦作戰。在朝鮮前線,他親眼目睹美帝國主義對朝鮮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激起了他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和對朝鮮人民的深切同情。

  羅盛教是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愛民模範、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1931年生於湖南省新化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1年4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任某部偵察連文書。

  朝鮮人民對志願軍的深情厚誼,更使羅盛教深受感動。一次,部隊在一個風雹交加的黑夜行軍,伸手不見五指,一位朝鮮老大娘頂風冒雹地站在那裡,手提保險燈為戰士們照路,並不斷提醒志願軍戰士們:別掉進泥坑裡。羅盛教覺得只有用殺敵立功的實際行動,才能報答朝鮮人民的深情厚誼。他幾次要求上前線,可是指導員總是耐心地勸說他:「你的決心是好的,可是革命工作有分工,你正擔任文書工作,對消滅敵人是有保證作用的!」羅盛教更加努力地工作,除圓滿完成本職工作外,還經常冒著炮火到前沿陣地為戰友送飯,搶救傷員。一天,連觀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軍飛機轟炸,他冒著濃煙烈火,搶救出一位朝鮮老大娘和一名兒童。在朝鮮的日子裡,羅盛教時時感到朝鮮人民的深情厚誼,他和駐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裡的老鄉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經常幫房東大媽擔水、劈柴,鄉親們都誇獎羅盛教是好樣的。1952年1月2日清晨,羅盛教和戰友宋惠雲一起去河邊練習投擲榴彈。正值隆冬季節,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蓋住,4名朝鮮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裡附近的櫟沼河上滑冰,笑聲陣陣。忽然,從那裡傳來了呼救聲,其中一個名叫崔瑩的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聲呼救。羅盛教出早操後,路經那裡,聽到喊聲,立即向出事地點飛奔,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邊跑邊脫掉棉衣棉褲,冒著零下20℃的嚴寒,縱身跳入冰窟,潛入水中找尋,跳進了冰河。過了好一會,羅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氣,又鑽進水裡。又過了一會,羅盛教終於將落水的崔瑩託出水面。當崔瑩兩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時,突然,譁啦一聲,冰又塌了,少年連人帶冰又落入水中。幾經周折,羅盛教凍得全身發紫,渾身打顫,難以支撐,體力已快消耗殆盡。但仍以驚人的毅力再次潛入水中,用盡最後的氣力,過了很久用頭和肩將崔瑩頂出水面。這時宋惠雲已將一根電線桿拖到河邊,崔瑩抱住電線桿被拉上了岸。人們把羅盛教救了出來,但羅盛教因氣力耗盡,無力浮出水面,最終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犧牲時年僅21歲。全村老百姓都趕到了河邊,沉痛哀悼這位英雄的志願軍戰士。村民們將羅盛教安葬在村莊邊的佛體洞山。

  為了紀念羅盛教和羅盛教勇救落水兒童的善舉,1952年2月3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表彰羅盛教偉大的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為他追記特等功,並追授「一級愛民模範」、「特等功臣」的稱號。4月1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決定追授羅盛教「模範青年團員」稱號。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一級國旗勳章和一級戰士榮譽勳章。並將其獻身的櫟沼河改名為「羅盛教河」,崔瑩的家鄉石田裡改名為「羅盛教村」,安葬他的佛體洞山改名為「羅盛教山」,在山上建立了羅盛教紀念亭和羅盛教紀念碑,碑上鐫刻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主席金日成的題詞:「羅盛教烈士的國際主義精神與朝鮮人民永遠共存」。

 

  來源:求是網

  策劃:李孝純

  製作:曾嘉雯

  審核:李文閣 閆玉清

  監製:李達

相關焦點

  •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鴨綠江畔,仿佛還能聽到全國人民保家衛國的口號,歲月撫平了戰爭帶來的創傷,但抗美援朝中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卻代代相傳。為傳承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革命忠誠精神、國際主義精神為主要內涵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1月23日,丹稜縣仁美鎮雙橋小學校開展了傳承抗美援朝精神主題教育活動。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主題展|永恆的精神洗禮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主題展|永恆的精神洗禮來源:解放軍報作者:陶春曉 程致遠責任編輯:烏銘琪2020-11-07 08:45
  • 這群老英雄用歌聲向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致敬
    這群老英雄用歌聲向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致敬 視頻來源:新華社遼寧分社、新華社中國搜索、新華社音視頻部聯合出品(02:58)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 ...區河西學校開展「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主題隊會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七十周年,傳承和弘揚抗美援朝精神,砥礪奮進動力、珍惜和平歲月、激蕩愛國情懷,11月19日,寒亭區河西學校各中隊召開以「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為主題的隊會、故事會活動。
  • 「學深悟透先進思想,奮力踐行偉大精神」——法學院學生黨支部2020...
    ,奮力踐行偉大精神」,持續推進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傳承偉大抗美援朝精神主題教育系列活動並取得良好效果。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70年後,以北大援鄂國家醫療隊為代表的中華兒女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創造了世界矚目的奇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
  •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引專家熱議
    志願軍保家衛國、不畏強敵、捍衛和平的精神,感天動地。全景呈現的抗美援朝戰爭,是「四史」教育的生動教材,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生動教育,極大激發觀眾的愛國主義熱情,使觀眾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民族自豪感,雄辯地證明抗美援朝精神是我們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獲得戰勝一切困難的重要精神力量。
  • 從抗美援朝戰爭中汲取敢打必勝的精氣神
    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震驚了世界,立起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徹底終結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落後挨打的屈辱形象。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浴血奮戰及其偉大精神,為我們留下了永恆財富。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始終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
  • 傳承紅色基因,強化紅色血脈,弘揚抗美援朝革命精神
    為進一步幫助指戰員打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想信念,激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呼倫貝爾市森林消防支隊紅花爾基大隊以觀看抗美援朝作戰70周年為契機,強化自身紅色血脈,激發強大戰鬥力。
  • 2020致敬抗美援朝主題雲團課觀後感400字-800字
    今天晚上19時30分,團中央面向全國團員、隊員推出「致敬抗美援朝」主題雲團課、隊課,此次團課主要突出三個特點:一是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抗美援朝重要講話精神「翻譯」為具體場景、展品、故事,確保團員、隊員容易理解「為什麼打,為什麼贏,為什麼偉大」。二是經特批進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進行拍攝,讓更多青少年通過鏡頭感受震撼人心的展覽。
  • 英雄兒女,盤點;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戰鬥英雄
    為了紀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中朝兩國都以不同的方式悼念,為這場偉大的勝利而奉獻出年輕生命的英雄兒女們。正是他們在戰場上,敢作出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奉獻精神,最終戰勝強敵,將美帝趕出家園。不過,在戰勝強敵過程中,有許多志願軍戰士為此奉獻出年輕的生命。
  • 用電影膠片記錄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
    1952年10月,剛剛成立兩個多月的八一電影製片廠,迅速組成戰地攝製組,開赴抗美援朝前線。攝製組成員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機智勇敢、頑強拼搏,將電影攝影機鏡頭對準硝煙瀰漫的前沿陣地和被譽為「生命線」「鋼鐵運輸線」的後勤運輸保障工作,用電影膠片真實記錄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熱情歌頌了「最可愛的人」,也充分展示了新中國第一代軍隊電影人的壯麗風採。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側記新華社記者張曉松、鄒偉、梅世雄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70年前,由中華優秀兒女組成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肩負著人民的重託、民族的期望,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
  • 湖北:觀看抗美援朝影片 激發師生愛國情懷-未成年人網-全國未成年...
    湖北:觀看抗美援朝影片 激發師生愛國情懷 發表時間:2020-12-01 14:32:00    來源:未成年人網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丨老兵永恆——抗美援朝參戰老兵參觀紀念中國...
    老兵永恆——抗美援朝參戰老兵參觀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側記70年前,他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今天,他們特地來參觀正在這裡舉辦的「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看了這個展覽,我感覺又回到了戰場。」
  • ...永載史冊的豐碑——寫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新華社發(劉海東 攝)精神之戰「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我們戰勝前進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動力」遼寧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自今年9月19日重新開放以來,全國各地遊客和觀眾紛紛來到這裡,追思歷史,緬懷先烈。
  • 抗美援朝系列電影有哪些 《金剛川》等四部影片上映
    發布會上主創借幕後故事帶領觀眾走近歷史,談及此次詮釋中國人民志願軍,演員張譯、吳京給出「榮幸」二字,主創談到影響自己的英雄時更動容流淚。原抗美援朝攝影隊攝影助理楊中耀老人將珍藏近70年的戰場茶杯帶到現場,動情講述背後故事,英雄王海上將女兒更特別出席,全場電影人起立致敬,掌聲經久不息。
  • 推薦幾部抗美援朝的經典愛國主義電影
    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一起,歷經兩年零九個月捨生忘死的浴血奮戰,終於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譜寫出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
  • 2020中國電影:主流故事傳遞中國精神
    在2020年的下半場,中國電影抓住有利時機果斷髮力,重量級作品不斷形成觀影熱潮,在這特殊的半年時光中創造了新的歷史。電影票房首超北美,產業空間未來可期受疫情影響,電影行業被按下了暫停鍵。面對史無前例的困境,政府部門率先行動。2020年5月,財政部、國家電影局等部門發布電影行業稅費支持政策,形成推動電影行業儘快重啟的強大動力。
  • 血與火的洗禮——記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東坡兒女
    四川新聞網消息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之際,東坡故裡人王曉月發表《血與火的洗禮——記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東坡兒女》一文,介紹了當年眉山人民為抗美援朝所做的貢獻,本網全文發布這篇紀念文章。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誕生後所面對的第一次反對外來侵略的保家衛國戰爭。戰爭的勝利,昭示了一個偉大民族的新生!
  • 《金剛川》熱血上映,《上甘嶺》《英雄兒女》等10部抗美援朝電影...
    從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以來,反映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電視劇一直長盛不衰,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有哪些經典的抗美援朝電影,讓我們重溫這些作品,以紀念和緬懷這場光榮而偉大的戰爭。 1、《上甘嶺》 《上甘嶺》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故事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