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這是毛主席寫給彭德懷元帥的《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這首詩因為彭德懷元帥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卓越功勳而揚名天下。
這也讓很多人都誤以為這首詩是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時期寫給彭德懷元帥的,比如我的一名朋友。
今天小北和朋友聊天的時候,就談到了抗美援朝之戰,談到這裡便說起了彭德懷元帥,以及『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句詩。
然後我的這位朋友便跟我槓上了,非說這首詩是在抗美援朝時期寫的,後來還是我專門給他查了查資料,才把他給說服了。
小北感覺可能很多人會有這樣的誤區,所以便寫了這篇文章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這首詩,並不是寫在抗美援朝時期,這首詩其實是毛主席在長徵時期寫給彭德懷元帥的。
這首詩出自中央紅軍到達陝北蘇區之後的吳起鎮戰役,這場戰役也就是長徵史上有名的"切尾巴"戰役!
1935年10月19日,我中央紅軍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陝北一帶的吳起鎮,不過我軍剛剛在吳起鎮宿營,國軍追兵便也陰魂不散的追了過來。
國軍追兵有寧夏二馬(即馬鴻逵和馬鴻賓兩人)的一個騎兵團,以及東北軍白鳳翔所部的騎兵師。
國軍追兵都有戰馬騎乘,在機動性上要比我軍強上很多,我中央紅軍要想繼續前行,就必須要先切斷身後的這兩個小尾巴,否則我中央紅軍若是在行進之時被敵軍騎兵追上,必定會遭受重大損失。
毛主席經過沉思熟慮決定就在這裡打上一仗,將身後的小尾巴給切斷!
毛主席親自點將彭德懷,並將周恩來、葉劍英和聶榮臻等人找來一起商議作戰方案,會議中,毛主席做出指示:「決不能讓敵人進入邊區」,並令彭德懷立即指揮發起吳起鎮戰役!
馬家軍先前曾和徐海東率領的紅25軍交過手,馬家軍被徐大將擊敗,馬家軍折損慘重,因此馬家軍便想拿我中央紅軍開刀討回便宜,馬家軍一路策馬急行,一馬當先行進在追兵的最前方。
馬家軍追擊我中央紅軍的部隊為馬培清所部的騎兵團,馬培清在探知我中央紅軍在吳起鎮宿營的消息之後,便連忙率軍追擊而來。
不過我中央紅軍早已經做好了準備,在彭德懷的指揮之下,我中央紅軍一部已經在敵軍的必經之地設下了埋伏,埋伏在此地的是我中央紅軍幹部團的40餘名戰士,這支小部隊由幹部團二營五連連長肖應棠率領。
馬培清所部騎兵團一路奔騰,很快便進入了我中央紅軍的伏擊圈,隨著肖應棠一聲令下,道路兩側的山頭之上,立刻傾瀉下狂風暴雨一般的子彈,馬家軍驟然遇伏,立時陣型大亂,只能倉皇逃命。
馬培清所部騎兵團遭到我軍的當頭棒喝之後,再也不敢輕舉妄動,只能退兵二十裡就地安營,等待著東北軍白鳳翔所部的騎兵師前來與其會和。
此前東北軍雖然在勞山和榆林橋等地的戰鬥中,被我陝北紅軍和紅25軍打得潰不成軍,但是東北軍將領卻對我中央紅軍的戰力感到不以為然:東北軍將領認為,我中央紅軍裝備落後,又是遠道而來的疲勞之師,他們東北軍武器精良又是以逸待勞,怎麼可能打不過中央紅軍!
東北軍將領的樂觀情緒讓東北軍上下都對我中央紅軍的戰力有些輕視,這也為東北軍的大敗埋下了伏筆!
白鳳翔率領騎兵師和馬培清所部的騎兵團會和之後,白鳳翔見馬培清一身狼狽,馬家軍也大有戰事不利便立刻撒腿跑路的架勢,心中對其分外鄙夷。
在馬培清詢問白鳳翔,到底要不要追擊上去和我中央紅軍作戰的時候,白鳳翔還比劃了幾下手槍,趾高氣昂的說道:「不是我想打,是這玩意兒想打!」
於馬培清見白鳳翔求戰心切,只能與其合兵一處,再度殺向我中央紅軍駐軍的吳起鎮。
這次我中央紅軍並沒有沿途設下埋伏,只是派出了零星的小支部隊不斷的進行襲擾,打了就跑根本不和東北軍硬拼。
白鳳翔見我中央紅軍『節節敗退』,心中更加得意,意氣風發的白鳳翔令麾下騎兵師再度加速,直向著吳起鎮飛撲而來。
馬培清先前已經吃過一次虧了,這次便長了一些記性,他見我軍的情況有些不對勁兒,便讓手下的騎兵團減緩了速度,只是遠遠的墜在東北軍的後面,當天晚上紮營的時候,馬家軍已經落後了東北軍大約有十裡的路程。
不過白鳳翔卻對此不以為意,仍令東北軍就地紮營。
第二天一早,我軍伏兵四起,直接將東北軍包了餃子,馬培清看到我軍大舉殺來,率軍撥馬就跑,由於馬家軍是在東北軍後方十裡外紮營,這也得以讓他成功突圍,並沒有受到多大的損失。
我中央紅軍採用『分塊切割,相機包圍』的戰術,把東北軍騎兵切割包圍在楊城子、圪坻梁、柳樹梁及燕山梁一帶。
經過幾個小時的激戰之後,我中央紅軍成功殲滅了東北軍的1個騎兵團,擊潰了東北軍的另外兩個騎兵團,並將馬培清所部騎兵團擊退,此役我軍打死打傷敵軍600餘人、俘虜1000餘人、繳獲戰馬馱馬1600餘匹、繳獲重武器(山炮、迫擊炮、重機槍)數十門(挺)。
此戰之後,我中央紅軍利用繳獲的武器、戰馬和人員組建了一支騎兵部隊,這也大大的擴充了我軍的力量。
吳起鎮戰役,讓我中央紅軍切斷了長徵路上一直甩不掉的「小尾巴」,成功的實現了戰略大轉移,這一仗也是我中央紅軍進入陝北蘇區後的第一個大勝仗,為我中央紅軍在陝北蘇區立足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戰後,毛主席便為吳起鎮戰役的指揮官彭德懷寫下了這篇著名的詩篇: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沒有老一輩革命家的無私奉獻,就沒有我們如今的新中國,對於這些歷史我們要牢記於心,千萬不要張冠李戴!
我是小北最光陰,深耕歷史文化,暢談歷史往事,每天都會分享歷史軍事文章,同樣喜歡歷史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