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中大名鼎鼎的三陳、三楊和三梁分別是誰?

2020-12-06 騰訊網

弘揚陳氏優秀文化傳播正能量

中國近代史風起雲湧,造就了一大批英雄人物,無數的軍人先後登上了歷史舞臺,為國為民徵戰一生,他們很多人經歷了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場和抗美援朝等戰爭。這些人功勳卓著,到了1955年新中國第一次實行授銜,他們大部分都成了將軍。在第一批授銜的將軍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授銜人中有人是兄弟,有人是叔侄,有人是連襟,還有的人是翁婿。而在開國將帥中流傳著三陳、三楊和三梁,他們分別是誰呢?

在解放軍中三陳名氣十分大,這三位之中有一位是開國大將,兩位開國上將。

三陳

陳賡

三陳中要說誰最出名莫過於這位陳賡大將了,早年入黃埔軍校並且加入了中共,是著名的黃埔三傑之一,曾參加東徵討伐陳炯明等,並且救過蔣介石的性命。後來在上海主持特科工作,紅四方面軍成立調任紅四方面軍12師師長。在上海被捕後逃脫進入蘇區擔任幹部團團長,曾經指揮幹部團巧渡金沙江。

全面抗戰爆發後,陳賡擔任八路軍129師386旅旅長,在陳賡的率領下,第386旅打出了威名,甚至日寇的鐵甲車上都懸掛著專打386旅的標語,可見日軍對386的痛恨和忌憚。

在上黨戰役中,陳賡率領太嶽縱隊共殲敵1萬4千餘人,活捉閻軍第19軍軍長史澤波,炮兵司令胡三餘等將官多人。解放戰爭中陳賡指揮部隊殲滅天下第一旅,豫西拖垮李鐵軍,後來擔任二野第四兵團的司令員,進軍西南,建國後曾經去越南援助胡志明,回國後出任抗美援朝副司令,回國組建哈軍工。1955年陳賡被授予大將軍銜。

陳錫聯

陳錫聯早年參加紅軍,隸屬於紅四方面軍,曾經擔任過,紅四方面軍師長,打仗勇猛,用小鋼炮之稱,是紅軍中的一員戰將。

全面抗戰爆發後,陳錫聯擔任八路軍第129師385旅769團團長。陳錫聯打響了129師抗日的第一仗,那就是夜襲陽明堡機場,打出了129師的名聲,1940年陳錫聯破襲白晉鐵路作戰中,率部採取腹地開花」、內外結合的戰法,迅速殲滅南關鎮日軍。

解放戰爭時期,陳錫聯擔任二野的兵團司令,率部迂迴和解放大西南,1955年陳錫聯被授予上將軍銜。

陳再道

陳再道,1927年9月參加大別山南麓秋收暴動,同年11月參加黃麻起義,在紅軍時期陳再道隸屬於紅四方面軍,曾經擔任過紅四方面軍的軍長。

全面抗戰爆發後陳再道擔任129師386旅副旅長,協助旅長陳賡指揮七亙村、黃崖底和長生口等戰鬥。後來陳再道被任命為東進縱隊司令員,開闢了冀南抗日根據地。

解放戰爭時期陳再道擔中原野戰軍第二縱隊司令員。1946年9月陳再道率2縱參加巨野戰役,在龍堌集成功阻擊國民黨第5軍11天,成為此次作戰的模範防禦戰例。建國後在中原山區剿匪,被劉伯承司令稱之為:「再道之勇」,1955年陳再道被授予上將軍銜。

三楊

楊成武

楊成武早年參加紅軍,在紅軍時期歷任連政治委員,教導大隊政治委員,紅十一師第三十二團政治委員,紅二師第四團政治委員,紅一師師長兼政治委員等職務,楊成武在參加了長徵途中,曾經率部飛奪瀘定橋、奇襲臘子口。

抗日戰爭時期,楊成武被任命為八路軍第115師獨立團團長,後來擔任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曾經指揮部隊擊斃日本軍「蒙疆駐屯軍」最高司令官阿部規秀中將。

解放戰爭時期初期楊成武任晉察冀軍區第一野戰軍冀中縱隊司令員,晉察冀軍區第三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等職務,組織指揮了清風店戰役、石家莊戰役、平漢北段戰役等。後來調入華北野戰軍,擔任華北野戰軍第三兵團司令員、第二十兵團司令員。是華北野戰軍的一員名將。建國後率部參加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楊得志

楊得志,他在紅軍長徵之初就擔任紅一軍團第一師一團團長,率領第一團強渡天險烏江,全殲嵩明縣城國民黨守軍;繼又組織「十七勇士」突擊隊強渡大渡河!後來升任紅軍師長,

全面抗戰爆發後,楊得志被任命為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5團團長,是八路軍最初的正規編制主力團之一,楊得志曾率部參加平型關戰役,後來因為旅長徐海東身體多病,楊得志擔任副旅長,代替徐海東處理旅部的工作,在抗戰中,楊得志戰功卓著。

解放戰爭時期楊得志率部參加了邯鄲戰役、正太戰役和青滄戰役楊得志指揮石家莊戰役,開創了奪取堅固設防城市的先例,拔除了國民黨軍在華北的一個戰略要點,使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大解放區連成了一片。平津戰役中楊得志率部圍困、攻克新保安,全殲守敵國民黨軍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的「王牌」第35軍另2個師。抗美援朝楊得志率部參戰,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楊勇

楊勇,在當時因為聽到主席的講課,深受感染,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進入紅軍之後,在紅三軍團第八軍,在紅軍時期就能徵善戰。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楊勇任紅一方面軍第1軍團1師、4師政委的職務,率部參加直羅鎮、東徵、西徵和山城堡戰役,為保護陝北根據地立下大功。

全面抗戰爆發後,楊勇被任命為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6團副團長,不久就升任團長,曾經率部參加平型關戰役。1939年3月初楊勇率部隨第115師東進支隊由晉西到達魯西,在他的指揮下686團取得首戰樊壩的勝利,領導開闢魯西抗日根據地。

解放戰爭時期楊勇率第七縱隊,縱橫於晉、魯、豫戰場。取得了一個又一下勝利。後來楊勇被任命為第二野戰軍第5兵團司令員,參加解放大西南的戰役。1955年楊勇被授予上將軍銜。

三梁

這三位將軍都姓梁,來自同一個村子,按照輩分來說是祖孫三人。

梁仁芥

1930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員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梁仁芥歷任宣傳隊分隊長、獨立營政治委員、團政治處主任、科長、縣遊擊隊政治委員、縣委書記、師政治委員、軍政治委員、省軍區政治委員等職。

全部抗戰爆發後,梁仁芥被任命為八路軍120師教導團政治處副主任。解放戰爭時期,梁仁芥任中共晉綏六地委書記兼晉綏軍區第六分區政委後調任第一野戰軍3軍7師擔任政委。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任志願軍1軍政委,回國之後擔任蘭州軍區副政委的職務,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他是三梁中輩分最高的。

梁興初

三梁中名聲最大的就是梁興初了,參加紅軍之後,梁興初作戰勇敢,逐步升任團長,在中央蘇區一至五次反「圍剿」作戰中,英勇頑強,機智靈活,身先士卒,與敵拚搏,榮獲紅四軍三級獎章。

全面抗戰爆發後,梁興初被任命為八路軍115師營長,在此期間參加了舉世聞名的平型關大捷。後來梁興初隨115師挺進山東,並擔任蘇魯豫支隊副支隊長兼四大隊隊長,在指揮崔莊戰鬥中,殲偽軍四個團,為開闢湖西抗日根據地創造了有利條件。解放戰爭中隸屬於第四野戰軍,曾經參加了黑山阻擊戰

真正讓梁興初揚名的是抗美援朝,當時梁興初擔任38軍軍長,入朝作戰先是失利,後打出了威風,38軍也被稱為萬歲軍。1955年梁興初被授予中將軍銜。

梁必業

梁必業是三梁中輩分最低的一位,1930年9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在紅軍時期他曾經擔任紅一軍團總政治部總務部處長。

全面抗戰爆發後,梁必業,被任命為八路軍第115師政治部總務處處長,後來擔任115師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兼山東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等職務。

解放戰爭時期身為山東軍區第一師政委的梁必業率部挺進東北,擔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一師政治委員,第一縱隊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後擔任解放軍第38軍政委。1955年梁必業被授予中將軍銜。

三陳三楊和三梁可謂是那個時候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種也許是巧合,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戰功卓著,為國家和民族立下赫赫戰功,他們的美名永遠流傳後世。

相關焦點

  • 1955年時,解放軍中有4個兵團級的少將,他們分別是誰?
    1952年的評級將解放軍的軍隊級別分為十一等二十四級,第一等是軍委,第二等是大軍區,第三等就是兵團,考慮到前兩等的人數,所以兵團級別的一般對應就是上將、中將。不過事情也有特殊的存在,1955年的少將中,有四人是被評為軍團級的,這四人是誰呢?又分別是什麼原因呢?
  • 解放軍在東海及福建南部海域軍演,綠媒緊盯:分別在臺灣南北兩端,有...
    【環球網報導 記者尹豔輝】臺灣親綠媒體《自由時報》1月12日報導稱,臺軍方高層官員今天(12日)說,解放軍近日分別在臺灣北部的東海海域實施多艘軍艦實彈射擊與對抗演練,在臺灣西部的福建南部海域進行直升機大編隊跨海突擊、島礁佔領演練。
  • 程彤:誰在馬航事件中大發其財?
    BWCHINESE中文網3月25日文章 原題:馬航事件誰在大發其財?馬航事件掀起的經濟「衝擊波」正在行業間蔓延,但也有人從中大獲其利,他們究竟是誰呢?北京時間24日晚10點,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召開緊急發布會。
  • 陳新滋院士落戶中大
    在聘任儀式上,中山大學校長羅俊教授、藥學院院長黃民分別代表學校和學院與陳新滋院士籤署聘任合同。截至今年5月,中山大學有院士17人,不過其中10人是雙聘,人事關係在學校的有7人。分別是羅俊、計亮年、許寧生、蘇鏘、陳小明、曾益新和林浩然。隨著陳新滋的加盟,這一數字已經增加到8個。
  • 「中國人民解放軍」這個稱謂首次出現在哪裡,何時正式使用?
    每當發生自燃災害的時候,在其他國家和我們中國產生糾紛的時候,在盛大的閱兵儀式上,還有其他的重大事件中,常常會出現一群特殊身份的人。他們不僅會在第一時間趕赴到現場,還有著一個特別的名字,那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
  • 1985年至2016年,歷任解放軍第一集團軍政委都是誰,什麼軍銜?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集團軍是在第一軍的基礎上調整組建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歷史最為悠久的部隊之一,其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30年賀帥在湘鄂西創建的中國工農紅軍紅二軍團,此部隊先後參與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和老山防禦作戰,是一支實戰經驗豐富,戰鬥力強勁的英雄部隊。1985年,我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百萬大裁軍。
  • 廣東樂昌發現中大天文臺遺址 有助還原中大天文系歷史
    廣州日報記者了解到,廣東省規劃師建築師工程師志願者協會(以下簡稱省「三師」專業志願者協會)志願者和省考古所、華工、中大的多位教授去年底在坪石中山大學校舍遺址調研期間,意外發現了中山大學天文臺遺址,這將有助還原中大天文系歷史,特別是填補抗戰教育史研究的空白。
  • 解放軍第一次渡海作戰是誰指揮的?不是葉飛,也不是韓先楚
    許世友一生,和山東密不可分。從1941年開始,許世友在山東戰鬥和工作了16年。從抗戰時期的奇襲牙山、打擊趙保原,到解放戰爭的鏖戰孟良崮、攻克濟南,山東的抗日和解放都和許世友息息相關。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解放軍的第一次渡海作戰,也是許世友在山東指揮的,這就是長山列島戰役。這是山東全省解放的最後一仗,也是許世友第一次指揮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1949年6月,山東境內的戰士基本結束,只剩下長山列島被國民黨殘部盤踞。
  • 這才是解放軍巡臺的真正原因?臺軍恍然大悟,同日解放軍戰機出動
    值得一提的是,臺防務部門2日發布2020年年報聲稱,解放軍巡臺有很多原因,去年除因個別事件或解讀不同而有所差異;整體而言,是回應美軍在區域活動及所謂「臺美關係升溫」的態勢十分明顯。臺灣防務部門防務安全研究院同時宣稱,解放軍軍機巡臺有4個原因。第一是所謂「海峽中線」未延伸至臺灣西南空域,解放軍軍機藉由進入此地區,測試臺灣反應並施予壓力。
  • 解放軍在彭鎮勇破敵人的「固若金湯」
    鎮中當時修有3座高10多米的碉樓,名稱分別為「哨樓」「天乙樓」「地落樓」,能俯視全鎮,布置火力可控制鎮內鎮外幾公裡的區域,3樓相望又可互相以火力支援。鎮內又有劉家碾溝穿街而過,可藉助溝沿實施防禦。鎮東西兩頭街口外200餘米處,在公路兩側各修有一座堅固的土石結構碉堡,防守設施非常齊全。
  • 臺防衛部門和外事部門要求解放軍「節制」 臺媒:美國還沒來 大陸就...
    (圖源:新華社) 正值解放軍密集軍演,臺「國防部」及「外交部」日前分別召開記者會,表示解放軍在西南方海空域進行大規模軍事演訓,要求解放軍節制,並呼籲國際社會共同正視此「形成中的侵略性力量」,同時宣稱已將威脅信息通報「重要友我國家」。
  • 從中大教授王曉瑋的不當行為而得出的思考
    我最愛的高校之一,中大竟然發生了這樣的負面新聞。之前也有一起事件是發生在中山大學南方學院的,我以為是中大,原來是一所其他的二本學校,我想不可能是中大,而這一次.....根據新聞所說,有學生對此發現他在10分鐘內分別向名為「南沙地產10」、「南沙地產8」發送不正當言論,根據截屏的顯示是「怕壓壞你」,「找個酒店做愛」。
  • 蘇起:美軍軍力不如解放軍,無法保障臺灣安全
    臺灣前「安全會議秘書長」、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9月12日在「戰略對話:臺美中大未來論壇」上說,「美國五角大廈最新軍力報告已坦承美國的軍艦、飛彈、防空都落後解放軍」,美國迄今對臺的所有動作,包括高層訪臺、「六項保證」、臺灣媒體宣傳等,都只凸顯「心有餘」,改變不了「力不足」的客觀事實。
  • 中大獲單筆10億元捐贈、中大國際創新谷揭牌、中大學子在全國大學...
    原標題:中大獲單筆10億元捐贈、中大國際創新谷揭牌、中大學子在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喜獲佳績…… | 資訊速遞 校園新聞、科研資訊,我們與你一同分享。 為中大國際創新谷揭牌 5月17日下午,中大國際創新谷啟動儀式在我校廣州校區南校園懷士堂舉行。
  • 中大、華工分庭抗禮
    在今年最火爆的兩個領域「新消費和電動汽車」,中大和華工各佔重要一席。  再往前看,廣州高校出來的A股董事長,更是一個個都耳熟能詳。  中大系中,海大集團董事長薛華,畢業於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公司市值近接近1千億;超圖軟體董事長鍾耳順,畢業於中山大學地理系,公司市值近百億。還有智光電氣實控人李永喜、佳都科技董事長劉偉、潤都股份創始人李希都出自中大系。
  • 繼深大、中大和南科大後,深圳第4個醫學院要來了!
    據港中大(深圳)透露,臨床醫學專業及藥學專業將和正在建設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統籌規劃,最早將於2021年啟動本科招生。值得一提的是,醫學院啟動大樓改造設計項目招標公告已於2019年9月10日發布。這意味著,繼深圳大學、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南方科技大學之後,深圳第四所醫學院要來了!
  • 中大青年教授論文登《科學》
    賀雄雷是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青年學者,本科在中大就讀,2007年從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畢業後,通過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並直接被聘為教授,當時年僅30歲。回到母校後,賀雄雷致力於染色體的研究,2010年分別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 Genetics》發表兩篇論文。
  • 誰在馬航事件中大發其財?
    但是,CNN竟從中大獲其利。  波士頓SuffolkUniversity歷史系助理教授薛湧撰文稱,從馬航失蹤那天起,CNN幾乎每天黃金時間的新聞都以馬航的迷局開始。這段時間,世界上並非沒有大事。特別是烏克蘭的克裡米亞危機,恐怕是冷戰結束後世界格局最為深刻的變動之一,也許標誌著新冷戰的開始。然而,CNN用馬航事件把西方與俄羅斯摩拳擦掌的對峙擠下頭條新聞。
  • 中大醫院2016大事件回顧
    點擊查看 2016年對於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3000多名醫務人員來說,是辛勤付出的一年,是喜獲豐收的一年,也是溫暖而感動的一年。關心支持中大醫院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與我們一起走過了美好而又難忘的日子,請您與我們一起回顧2016年度大新聞,銘記那些重要的時刻。
  • 解放軍住保溫方艙穿短袖,室內外差34度
    近日,解放軍報官方媒體刊發專欄文章,詳細記錄了軍報記者深入祖國西北邊陲的所見所聞。在這篇文章中,主要介紹了解放軍的一種新型保溫方艙,而這種方艙在我軍傳統的後勤裝備中絕對算是一項黑科技。根據介紹,這種方艙是經過特殊設計的,即便屋外的溫度低至-40度,屋內仍然能保持15度左右的溫度,然而這種室溫卻既不靠燒煤,也不需要用電,只需要附近設置一處太陽能蓄熱房,而且方艙和太陽能蓄熱房的拆解都非常方便,這為戰士常規換防任務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就連記者所看到的房子都是戰士們自己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