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第一次渡海作戰是誰指揮的?不是葉飛,也不是韓先楚

2020-12-05 老楊話文史

許世友一生,和山東密不可分。從1941年開始,許世友在山東戰鬥和工作了16年。從抗戰時期的奇襲牙山、打擊趙保原,到解放戰爭的鏖戰孟良崮、攻克濟南,山東的抗日和解放都和許世友息息相關。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解放軍的第一次渡海作戰,也是許世友在山東指揮的,這就是長山列島戰役。這是山東全省解放的最後一仗,也是許世友第一次指揮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

1949年6月,山東境內的戰士基本結束,只剩下長山列島被國民黨殘部盤踞。

長山列島(又稱長山群島),位於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之間,扼渤海灣(北京、天津)門戶,由南長山島、北長山島等17個島嶼組成,以南長山島為最大。盤踞該島的是國民黨海軍陸戰2團,有6條兵艦停泊在南、北長山島海域,還有部分陸軍駐守在大小黑山島等島嶼上。他們經常出動擾亂漁民捕魚,搶掠財物,到沿海偷襲我軍哨所。

山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決定,以木船對兵艦,渡海解放長山列島。可是,在進攻長山列島的前夕,費了好大力氣搞到的500多條木船,被颱風一夜間全刮壞了。許世友聽說後十分生氣,他親自到停靠木船的海邊視察,對72師等參戰指戰員說:「刮颱風也得打,抱塊木板也得打過去!」

指揮員們都清楚,許世友的決心要是下了,決不動搖。你不打也得打,怕也沒有用。攻島指揮員們只得克服困難,千方百計重新搞船。

許世友也不是只對部隊下命令,他深知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道理,親自到前沿察看地形,了解情況。他向當地漁民詳細詢問有關氣象知識和航海知識,還經常和指戰員們一起研究渡海作戰的細節,就連敵方島嶼沿岸的礁石、港灣等,許世友都了如指掌。

1949年8月11日晚,許世友下達了進攻命令。第72師,警備第4旅、第5旅,分別在蓬萊劉家旺、弈家口、解宋營起渡,雖然船隊航行到一半路程時遇到風力減小的困難,但是渡海部隊依然奮勇向前。12日凌晨,警備4旅、5旅相繼攻佔大小黑山島、大小竹山島,將停泊在南、北長山島的國民黨兵艦吸引過去。

2時許,主攻南、北長山島的第72師接近島岸,在炮兵火力掩護下迅速登陸,與守島國民黨軍展開激戰,當日下午攻佔南、北長山島。

第4、第5警備旅攻佔大小黑山、大小竹島後,以警備5旅為主,向砣磯島、大小欽島、南北皇城島發起進攻。至8月18日下午,國民黨軍殘部棄島逃遁,奪島戰役勝利結束。

長山列島之戰斃敵200餘名,俘敵1300餘名。這一仗連許世友也沒放在心上,但是卻開創了人民解放軍用木船打兵的先河,為後來的海南島戰役、一江山島戰役等渡海作戰奠定了實踐基礎。

相關焦點

  • 他們是誰?
    據有關資料,有兩位開國上將曾擔任過福建省委書記,他們是誰呢?我們往下看:第一位是葉飛上將。葉飛祖籍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鎮,生於菲律賓奎松省,是唯一具有雙重國籍的開國上將。1928年,14歲的葉飛參加革命工作,歷任共青團福建省委宣傳部部長和代理書記、福州中心市委書記。1934年,葉飛任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政治委員,領導軍民堅持了極其艱苦的三年遊擊戰爭。全面抗戰時期,葉飛擔任過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第一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新四軍第一師師長兼蘇中軍區司令員,參與開闢蘇北抗日根據地,參加黃橋戰役,指揮車橋戰役。
  • 新中國歷史上唯一具有雙重國籍的開國上將是誰?
    1928年,葉飛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擔任共青團福建省委宣傳部部長、代理團省委書記。開始從事秘密革命工作。1932年3月,葉飛加入中國共產黨,參與創建閩東革命根據地和紅軍遊擊隊。葉飛在中共福建省委遭到破壞、與中共中央失去聯繫的情況下,以特派員的身份,果斷地主持召開會議,重建中共閩東特委,並成立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
  • 一個老兵與一座渡海作戰紀念園
    6月15日,由當地群眾、第四野戰軍後代及社會各界人士籌資修建的渡海作戰紀念園在燈樓角揭牌。這座面朝大海、滿園栽種「英雄樹」木棉樹的紀念園,主體是一座高大聳立的渡海作戰紀念碑和渡海作戰時118師犧牲的7位無名烈士合葬的墳塋。從立碑,到合墓,再到建園,前後持續了6年之久。這6年間,始終未曾缺席的,是老兵張寶賢的身影。
  • 清軍艦隊三次渡海攻臺,都曾被大風擊退
    劉國軒指揮的鄭氏水軍作戰過程令人困惑:偌大的水師艦隊按兵不動,幾次貽誤主動出擊的好機會,坐等施琅水師前來進攻。最終鄭氏水師被打得一敗塗地。根據歷史記載,劉國軒消極作戰也有很充分的理由——等待風暴來臨。1683年7月9日(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五日),施琅水師剛抵達澎湖,劉國軒表示:「炮臺處處謹守,彼何處灣泊?當此六月時候,一旦風起,則彼何所容身?
  • 解放軍損失最慘痛的戰役,此戰役後再未進攻過臺灣!
    在淮海、平津等三次戰役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徹底打敗了國民黨軍隊。蔣介石別無選擇,只好撤退到臺灣。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49年7月進入福建。十兵團先後發起了福州、廈門等戰役,並取得了勝利。我軍與金門敵人隔海相望。作為通往臺灣的門戶,奪取金門,解放臺灣,成為全中國人民的希望。解放軍登上金門以來,與國民黨軍隊進行了三天三夜的戰鬥。解放軍三個團共三批登陸。
  • 解放軍中大名鼎鼎的三陳、三楊和三梁分別是誰?
    這些人功勳卓著,到了1955年新中國第一次實行授銜,他們大部分都成了將軍。在第一批授銜的將軍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授銜人中有人是兄弟,有人是叔侄,有人是連襟,還有的人是翁婿。而在開國將帥中流傳著三陳、三楊和三梁,他們分別是誰呢? 在解放軍中三陳名氣十分大,這三位之中有一位是開國大將,兩位開國上將。
  • 解放軍報:美軍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特」在哪?
    該司令部是美軍海外重大特種作戰行動的指揮中樞,也是美軍職能型聯合作戰司令部的最早雛形。而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則主要承擔海外重大特戰行動的作戰指揮職責,因此就構建了一條較為隱蔽的作戰指揮鏈,其實際安排就是「國家指揮當局」(總統、國防部長)-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聯合特遣部隊。
  • 追憶女檢察官葉飛|最美的年華留在了公訴席上
    最美的年華留在了公訴席上   ——追憶陝西省西安市檢察院公訴部女檢察官葉飛  「這不是葉飛常坐的那路公共汽車,站點都不對。」葉飛的家人焦急地向一起調看街道實景錄像的民警說。但葉飛在審查中發現,毒資由誰提供、毒品真正的擁有者到底是誰尚不清楚。在反覆研究技術證據後,葉飛指出宋某、陳某隻是「出頭露臉」,真正的出資者另有其人。在宋某被判處死刑、陳某被判處死緩後,2017年12月,潛逃4年多的幕後出資人也終於落網。  「都說女人心細,但葉飛的心比針還細。」同事郝振耀說。
  • 資料:南京解放-渡江勝利紀念碑 南京解放 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作戰...
    百萬雄師渡江作戰  我百萬雄師,在千裡長江分三路渡江作戰。  4月23日深夜,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4月24日晨解放軍先遣部隊直奔「總統府」,把勝利的紅旗插上了蔣介石「總統府」的門樓上。  從此,南京這座世界聞名的文化古城獲得了新生,永遠歸入人民的懷抱。
  • 解放軍新型合成營亮相可獨立遂行多種作戰任務
    這個體系高度合成的「神經中樞」不同凡響:指揮控制中心、偵察情報室、火力協調室等指示牌分外醒目;指控中心可通過縱向鏈路將作戰指令下達到各行動末端,實現扁平化指揮;偵察情報、信息對抗、政治工作室則根據職能分工,自主發布或索取信息,協同完成指揮控制行動。
  • 解放軍編制現代化新動作 合成營級設「最小參謀長」
    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刊發文章,報導第1集團軍某旅在演習中在合成營一級試行配置了「指揮官+參謀長」編組模式,使營本級指揮實現了聯合高效。這是首次有報導提到解放軍合成營設立參謀長職務,與傳統的步兵營、裝甲營、炮兵營等陸軍營級作戰單位相比,合成營是我軍軍事改革中嘗試縮小一線作戰單位,提高合成化水平,實現聯合作戰、聯合指揮的重要嘗試。
  • 本來平分秋色,劉震是二縱司令員,韓先楚為何才當了四縱副司令員
    韓先楚呢?在東北戰場,很長一段時間,他當的是第四縱隊的副司令員。一直到1947年9月,韓先楚才當上第三縱隊的司令員。成為東北戰場主力縱隊司令員,韓先楚比劉震晚了整整一年。明顯,韓先楚落後於劉震了。這是怎麼回事呢?事情還要從頭說起。
  • 治良匡成:從地震救災看中國軍隊作戰能力
    實際上,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軍隊在抗震救災中的表現並不亞於一場戰役,從解放軍抗震救災過程中的快速反應、指揮、通訊、保障等能力可以反應出中國軍隊的作戰能力。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看到成績,也要注意不足。在充分肯定中國軍隊此次救援行動的卓越表現的同時,還應該認真總結教訓與不足。只有勇於並善於認識和糾正自己不足的軍隊才能不斷完善和強大。只有辨證地看問題,才會使我們的人民軍隊更加戰無不勝。
  • 1949年後6次臺海危機,解放軍如何一一化解?
    為緩解頻發的臺海危機,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過數次演練,嚴格掌控相關海域的作戰信息解放軍攻佔大陳島後,提出了「和平解放臺灣」的主張,使得兩岸武力衝突有所緩和。
  • 谷歌3D地圖曝光臺軍作戰指揮中心 可識別火箭車數量
    圖為臺軍在桃園龍崗新建的北部地下備援作戰指揮中心(圖源:聯合新聞網)海外網6月8日電 谷歌衛星地圖日前陸續重啟臺北、新北、桃園與臺中等4個都會區立體3D影像圖資功能,臺軍要求谷歌必須刪除其中15處軍事管制區影像。
  • 美媒最新報導:中美特種部隊作戰實力比較,中方實力成全球焦點
    作為人民解放軍現代化的一部分,中國解放軍成功組建了七個特別行動小組特種部隊,它成功地從亞丁灣的海盜手中奪回了一艘船,並協助從飽受戰爭的撤離平民百姓安全回家。其中海軍的"蛟龍突擊隊"是最具有代表作戰意義的。在以前20多年裡到現在中國特種作戰部隊的數量慢慢增加了一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