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新型合成營亮相可獨立遂行多種作戰任務

2020-12-05 華夏經緯網
    2007年夏秋季節,擔負新一代《陸軍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編修試訓任務的北京軍區某機步師,組織全師萬人千車揮師茫茫草原,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中邊編修邊試訓。駐訓4個多月,他們對部隊演習、指揮所演習、要素演練、分隊戰術4個層次近50個課目進行了試訓論證,部隊訓練內容和組訓方式發生歷史性變革。

  體系合成「神經中樞」

  首長機關演習變成指揮所演習

  戈壁大漠,某機步師試訓課目「對機動防禦之敵進攻戰鬥」悄然打響。按作戰任務編組的合成指揮所,以多種機動方式向配置地域快速機動,實地展開、指控溝通等一氣呵成,隨即以「中心加實體」的模式帶動各個層級指揮員展開演練。

  這個體系高度合成的「神經中樞」不同凡響:指揮控制中心、偵察情報室、火力協調室等指示牌分外醒目;指控中心可通過縱向鏈路將作戰指令下達到各行動末端,實現扁平化指揮;偵察情報、信息對抗、政治工作室則根據職能分工,自主發布或索取信息,協同完成指揮控制行動。

  該師張海青師長這樣定位「指揮所演習」:新編大綱中「指揮所演習」是在過去「首長機關演習」基礎上,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和完善,將「首長機關演習」改為「指揮所演習」,旨在通過全過程連貫訓練,促進多個作戰要素的融合,重點解決多作戰要素系統戰鬥力的橫向集成。

    翻開「指揮所演習」演習人員編成圖,按職能設席位、按席位定人員的特點十分突出,以職能要素相對應的各室取代了以往「首長機關演習」的行政科(股)位置,還預留了其他軍兵種的指揮席位。

    「指揮所演習」強調提高多級指揮員和指揮機構的組織指揮能力,通過內部練合成、外部練協同、上下練指揮、左右練配合,形成了多作戰要素的「體系戰鬥力」。根據新編組模式,各要素可帶動相關營連指揮員一起演練,形成了網絡化的指揮體系。

  全新作戰模塊戰鬥力強

  新型合成營亮相演兵場

  演練中,以某裝步營為主體按任務編組的合成營首次亮相。杜長春營長「躍」升為一「團」之長:在原有裝步營基礎上新編配了武裝偵察、技術偵察、反坦克火器分隊,形成集步炮裝工通等兵種分隊於一體,具備獨立遂行多種作戰任務能力的全新作戰模塊。

  記者先後觀摩了該師按3種任務需要編組的合成營戰術演練,在戰備轉級、行軍、陣地進攻等演練課題中,與裝備精良的「藍軍」分隊對抗,合成營綜合作戰能力優勢明顯。該師採集的信息表明:合成營的火力指數、打擊能力成倍提高。

    從硝煙中走來,杜長春感慨萬千:「營合同戰鬥演習強調合成戰鬥營與其他軍兵種之間戰鬥、協同、支援、保障聯動演練。從某種意義上講,合成營是將聯合作戰的要求落實到了基層,提高了部隊整體作戰效能。」

  過去營戰術演習按編制進行作戰編組,新編大綱著眼「信息主導、模塊組合,構成多元、保持彈性」的原則,根據不同任務區分不同力量的合成戰鬥營編組,進行模塊化集成訓練,提高了營獨立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新型合成營亮相演兵場,作戰能力不同凡響。師參謀長畢建元感慨地說:「新編大綱調整合同戰術訓練基點,變營『戰術演習』為營『合同戰鬥演習』。可以預見,合成營的出現必將催生出我軍作戰樣式、訓練方式的新變革。」

    逐層訓練轉為集成訓練

  全要素全系統演練成常態

  以前互不往來的裝甲、炮兵、航空等多種偵察力量,如今通過網絡將分散的「神經末梢」集成為功能相對單一的系統,各種偵察手段收集的「敵情」經匯總融合,形成一份完整的戰場態勢圖。這是記者在「師進攻戰鬥」演練現場看到的新景觀。

  在師野戰指揮所,該師楊俊興政委說:「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主要以系統集成訓練為主。新編大綱增設全要素演練內容,就是要通過多層級的集成式縱向訓練,形成單要素系統戰鬥力。」

  根據未來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要求,他們將作戰要素區分為情報偵察、指揮控制、火力打擊等要素,根據不同要素的特點按實戰編組進行集成訓練,突出各個要素訓練關節點,打牢單個作戰要素融合基礎。

  過去強調逐級訓練、逐級合成、逐級形成戰鬥力,但這種橫向分層訓練方法容易造成同一作戰要素上下分離等現象。在新編大綱中,增設作戰要素演習可在部隊演習中承上啟下,達到指揮機構與相應分隊指揮員在縱向上的有機銜接。

     記者在偵察情報全要素訓練現場看到,上至指揮機構,下至班組單兵,師團所有偵察力量被集成在一起。導演部以「要地防空」課目組織檢驗,偵察情報要素根據任務性質,靈活抽組建立了各種作戰模塊。

  「假設敵」變成「真對手」

  「藍軍」有了「常住戶口」

  茫茫草原深處的戰術演練場上,記者又有新的發現:「藍軍」分隊有了「常住戶口」。無論是連排戰術演練,還是合成營進攻戰鬥,都會有一支神形兼備的「藍軍」分隊與之全程對抗。

  這是記者首次見到帶「假設敵」的連戰術演練。儘管「藍軍」只是一個班,但陣地前沿有混合雷場、鐵絲網和制高點上的堅固防禦工事為依託。擔負進攻任務的時令輝連長首先派出偵察分隊,然後對開闢通路、火力編組、掩護支援等進行精確計算。

    一時間,偵察與反偵察、遭遇與伏擊、攻擊與防禦此起彼伏。戰術演練結束後,在班排自評和連長點評的基礎上,雙方又面對面進行了互評。

  「新編大綱把『假設敵』作為訓練的基本條件,首次從法規角度規範了對抗訓練,避免了訓練簡單化、模式化。」該師趙瑞華副參謀長介紹說,按照「營設一個排,連排設一個班」的模式培訓「假設敵」,試訓分隊均進行帶「假設敵」對抗訓練,訓練更加貼近實戰。

  對抗訓練使分隊指揮員普遍感到了壓力,受訓者敵情觀念明顯增強。「過去搞戰術演練,『敵情』是虛擬的,導演部怎麼出情況,分隊就怎麼行動。」剛走下「戰場」的時令輝連長對此感觸頗深:「面對形象逼真的『藍軍』,戰術訓練更像對抗演習。」

  從考場向戰場轉變

  實戰化考核貫穿始終

  「藍軍」分隊覆蓋各個層級訓練,複雜電磁環境貫穿考核全程,精確化評估將演習推向實戰的「臨界點」。該師著眼精確評估部隊戰鬥力,對現行的考核方式和標準進行探索改革,考核演練場呈現出實戰化練兵新景象。

  在「指揮所演習」考評中,從訓練協作區抽組的超短波、地空等多種幹擾分隊,先後對指揮所進行特種破襲、電磁幹擾等,計算機評估系統根據指揮員的指揮控制、指揮機構的組織協調等方面細化量化標準,進行精確化評估。

  「過去考核強調單個素質,片面追求米數、環數、秒數,如今新編大綱強調綜合素質,追求整體作戰能力。」考核組成員、該師政治部主任魏志忠說。新編大綱以行動結果評估作戰能力,以數據信息解剖演練問題,強調了演練結果和時效。

  為避免考核評估隨意性,他們以突出結果評定戰鬥力,對演習各個環節進行量化細化,將構建複雜電磁環境和引入「假想敵」作為訓練基本條件,凡考核必有對抗、不設原案、不搞擺練,緊貼實戰設置複雜多變情況,對演習情況進行量化評估,裁定演習的戰損與消耗。(解放軍報)

相關焦點

  • 解放軍編制現代化新動作 合成營級設「最小參謀長」
    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刊發文章,報導第1集團軍某旅在演習中在合成營一級試行配置了「指揮官+參謀長」編組模式,使營本級指揮實現了聯合高效。這是首次有報導提到解放軍合成營設立參謀長職務,與傳統的步兵營、裝甲營、炮兵營等陸軍營級作戰單位相比,合成營是我軍軍事改革中嘗試縮小一線作戰單位,提高合成化水平,實現聯合作戰、聯合指揮的重要嘗試。
  • 井延坡工作室|什麼是合成營?你了解軍隊中營的編制嗎?
    ■ 徐平《解放軍報》3月20日在頭版刊登報導《合成營成為陸軍機動作戰基本單元》。報導中指出,經過幾年探索研練,合成部隊成為陸軍主要作戰力量,重型、輕型、空突、山地、兩棲等多類新型合成營模塊化嵌入陸軍作戰體系,實現了作戰指揮多源感知、作戰要素高度融合,作戰空間向多維拓展,推動陸軍部隊機動作戰、立體攻防能力大幅躍升。
  • 一加一大於二,解放軍為啥採用合成營編制?作戰效率成倍提升
    【軍武次位面】作者:leon最近一段時間,解放軍新推出的合成營編制可謂是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的確,作為我軍軍改的最新產物,我陸軍現在大力推進的合成營編制可謂是緊跟美軍發展的步伐,而且鑑於美軍在咱之前事先"鋪好了路",我軍的合成營編制很有可能會汲取了美軍的實踐經驗
  • 【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人民陸軍:新集團軍重塑陸軍鋼鐵...
    攥指成拳 陸軍合成營聚合力提戰力為了進一步提高作戰指揮效能,合成營也一直是我國陸軍調整轉型的方向之一。空地合成 中國陸航打造「樹梢殺手」除了合成營的探索,在陸軍部隊的轉型建設中,以陸軍航空兵為代表的新型作戰比重不斷加強。2016年,朱日和訓練基地,一場實兵對抗演習悄然開啟。朝其格爾附近的山口是藍軍左翼裝甲進攻部隊的必經之地,而距離山口大約六公裡處又是一片綿延的山地,這為直升機的設伏提供了極大便利。
  • 當合成營遇見數位化
    2017年,戈壁深處紅藍對抗,他們力抗數倍之敵圍攻,出色完成防禦任務。2018年,祁連腹地體系演練,他們獨立負責一個進攻方向,迅速打開缺口。望著榮譽牆上的輝煌戰果,範海龍腦海裡卻迴蕩著兩次復盤檢討會上的場景:「藍軍」旅長一臉不服:「若有同樣先進的裝備,我們絕不會輸。」
  • 解放軍「團變營」,戰鬥力不降反升,一個營比一個團還厲害
    解放軍在合成營改革中,大量的師團建制被取消,取代團作為基本戰術合成部隊的是合成營,從團到營,為何編制小了,戰鬥力卻得到大大的提高呢?在1985年前,我國陸軍所擔負的作戰使命是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以大規模高烈度防禦作戰的戰爭形勢。
  • 昆明航空救援支隊首次赴廣西遂行任務
    昆明航空救援支隊赴廣西遂行跨區機動靠前駐防任務 通訊員 供圖 據了解,該駐防直升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直8A型直升機,可一次性搭載27名隊員,最大航程900公裡,具備較強的安全性和機動應急能力。昆明航空救援支隊赴廣西遂行跨區機動靠前駐防任務 通訊員 供圖 此次靠前駐防,任務分隊1架直升機、1個特勤分隊,共計25名指戰員,攜帶了雷達生命探測儀、吊桶、救生圈、氣墊頂撐裝備
  • 解放軍陸軍三輪軍改簡介,合成營已經實現兵種融合
    因為這場軍改,主要方向就是綜合化和合成化,在最基本的戰術單位營這一級,就已經是要求實現各兵種配合協同作戰。眾所周知,1985年百萬大裁軍以前,中國陸軍的組織架構由軍 區(戰役軍團)、軍(高級戰術兵 團)、師(基本戰術兵團)、團 (基本戰術部隊)、營(高級戰術 分隊)、連(基本戰術分隊)這六 級組成。
  • 「合成營」這面鏡子折射了什麼
    如今,隨著我軍現代化建設的長足發展,陸航、電子對抗、無人機等新型作戰力量都可為合成營所調配。 直升機立體投送兵力,電子力量全程攻防,特戰分隊滲透破襲……觀摩近年來近百場實兵對抗演練,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教授狄驗剛興奮地說:「這才是陸軍應有的樣子。」 讓狄驗剛教授興奮的是,在聯合作戰大體系中,合成營已成為必不可少的作戰力量模塊。
  • 首次亮相天安門的裝備大特寫來了
    △首次亮相閱兵場的裝備大特寫新中國成立70周年首次亮相的地面裝備15式新型輕型坦克主要用於山嶽叢林、水網稻田、高原高寒山地的快速部署155毫米車載加榴炮武器系統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大口徑壓制火炮,火力更猛、精度更高、機動性更強,可負擔陸軍地面攻防戰鬥中火力突擊、火力支援、火力封控等多種作戰任務。
  • 大國重器 四成是首次亮相
    雖然它是一款常規飛彈,但也是在此次閱兵中首次公開亮相。這款新型常規飛彈具備全天候、無依託、強突防的特點,可對中近程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無論是飛彈性能還是突防能力,都較其他型號常規飛彈有了很大提升。央視對東風-17的評價是:東風快遞,使命必達。長劍-100超音速巡航飛彈▲長劍-100超音速巡航飛彈方隊也是首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 特戰裝備方隊亮相國慶閱兵式 空中突擊旋翼機展翅欲飛
    10月1日,特戰裝備方隊亮相國慶閱兵活動特戰精英駕馭的新型特戰裝備,既有攻防一體的全地形車,又有空中突擊旋翼機,可遂行立體攻防作戰任務。
  • 解放軍裝備新型穿牆雷達
    在城市作戰中,士兵們最擔心的事恐怕就是「牆的另一邊到底是啥」,因為敵我雙方的間距很可能就是一道牆的厚度。比如竊聽類設備,貼到牆上或門上就能聽到屋內的聲音,但只能在人說話時才可判斷有無目標,且穿透性差、易受噪音環境幹擾。紅外熱成像類設備,這類設備對密林、灌木等環境有不錯的穿透性,但對穿牆就不好使了,因為牆壁太厚了,對熱信號的阻隔性實在太大。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概況--各軍兵種簡介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於1949年11月11日正式成立,經過半個世紀的建設,人民空軍已經發展成為一支由航空兵、地空飛彈兵、高射炮兵、雷達兵、空降兵、電子對抗、氣象等多兵種合成,由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運輸機等多機種組成的現代化的高技術軍種。
  • 淨重375克,可提供6000餘千焦熱量
    新疆軍區某師探索單兵多樣化任務保障方法—— 單兵能量包戰場顯威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李康 通訊員 趙帥增
  • 第83集團軍某旅革新戰法訓法,營連指揮員錘鍊協同作戰本領
    第83集團軍某旅革新戰法訓法,營連指揮員錘鍊協同作戰本領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張碧波 王春東責任編輯:王鳳2020-11-22 11:00
  • 專家:運-20將成為空軍建立全新作戰樣式的「磨刀石」
    人民網北京5月10日電 (邱越 羋金)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5月8日發布消息,中國自主發展的運-20大型運輸機,近日首次與空降兵部隊聯合開展空降空投訓練,這是中國空軍戰略投送能力、遠程空降作戰能力建設的又一次躍升。軍事專家徐勇凌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運-20已經具備了實戰能力,可有利提升全軍的整體作戰能力,並將為我軍未來作戰樣式的建立培養出更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