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紀念渡江勝利暨南京解放69周年
今天,是南京解放69周年的紀念日。渡江勝利、南京解放是重大歷史轉折事件它宣告了國民黨政權的滅亡,標誌著中國近代史的結束,新中國的誕生,同時賦予了南京英雄之城、勝利之都的歷史文化內涵。至中午,35軍其餘各部在地下黨配合下,乘坐水警巡艇以及躉船、木帆船、各種公私營輪船等渡江入城。作為國民黨統治中心的南京宣告解放,紅旗插上總統府,中國歷史進入新的篇章。捷報傳到北平,毛澤東寫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的不朽詩篇: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南京渡江勝利紀念館免費開放
附:渡江紀念館背景資料渡江勝利紀念館是由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政府於1984年在下關挹江門城樓上建立的, 1986年時任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同志專門為渡江勝利紀念館和渡江勝利紀念碑題寫了館名、碑名。今年,為了紀念渡江勝利60周年暨南京解放60周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在長江之濱、秦淮河口,又建設了這座新的渡江勝利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館新館由勝利廣場和主館區兩部分組成,該館總佔地面積658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9000平方米,展廳面積2400餘平方米。在勝利紀念廣場上赫然矗立著6組49顆紅色五星組成的群雕,總高度為49.423米,寓意南京渡江戰役勝利紀念日,「千帆競渡過長江」的壯觀。
-
南京的「渡江勝利紀念館」到底在哪裡?
渡江勝利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碑、挹江門城樓,南京的渡江勝利紀念館到底在哪裡呢?很多外地遊客來到南京,除了想看中山陵、夫子廟、總統府、大屠殺紀念館等地方外,還想看一個地方?特別是在看了總統府之後,就更想了解當年解放軍怎麼打進南京城的歷史,也就是渡江戰役和南京解放的館,但是地圖一搜發現好幾個點?因為南京的這個館,和淮海戰役紀念館、平津戰役紀念館不同,不叫渡江戰役館,合肥的才叫。叫渡江勝利紀念館。最早呢?南京紀念渡江和南京解放的點只有一個碑,1979年建立的,叫做渡江勝利紀念館碑,就在鼓樓區熱河廣場上。
-
渡江勝利紀念館,1949年4月創建,位於江蘇省南京市
4月20日晚至21日晚,中央軍委命令第二C、第三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一部共百萬大軍,發起中國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渡江作戰。在西起湖口東至江陰的千裡戰線上,人民解放軍一舉突破國民黨軍陸、海、 空軍組成的長江防線。
-
渡江戰役的啟示
當南京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已達成的和平協定上簽字後,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於1949年4月21日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4月20日晚至21日晚,第二、第三野戰軍百萬大軍,發起中國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渡江作戰。在西起湖口東至江陰的千裡戰線上,人民解放軍以排山倒海之勢,一舉突破國民黨軍陸、海、空軍組成的長江防線。至21日,佔領銅陵、繁昌、順安等地,22日,佔領安慶,24日,攻克蕪湖全境。
-
解放海南戰役決戰勝利紀念碑
解放海南戰役決戰勝利紀念碑。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潭口渡口阻擊戰 1939年2月(紀念亭位於海口海榆東線二十一千米西側的南渡江東岸旁)1939年2月10日,日軍佔領海口、府城後,當日就派出飛機轟炸南渡江潭口渡口東岸,企圖渡江向東進犯。
-
一戰定乾坤,在這些地方追思那場動人心魄的渡江戰役
1949年4月23日,百萬雄獅勢如破竹,衝破長江天塹,勝利解放了國民黨首都南京。那一刻,總統府城樓上的青天白日旗被扔下塵埃,鮮豔的紅旗在上面高高飄揚。七十一年過去了,硝煙已經散去,江面也沒有那千帆競發和隆隆炮聲,大江南北一派祥和盛世。長江南岸的三汊河口一組「千帆競渡」的雕塑拔地而起,這是勝利的標誌,這裡記載著那場決定中國人民命運的戰爭。
-
紅色教育主題研學:《走進靜海寺紀念館和渡江勝利紀念館》
在南京這座見證中國近代屈辱史的城市,我們可以沿著鄭和寶船遺址公園,看到大明國力強盛時大航海的壯舉,在靜海寺我們又看到因清政府閉關鎖國、任人宰割而籤署的《南京條約》,再到日軍侵華戰爭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直至渡江戰役勝利顛覆蔣家政權在大陸的統治。南京這座古都既見證中國近代史的開始,又在偉大共產黨的領導下迎來了解放全中國的勝利曙光!
-
蔣介石當時,為何沒有與解放軍一決雌雄,堅守國都南京?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戰役第三階段基本結束,至此,史上罕見的大決戰以人民解放軍的勝利宣告結束。五百五十五萬五千精銳的國民黨軍隊被殲滅,華東、中原解放區連成一片,接下來的目標就是打黃龍,收復首都南京。
-
永安公司綺雲閣:升起南京路上第一面紅旗
5月25日,蘇州河以南上海市區獲得解放。為迎接解放軍的到來和歡慶上海解放,南京路上永安公司(解放後改名為華聯商廈)的地下黨員趕製了一面色彩鮮豔的紅旗,並冒著生命危險登上公司大樓最高處,將紅旗插上綺雲閣,從而成為上海解放時南京路上升起的第一面紅旗。宗鰲春(事件親歷者,時任中共地下黨員,建國後任華聯商廈經理)每年這一天,都滿懷激情得向身邊簇擁著的年輕人講述那段熱血沸騰的歷史。
-
電視連續劇《解放》1-50集分集劇情介紹(圖)
毛澤東利用電臺向全國廣播,讓各界人民了解真相。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年輕女共產黨員劉胡蘭英勇犧牲在敵人的鍘刀下。第十三集蔣介石利用軍事和宣傳兩種武器,妄圖驅逐黨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出西北,然後調動兵力進攻華北,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
-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為上海解放70周年發出「電波強音」
在上海解放70周年之際,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推出一系列紀念活動與特別直播,為這座城市留駐聲音記憶,獻上「同齡人」的祝福。全媒體直播「重走」勝利之路,網絡電臺綿延紅色電波1949年的4月底,解放大軍渡過長江天塹,解放南京,兵鋒直指國際大都會上海。
-
南京路上第一面鮮豔紅旗 追溯百年永安百貨的紅色記憶
舊上海十裡洋場,風雨飄搖的年代,永安百貨作為我國最早的民族百貨商店之一矗立在南京路上見證了許多珍貴的歷史瞬間。,南京路上第一面紅旗曾插在綺雲閣的頂端。故事要追溯到1949年5月24日的夜裡,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經過了十餘天激烈的外圍戰鬥後,攻入上海市區。
-
抗戰勝利紀念日,南京這些地方值得去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今天是9月3日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 是所有中國人 都應該銘記的日子 如果你在南京, 這些地方都值得去。
-
渡江勝利紀念碑修繕完工
快報訊(通訊員 馮智勇 錢肅瀟 記者 孫蘭蘭)經過兩個多月精心修繕和清洗,昨天,渡江勝利紀念碑暨熱河路廣場以嶄新的面貌亮相。記者從下關區濱江開發建設指揮部獲悉,此次修繕和清洗工程主要針對熱河路廣場地面和綠化出新,同時對渡江勝利紀念碑主體進行清洗,並進一步完善周邊的景觀亮化,這也是渡江勝利紀念碑自1979年建成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整修。
-
紅旗插上廈門島——全景呈現解放廈門全過程
綠茵茵的草坪上,一組引人注目的群雕,生動展現了當年解放軍指戰員和支前船工渡海解放廈門的戰鬥情景。1954年10月17日,廈門解放5周年的紀念日,廈門革命烈士紀念碑及烈士陵園落成。每當新中國成立和廈門解放的紀念日、清明節、人民解放軍建軍節等重大節日,廈門市委、市政府和解放軍駐廈各部隊,都要組織各界人民群眾和部隊官兵來到這裡,悼念為解放廈門、為建立新中國而英勇獻身的先烈。
-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張生:南京大屠殺的回憶也是日本人民的財富
2015年,不僅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更是《南京大屠殺檔案》被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的一年。張生教授指出:「過去的研究是一種『回應式』的研究,當日本右翼企圖否定南京大屠殺的時候,我們尋找證據予以反駁。但現在的研究已經進入了『主動式』研究,我們急需建立自己的話語體系,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資料予以保留和研究。」
-
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用小船槳...
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渡江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船槳搖出來的。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勝利70周年。4月22日,江蘇省檔案館與南京、徐州、揚州、泰州市檔案館等,以及淮海戰役紀念館、江蘇人民出版社、南京出版社等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一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支前檔案,舉辦《人民必勝》支前檔案選編叢書首發儀式。
-
南京紅色日曆 | 乘風破浪 「重慶號」巡洋艦駛向光明
這一天是1949年2月25日,這艘名叫「重慶號」的巡洋艦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起義成功,經過25小時、520海裡的航行,勝利抵達解放區的第一大港——煙臺港。中共南京地下黨員畢重遠他的另一重身份則是——中共南京地下黨員。「重慶號」停泊南京的日子裡,稍有時機,畢重遠就離艦上岸,找到地下黨負責人,報告艦艇的消息。組織上指示:見機行事,策動起義。
-
回憶上海解放前後我的親身經歷
就這樣,終於迎來了上海的解放。 我有個親戚錢挹珊,是我「五四」運動時期的友人、松江同鄉錢江春的女兒;她的愛人曹石俊,我在抗戰勝利時認識了他,知道他在做外貿工作。我在和他們平常的接觸中,覺得他們是比較進步的。因而到1948年冬,彼此來往較多。當我愛人侍奉老母去閩前,他們幾度向我們宣傳解放軍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秋毫無犯的嚴明紀律,使我們打消了很多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