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紀念渡江勝利暨南京解放69周年

2021-01-08 南京發布

今天,是南京解放69周年的紀念日。

渡江勝利、南京解放是重大歷史轉折事件

它宣告了國民黨政權的滅亡,

標誌著中國近代史的結束,

新中國的誕生,

同時賦予了南京英雄之城、勝利之都的歷史文化內涵。

歷史上的今天

1949年4月21日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第三野戰軍全線發起渡江戰役。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22日下午,國民黨當局棄守南京,部署退卻。留寧知名人士馬青苑、吳貽芳等組織成立南京治安維持委員會。三野8兵團35軍經激戰解放江浦,佔領浦鎮、浦口。

23日上午,代總統李宗仁等撤離南京。中午,國民政府發言人在何應欽公館宣布撤離南京。同時,中共南京地下市委組織力量保護城市、學校、工廠、商店和組織機關的工人、學生、店員等進行護校、護廠、護店;將2000多名原國民黨警察組成人民警察總隊在市內分區警戒。大校場機場電臺和指揮塔臺、獅子山炮臺、駐笆鬥山的海防第二艦隊相繼起義。35軍偵察人員在江北岸尋得一隻木船,由船主童達興駕駛到下關尋找渡船。夜21時,在首都電廠、機務段輪渡管理所工人的幫助下,35軍先遣部隊乘「京電」號、「凌平」號等船渡江,分佔獅子山、挹江門和熱河路。

24日凌晨,集結於鼓樓的104師312團命特務連跑步佔領總統府。部隊進至總統府,總統府內一片狼藉,戰士們隨即對總統府進行搜索。八、九時,團部進駐總統府。至中午,35軍其餘各部在地下黨配合下,乘坐水警巡艇以及躉船、木帆船、各種公私營輪船等渡江入城。作為國民黨統治中心的南京宣告解放,紅旗插上總統府,中國歷史進入新的篇章。

捷報傳到北平,毛澤東寫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的不朽詩篇: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英雄的姓名仍在不斷尋找

69年後,英雄們勝利渡過的長江岸邊,迴響起頌讀烈士英名的莊嚴聲音。

為紀念渡江戰役勝利暨南京解放69周年,傳承紅色精神,講好革命故事,牢記英雄功績,昨天上午,「讓我們用聲音致敬英雄 重溫渡江記憶」——萬人頌讀英雄名單活動走進渡江勝利紀念館在該館紅帆廣場舉行。

南京解放標誌著中國歷史即將翻開新的一頁,預示著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國家即將誕生。據介紹,在渡江戰役中共有一萬多名解放軍官兵犧牲,而其中大部分烈士的英名都沒有留下。「每一個烈士都有自己的名字,但由於嚴酷的戰場環境,他們絕大多數沒有留下明確的姓名和犧牲地。」

在現場頌讀的烈士名單中,有一部分是近日新發現的,對烈士的名字有了新的補充。大學生志願者通過多方收集比對史料,從近一百本書中又整理出了一部分為奪取渡江勝利和為解放南京而犧牲的英烈姓名。「這一百本書中大多數都是省外的地方志,因為當時來自山東、河南等地的兵源都很多。我們也找到了省內一個名為夏玉順的烈士,他是連雲港灌南縣人,還找到了他的番號、犧牲地等,這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發現。」

南京現有160多處紅色文化資源點

日前,南京紅色文化資源點尋訪閱讀行動

在東水關遺址公園九龍橋畔正式啟動

現場還舉辦了一場「尋訪紅色記憶,重走勝利之路」南京市民春季徒步活動,423位市民從九龍橋步行至渡江勝利紀念館,以此方式表達對紅色歷史的銘記和對紅色精神的傳承。

渡江戰役老戰士代表、92歲高齡的李劍鋒將軍來到現場,與主辦單位領導共同開啟紅色地圖,宣布活動啟動。

423位市民分69個小組從九龍橋出發,徒步13.5公裡至終點渡江勝利紀念館,寓意中國共產黨「從1927年大革命失敗走向1949年新中國建立」的光輝歷程。徒步人員沿途還經過梅園新村紀念館、總統府—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標誌地、國民大會堂—人民解放軍與南京地下黨舉行會師大典地、八路軍駐京辦事處紀念館、挹江門、渡江勝利紀念碑等眾多紅色文化資源點。為了讓參與者們更好地了解紅色歷史,沿途還有講解員跟隨,講解紅色故事。

南京現有160多處紅色文化資源點,遍布石城大地,紅色文化底蘊豐厚。南京紅色文化蘊含的豐富內涵、優良傳統和精神力量,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堅定理想信念的生動教材,是凝聚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本次尋訪閱讀行動將從今年持續到2021年,引領廣大市民「尋訪一處資源點、講述一段歷史、閱讀一個作品(故事)、傳承一種精神」。

南京發布綜合整理

素材來源 | 紫金山新聞客戶端、龍虎網、@新浪江蘇、揚子晚報

相關焦點

  • 南京渡江勝利紀念館免費開放
    南京市慶祝渡江勝利暨南京解放60周年群眾演唱會「永運的風帆」 攝影:江南今年,為了紀念渡江勝利60周年暨南京解放60周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在長江之濱、秦淮河口,又建設了這座新的渡江勝利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館新館由勝利廣場和主館區兩部分組成,該館總佔地面積658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9000平方米,展廳面積2400餘平方米。在勝利紀念廣場上赫然矗立著6組49顆紅色五星組成的群雕,總高度為49.423米,寓意南京渡江戰役勝利紀念日,「千帆競渡過長江」的壯觀。
  • 南京的「渡江勝利紀念館」到底在哪裡?
    渡江勝利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碑、挹江門城樓,南京的渡江勝利紀念館到底在哪裡呢?很多外地遊客來到南京,除了想看中山陵、夫子廟、總統府、大屠殺紀念館等地方外,還想看一個地方?特別是在看了總統府之後,就更想了解當年解放軍怎麼打進南京城的歷史,也就是渡江戰役和南京解放的館,但是地圖一搜發現好幾個點?因為南京的這個館,和淮海戰役紀念館、平津戰役紀念館不同,不叫渡江戰役館,合肥的才叫。叫渡江勝利紀念館。最早呢?南京紀念渡江和南京解放的點只有一個碑,1979年建立的,叫做渡江勝利紀念館碑,就在鼓樓區熱河廣場上。
  • 紅色教育主題研學:《走進靜海寺紀念館和渡江勝利紀念館》
    在南京這座見證中國近代屈辱史的城市,我們可以沿著鄭和寶船遺址公園,看到大明國力強盛時大航海的壯舉,在靜海寺我們又看到因清政府閉關鎖國、任人宰割而籤署的《南京條約》,再到日軍侵華戰爭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直至渡江戰役勝利顛覆蔣家政權在大陸的統治。南京這座古都既見證中國近代史的開始,又在偉大共產黨的領導下迎來了解放全中國的勝利曙光!
  • 資料:南京解放-渡江勝利紀念碑 南京解放 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作戰...
    百萬雄師渡江作戰  1949年元旦,蔣介石在美帝國主義者的授意下為了爭取喘息時間又在南京玩弄假和平陰謀,發表了一個「引退求和」聲明。  4月1日,國民黨政府和談代表團飛赴北平,4月20日北平和談破裂,4月21日,毛澤東和朱德發出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我百萬雄師,在千裡長江分三路渡江作戰。
  • 渡江勝利紀念館,1949年4月創建,位於江蘇省南京市
    歡迎來到百家號有故事的八婆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景點是渡江勝利紀念館。1949年4月,渡江勝利紀念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下關區三汊河渡江路1號。1949年初,蔣介石曾為了贏得時間,伺機捲土重來,企圖依託長江天險阻止人民解放軍渡江南進。
  • 一戰定乾坤,在這些地方追思那場動人心魄的渡江戰役
    1949年4月23日,百萬雄獅勢如破竹,衝破長江天塹,勝利解放了國民黨首都南京。那一刻,總統府城樓上的青天白日旗被扔下塵埃,鮮豔的紅旗在上面高高飄揚。七十一年過去了,硝煙已經散去,江面也沒有那千帆競發和隆隆炮聲,大江南北一派祥和盛世。長江南岸的三汊河口一組「千帆競渡」的雕塑拔地而起,這是勝利的標誌,這裡記載著那場決定中國人民命運的戰爭。
  •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中共中央...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3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座談會,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將永遠銘刻在中華民族史冊上,永遠銘刻在人類正義事業史冊上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多的民族解放鬥爭,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鬥爭。
  • 渡江戰役的啟示
    人民解放軍除組織第2梯隊軍繼續渡江外,主力向國民黨軍防禦縱深發展攻勢。    23日,東突擊集團主力相繼解放丹陽、常州、無錫等城,切斷了京滬鐵路,爭取了國民黨海軍海防第2艦隊司令林遵率艦艇25艘在南京以東江面起義,迫使另一部艦艇23艘在鎮江面投降。第34軍進佔鎮江,第35軍於23日晚進佔國民黨政府所在地—中華民國首都南京。首都南京的解放,標誌著國民黨蔣介石集團22年的反動統治被推翻。
  • 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
    新華社北京9月3日電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20年9月3日)習近平同胞們,同志們,朋友們: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 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20年9月3日)習近平同胞們,同志們,朋友們: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75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以頑強的意志和英勇的鬥爭,徹底打敗了法西斯主義,取得了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偉大勝利!75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經過14年不屈不撓的浴血奮戰,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 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用小船槳...
    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渡江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船槳搖出來的。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勝利70周年。4月22日,江蘇省檔案館與南京、徐州、揚州、泰州市檔案館等,以及淮海戰役紀念館、江蘇人民出版社、南京出版社等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一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支前檔案,舉辦《人民必勝》支前檔案選編叢書首發儀式。
  • 渡江勝利紀念碑修繕完工
    快報訊(通訊員 馮智勇 錢肅瀟 記者 孫蘭蘭)經過兩個多月精心修繕和清洗,昨天,渡江勝利紀念碑暨熱河路廣場以嶄新的面貌亮相。記者從下關區濱江開發建設指揮部獲悉,此次修繕和清洗工程主要針對熱河路廣場地面和綠化出新,同時對渡江勝利紀念碑主體進行清洗,並進一步完善周邊的景觀亮化,這也是渡江勝利紀念碑自1979年建成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整修。
  • 臺盟中央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
    據新華社北京9月7日電(記者查文曄)臺盟中央7日在京舉行座談會,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在會上指出,75年前,中國人民戰勝日本帝國主義,臺灣得以重回祖國懷抱。
  • 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就民主黨派人士對抗日戰爭的認識...
    歡迎大家參加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所舉辦的第五場記者會。2015-09-02 09:26:15安峰山: 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副主席鄭建邦先生,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常務副主席邵鴻先生,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員會副主席黃志賢先生。
  • 電力系統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年
    牢記抗戰偉大歷史偉大功勳偉大貢獻———全國電力系統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記者 陳學婧  牢記由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歷史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全國電力系統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弘揚偉大抗戰精神,銘記歷史,警示未來。  銘記歷史———不容忘卻那段悲壯的記憶  歷史翻頁時的巨大迴響提醒著我們,抗戰的記憶不容忘卻,那一頁歷史必須被銘記。
  •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為上海解放70周年發出「電波強音」
    在上海解放70周年之際,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推出一系列紀念活動與特別直播,為這座城市留駐聲音記憶,獻上「同齡人」的祝福。全媒體直播「重走」勝利之路,網絡電臺綿延紅色電波1949年的4月底,解放大軍渡過長江天塹,解放南京,兵鋒直指國際大都會上海。
  •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今天(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這是近代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最後,同全國人民一道,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今天讓我們來回顧這段刻骨銘心的歷史,以史為鑑,繼往開來。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攝  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儀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指出:「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 中俄兩國大使通過《中俄銳評》共同發表文章紀念二戰勝利75周年
    中俄兩國大使通過《中俄銳評》共同發表文章紀念二戰勝利75周年 >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和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在9月2日出版的《俄羅斯報》第六版《中俄銳評》專欄共同發表文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 臺灣多場活動紀念「二二八」事件69周年
    臺灣多場活動紀念「二二八」事件69周年 2016-02-28 19:28:1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