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教育主題研學:《走進靜海寺紀念館和渡江勝利紀念館》

2021-01-08 南京星輝文化研學

黨的十九大會議決定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書記基於大歷史觀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的構想,喚起了沿線國家的歷史記憶。在今年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上,習總書記與外方領導觀看了斯裡蘭卡國寶級文物—鄭和《布施錫蘭山佛寺碑》,總書記介紹說,當時鄭和船隊所到之處帶去的不是戰亂,而是和平與繁榮。在南京這座見證中國近代屈辱史的城市,我們可以沿著鄭和寶船遺址公園,看到大明國力強盛時大航海的壯舉,在靜海寺我們又看到因清政府閉關鎖國、任人宰割而籤署的《南京條約》,再到日軍侵華戰爭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直至渡江戰役勝利顛覆蔣家政權在大陸的統治。南京這座古都既見證中國近代史的開始,又在偉大共產黨的領導下迎來了解放全中國的勝利曙光!

行程亮點:

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 -南京靜海寺紀念館

見證「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歷史——渡江勝利紀念館

靜海寺位於南京市鼓樓區儀鳳門外,北倚獅子山、東接天妃宮、西臨護城河,是明成祖朱棣為褒獎鄭和航海的功德下令敕建的皇家寺院,是明朝十大律寺之一,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以及鄭和下西洋的重要歷史遺存,現已列為中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寺名取「四海平靜,天下太平」之意,明清時規模宏大,殿宇林立,氣勢恢宏,號稱"金陵律寺之冠"、"金陵八大寺之最 "。為供奉鄭和從異域帶回的羅漢畫像、佛牙、玉玩等物品,和奇花異木的活株而敕建。靜海寺屢遭戰火,歷代均有修葺,擴建終成今制。1842年,靜海寺成為中英《南京條約》議約地,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1997年,6月30日夜,靜海寺敲響150下警世鐘紀念香港回歸,百年屈辱終於一掃而光。

課程主題:三寶下西洋萬邦來朝 華夏屈辱史鐘鳴終銷

課程目標:1.了解靜海寺的前世今生,了解鄭和下西洋的歷史

2.了解鴉片戰爭的歷史背景,以及《中英南京條約》的內容和歷史意義

實踐探究:1.參觀靜海寺,了解鄭和下西洋的歷史以及鄭和下西洋的成就

2.參觀靜海寺紀念館,了解鴉片戰爭的歷史背景和《中英南京條約》的歷史

拓展延伸:通過了解《中英南京條約》,你認為我們應該如何避免再次走上這條路?

南京靜海寺紀念館·

渡江勝利紀念館興建於2009年4月,是為了紀念渡江勝利暨南京解放60周年所建。渡江勝利紀念館已經成為南京市的一個紅色地標。渡江勝利紀念館由主館區、渡江勝利廣場、渡江勝利紀念碑、挹江門城樓等部分組成,總佔地面積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9000平方米,展廳面積4000餘平方米。館內珍藏著豐富的文物和史料,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歷史選擇,記載了中國革命史的發展歷程,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尋求真理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業績。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國民黨政府發起渡江戰役。在東起江陰、西至湖口的千裡戰線上強渡長江,一舉擊潰最後的國民黨主力,4月23日解放南京。南京國民政府對全中國的統治至此宣告終結。

南京渡江勝利紀念館

研學課程內容:

研學行程前收集一些關於中國近代史上跟南京相關的重要歷史事件。參觀「偉大的勝利——渡江戰役勝利暨南京解放史料展」。獻禮70周年,以小組為單位,在渡江勝利紀念館舉行獻禮70周年主題活動(具體活動內容和流程我社統一安排)。結束後赴報告廳安排主題講座(課時1小時)。贈送70周年華誕紀念徽章。

相關焦點

  • 南京渡江勝利紀念館免費開放
    附:渡江紀念館背景資料渡江勝利紀念館是由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政府於1984年在下關挹江門城樓上建立的, 1986年時任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同志專門為渡江勝利紀念館和渡江勝利紀念碑題寫了館名、碑名。今年,為了紀念渡江勝利60周年暨南京解放60周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在長江之濱、秦淮河口,又建設了這座新的渡江勝利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館新館由勝利廣場和主館區兩部分組成,該館總佔地面積658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9000平方米,展廳面積2400餘平方米。在勝利紀念廣場上赫然矗立著6組49顆紅色五星組成的群雕,總高度為49.423米,寓意南京渡江戰役勝利紀念日,「千帆競渡過長江」的壯觀。
  • 南京的「渡江勝利紀念館」到底在哪裡?
    渡江勝利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碑、挹江門城樓,南京的渡江勝利紀念館到底在哪裡呢?很多外地遊客來到南京,除了想看中山陵、夫子廟、總統府、大屠殺紀念館等地方外,還想看一個地方?特別是在看了總統府之後,就更想了解當年解放軍怎麼打進南京城的歷史,也就是渡江戰役和南京解放的館,但是地圖一搜發現好幾個點?因為南京的這個館,和淮海戰役紀念館、平津戰役紀念館不同,不叫渡江戰役館,合肥的才叫。叫渡江勝利紀念館。最早呢?南京紀念渡江和南京解放的點只有一個碑,1979年建立的,叫做渡江勝利紀念館碑,就在鼓樓區熱河廣場上。
  • 渡江勝利紀念館,1949年4月創建,位於江蘇省南京市
    歡迎來到百家號有故事的八婆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景點是渡江勝利紀念館。1949年4月,渡江勝利紀念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下關區三汊河渡江路1號。1949年初,蔣介石曾為了贏得時間,伺機捲土重來,企圖依託長江天險阻止人民解放軍渡江南進。
  • 今天,紀念渡江勝利暨南京解放69周年
    英雄的姓名仍在不斷尋找69年後,英雄們勝利渡過的長江岸邊,迴響起頌讀烈士英名的莊嚴聲音。為紀念渡江戰役勝利暨南京解放69周年,傳承紅色精神,講好革命故事,牢記英雄功績,昨天上午,「讓我們用聲音致敬英雄 重溫渡江記憶」——萬人頌讀英雄名單活動走進渡江勝利紀念館在該館紅帆廣場舉行。
  • 張瀾紀念館參加四川省博物館學會近現代名人故居與紅色紀念館專業...
    近日來,四川省博物館學會近現代名人故居與紅色紀念館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江油市成功召開。本次年會由四川省博物館學會近現代名人故居與紅色紀念館專業委員會主辦,江油市委、江油市政府承辦,江油市委黨校、江油市文廣旅局、江油市王右木紀念園執行,來自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博物館學會、四川博物院以及專委會各單位的領導及專家共計110餘人參會。
  • 興國縣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畫靚模範興國」主題研學旅行
    4月22日,由興國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組織,興國縣青少年活動中心、茶園小學、茶園中學、鼎龍中心小學四校攜手打開學校大門,開展以「傳承紅色基因,畫靚模範興國」為主題的研學旅行活動。共同組織和帶領學生走進紅色遺址,融入紅色文化,弘揚蘇區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共繪美好家園「百米長卷」。孩子們熱情高漲,滿懷激情地踏上了研學之旅。
  • 煙臺研學團走進戰場泊紅色教育基地
    29日上午,在郭城鎮戰場泊紅色教育基地,來自煙臺南山路小學、毓璜頂小學等學校的34名學生換上戎裝,參加為期1天的紅色研學活動。小學生們參觀了許世友在膠東紀念館,在講解人員的介紹下,學生們從「傳奇許世友」、「軍民血肉情」、「膠東子弟兵」三個主題,全面了解了許世友在膠東的戰鬥足跡。
  • 發揮好革命紀念館「紅色基因庫」作用
    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長沙市基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革命紀念館是珍藏紅色基因的主平臺。珍藏在這裡的紅色基因,是凝聚在黨史文化中的珍珠。
  • 沂南:紅色教育連成片 紅色基因代代傳
    縣委、縣政府成立了全縣中小學紅色教育品牌創建領導小組和研學旅行工作專班,出臺了《關於在全縣中小學中開展沂蒙紅色研學旅行活動的決定》《沂蒙紅色研學旅行課程實施方案》《研學旅行基地建設標準》等。同時,統籌抓好全縣紅色教育規劃、課程開發、師資培訓、督導評估等工作。
  • 永福縣人民檢察院組織幹警參觀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
    為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一步加強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 11月6日,永福縣人民檢察院在該院黨組書記
  • 【活動】陳雲紀念館「紅色故事大講堂」開講了
    【活動】陳雲紀念館「紅色故事大講堂」開講了 2019-08-18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進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靈川團...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進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靈川團縣委、縣婦聯聯合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 2020-07-09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戰定乾坤,在這些地方追思那場動人心魄的渡江戰役
    「千帆競渡」雕塑由49根高度不一的紅色柱體組成,每根柱體的截面都是五角星形狀,雕塑分為六組,象徵著建成這座紀念館時間2009年是渡江戰役勝利六十周年,雕塑總高度是49.423米,寓意渡江戰役勝利和南京解放的時間。
  • 武漢市中小學研學旅行試點方案公布 共5大主題
    具體工作方案如下:  關於開展全市中小學研學旅行試點工作的方案   為促進教育和旅遊協同發展,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開展「百萬中小學生遊武漢」活動要求,推進武漢市全國中小學研學旅行實驗區建設,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實踐育人工作,制定本方案。
  • 紅色旅遊,心靈洗禮地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
    今天是2018年12月13日,是國家公祭日,我來到了「紅巖革命紀念館」,讓自己心靈的升華一下。時光荏苒,我們更加了解重慶的歷史,那一段段令人可歌可泣的故事,故事仿佛重現在我們眼前,一次次震撼和洗滌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一起體會電視劇(紅巖)當時的歷史情況。
  • 渡江戰役的啟示
    他參觀了渡江戰役紀念館和安徽創新館,重溫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了解安徽省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情況。  渡江戰役紀念館以水和戰艦為主題,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展出文物956件,全景式描繪了四百萬軍民奮勇向前的壯闊場景,謳歌了人民戰爭的偉大勝利。紀念館展出的並不僅僅是文物和資料,還有老兵們珍藏了71年的回憶。
  • 探索愛國主義教育新形式新方法——訪平津戰役紀念館副館長沈巖
    平津戰役紀念館總佔地面積4.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由勝利廣場、主展館、多維演示館和軍威園四部分組成。 平津戰役紀念館主展館為高22米的三層建築,陳列內容共分為:序廳、戰役決策、戰役實施、人民支前、偉大勝利、英烈業績六個展廳,展線總長740米,通過2500多件珍貴的歷史文物和一些由著名藝術家精心創作和製作的圖表、景觀、雕塑、繪畫等輔助展品,準確、客觀、全面地反映了平津戰役的過程,熱情謳歌了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的戰略決戰思想和高超軍事指揮藝術,謳歌了我軍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和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
  • 照金紀念館創新形式「吸粉」,更多群眾為「照金精神」打call
    如今,作為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級國防教育基地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以陝甘邊革命根據地歷史為主線,系統展示了革命先輩和蘇區人民英勇戰鬥的光輝歷程,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綜合性紀念館。自2013年9月新館建成開放至今,到照金紀念館參觀學習的觀眾和遊客累計約567.6萬人次,接待團隊2.96餘萬批次,參觀人數呈逐年上升態勢。
  • 嵊州市石璜鎮舉行「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暨石璜首戰勝利...
    今年是嵊州市石璜首戰勝利73周年,也是石璜首戰勝利紀念館建館15周年,更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年。近日,石璜鎮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暨石璜首戰勝利紀念館建館15周年座談會。同時,圍繞如何深化石璜繳槍初心,傳承紅色基因,用好紅色教育基地,串聯周邊歷史文化節點,搭橋美麗經濟展開討論。大家紛紛表示,要傳承發揚先烈們「信念堅定、忠誠擔當、團結奮進」的磐石精神,「自強、拼搏、愛國、奉獻」的勁松精神,堅守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的道路上永葆本色,砥礪前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 總前委舊址紀念館開展「文化六進」服務活動
    核心提示: 日前,總前委舊址紀念館黨支部「文化六進」為民服務活動走進市消防救援大隊,舉辦紅色廉政文化圖片巡展。本報訊(記者 麗萍 通訊員 王玉娟)日前,總前委舊址紀念館黨支部「文化六進」為民服務活動走進市消防救援大隊,舉辦紅色廉政文化圖片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