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旅遊,心靈洗禮地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

2020-12-05 春哥聊旅遊

今天是2018年12月13日,是國家公祭日,我來到了「紅巖革命紀念館」,讓自己心靈的升華一下。時光荏苒,我們更加了解重慶的歷史,那一段段令人可歌可泣的故事,故事仿佛重現在我們眼前,一次次震撼和洗滌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一起體會電視劇(紅巖)當時的歷史情況。

紅巖革命紀念館,位於重慶市嘉陵江畔,它們都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活動基地,是我黨在國民黨統治區鞏固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領導人民群眾進行革命鬥爭的中心。因業績卓著,故設館加以紀念。

「紅巖精神」包含救亡圖存的愛國精神、不畏艱險的奮鬥精神、同舟共濟的團結精神、勇於犧牲的奉獻精神、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執著的追求、高尚的共產主義品德情操、艱苦奮鬥吃苦耐勞的革命樂觀主義的精神、出汙泥而不染的崇高的人格。簡單地來說,可以概括為八個字:愛國、團結、奮鬥、奉獻。它集中展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精神風貌

走進紅巖村。紅巖廣場,設計、造型讓我耳目一新,坡度40,階梯寬敞,階梯長廊,紅花綠草。古代宮廷階梯沒有這麼長、寬。

站在階梯頂,俯視嘉陵江水清澈透亮,觀看江對岸,江北風光,高樓鱗次櫛比,沒有通風口。

階梯連著廣場,右側紅色頁巖巨石雕刻「紅巖」。想起家裡藏書《紅巖》小學時讀的第一部小說。

廣場中央五星紅旗高高飄揚。紅色大樓映入眼帘,董必武題詞紅巖革命紀念館。館門前毛澤東在重慶組雕。

走進紅巖紀念館:53個歷史故事再現黨的群眾路線。展覽分為《嚴格整風,贏得群眾》、《堅守宗旨,情系群眾》、《輿論宣傳,感召群眾》、《三勤三化,深入群眾》、《海納百川,凝聚群眾》、《堅定信念,鼓舞群眾》、《清廉自律,取信群眾》和《以史為鑑警鐘長鳴》八個部分,53個生動鮮活的小故事。

紀念館頂樓,民族脊梁、學術楷模展覽——人民科學家錢學森。講述錢學森學術成就、學術思想、精神風採。愛祖國、愛人民的精神境界。錢學森的愛國情懷、科學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聯想到今天中國的世界領先科學技術,中華民族屹立世界。

發揚紅巖精神,沿著了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道路奮發前進。

相關焦點

  • 重慶移動與紅巖聯線共建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本報訊 日前,中國移動重慶公司與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以下簡稱「紅巖聯線管理中心」)共建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合作協議籤字暨揭牌儀式在紅巖革命紀念館舉行。中國移動重慶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尹顯智,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楊永,紅巖聯線管理中心黨委副書記、主任馬奇柯,黨委委員、副主任雷瑩出席儀式,籤署合作協議並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重慶有限公司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揭牌。
  • 央視《焦點訪談》:紅巖檔案解密
    如今的渣滓洞集中營舊址,已經成為紅色旅遊的聖地。這次紅巖檔案的解密,讓人們了解了更多的歷史真相,同時也讓人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麼是紅巖精神。它不僅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是今天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強大精神動力。  演播室主持人 方靜:你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焦點訪談》。
  • 重慶哪些景點最火?重慶旅遊必去景點排行榜
    重慶哪裡最火?2019年8月8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重慶市地理信息和遙感應用中心發布了《重慶景點熱度地圖》。近幾年,重慶出現了眾多熱門景點,吸引大批遊客前去打卡,以井噴式的增長態勢成為了國內旅遊市場中的一匹黑馬。
  • 五一假期重慶又創新記錄 2559萬人次打卡重慶
    其中,武隆喀斯特旅遊區接待遊客18.32萬人次,同比增長23.22%;實現旅遊收入1738.88萬元,同比增長23.54%。重慶動物園接待遊客13.5萬人次,同比增長22.34%,實現旅遊收入310萬元,同比增長8.33%。都市旅遊持續火爆,五一節期間主城區各大商圈、景區人山人海、異常火爆。
  • 傳承紅色基因 西南政法大學500餘名新生同上一堂特色思政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25日21時23分訊(通訊員 譚嘯)9月24日晚,「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紅巖革命故事展演」在西南政法大學篤行樓學術報告廳隆重上演。他希望剛剛入學的西政學子,通過學習這堂「特色思政課」,學習紅巖英烈,走好人生道路,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浩浩長江、滾滾嘉陵江氣勢磅礴的交匯在一起……」,隨著《英雄重慶 壯美紅巖》的播出,紅巖革命故事展演正式開始。據了解,繼重慶大學首場展演後,第二場西南政法大學展演仍然採取「講、誦、展、演」的鮮活舞臺表現形式講述紅巖革命故事。
  • 「讀城」紅色四日路線|深入探尋文化,挖掘紅色印記
    重慶市廣安—重慶市區—渝西地區—渝東地區:廣安—重慶紅色旅遊四日遊紅巖魂廣場—紅巖革命紀念館—重慶談判遺址—渣滓洞—烈士詩文碑林—邱少雲烈士事跡紀念館—楊尚昆、楊闇公故居—聶榮臻故居—陳獨秀故居—石壕紅軍烈士【行程線路】廣安到重慶市區約130公裡第一天:紅巖魂廣場—紅巖魂陳列總館,約0.1公裡
  • 重慶市武隆區軍地合力上好思政課
    11月12日,初冬的陽光暖暖地灑在紅巖文化展覽室,來自重慶市武隆區武隆中學的數百名學生正在聆聽一場生動的紅色思政課。「70年前,300多名革命志士壯烈捐軀,踐行和光大了偉大的紅巖精神……」正在為學生熱情講解的講師名叫彭小兵,是一名退伍軍人。
  • 重慶珍檔|「紅色三巖」的來歷
    風正巴渝消息,重慶是一方充滿紅色記憶的英雄土地,孕育了偉大的紅巖精神,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今天,請跟隨小編一起,探訪位於渝中區的「紅色三巖」舊址,聆聽紅色往事。「紅色三巖」的來歷抗日戰爭時期,紅巖、曾家巖、虎頭巖被稱為「紅色三巖」。
  • 臨沂有哪些紅色旅遊景點
    臨沂紅色旅遊景點有哪些?下面文章中介紹臨沂非常有特色的紅色旅遊景點。臨沂有哪些紅色旅遊景點?現為全國100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1949年4月,山東省人民政府為紀念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犧牲的華東地區革命烈士而建,是華東地區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園。陵園以45米高的五角燈塔式革命烈士紀念塔為中心,塔的東南方向有開國首席大將粟裕骨灰撒放處以及羅炳輝、國際共產主義戰士漢斯·希伯和王麓水墓;以革命烈士紀念塔為中軸線,西墓區有常恩多、劉炎和張元壽墓。
  • 輝煌「十三五」譜寫新篇章|湖南:薪火相傳 讓紅色基因煥發時代光芒
    紅網時刻記者 王嫣 長沙報導在湖湘大地上,紅色傳統積累深厚,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翻開風雲激蕩的紅色篇章,湖南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是毛澤東思想的最初發源地,是人民軍隊的搖籃。這片滿是紅色基因的熱土上,幾乎每座山、每條河都蘊藏著革命的歷史與傳奇。
  • 臨沂紅色旅遊景點大全 這些地方都值得一去
    作為著名的紅色革命老區,臨沂有著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並且每年都會吸引眾多遊客。   為了整合臨沂的紅色旅遊資源,並且把臨沂打造成全國紅色旅遊高地,臨沂將會構建「一個中心四條主線十大片區」的空間布局,不斷完善紅色旅遊產品體系。
  • 武漢首發紅色旅遊手繪地圖 新編六條經典線路
    長江網12月23日訊 12月23日,武漢發布首份紅色旅遊手繪地圖,並將地圖製成電子版,遊客只需微信掃二維碼即可獲取。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市文化和旅遊局圍繞「英雄城市 紅色傳承」主題,整合我市近百處重要紅色旅遊資源設計並完成了《武漢紅色旅遊手繪地圖》。
  • 武漢首發紅色旅遊手繪地圖,新編六條經典線路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市文化和旅遊局圍繞「英雄城市 紅色傳承」主題,整合我市近百處重要紅色旅遊資源設計並完成了《武漢紅色旅遊手繪地圖》。該地圖涵蓋了辛亥革命、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以及新中國建立後等多個時間段在武漢所發生或遺留的紅色革命歷史遺址遺蹟等紀念設施,地圖共分三大版塊,主版塊是武漢市域紅色資源手繪平面地圖,較為準確反映了八十多處重要紅色旅遊景點。
  • 張瀾紀念館參加四川省博物館學會近現代名人故居與紅色紀念館專業...
    近日來,四川省博物館學會近現代名人故居與紅色紀念館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江油市成功召開。本次年會由四川省博物館學會近現代名人故居與紅色紀念館專業委員會主辦,江油市委、江油市政府承辦,江油市委黨校、江油市文廣旅局、江油市王右木紀念園執行,來自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博物館學會、四川博物院以及專委會各單位的領導及專家共計110餘人參會。
  • 發揮好革命紀念館「紅色基因庫」作用
    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長沙市基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革命紀念館是珍藏紅色基因的主平臺。珍藏在這裡的紅色基因,是凝聚在黨史文化中的珍珠。
  • 興國縣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畫靚模範興國」主題研學旅行
    4月22日,由興國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組織,興國縣青少年活動中心、茶園小學、茶園中學、鼎龍中心小學四校攜手打開學校大門,開展以「傳承紅色基因,畫靚模範興國」為主題的研學旅行活動。共同組織和帶領學生走進紅色遺址,融入紅色文化,弘揚蘇區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共繪美好家園「百米長卷」。孩子們熱情高漲,滿懷激情地踏上了研學之旅。
  • 芙蓉區組織基層黨員參觀紅色陣地 接受思想洗禮
    (參觀紅色陣地。10月30日,芙蓉區東屯渡街道揚帆社區組織全體黨員和「兩新」黨支部的黨員們重走劉少奇同志天華蹲點調查路線,聆聽陳樹湘「斷腸銘志」的革命故事,接受政治洗禮。      在劉少奇天華蹲點調查紀念館,講解員生動詳實的講解劉少奇同志在國民經濟大蕭條時期與人民群眾共同甘苦的感人事跡,真切感受到了劉少奇同志以民心鑑初心。
  • 守護紅土地的歷史根脈——關於江西軍地合力做好革命文物保護的...
    為加強革命文物機構隊伍建設,不斷提升革命文物保護管理能力,江西省結合政府機構改革,設立革命文物處,負責全省革命舊址的保護和革命紀念館的管理等工作。江西省國防教育辦公室堅持軍地一體聯動,創新搶救保護方法,合力保護革命文物。在軍地共同努力下,劉承漢守護的「彈洞壁」已得到專業修繕。
  • 《紅巖》作者楊益言與世長辭 享年92歲
    大眾網5月19日訊 19日10時25分,名滿全國的重慶作家楊益言因病在重慶與世長辭,享年92歲。其代表作是羅廣斌和他合著的《紅巖》。這部長篇在1961年12月由中青社出版後,重印113次,再版兩次,印數超過一千萬冊。  楊益言,1925年出生於重慶朝天門,1948年在重慶被捕,囚禁於重慶渣滓洞。
  • 參觀紅色聖地 追尋革命精神!莒縣夏莊小學開展紅色教育主題黨日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 通訊員 張志華 日照報導  為更加紮實開展「參觀紅色聖地,追尋革命精神」主題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直觀地了解革命歷史。11月28日,夏莊小學組織30名黨員前往山東抗日根據地紀念館,重溫革命歷史,開展紅色教育實踐活動。  革命歷史展館裡,一幅幅照片、一個個場景述說著革命鬥爭的艱苦卓絕和萬般艱辛,展現了浴血奮戰、艱苦奮鬥的革命歷程,紅色革命精神觸動著每位黨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