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武隆區軍地合力上好思政課

2020-12-04 人民網

11月12日,初冬的陽光暖暖地灑在紅巖文化展覽室,來自重慶市武隆區武隆中學的數百名學生正在聆聽一場生動的紅色思政課。

「70年前,300多名革命志士壯烈捐軀,踐行和光大了偉大的紅巖精神……」正在為學生熱情講解的講師名叫彭小兵,是一名退伍軍人。今年9月,他受邀成為「紅色思政課講師團」的一員到中小學校巡迴宣講。幾個月下來,師生們反響很好。武隆中學德育處主任朱順良介紹,紅色思政課入腦入心,頗受學生歡迎。

從今年9月起,武隆區就開始籌劃開設紅色思政課。「重慶是革命老區,誕生了偉大的紅巖精神,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紅色教育資源,上好青少年的紅色思政課。」武隆區人武部政委馬宏偉介紹說。為此,他們聘請抗美援朝老兵、優秀退役軍人、軍事專家等組成「紅色思政課講師團」,定期到各學校授課,為學生們講述武隆革命故事。

和彭小兵一樣,江山也是「紅色思政課講師團」的一員。9月29日,他前往火爐中學講解「革命烈士蘇曼自殺為黨報警」的故事。「每次講述,不僅是一次紅色精神的傳遞,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每每講到革命先輩為國捐軀的事跡,我總會深受感動。」江山說,他要將更多的紅色故事講給學生們聽,讓這段紅色歷史被更多的人銘記。

與敵人鬥智鬥勇的革命志士肖中鼎,被捕入獄受盡折磨的左聯作家張澤厚,「虎入籠中威不倒」的抗日名將黃顯聲,中共地下黨先後任川康特委書記、省委書記的羅世文……一位位革命先輩的名字,在講師們的講述下,如同一顆顆明亮的星星照耀著學生們的心靈。學生朱小軍在筆記本上寫下這樣一段話:「最好的緬懷就是繼承。我們要用理想之光,照亮奮鬥之路。讓烈火中不滅的信仰,去點燃新時代屬於我們的新的榮光。」

走出紅巖文化展覽室,人武部部長塗小奎心情格外明媚。他說,下一步,他們將在學校成立「紅巖班」,評選「紅巖精神」宣講員,讓「紅巖精神」深植學生心田。

相關焦點

  • 校長思政課開講啦!青島八大峽小學邱琳校長:知行合一 打造有風景的...
    學校紮實推進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改革,通過生活體驗、實踐參與、動手合作等多種方式,根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倡導從實際出發、立足生活的教學實踐,打造有風景的思政課。為此,邱校長帶頭為學生上好思政課,宣傳垃圾分類的環保理念,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磨難壓不垮 奮起正當時——「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
    「這是一堂特殊的思政課,也是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 ;這堂課令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教授們把對理論的深刻剖析融入到防疫抗疫一線的感人故事中,寓理於情、引人深思。」3月9日,在收聽收看《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後,山東科技大學各學院班級QQ群,微信群裡互動討論,熱鬧非凡。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召開思政課與課程思政改革創新工作推進會
    王傳亮指出,近年來,學校黨委在推進思政課與課程思政建設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跟中央和市委要求,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密依靠廣大教師,結合學科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本科教學審核評估整改、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等工作,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具有學校特色的創新,在健全「三全育人」格局、打造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 思政課變身文藝匯演——阜師大打造讓學生終身難忘的思政「金課」
    安青網訊 1月4日晚,阜陽師範大學由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工作處主辦,音樂舞蹈學院、體育學院協辦的思政課文藝匯演,在該校西湖校區正行樓二樓報告廳舉行。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研室李方、黃寶等教師,以「四個自信」為主題,以「四個選擇」為主線,發揮音樂舞蹈學院和體育學院學生的專業特長,創新實踐教學模式,組織開展本次思政課文藝匯演。
  • 傳承紅色基因 西南政法大學500餘名新生同上一堂特色思政課
    西南政法大學牽手紅巖連線為新生帶來特色思政課 西南政法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西南政法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紅巖文化是新時期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本次展演極具重慶特色和紅巖特色……對我們新同學們來說,這是走進西政的第一堂特殊思政課」 展演開始前,西南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樊偉在登臺致辭中表示,西政前身是誕生在紅巖村旁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西政的發展在歌樂山下,因此,西政精神正是對紅色基因的傳承和弘揚。
  • 實驗室裡的一堂思政課
    2020-09-24 09:36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硫酸銅製成美麗玫瑰送給新生實驗室裡的一堂思政課  一次別樣的實驗課成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 「因為疫情,上個學期的實驗課都是在線上完成的,學生幾乎沒有親自動過手。」南農理學院輔導員老師周玲玉介紹,為了讓大二大三剛剛返校的學生趕緊對實驗熟悉起來,同時更好地迎接新同學,她想到了讓學生們到實驗室動手做特色禮物迎新的點子,並且通過實驗課的課程思政潤物無聲。
  • 堅持「八個統一」明確思政理論課課程定性
    思政課是對大學生系統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進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主陣地和主渠道,根本解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在堅持思政課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的過程中,首先就要講政治。講政治是思政課的首要要求,政治性是課程的根本屬性,政治認同是思政學科的首要核心素養,對思政課教師的第一要求是政治要強,「在馬言馬、在馬信馬」。
  • 深刻把握新時代思政課「八個統一」的建設規律
    思政課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陣地。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用「八個統一」深刻闡釋了辦好思政課的基本原則和目標要求,從主渠道這個層面有針對性地回答了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 踐行「八個相統一」打造新時代思政「金課」
    新時代教育改革新趨勢,要求改變過去單純依靠思政課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模式,其他學科的教師在知識傳授的整個過程也要注意價值觀塑造的全程性,即「課程思政」。二是價值觀引導因勢而化。在意識形態建設主戰場,要求思政課教師擁有堅強的政治定力,敢於理直氣壯地對當代社會思潮中出現的錯誤觀點進行批判,敢於依據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理直氣壯地展開學理意義上的辯駁和批判。只有堅持建設性與批判性相統一,才能有效鞏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社會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 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要做到「二求」。一是「求真」。
  • 海南強化教育合力發揮校長帶頭作用
    「全面戰『疫』為立德樹人提供了許多鮮活的素材,特殊時期,我們的思政課將從三個宣講主題入手,為學生的思想注入引領動力。一是宣講疫情防控形勢和科學知識,二是宣講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三是宣講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先進人物和事跡,尤其是我們身邊優秀師生的事跡。」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雲閣說。
  • 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牢牢堅持八個「相統一」
    這一指示精神,為新時代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提高思政課質量水平明確了重要指向和基本遵循。  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思政課肩負著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神聖使命,必須旗幟鮮明地講政治,彰顯政治屬性。對此,新時代思政課要堅定政治立場、凸顯政治智慧,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引導廣大師生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強化政治擔當。
  • 科學認識和發掘高校藝術課程的思政教育價值-光明日報-光明網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上好思政課是高校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 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
    長期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孤島」困境,思政教育與專業教學「兩張皮」現象未能根本改變,體現在:在教育理念上,不能正確認識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之間的關係;在隊伍建設上,教師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識有待提升;在人才培養上,各門學科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沒有得到充分挖掘;在管理機制上,多部門合力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機制體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 立德樹人,思政課的重要性
    而上好思政課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提高學生思想覺悟,轉變學生思想,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環節。為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形成正確的政治思想態度奠定基礎。 加強思政課建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學須先立志。志既立,則學問可次第著力。立志不定,終不濟事。」
  • 龍江高校思政行|牡丹江師範學院:讓紅色文化成為思政課的「活教材」
    牡丹江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教師王雅馨。牡丹江師範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教授張應力講述用藝術融入思政課程。牡丹江師範學院充分利用牡丹江地區豐富的紅色資源,把弘揚東北抗聯精神與推進育人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以紅色東北抗聯精神培育時代新人,引導學生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愛國意識和愛國情感。
  • 從思政課程轉向課程思政 橫影學院思政教育「很有戲」
    學院黨委決定以「課程思政」為突破口,實施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思政教育。「所謂課程思政,通俗地說,就是在堅持上好思政課程的前提下,把思政理論掰開揉碎,融入所有的專業課程,讓所有老師都變成思政教師,所有課程都承載思政內容,最終使學生對思政理論形成系統認知,達成潤物無聲、成風化人的效果。」
  • 鞍山市第五中學邀請援鄂最美逆行者孫東升主任上一堂思政課
    12月1日,鞍山市第五中學開展「最美逆行者」思政課,榮幸邀請到遼寧省第三批支援武漢醫療隊中來自鞍山市中心醫院立山院區的ICU主任、急診科主任孫東升,為全校師生做題為「大醫精誠鑄使命 撥雲終現東日升」的思政課,向我們講述他支援武漢雷神山醫院52天的「抗疫」心路。本次思政課由學校黨委書記曾多同志主持。
  • 瀋河區提升中小學思政課質量教育系統班子與思政教師結對子
    全區中小學校(含民辦學校)校長、書記、思政學科教研組長等近200人參加會議。瀋河區教育局、區教育研究中心領導班子成員將與各校思政課教師加強聯繫,對接學校和思政課教師,並為學生上思政課。  瀋河區提出了區教育局、區教育研究中心領導班子成員與思想政治課教師加強聯繫,服務思政課建設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