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牢牢堅持八個「相統一」

2020-11-28 光明思想理論網

  作者: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安娜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他還具體提出了八個「相統一」。這一指示精神,為新時代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提高思政課質量水平明確了重要指向和基本遵循。

  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思政課肩負著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神聖使命,必須旗幟鮮明地講政治,彰顯政治屬性。對此,新時代思政課要堅定政治立場、凸顯政治智慧,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引導廣大師生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強化政治擔當。思政課的政治屬性建立在邏輯嚴密的學理性基礎上,必須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因此,思政課還要有深度、有力度,運用精粹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釋學生之惑,實現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

  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價值性與知識性,是蘊涵於思想政治教育的兩種重要元素。思政課不僅要傳授豐富的知識,培育學生認識世界的理智態度、判斷能力和紮實的知識基礎,還要用知識成果滋養價值觀念。如果把思政課的價值屬性剝離出去,僅將其視為價值中立的知識性傳播活動,那就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因而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要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傳授之中,挖掘學科中的真善美因素,將做人與做學問緊密統一,幫助學生形成端正的道德品行和正確的價值取向,塑造學生的靈魂。

  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必須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一方面要牢牢把握思政課的整體建設。以「四個服務」為根本方向,構建科學合理的教材教學體系、學科支撐體系、人才培養體系、綜合評價體系、條件保障體系,全面發揮思政課的主渠道作用,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傳導主流意識形態。另一方面,又要繼承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批判性傳統。將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貫穿到教學科研的全過程,做好理論鬥爭、輿論鬥爭,旗幟鮮明地批判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引導青年學生正確評價社會現象,褒良貶劣。

  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思政課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做到兩者的辯證統一是兩者關係的應然狀態。首先,必須堅持思政課的理論性。要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學生頭腦、指導學生行動,引導學生針對社會問題做出深刻的邏輯論證和理性思考,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實現用科學理論培養人。另外,必須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完善集教學科研、創新活動、社會實踐、文化養成等於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按照課堂教學要求確定實踐活動主題及方式,激勵學生主動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鬥者。

  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思政課改革創新是循著統一性和多樣性辯證關係的軌道不斷向前演進的。在堅持統一性方面,要落實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材使用、教學管理等方面的統一要求,進一步明確思政課課前、課中和課後的全流程管理,規範統籌學分設置、教務安排、教學方法、教研管理、考核評價等教學工作,切實強化其價值引領。在堅持多樣性方面,要因地制宜,整合校內外教育資源,開發地區實踐教學資源,構建「大思政」新格局;要因時制宜,思政課的目標原則、內容任務、方法手段等應緊扣時代脈搏、反映時代要求,抓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主題;要因材施教,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個性特點,實施精準化教學,使思政課真正打動學生的內心。

  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教師「教」與學生「學」之間的關係,是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的關係,兩者有機統一。首先,思政課教學離不開教師的主導。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和引導者,在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運用、教學進程安排、學生成績評價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通過系統有計劃的知識傳授、言傳身教等方式對學生的思想行為產生重大影響。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教師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自覺做為學為人的表率。其次,還要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要加大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的研究,掌握學生思想觀念的具體特點、最新動向,在立足學生成長需要的基礎上,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讓每一位學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發展。

  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灌輸和啟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對偶範疇。灌輸教育與實踐中存在的填鴨式、教條化教育不同,其本質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系統教育。堅持灌輸教育,符合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發展的要求,因為科學的理論不可能自己跑到學生的頭腦中,也不能自發產生,需要從外面灌輸進去,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青年。新時代實行灌輸教育,要結合新問題、新實際,豐富理論內容,拓展網絡陣地,優化教育藝術,運用鮮活的生活敘事,巧妙實現教師與學生的思想對接。同時,要注重啟發性教育,通過設計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等富有啟發性的環節,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自覺性,在不斷啟發中讓學生水到渠成得出結論。

  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是相得益彰的辯證統一關係。一方面,要堅持顯性教育。在思政課教學中,應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知識結構、學生特點需求和接受習慣等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結合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智慧教學模式,有效傳授理論知識,鍛造學生思維方式,培養學生情感素養。另一方面,還要堅持潛移默化的隱性教育。要在思政課中滲透隱性教育的方法,運用人文精神薰陶、日常互動交流等隱性化、柔性化的方式,觸發學生接受的興奮點,實現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要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將思想政治教育浸潤到其他課程,融入到學生組織管理、志願服務、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建設等過程中,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 責編:李澍 ]

相關焦點

  • 新華社評論員:堅持「八個統一」 創新思政教學
    「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八個統一」的具體要求,為思政課的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辦好思政課,需要與時俱進,向改革創新要動力。
  • 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中怎樣堅持八個「相統一」?
    今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推動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要堅持八個「相統一」。
  • 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八個相統一」
    【摘要】「八個相統一」是對思政課建設長期以來形成的成功經驗的系統總結,進一步深化了對思政課教育教學規律、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等一系列規律的認識,為不斷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科學化水平,與時俱進地推進理念思路、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的創新提供了重要遵循。
  • 以「八個相統一」為根本 推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
    以「八個相統一」為根本 推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 2020年03月16日 09:2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楊平 字號 內容摘要:
  • 堅持「八個統一」 改革創新思政課
    實踐的社會歷史性告訴我們: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內容和方法不可能一勞永逸,要緊跟新時代前進的步伐,堅持和把握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八個相統一」,積極實踐思政課的改革創新。一是堅持政治性與學理性相統一。思政課教學要充分講社會主義理論,在增進對社會主義理論的理解力、說服力上下功夫。
  • 深刻把握新時代思政課「八個統一」的建設規律
    ■堅持「八個統一」 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之一)[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明確提出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要堅持「八個統一」,這是思政課建設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系列規律性認識和成功經驗的科學概括
  • 踐行「八個相統一」打造新時代思政「金課」
    原標題:踐行「八個相統一」打造新時代思政「金課」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 高校思政課教學怎樣堅持八個「相統一」
    下面結合自己教學、研究的經歷,就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的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要做到八個「相統一」,談談認識體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我體會這是要求將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理論的教學與學生思想實際緊密結合,科學地、有針對性地回答時代提出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 堅持「八個統一」明確思政理論課課程定性
    堅持「八個統一」明確思政理論課課程定性 2020-04-26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需要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的根本原則
    )改革創新的「八個相統一」,其中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居於之首,蘊意著統領之意,成為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根本原則。一、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是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內在意蘊思政課改革創新需要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是準確認識和把握政治性與學理性的本質特徵及其辯證關係的基礎上得出的理性判斷,彰顯了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本質意涵,事關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方向性、科學性和原則性。
  • 「八個統一」: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根本遵循
    等等,回答好這些問題,對我們在新時代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意義重大。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講好新時代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做到「八個統一」: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
  • 堅持「八個統一」 上好思政理論課
    「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在2019年3月18日舉行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八個統一」的具體要求,為思政課的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
  • 凱裡學院「八個相統一」重新定義高校思政課的正確打開方式
    要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這「八個相統一」直擊思政課的重點和難點,重新定義了高校思政課的正確打開方式,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 劉呂紅:守正創新,思政課建設要堅持政治性與學理性相統一
    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並提出「八個相統一」教學要求。「八個相統一」言簡意賅、深刻精闢,為推進新時代思政課建設指明了方向。理論強黨本期策劃將深入解讀這一教學要求。今日刊發堅持「八個相統一」系列文章之二,敬請垂注。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召開思政課與課程思政改革創新工作推進會
    中國網北京12月17日訊(記者 劉佳 通訊員 田馳正)12月11日下午,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在小營校區報告廳召開思政課與課程思政改革創新工作推進會。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領導班子成員,各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各機關職能部門正職,2019年樹人班全體學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研究生,學生黨員代表參會。會議由校黨委副書記劉筱毅主持。
  • 天津商業大學:「八個統一」助推思政課走上「雲端」
    本學期初,天津商業大學思政老師羅來瑋以線上授課的方式和學生見面,開啟了新學期的思修課,這也是天津商業大學積極探索推動抗疫期間思政課改革創新,將全部課程整體轉到「雲端」、實行遠程在線授課的一個縮影。  天津商業大學本學期全校本科生、研究生首次通過網絡參加思政課的學習。
  • 聚焦發力五個思政推進湖北高校思政工作改革創新
    申報類型:案例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發布時間:2017-11-23 16:11 摘 要:湖北省教育廳堅持問題導向,精準對標對表,聚焦發力「五個思政」,開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五級五類
  • 切實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
    熊曉琳重點分享了「從一到六」建設「金課」的經驗:有一顆紅心,堅持科研和教學兩條腿走路,追求「三講」(講政治、講科學、講故事),突出深耕教材、講清理論、用活教材、創新方法四個要求,做到五位一體,把握教學設計六個要素。
  • 統籌推進大中小學一體化 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
    推進新時代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一體化」建設要求內涵,樹立系統思維,打破學段區隔,堅持分層分類,統籌好德育目標一致和內容梯度銜接的關係,統籌好教育主體的整體性和不同學段教學規律的關係;堅持強基固本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堅持改革創新打造思政金課,建設好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關鍵課程」。
  • 30個要點,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辦好思政課的重要文章
    17.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要堅持「八個相統一」  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躍的群體,思政課建設要向改革創新要活力。如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照本宣科、應付差事,那「到課率」、「抬頭率」勢必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