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八個相統一」打造新時代思政「金課」

2020-11-28 人民網

原標題:踐行「八個相統一」打造新時代思政「金課」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之中。」這段論述既強調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性,也給我們提出了更高要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網際網路+教育」的新時代思政課教育改革創新浪潮中,深入思考如何堅持「八個相統一」,這是打造思政「金課」的當務之急。

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要做到「三變」。一是「知變」。這要求思政課教師儘快養成用學術話語講政治的職業習慣,在講透理論、展示真理的過程中實現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實踐性、人民性、革命性等主要特徵與思政課的課堂教學有機結合,為此,過去講思政課的傳統方法需要因時而變。二是「應變」。實現學理性和政治性的統一,做到因勢而變,即議題設置精巧、政治概念導入平實、理論闡釋生動。堅持政治性,要求教師理直氣壯講政治。堅持學理性,要求遵循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講理論要做到有血有肉,講政治要做到潤物細無聲。三是「求變」。堅持政治性也要與時俱進,堅持學理性更要求真務實,做到敏而善變,即思政課教師通過不斷改善學習,厚植與新時代要求相契合的理論思維力。

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要做到「二因」。一是價值觀引導因時而動。新時代踐行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的一個關鍵環節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固本。新時代教育改革新趨勢,要求改變過去單純依靠思政課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模式,其他學科的教師在知識傳授的整個過程也要注意價值觀塑造的全程性,即「課程思政」。二是價值觀引導因勢而化。思政課教師既要明銳地認識並有效利用「網際網路+」時代信息傳遞的開放性、自由性、時效性特徵,又要堅持較高的政治站位,善於從培育「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的政治高度,針對世情、國情、民情中吸引眼球的信息,對學生進行價值觀引領。

堅持建設性與批判性相統一,要做到「二為」。一是「樂為」。要求思政課教師具有職業榮譽感,率先基於「網際網路+」時代就意識形態建設的創新路徑進行先行先試。二是「有為」。在意識形態建設主戰場,要求思政課教師擁有堅強的政治定力,敢於理直氣壯地對當代社會思潮中出現的錯誤觀點進行批判,敢於依據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理直氣壯地展開學理意義上的辯駁和批判。只有堅持建設性與批判性相統一,才能有效鞏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社會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

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要做到「二求」。一是「求真」。就是要求每一個教師結合自己的專業,協力完成從思政課到「課程思政」教學範式的轉變,即全方位挖掘各類學科與課程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資源,形成由「點」到「面」多位一體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新局面。其次,思政課教師要努力做到理論闡釋通俗化、生動化、具體化和生活化。在打造思政「金課」過程中,一方面通過巧妙設置課堂互動議題,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先進性、科學性、革命性、實踐性、人民性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嵌入到具有不同學科專業背景的學生頭腦中。另一方面利用網際網路,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進學生宿舍」。二是「求實」。思政課教師要勤於思考將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有機結合起來的方式方法,要求思政課教師基於社會現實務求把課講得深入淺出,講出真理的味道。思政課教師務求言傳與身教相統一。只有思政課教師做好言傳身教,學生才能在思政小課堂汲取正能。

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做到「兩為」。一是「親力親為」。思政課教師在落實全國統一教材的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方面要做到親力親為,從知識點在不同授課對象的實際反響中,積累打造金課所需要的教學技巧等創新元素。親力親為不僅體現在對教學課件的個性標識的打造上,體現在教師對統一使用的教材的核心知識點的內化上,還體現在對教師對授課對象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上。二是「敢作敢為」。思政課教師在教法的選取方面力爭做到敢作敢為。堅持多樣性,內在地要求思政課教師做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材施教。思政課教師需要針對課程特點和授課對象,在寓理於事的教學設計中堅持因地制宜原則,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法才能做到深入淺出。

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要做到「二有」。一是教學態度要「有熱度」。堅持主導性,要求思政課教師先調動自己的教學積極性。對思政課教師而言,熱愛思政課是發自內心的一種崇高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二是教學過程「有溫度」。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內在要求思政課教師強化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的研究。思政課教師要明察秋毫,敏銳把握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觸動點和興趣點,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要做到「二求」。一是「求變」。教師要積極改變教學方法,更多地開啟師生間的雙向互動模式進行教學,這是求變的內因。青年學生對思政課學習態度和學習需求的逐步改變,這是求變的外因。求變的主角首先是教師要樂意求變、敢於求變。二是「求實」。在教學語言上,教師要儘量通過與青年學生的平等交流將教材語言轉化為教學語言;在教學議題的設置上,引導學生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發揮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在教學方法的革故鼎新上,思政課教師力爭運用演講式教學、案例研討、分組辯論、多媒體教學、MOOC教學、專題教學、情景劇教學、微電影展示等多種為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念好切實提升自身教學技能的「真經」。

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要做到「二轉」。一是轉變觀念。首先在教育理念轉變上,學校教學管理部門的管理理念要發生相應轉變。思政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顯性課程」,需要發揮其主渠道作用。同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實出成效,打造深度、效度、溫度兼具,色香味俱全的新時代金課,必須實現從「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理念的轉變,實現高校不同職能部門、不同學科的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努力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校園全覆蓋。二是「轉變方法」。在教學模式上,思政課教師實現從以前的顯性教育為主向顯性隱性兼顧的方向轉變。在課堂教學的教師點評環節、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進行的實踐教學中,思政課教師要有「見微知著」的政治敏感性,淬鍊自身察言觀色的真本領。

(作者為集美大學教授)

相關焦點

  • 深刻把握新時代思政課「八個統一」的建設規律
    這「八個統一」是思政課建設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系列規律性認識和成功經驗的科學概括,更為新時代思政課的改革創新提供了基本遵循。「八個統一」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創新發展的內在規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提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推出一系列重要措施。
  • 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牢牢堅持八個「相統一」
    作者: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安娜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他還具體提出了八個「相統一」。
  • 新華社評論員:堅持「八個統一」 創新思政教學
    新華社北京3月20日電 題:堅持「八個統一」 創新思政教學——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  新華社評論員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八個統一」的具體要求,為思政課的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辦好思政課,需要與時俱進,向改革創新要動力。
  • 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八個相統一」
    【摘要】「八個相統一」是對思政課建設長期以來形成的成功經驗的系統總結,進一步深化了對思政課教育教學規律、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等一系列規律的認識,為不斷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科學化水平,與時俱進地推進理念思路、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的創新提供了重要遵循。
  • 以「八個相統一」為根本 推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
    以「八個相統一」為根本 推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 2020年03月16日 09:2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楊平 字號 內容摘要:
  • 「八個統一」: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根本遵循
    等等,回答好這些問題,對我們在新時代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意義重大。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講好新時代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做到「八個統一」: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
  • 堅持「八個統一」明確思政理論課課程定性
    堅持「八個統一」明確思政理論課課程定性 2020-04-26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校思政課教學怎樣堅持八個「相統一」
    見證了中共黨史課向中國近代史綱要轉化,更好地凸顯出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民族救亡、建立新中國、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決定性作用;見證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方法論形成的重要影響;見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及其在新時代的發展,成為思政課的核心內容;見證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法律、道德教育在思政課程中的加強。
  • 堅持「八個統一」 改革創新思政課
    實踐的社會歷史性告訴我們: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內容和方法不可能一勞永逸,要緊跟新時代前進的步伐,堅持和把握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八個相統一」,積極實踐思政課的改革創新。一是堅持政治性與學理性相統一。思政課教學要充分講社會主義理論,在增進對社會主義理論的理解力、說服力上下功夫。
  • 凱裡學院「八個相統一」重新定義高校思政課的正確打開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在2019年3月18日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深刻闡述了辦好思政課的重大意義,強調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
  • 思政課變身文藝匯演——阜師大打造讓學生終身難忘的思政「金課」
    安青網訊 1月4日晚,阜陽師範大學由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工作處主辦,音樂舞蹈學院、體育學院協辦的思政課文藝匯演,在該校西湖校區正行樓二樓報告廳舉行。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研室李方、黃寶等教師,以「四個自信」為主題,以「四個選擇」為主線,發揮音樂舞蹈學院和體育學院學生的專業特長,創新實踐教學模式,組織開展本次思政課文藝匯演。
  • 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中怎樣堅持八個「相統一」?
    今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推動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要堅持八個「相統一」。
  • 劉呂紅:守正創新,思政課建設要堅持政治性與學理性相統一
    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並提出「八個相統一」教學要求。「八個相統一」言簡意賅、深刻精闢,為推進新時代思政課建設指明了方向。理論強黨本期策劃將深入解讀這一教學要求。今日刊發堅持「八個相統一」系列文章之二,敬請垂注。
  • 堅持「八個統一」 上好思政理論課
    「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在2019年3月18日舉行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八個統一」的具體要求,為思政課的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
  • 切實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
    熊曉琳重點分享了「從一到六」建設「金課」的經驗:有一顆紅心,堅持科研和教學兩條腿走路,追求「三講」(講政治、講科學、講故事),突出深耕教材、講清理論、用活教材、創新方法四個要求,做到五位一體,把握教學設計六個要素。
  • 校長思政課開講啦!青島八大峽小學邱琳校長:知行合一 打造有風景的...
    2019年在京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特別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鬥者。  青島八大峽小學邱琳校長認為,「只有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思政教育才能入腦入心」。
  • 武漢大學:淘汰水課 打造金課
    思政教育是「鹽」,溶解在課程中自然吸收  思政教育就像「鹽」,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但如果把「鹽」當主菜,就不能怪學生「不愛吃」。如何把思政教育這個「鹽」溶解在各種「食物」中讓學生自然吸收?如何把思政課打造得前沿、夠味,既「紅」又「鮮」?武漢大學探索出了新路子。
  • 怎樣加強新時代思政課建設?
    再次,要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從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汲取智慧滋養,以寬廣視野觀察世界、分析世界、研究世界。思政課教育教學中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以創新理念拓展教學方法與模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啟迪學生思想、開闊學生視野、塑造學生靈魂。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怎樣切實堅持「八個統一」?
  • 天津商業大學:「八個統一」助推思政課走上「雲端」
    本學期初,天津商業大學思政老師羅來瑋以線上授課的方式和學生見面,開啟了新學期的思修課,這也是天津商業大學積極探索推動抗疫期間思政課改革創新,將全部課程整體轉到「雲端」、實行遠程在線授課的一個縮影。  天津商業大學本學期全校本科生、研究生首次通過網絡參加思政課的學習。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召開防疫期間打造在線教學課程思政金課經驗交流會
    3月27日下午,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利用「騰訊會議」平臺召開了防疫期間打造在線教學課程思政金課經驗交流會。院黨總支書記吳雲平、院長謝振安、黨總支副書記姚嗣宏、業務副院長方勝出席會議。謝振安主持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