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縣人民檢察院組織幹警參觀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

2020-11-25 澎湃新聞

永福縣人民檢察院組織幹警參觀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

2019-11-08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一步加強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 11月6日,永福縣人民檢察院在該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鄧錦波的帶領下,組織全院黨員幹部前往全州縣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緬懷革命先烈,重走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激勵新時代檢察幹警牢記初心使命。

鄧錦波檢察長(右一)親自帶隊到湘江戰役紀念館參觀學習

全體人員先是到達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林緬懷和紀念在湘江戰役中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們,隨後來到在憑弔廣場上,向革命先烈鞠躬致敬,寄託哀思和悼念。

隨後,幹警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紀念館,看著那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仿佛走進了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

幹警們聚精會神聽講解員解說

(左右滑動查看圖片)

在全景廳播放的紅色影片《血戰湘江》,再現了湘江戰役的全過程,充分彰顯了革命先輩「勇於勝利、勇於突破、勇於犧牲」的湘江戰役精神。「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湘江戰役何其慘烈,紅軍戰士何其英勇無畏。大家深受感動,他們堅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深深地震撼著每一個人。

參觀結束後,大家紛紛表示,一定要勇擔責任,永遠銘記紅軍戰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意志。堅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最突出的主線,結合黨的工作部署,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為推動新時期檢察工作的穩步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審核|潘松文

圖|李翠華 文|侯琴 編輯|周玲

堅決掃除黑惡勢力,建設平安和諧永福!

永福縣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涉黑涉惡線索

舉報電話:8516321、8512531;

永福縣人民檢察院掃黑除惡專項工作

熱線電話:8513937;

檢察服務中心熱線電話:12309。

原標題:《永福縣人民檢察院組織幹警參觀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銘記湘江戰役,傳承長徵精神——暑期赴全州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園...
    2020年7月19日,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發現美·傳播美」暑期社會實踐隊師生一行10人,來到桂林市全州縣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園參觀學習,接受長徵精神的洗禮。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進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靈川團...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進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靈川團縣委、縣婦聯聯合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 2020-07-09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奮鬥中堅守初心使命 ——靈川法院赴全州湘江戰役紀念館開展...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重溫艱苦卓絕的崢嶸歲月,緬懷革命先烈,7月3日上午,靈川縣人民法院全體幹警赴全州縣湘江戰役紀念館,重溫湘江戰役歷史,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不忘初心。在參觀湘江戰役紀念館過程中,幹警們懷著嚴肅而崇敬的心情認真聽取講解員的講解,順著湘江戰役的歷史脈絡,重溫紅色記憶。
  • 他為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創作巨幅山水畫作
    創作背景:知名畫家唐道一懷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一顆火紅之心,前不久,在任務急、時間緊的情況下,焚膏繼晷、嘔心瀝血為全州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高質量地創作了《萬山紅》、《清漓攬勝》兩幅巨幅山水畫,從中我們不難看出道一是一位極具承擔社會責任與高度歷史擔當的畫家。
  • 湘桂黔50餘名藝術家走進湘江戰役紀念館
    > 懷化新聞網訊 8 月29 日上午,會師於廣西桂林的湘桂黔三省區七市州藝術家代表50 餘人在桂林德天國際廣場舉行完「追夢長徵,信念永恆」重走長徵路出徵儀式後,便趕往徵程的首站廣西省興安縣,參觀紅軍堂以及紅軍長徵突破湘江烈士陵園,並向烈士敬獻花籃,在湘江戰役紀念館參觀當時拼殺的刀槍以及再現的場景感受湘江戰役中的悲壯故事。
  • 3萬多名記者走進湘江戰役發生地
    【探訪 1】地點:興安縣湘江戰役紀念館下月開放    「建國後,在聶榮臻元帥的直接關心下,湘江戰役烈士紀念碑園建成,以緬懷這場戰役犧牲的紅軍官兵。由於要準備10月份的活動,目前場館內的雕塑等設施正在維護。」興安縣湘江戰役紀念館解說員陳瓊介紹,原來的湘江戰役紀念碑園建成於1995年,由大型群雕、主碑、紀念館組成。
  • 紅軍湘江發問:還有人敢站出來糾正黨的錯誤嗎?!
    1932年深秋,湘江上遊廣西境內一段狹長的江岸雲霧翻湧風雨飄搖,5天之內,這裡發生大小几百次激戰,三萬多名紅軍將士壯烈犧牲,讓他們無怨無悔獻出生命的唯一理由就是信仰。信仰高於生命,血肉鑄就史詩,這是曠世之舉長徵成功的根本。也是話劇《從湘江到遵義》對於歷史的深刻解讀。重溫長徵精神,重塑中國人信仰之魂是《從湘江到遵義》最大的現實意義。
  • 江水悠悠 精神永恆——寫在湘江戰役發生85周年之際
    光明日報記者 周仕興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愛彬湘江悠悠,江水緩緩靜流;青山倒映,兩岸樹木蒼翠挺拔……85年前,中國工農紅軍長徵途經廣西,在桂北地區進行了壯烈的湘江戰役,紅軍將士的熱血灑在這片土地上。歲月悠悠,槍林彈雨早已遠去,但紅軍先輩留下的印記永不磨滅。如今的湘江畔正萬物勃發,紅軍長徵精神在這片紅色土地上久久傳承,歷久彌新。
  • 廣西全州縣致力打造湘江戰役紅色旅遊教育基地
    中新網桂林9月22日電 (趙琳露)地處湘桂走廊的廣西桂林市全州縣,曾是紅軍長徵突破湘江的主戰場,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當前,當地正依託湘江戰役遺址等特色資源,打造湘江戰役紅色旅遊教育基地,培育紅色經典遊線路。湘江戰役是關係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一戰,也是中央紅軍突圍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一仗。
  • 70周年 | 紅軍後人挺進高海拔重走長徵路,關心革命老區發展
    大白新聞了解到,一路上,考察團參觀了當地紅軍長徵紀念館,互贈禮物、合影留念,並以朗誦、歌唱等形式重溫長徵精神。值得注意的是,當地老紅軍聞訊後風塵僕僕趕來和紅軍後代相聚,留下激動的淚水。紅軍後代們不僅關注革命老區的精神傳承,還很關心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
  • 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湘江戰役究竟有多慘烈?
    說起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我們不得不提到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徵。在這條道路上,紅軍一直頑強地抵抗著冷酷的自然環境和兇狠的國民黨軍隊,即使前方艱險異常,他們也不畏懼遠徵的困難。在這期間,他們曾勇敢地投入到1000多次戰鬥當中,戰況不一,有大有小,而規模較大的就有600多次。
  • 血戰湘江,紅軍最悲壯師長扯斷腸子犧牲,敵慘絕人寰割下他的頭顱
    紅軍長徵最慘烈的戰役當屬湘江戰役。1934年底的這場戰役,是紅軍長徵出發後最慘烈的一仗。蔣介石以30萬重兵布置了4道防線,妄圖在湘江以東將中央紅軍殲滅。湘江戰役是關係到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一戰。 陳樹湘,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徵。陳樹湘率領紅34師斷後,掩護全軍主力和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機關撤退。在湘江戰役中,他率領全師與十幾倍於自己的敵人殊死激戰四天五夜,後陷入敵人的重重包圍。
  • 緬懷革命英烈,謳歌長徵精神 | 大型原創歌劇《血色湘江》昨晚在...
    緬懷革命英烈,謳歌長徵精神 | 大型原創歌劇《血色湘江》昨晚在梧州上演 2020-11-25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德國代表團參觀馬馬耶夫崗紀念館
    馬馬耶夫崗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在弗裡德裡希-保盧斯將軍的指揮下,蘇聯紅軍和德國第6集團軍為了控制這個有利位置而進行了無情的戰爭,在馬馬耶夫崗的那場戰鬥中總共有3萬人喪生。
  • 重走長徵路:蒼溪「紅軍渡」憶強渡嘉陵江
    重走長徵路:蒼溪「紅軍渡」憶強渡嘉陵江 採訪團到進入四方面軍長徵出發地紀念館採訪  四川新聞網劍閣6月21日訊(記者 黃強)滔滔嘉陵江水,仿佛還在訴說著紅軍強渡嘉陵江的悲壯故事21日下午,「重走長徵路」採訪團第四小組從廣元市區出發來到蒼溪,在嘉陵江邊追憶紅軍強渡嘉陵江一戰,站在高處望向嘉陵江邊的塔山灣渡口,似乎還能看見紅軍強渡嘉陵江的戰鬥畫面。  「嘉陵江戰役」為中央紅軍北上,四渡赤水、突破烏江,巧渡金沙江、大渡河創造了有利條件,也為紅一、四方面軍兩支主力紅軍部隊會合奠定了基礎。
  • 「七·一」特刊||寶興縣人民法院攜手聯繫村支部開展「重走長徵路...
    在寶興縣紅軍長徵翻越夾金山紀念碑前,寶興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馮川江帶領全體黨員,高舉右手,滿懷激情,莊嚴宣誓,鏗鏘有力的誓言,使全體黨員在亮明身份的同時,增強了黨性觀念和黨員意識,牢記黨員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增強了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 紅軍長徵在郴州史實有重大新發現:紅34師在臨武蛇天嶺打了場伏擊戰
    臨武黨史專家現場勘察8月1日,臨武縣黨史研究室向社會公布,經過史料核對及現場勘察,該縣黨史專家新發現紅軍34師在臨武蛇天嶺與國民黨軍打了一場重大伏擊戰的史實。該戰對紅軍突破湘江第四道封鎖線意義重大,是湘江戰役的前奏,是對紅五軍團34師擔任中央紅軍總後衛所做巨大犧牲、重要貢獻的又一佐證。
  • 長徵展覽現場傳真:穿越時空的精神之旅
    解放軍報記者喬天富攝10月16日上午,駐京某部官兵參觀《偉大壯舉光輝歷程——紀念紅軍長徵勝利70周年》展覽。    這是遵義會議前的兩份重要史料,一份是蔣介石要求全殲紅軍於湘江以東的手令:「黨國命運在此一役」。一份是中革軍委急電:「我們不為勝利者,即為失敗者」。這是1934年11月的兩份電報,由此引發了關係紅軍生死存亡的命運決戰。血戰湘江之後,中央紅軍雖然突破了湘江,但已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至3萬餘人。「強渡湘江血如注,三軍今日奔何處?」
  • 快來瀘州看紅軍長徵主題展,這裡有11家博物館的75件寶貝
    瀘州觀察張其 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紅軍八角布帽子,紅軍留在敘永縣的水菸袋…」11月12日,偉大徵程——紅軍長徵在四川革命歷史文物展在瀘州市博物館開展。記者在現場看到,四川博物院、涼山冕寧縣紅軍長徵紀念館、甘孜瀘定縣飛奪瀘定橋紀念館、雅安石棉縣安順鄉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等全省11家博物館、紀念館75件展品來瀘,攜帶歷史圖片、檔案資料、珍貴文物向參觀群眾展現了紅軍長徵過四川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