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徵最慘烈的戰役當屬湘江戰役。1934年底的這場戰役,是紅軍長徵出發後最慘烈的一仗。蔣介石以30萬重兵布置了4道防線,妄圖在湘江以東將中央紅軍殲滅。湘江戰役是關係到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一戰。
陳樹湘,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徵。陳樹湘率領紅34師斷後,掩護全軍主力和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機關撤退。在湘江戰役中,他率領全師與十幾倍於自己的敵人殊死激戰四天五夜,後陷入敵人的重重包圍。他在率部突圍時腹部中彈,身負重傷,慷慨就義。
11月26日拂曉,紅軍長徵中最慘烈的湘江戰役打響了。這是中央機關和紅軍主力能否突破蔣介石精心布置的第四道封鎖線的關鍵之戰。湘江戰役期間,紅五軍團34師奉命前往灌陽楓樹腳阻擊從灌陽北上的桂軍。由於軍委的命令失誤加上地形地形不熟,紅34師陷入桂北的崇山峻岭之中,未能按時接替紅6師18團阻擊桂軍,反而使自身陷入了孤軍奮戰的險惡境地。
12月1日,中革軍委兩次電令34師向西突圍。34師依照命令,從板橋鋪一帶穿過公路向西突圍,但再次陷入崇山峻岭之中。12月3日,在前往湘江鳳凰嘴渡口的途中,與桂軍44師、43師一部遭遇。
紅34師向桂軍發起連續衝鋒,試圖向北打通前往大塘、麻市、鳳凰渡的通道,但始終無法突破桂軍陣地。在連續的衝鋒中,34師傷亡慘重,師政委程翠林、政治部主任張凱犧牲,大批將士血灑疆場。
向北進攻受挫後,師長陳樹湘率部南撤,但再度遭桂軍層層阻擊。文塘一戰,紅34師損失慘重,6000餘人銳減至800餘人。
12月4日下午,陳樹湘率餘部從新圩以南穿越全灌公路時,在新圩附近的羅塘、板橋鋪遭到桂軍圍攻,僅400餘人衝出包圍。
12月5日,34師被桂軍發現,再次遭到包圍。陳樹湘緊急召集師、團幹部,宣布兩條決定:第一、尋找敵人兵力薄弱的地方突圍出去,到湘南發展遊擊戰爭。第二、萬一突圍不成,誓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陳樹湘決定突圍,沿長徵原路返回井岡山。
師長陳樹湘率餘部100多人於12月9日向東進入湖南。12月11日,陳樹湘在搶渡牯子江時,遭到湖南江華縣保安團伏擊,腹部中彈。
看著師長受傷,有位戰士大吼:「跟敵人拼了,為師長報仇!」說完,拿起槍就要往山上衝。其他戰士也積極響應。陳樹湘拼盡全力大喊:「回來,不準胡來!」陳樹湘說:「敵人的目的,就是要消滅我們,恨不得我們跟他們拼。看來,原路返回已不可能了。大家做好突圍的準備,衝出去,到前面牛欄洞匯合。然後,到九嶷山區打遊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陳樹湘握住參謀長王光道的手說:「老王,你是老同志、老黨員,我把這支隊伍交給你,你一定要將他們帶出去!」
敵人逼近,陳樹湘用綁腿死死地紮緊傷口,毅然決然地掙扎著站起來,端起一挺機槍,帶著兩個警衛員和一個機要員,依據洪都廟的有利地形,阻擊敵人,掩護同志們突出了重圍。陳樹湘他們打完了最後一顆子彈,機要員犧牲。
敵人叫嘯著撲向洪都廟,陳樹湘和兩名警衛員被俘。敵人當陳樹湘面槍殺兩名他的警衛員,各種威逼誘惑,但陳樹湘毫不動搖,拒醫絕食,堅持鬥爭。
1934年12月18日拂曉,敵人將陳樹湘抬往道縣縣城邀功。上午8時許,當行至道縣蚣壩鎮石馬神村附近的將軍塘自然村後時,陳樹湘劇痛,用手從傷口伸入腹部,摳出腸子,使盡全力絞斷,壯烈犧牲。時年29歲,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
陳樹湘犧牲後,敵人將他的頭割下,送到長沙懸於城門示眾。夜間,當地百姓將陳樹湘的無頭遺體與一同犧牲的兩名警衛員,葬於瀟水河畔。
34師全師僅存第100團團長韓偉、第3營政委胡文軒和第5連通信員李金閃因跳崖被救。
「斷腸人在天涯」,平時人們所說的斷腸都不過是一種矯情,從古到今除了陳樹湘誰人斷腸過?陳樹湘的斷腸那是一種信仰,那是一種「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死了陳樹湘,還有後來人」的英雄壯舉。完成使命,慷慨赴死。那是一種另天下人仰望的人生最高境界。
湘江之戰,陳樹湘和戰友們與數十倍於己之敵鏖戰4天4夜,直到中央紅軍主力突圍渡過湘江,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行至石馬神關帝廟,他踐行了自己「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的錚錚誓言……湘江戰役,中央紅軍挫敗了蔣介石企圖殲滅紅軍於湘江以東的計劃。湘江戰役的失利也加速了毛澤東的復出。湘江戰役也是中央紅軍長徵後損失最大的一次作戰行動,
中央紅軍渡過湘江後由長徵開始時的8.6萬餘人銳減為3萬餘人。
一名倖存的老戰士回憶道,「江面上漂了很多紅軍屍體。」湘江戰役後,在全州旁邊的湘江轉彎處嶽王塘,此處江水流速很緩,上遊漂下的屍體幾乎全都匯到這裡。在水彎處,紅軍屍體密密麻麻,一眼望去,湘江呈灰色。湘江之戰,以紅軍慘敗告終。
在告別腳山鋪戰場時,林彪,聶榮臻,左權,朱瑞等一軍團首長親自為死亡官兵安葬。平生很少流淚的林彪望著滿山遍野的灰色屍體以淚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