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國難之後,關東軍全面佔領東北地區,而中國人民從未放棄抵抗,在東北這塊戰場上上演了可歌可泣的抗日遊擊戰。楊靖宇、楊子榮等抗日英雄帶領抗日愛國志士痛擊日本侵略者,他們有的已經犧牲在戰場上,有的幸運的活了下來,但不管是犧牲還是倖存,都值得後世中國人緬懷和學習。
在東三省抗日的將領當中,有一位將士被殘忍的日本軍割下了頭顱,頭顱被帶回日本保存,直到2013才送回國合葬,該將士身首異處整整73年,不免讓人潸然淚下。這位英雄的名字叫陳翰章,他是東北抗聯第一軍的軍官,東三省淪陷後,他深入敵後,率部眾隱蔽在長白山的密林中,頑強地與日本侵略者做著鬥爭。
全面抗戰的第二年,此時的東三省已經淪陷9年,東北抗聯已經到了最艱難的時候,楊靖宇等抗日英雄先後犧牲,給了抗日聯軍沉重的打擊,而陳翰章依然堅持在敦化、寧安一代,始終沒有停下抗擊侵略者的腳步。將近年關之際,又熬過一年的陳翰章正暗自慶幸離抗戰勝利又進了一步,陳翰章始終相信勝利終將屬於中國人民,日本侵略者的敗退只是時間問題,所以他每度過一日,就堅信離勝利有近了一步。
然而,陳翰章卻倒在了1940年年關,他的軍隊中有一名小兵因為實在餓的不行了,跑進了日軍陣營。根據他的情報,關東軍在寧安附近的一個小山村外發現了陳翰章的部隊,隨後日軍調集重火力圍困陳翰章,由於兵力、裝備懸殊,陳翰章部逐漸抵擋不住日軍的猛攻,但陳翰章不耗盡最後一顆子彈,是絕對不會罷休的。最後陳翰章在日軍的火炮下壯烈犧牲,戰後清理戰場的時候,那名小兵找出了陳翰章的遺體。
找到遺體的日本人欣喜若狂,他們竟然喪心病狂地割下了陳翰章的頭顱,在將頭顱放進福馬林溶液裡浸泡,殘忍的日本人企圖用這種方式恐嚇抗日將士,他們在暗示要讓每個抗日英雄在死後都身首異處,企圖在精神上壓垮抗日將士。但其實日本軍的這種做法,正好反應了他們的弱小,他們在害怕,他們對牛皮糖式的抗日遊擊戰有著深深的恐懼。
陳翰章的遺首最初被放在長春保存,抗戰勝利以後日本人竟然還帶回了日本。陳翰章的遺體則被安放在東北烈士紀念館,供後世子孫瞻仰。兩千年以後,經過多方努力,陳翰章將軍的遺首終於在2013年被送回了祖國,身首異處73年,如今陳老將軍終於可以安心長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