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湘江戰役,傳承長徵精神——暑期赴全州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園...

2020-11-25 光明網

  2020年7月19日,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發現美·傳播美」暑期社會實踐隊師生一行10人,來到桂林市全州縣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園參觀學習,接受長徵精神的洗禮。本次活動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續深化愛國主義教育,進一步引導師生傳承長徵精神,感悟初心使命,發揚革命傳統,汲取奮進力量。

  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園位於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境內,是湘江戰役三大阻擊戰之一腳山鋪阻擊戰舊址所在地,紀念園包括紀念林區和紀念館區兩大部分。

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大門

  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分為三層,師生們逐層對紀念館進行參觀,跟隨講解員的講解,加之館內豐富翔實的文獻資料,清晰生動的黑白圖片,寶貴真實的戰爭器物,較為全面地學習湘江戰役的全過程。大家聆聽著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歷史故事,觀看著一張張見證戰火的歷史照片,注視著一座座情景再現的雕塑展品,它們記錄著革命先烈們為民族獨立而英勇獻身的壯舉,傳遞著紅軍戰士生生不息、不屈不饒、英勇頑強的鬥爭精神。

  紀念館採用了多種先進展陳手段進行展示,展陳既有歷史文物、文獻、圖片資料等,又有大型雕塑、繪畫、場景模擬和聲光影像多媒體等現代技術手段,系統全面地展現了紅軍長徵的全過程,又重點突出了湘江戰役的悲壯慘烈。

  剛進入展館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型雕塑,雕塑雕刻精細質樸,真實再現了當時紅軍戰士英勇奮戰的情景。紅軍長徵時期所用的武器,如手槍、迫擊炮等在館中均有展覽,還展有手搖發電機、收報機等軍事用品。陳列著的當時領導人的親筆書信,以及大量的烈士遺物,都真實再現了長徵時期戰士們艱苦卓絕地戰鬥的情形。

紅軍長徵時期使用的迫擊炮

紅軍過雪山的情景再現

  在全景廳觀看湘江戰役的相關短片時,場內的實體和屏幕中的虛體相結合,給人一種如臨其境的視覺衝擊,震撼人心。吶喊著衝鋒的紅軍戰士們正在英勇奮戰,轟隆隆的炮聲不絕於耳,子彈像是從身邊擦肩而過。大家仿佛置身於炮火連天、硝煙滾滾的革命前線,給人以身臨其境和驚心動魄之感,也更能讓人感受到湘江戰役的慘烈和革命志士的英勇。

師生在全景廳觀看湘江戰役相關短片

  「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道出了當年紅軍搶渡湘江,血染古渡的悲壯畫面。湘江戰役是中央紅軍長徵途中最悲壯的一戰,先烈們用生命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奔騰的湘江水可以衝走烈士們的鮮血,但烈士們的精神卻從不曾被忘記。發生在1934年底的湘江戰役,是紅軍長徵以來最壯烈的一戰,是關係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一戰。

  犧牲在湘江戰役的烈士有2/3是共產黨員,共犧牲了十餘位高級指揮員。紅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是這場戰役中犧牲的級別最高的指揮員。「他率領紅三十四師擔負全軍後衛,被隔在湘江東岸陷入重圍,與十幾倍於己的敵人殊死激戰四天五夜後重傷被俘,在押送長沙途中犧牲,實現了他『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的誓言……」

紅三十四師陳樹湘師長畫像

  唐佩佩是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的一名講解員,做講解員已經有大半年了,但在講解陳樹湘師長時,她還是會幾度哽咽,泛起淚花,她說:「每次講解到陳樹湘師長的時候,都會非常動容。因為我今年是29歲,我想到陳師長犧牲的時候也是29歲,在紅軍長徵時期,他奔赴戰場,用他的犧牲為我們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讓我特別感動。」

講解員唐佩佩在解說

  湘江戰役之所以如此感人,以陳樹湘烈士為代表的數萬紅軍將士勇於犧牲的精神是一個重要原因。回望歷史是為了展望未來,緬懷先烈是為了思考自身的使命所在。那段腥風血雨、黑暗的歲月早已成為過去,留給現在的我們無盡的思考。

  一張張歷史照片,一件件真實器物,一句句嚴謹鏗鏘有力的講解,無不使人切身感受到革命先烈始終堅定不渝的理想信念,為中華民族的解放而奮鬥一生的革命精神。回望歷史,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總有偉大的英雄群體力挽狂瀾,正是他們前赴後繼捨身忘我的革命鬥爭,才挽救了民族存亡,使我們中華民族一次又一次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正是他們的鮮血和犧牲,換來了國家的振興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硝煙雖會散去,但歷史永存,我們都應感謝前輩為我們打下的如詩如畫的江山。

  在紅軍兩萬五千裡的長徵路上,湘江之畔的磨難和打擊尤為突出。面對四面合圍的各方敵人,英勇的紅軍戰士堅勁頑強,勇於勝利、勇於突破、勇於犧牲,將慘烈的戰場變為勝利的起點,湘江戰役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師生參觀紅軍長徵湘江紀念館

  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湘江戰役紅軍遺骸收殮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做好紅軍遺骸收殮工作。湘江戰役後,桂北地區遍布紅軍戰士的遺骸,當地百姓冒著被迫害的危險將烈士們掩埋,經過幾十年雨水衝刷,全州縣兩河鎮、梘塘鎮等地相繼發現待確認的紅軍遺骸。全州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當地群眾積極配合,對發現的遺骸進行了就地掩埋、登記、標識,並在全縣開展紅軍烈士遺骸的尋找、收殮、保護工作。

  行程的最後,師生們前往湘江戰役紀念林瞻仰浮雕《紅軍魂》,並以對浮雕三鞠躬的形式表達對英勇犧牲的紅軍戰士們深切的悼念。

  身既死兮魂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豐碑」。緬懷革命先烈,是對歷史的回眸,更是對為祖國做出巨大犧牲的戰士們最深沉的告慰。

師生瞻仰浮雕《紅軍魂》

  在新時代和平的今天,不忘歷史,緬懷先烈,傳承紅色精神是當今我們不可懈怠的責任。在祖國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的今天,我們大部分人並不需要再去拋頭顱、灑熱血,只要我們能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為國家、為社會出一份綿薄之力,將「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長徵精神融入我們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做一個有擔當、有責任的人,這是我們當代人應當也必須完成的任務與使命。

全州縣委領導與我院師生在紀念館前合影

  謝忻

[ 責編:董大正 ]

相關焦點

  • ...在奮鬥中堅守初心使命 ——靈川法院赴全州湘江戰役紀念館開展...
    在傳承中砥礪責任擔當,在奮鬥中堅守初心使命 ——靈川法院赴全州湘江戰役紀念館開展黨性教育活動 2020-07-03 16: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永福縣人民檢察院組織幹警參觀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
    永福縣人民檢察院組織幹警參觀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 2019-11-08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水悠悠 精神永恆——寫在湘江戰役發生85周年之際
    光明日報記者 周仕興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愛彬湘江悠悠,江水緩緩靜流;青山倒映,兩岸樹木蒼翠挺拔……85年前,中國工農紅軍長徵途經廣西,在桂北地區進行了壯烈的湘江戰役,紅軍將士的熱血灑在這片土地上。歲月悠悠,槍林彈雨早已遠去,但紅軍先輩留下的印記永不磨滅。如今的湘江畔正萬物勃發,紅軍長徵精神在這片紅色土地上久久傳承,歷久彌新。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進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靈川團...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進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靈川團縣委、縣婦聯聯合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 2020-07-09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為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創作巨幅山水畫作
    創作背景:知名畫家唐道一懷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一顆火紅之心,前不久,在任務急、時間緊的情況下,焚膏繼晷、嘔心瀝血為全州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高質量地創作了《萬山紅》、《清漓攬勝》兩幅巨幅山水畫,從中我們不難看出道一是一位極具承擔社會責任與高度歷史擔當的畫家。
  • 3萬多名記者走進湘江戰役發生地
    和他同歲的劉發育老人同樣也在距離湘江邊5公裡外的老屋場村,目睹了保衛紅軍渡江的光華鋪阻擊戰。 9月4日、9月5日兩天,記者走訪了桂林市全州和興安兩個縣城,在湘江戰役發生地,透過一個個戰爭舊址和當地老人的講述,一場    血雨腥風的戰役仿佛就    在眼前。
  • 廣西全州縣致力打造湘江戰役紅色旅遊教育基地
    中新網桂林9月22日電 (趙琳露)地處湘桂走廊的廣西桂林市全州縣,曾是紅軍長徵突破湘江的主戰場,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當前,當地正依託湘江戰役遺址等特色資源,打造湘江戰役紅色旅遊教育基地,培育紅色經典遊線路。湘江戰役是關係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一戰,也是中央紅軍突圍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一仗。
  • 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湘江戰役究竟有多慘烈?
    這些戰鬥無疑是非常慘烈的,如果非要做個比較,那麼其中花費時間最長、損失最為嚴重、戰鬥場面最激烈,而且結果非常悽美、規模最宏偉的一定是湘江戰役。這場戰鬥使得紅軍損失了大半的軍力,數萬將軍和士兵們血染湘江,這場戰鬥的慘烈讓人聞之膽寒,以至於湘江的老百姓們一直流傳著一個說法: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聽聞此話,我們不禁感到十分震撼,湘江戰役究竟發生了什麼?
  • 湘桂黔50餘名藝術家走進湘江戰役紀念館
    > 懷化新聞網訊 8 月29 日上午,會師於廣西桂林的湘桂黔三省區七市州藝術家代表50 餘人在桂林德天國際廣場舉行完「追夢長徵,信念永恆」重走長徵路出徵儀式後,便趕往徵程的首站廣西省興安縣,參觀紅軍堂以及紅軍長徵突破湘江烈士陵園,並向烈士敬獻花籃,在湘江戰役紀念館參觀當時拼殺的刀槍以及再現的場景感受湘江戰役中的悲壯故事。
  • 桂林全州、興安、灌陽三縣迎來紅色旅遊熱!「一園兩館」三天接待...
    國慶黃金周期間,桂林北部多個縣迎來了紅色旅遊熱潮,包括「一園兩館」(即:全州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園、興安紅軍長徵突破湘江紀念館、灌陽新圩阻擊戰史實陳列館)在內的多個紅色旅遊景點迎來了客流高峰。 在全州,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園也如期敞開大門,迎納期待已久的廣大遊客和市民。
  • 緬懷革命英烈,謳歌長徵精神 | 大型原創歌劇《血色湘江》昨晚在...
    緬懷革命英烈,謳歌長徵精神 | 大型原創歌劇《血色湘江》昨晚在梧州上演 2020-11-25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血戰湘江,紅軍最悲壯師長扯斷腸子犧牲,敵慘絕人寰割下他的頭顱
    1934年底的這場戰役,是紅軍長徵出發後最慘烈的一仗。蔣介石以30萬重兵布置了4道防線,妄圖在湘江以東將中央紅軍殲滅。湘江戰役是關係到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一戰。 陳樹湘,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徵。陳樹湘率領紅34師斷後,掩護全軍主力和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機關撤退。在湘江戰役中,他率領全師與十幾倍於自己的敵人殊死激戰四天五夜,後陷入敵人的重重包圍。
  • 紅軍湘江發問:還有人敢站出來糾正黨的錯誤嗎?!
    1932年深秋,湘江上遊廣西境內一段狹長的江岸雲霧翻湧風雨飄搖,5天之內,這裡發生大小几百次激戰,三萬多名紅軍將士壯烈犧牲,讓他們無怨無悔獻出生命的唯一理由就是信仰。信仰高於生命,血肉鑄就史詩,這是曠世之舉長徵成功的根本。也是話劇《從湘江到遵義》對於歷史的深刻解讀。重溫長徵精神,重塑中國人信仰之魂是《從湘江到遵義》最大的現實意義。
  • 重溫紅色瞬間 銘記長徵精神 河北水上健兒「划船重走長徵路」
    各省在8月3日至10月1日的60天時間裡,以團體賽的方式參加,根據歷史上中央紅軍的行軍路線:湘江段、遵義段、婁山關段、烏江段、金沙江段、大渡河段、夾金山段、若爾蓋段、臘子口段、吳起段,分設 10 個賽段,平均每個賽段兩千五百裡,累計完成兩萬五千裡的測功儀划行計劃。另外根據湘江、烏江、赤水河、金沙江、瀘定橋、臘子口六大戰役,加增六次30 分鐘或3X6km單場競速賽。
  • 紅軍長徵在郴州史實有重大新發現:紅34師在臨武蛇天嶺打了場伏擊戰
    臨武黨史專家現場勘察8月1日,臨武縣黨史研究室向社會公布,經過史料核對及現場勘察,該縣黨史專家新發現紅軍34師在臨武蛇天嶺與國民黨軍打了一場重大伏擊戰的史實。該戰對紅軍突破湘江第四道封鎖線意義重大,是湘江戰役的前奏,是對紅五軍團34師擔任中央紅軍總後衛所做巨大犧牲、重要貢獻的又一佐證。
  • 長徵展覽現場傳真:穿越時空的精神之旅
    這是遵義會議前的兩份重要史料,一份是蔣介石要求全殲紅軍於湘江以東的手令:「黨國命運在此一役」。一份是中革軍委急電:「我們不為勝利者,即為失敗者」。這是1934年11月的兩份電報,由此引發了關係紅軍生死存亡的命運決戰。血戰湘江之後,中央紅軍雖然突破了湘江,但已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至3萬餘人。「強渡湘江血如注,三軍今日奔何處?」
  • 大型原創歌劇《血色湘江》將於11月24日在梧州震撼上演
    >再現湘江之戰傳承八桂大地紅色精神大型原創歌劇《血色湘江》將於11月24日>大型原創歌劇《血色湘江》取材於1934年11月發生在廣西桂北湘江戰役的史實,以紅34師師長陳樹湘為創作原型,講述了執行後衛任務的部隊掩護中央機關和兄弟部隊強渡湘江,師長陳樹湘鏖戰到彈盡糧絕
  • 一篇文章告訴你,什麼是長徵國家文化公園?
    毛澤東夾金山海拔4124米1935年6月,紅一方面軍從南麓翻越夾金山長徵跨越地勢三大階梯,途經的山地、河流、高原與紅軍堅毅的精神融為一體,共同構成不朽的史詩。04 講好長徵紅色故事 長徵初期,紅軍即遭受重創。湘江戰役,5天5夜,紅軍從出發時的八萬餘人銳減到三萬餘人。
  • 從1數到10,用數字來說長徵的故事,保管你能記得住這人間奇蹟!
    對於紅軍長徵,相信許多朋友都會是這樣的情況:從小到大,無數次聆聽過紅軍長徵的故事,但都是片段式的小故事。因此,紅軍長徵究竟是怎樣的一部史詩,紅軍長徵途中有多少驚天動地的人和事,很難清晰地敘述出來。筆者費時費力整理了一下,歸納了關於紅軍長徵的一串數字,希望換一種形式,用數字來說長徵,也許更能夠記住這個人間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