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長徵路:蒼溪「紅軍渡」憶強渡嘉陵江
採訪團到進入四方面軍長徵出發地紀念館採訪
四川新聞網劍閣6月21日訊(記者 黃強)滔滔嘉陵江水,仿佛還在訴說著紅軍強渡嘉陵江的悲壯故事。21日下午,「重走長徵路」採訪團第四小組從廣元市區出發來到蒼溪,在嘉陵江邊追憶紅軍強渡嘉陵江一戰,站在高處望向嘉陵江邊的塔山灣渡口,似乎還能看見紅軍強渡嘉陵江的戰鬥畫面。
「嘉陵江戰役」為中央紅軍北上,四渡赤水、突破烏江,巧渡金沙江、大渡河創造了有利條件,也為紅一、四方面軍兩支主力紅軍部隊會合奠定了基礎。1934年秋,紅四方面軍取得了粉碎國民黨四川軍閥六路圍攻的重大勝利後,計劃奪取甘肅南部,擴大蘇區和紅軍,發展勝利。1935年1月,為策應中央紅軍北上,紅四方面軍在總指揮徐向前的領導下,八萬紅軍將士高舉「強渡嘉陵江,迎接黨中央」的旗幟,勝利突破嘉陵江天險,開始長徵。
「當時紅軍就是以塔山灣渡口作為突破口強渡嘉陵江的。」蒼溪縣原黨史辦主任趙均國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1935年1月22日,紅四方面軍接到黨中央命令,策應中央紅軍北上。敵人為阻止紅軍西渡嘉陵江,以53個團的兵力布防於600裡長的嘉陵江西岸一線。
轉麻辣微博
[編輯:吳柳鋒]頻道精選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