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起:美軍軍力不如解放軍,無法保障臺灣安全

2021-01-18 海峽導報

臺灣前「安全會議秘書長」、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9月12日在「戰略對話:臺美中大未來論壇」上說,「美國五角大廈最新軍力報告已坦承美國的軍艦、飛彈、防空都落後解放軍」,美國迄今對臺的所有動作,包括高層訪臺、「六項保證」、臺灣媒體宣傳等,都只凸顯「心有餘」,改變不了「力不足」的客觀事實。臺灣很多人不相信,美國人怕丟人嘴上也不願講,但許多報告資料都默認這樣的事實。

蘇起說,臺海緊張對臺灣絕對不是好事,臺灣是個海島,得靠貿易,安定的國際環境是臺灣最好的保障;兩岸一天到晚緊張,臺灣內部人民會很不安,經濟也不會好起來,所以中美有很多架可以吵,但臺灣不要攪和進去,臺灣不要配合美國做些不必要的動作。

以蘇起的經歷與專長,他對中美關係的觀察,以及對臺灣安全、臺海和平的研判與提醒、建言,值得臺灣各方尤其是臺灣執政者思考:美國不但無法保障臺灣的安全,而且越依賴美國,尤其在配合美國遏制中國的角色越突出,臺灣可能越不安全;美國對臺灣的保護早已「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在中美博弈中,臺灣的選擇需格外謹慎。

我們認為,兩岸都應該盡力避免走到兵戎相見的一步。兩岸的和平穩定,才是臺灣安全、發展的最大保障;兩岸的交流合作與良性互動,在促進和維護臺海和平中有重要的作用。

(來源:中評網)

相關焦點

  • 臺防衛部門和外事部門要求解放軍「節制」 臺媒:美國還沒來 大陸就...
    解放軍大規模海空軍演 民進黨當局突感大事不妙 綜合TVBS、臺「中央社」報導,9月10日,臺「國防部」「外交部」召開臨時記者會稱偵獲解放軍SU-30、運8、殲-10等多型戰機、多架次在9日和10日分別進入臺西南空域活動,距離臺灣最近僅約166公裡,臺空軍派遣空中兵力嚴密監控、應對,並痛批這是嚴重的挑釁行為
  • 蘇起:大陸若「武統」,臺灣一天就投降!美國絕對不會來救
    據臺灣媒體報導 臺當局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22日出席馬英九基金會舉辦的「不安全研討會:臺灣如何轉危為安」研討會。針對目前的臺海局勢,蘇起斷言,若臺海發生戰爭,美國總統川普絕對不會來救臺灣;此外,蘇起還引述美國軍方高層的看法,「兩岸一旦發生戰爭,臺灣一天就會投降」。
  • 美軍鼓吹「重返臺灣」,解放軍「武統」提上日程
    」為主題發表系列文章,其中一名美軍陸軍現役上尉撰寫的文章呼籲美國重新考慮在臺灣部署地面部隊,另一篇文章提出美軍在臺部署4個師和重裝備。    儘管美國反華勢力不斷與臺民進黨當局加強勾連,為「臺獨」撐腰打氣,但島內民眾根本不相信美國真的會為臺灣不惜與大陸一戰。中時電子報24日引述島內網民的話猛批,「這是要被殖民嗎?軍費又誰出?」還有網民稱:「難道你不知道,世界上所有美軍駐軍的地方都沒有和平!」    學者表示,所謂臺海兩岸軍力平衡早就被打破了。
  • 美國「心有餘而力不足」,蘇起:臺灣的未來取決於大陸「打不打」
    臺灣前「安全會議秘書長」、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引用美國五角大樓最新的軍力報告指出,美國怕丟人嘴巴上不肯示弱,但報告已承認軍艦、飛彈、防空都落後解放軍,也就是「打不過你」。蘇起指出,美國軍艦略輸大陸,但飛彈遠不如大陸,而防空上也輸,這就能看到近期大陸軍機頻繁繞臺,美國不容易來救,就只剩臺灣空軍在撐。蘇起說,既成事實已被美國政策圈廣泛使用,代表臺灣在開戰初始幾天內就會「變天」,既然美國能力不夠,美國在臺灣的份量就下降。臺灣的未來變成大陸決定,取決於解放軍打不打,美國不願承認、民進黨不講,但我們要會看,國際政治是靠力量的。
  • 兩岸對談:蔡英文懸崖勒馬才能保障臺灣安全
    輿論熱議2021年美國總統交接將是解放軍攻臺窗口,臺灣前安全部門秘書長蘇起表示,臺灣安全繫於北京一念之間,蔡英文大打「香港牌」、「反中牌」,給臺灣造成了哪些傷害?步步走向危險,戰爭是否一觸即發?  對此,臺灣中時電子報社長賴嶽謙對話北京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於強,就相關話題展開討論。
  • 解放軍這10大武器讓美軍最看重:美曝最新中國軍力新報告
    2017年6月6日,美國國防部又推出了年度「中國軍力報告」。這次報告總共除了前言和附錄之外,總共分為六個章節:第一章為年度信息更新、第二章為中國戰略、第三章為軍事現代化目標和趨勢、第四章為軍事現代化資金投入、第五章為應對臺灣危機的軍事現代化、第六章為中美軍事接觸。
  • 楊澤軍:美國保證不了臺灣的安全
    而吳的講話則有悖軍方的一貫宣傳,不打自招地揭示出臺根本無法獨立自保,難以抵擋大陸的武力攻臺,臺灣會被解放軍佔領。如此長大陸志氣,滅臺灣威風,也不利穩定社會、安撫民心,故被痛批。      三是認為吳的講話等同乞求美國保護毫無骨氣。
  • ...解放軍就可能攻佔東沙島:既能震懾美軍 又能教訓蔡英文
    臺灣中時電子報16日稱,最早判斷解放軍可能佔領東沙島的是日本共同社今年5月發出的獨家報導,當時分析認為這是個有限軍事行動,對美國有震撼作用,對臺灣也有教訓效果,戰事時間短、規模小,不至於擴大為高強度衝突,國際上的影響比較容易處理。近日,日本國際關係學者小笠原欣幸也撰文呼應此觀點,認為北京持續使用「懲罰臺灣」的語言,對臺「軍事威嚇」加劇,不會就這麼算了,必然是某些行動的先聲。
  • 蘇起憂蔡英文2020若連任 臺灣「火山爆發」
    國民黨2020參選人韓國瑜政策顧問團成員蘇起10日說,臺灣寄望最深的美國忙得要死,錯誤期待加兩岸軍力對比與政治關係,擔心明年如果蔡英文連任,臺灣將「火山爆發」。    韓國瑜政策顧問團開直播談兩岸政策,前臺灣安全會議秘書長蘇起表示,臺灣安全面臨的問題,打比方他較擔心明年會不會「火山爆發」。
  • 解放軍戰機在臺海上空日常打卡 蔡英文坐不住了
    不僅多番對大陸發出挑釁言論,民進黨當局還大搞軍事演習,並不顧百姓生計「大手筆」對美軍購。此外,民進黨當局一方面對解放軍的例行訓練說三道四,一方面對美軍機艦出現在臺海卻不置一詞,有島內綠媒更替美軍「背書」宣稱所謂「依照國際法例行過境」,甚至鼓吹稱美軍機艦是在「護臺」。大陸可能「小打」教訓臺灣?
  • 美國已在臺灣部地區署雷達 解放軍打造「安全所」
    那麼為什麼臺灣地區能讓美方格外注意?軍事專家分析,美方之所以格外注意臺灣地區是因為臺灣地區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對中國大陸有明顯的牽製作用。這些年,中國的武器發展快速,尤其是解放軍戰機、慢速機等高科技武器,多集中在南海海域附近。美方早就看到了臺灣地區的重要性,2000年,美國就在臺灣地區部署了世界一流鋪路爪雷達。
  • 美國選舉「奧步」多,蘇起:和臺灣越來越像
    臺灣前「國安會秘書長」、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今天在「美國總統大選的政治風險與潛在法律爭議」座談會上表示,這次美國總統選舉不是普通的選舉,兩邊都不服輸,且可能有暴力化的可能,「與臺灣越來越像」。
  • 蘇起:對臺灣最兇險
    美國大選尚未徹底開完票,「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分析,可能有三種結果,但對臺灣而言「最兇險」的情況,應是美國可能從11月3日起至明年1月20日,最長連續79天「中樞無主」;第二危險的是川普連任;相對最好的則是拜登當選。
  • 美軍闖入臺灣空域,解放軍同時間起飛,宋忠平:美國或在進行挑釁
    編輯:堅果 審稿:悠悠 6月9號,美國軍機與我國解放軍戰機同一天出現在讓臺灣附近空域,美國軍機穿越臺灣西部地區,臺灣方面表示就在當天上午,偵測到大陸方面有多架蘇-30戰鬥機飛入臺灣島西南空域
  • 一有風吹草動,臺灣就擔心解放軍攻打東沙島,國臺辦給予回應
    今年8月開始,大陸不斷在東海、南海進行軍事演習,這讓臺灣憂心不已,在其實控的東沙島和太平島上都增加了軍力或增添了武器裝備。而面積為1.8平方公裡的東沙島,常常成為兩岸軍事對峙的溫度計。而每逢國際政治格局變化,或是兩岸關係緊張,臺軍就擔心大陸軍隊會奪取東沙島。
  • 蘇起:蔡英文若勝選連任,臺灣或將進入「火山爆發」期
    「九二共識」名詞創造者、韓的「國政顧問團」成員、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在記者會上談到,現今的臺灣面臨生死關頭,「我非常擔心明年只要蔡英文選上,臺灣會進入火山爆發的情況」。「九二共識」這碗熱湯,被民進黨加了許多有毒的添加物,最後更把「一國兩制」也加進去,民進黨拿著這碗毒湯來跟臺灣人民推銷,完全扭曲「九二共識」的原意。
  • 美軍艦剛通過臺灣海峽,我軍航母就來了,告訴它誰是主人
    中方之所以如此硬氣,是因為手頭擁有足以抗衡美軍騷擾、並對島內民進黨當局形成巨大震懾力的軍事手段。臺防務部門20日證實,解放軍「山東」艦航母編隊20日通過臺灣海峽,繼續向南航行。  據臺防務部門提供的消息顯示,此次通過臺灣海峽的,除了我海軍「山東」艦外,還有四艘驅護艦擔當「帶刀護衛」,組成一個航母戰鬥群由北向南穿過臺灣海峽。
  • 解放軍主力戰艦齊聚南海大演習 美軍雙艦通過臺灣海峽想幹什麼?
    解放軍南海大演習之際 美軍雙艦通過臺灣海峽想幹什麼?臺媒報導,美國海軍第七艦隊今早主動公布,伯克級神盾飛彈驅逐艦麥肯號(USS John S.McCain DDG-56)與柯蒂斯魏柏號(USS CurtisWilbur DDG-54)於今日通過臺灣海峽,並強調通過臺海證明了美國對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承諾;臺灣「國防部」也隨後證實,美國驅逐艦2艘上午由南海航經臺灣海峽後,續向北航行。
  • 北京用「灰色地帶戰術」消耗臺灣軍力和經濟? 國臺辦回應
    中國臺灣網12月16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根據統計,解放軍軍機今年有300架次在臺海周邊演訓。昨天傳出有解放軍軍機進入所謂臺灣「領空」。臺軍方予以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