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

2021-01-08 騰訊網

有軍事愛好者提問,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很多人都答對了一點點,但不完整。因為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有四位元帥軍銜的將領,分別是陸軍元帥寺內壽一、杉山元、畑俊六和海軍元帥永野修身,答一兩個人當然不算完全正確了。還有人答是山本五十六和古賀峰一,那就錯得有點離譜了。這兩個人雖然是元帥軍銜,但死於日本投降以前。

日軍的這四位元帥,雖然雙手都沾滿了中國乃至世界人民的鮮血,結局卻各不相同。

一、寺內壽一

寺內壽一是1941年晉升的元帥。後來就一直指揮著數十萬大軍在東南亞打天下。

1944年夏,日本戰事不順,已經瀕臨崩潰的邊緣。東條英機被日本天皇趕下臺後,任命德高望重的寺內壽一為內閣總理大臣,也就是首相。可惜悲哀的是從菲律賓到日本的空路和海路都被英美聯軍切斷,寺內壽一回不去就職。天皇沒轍,只得另外任命小磯國昭為首相。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寺內壽一率領殘兵敗將向英美聯軍繳了械,被關押在新加坡的監獄裡等待審判。寺內壽一戰爭期間就患了胃癌,指揮作戰時尚能依靠意志力與病魔做鬥爭,戰敗投降後萬念俱灰,於1946年6月12日病死在獄中。寺內壽一在軍隊中的威望很高,日軍戰俘不願意自己的元帥埋屍荒野,經過一天一夜的搶修,終於在英國人發現以前為寺內壽一修建了一座堅固無比的花崗巖墓。英國人氣急敗壞,命令日本戰俘拆除,日軍數千戰俘以死相逼,弄得英國人也沒有辦法,只得妥協。時至今日,日本戰犯寺內壽一的堅固墳墓依然矗立在新加坡,成為該國的一處歷史文化景點。

二、杉山元

杉山元晉升陸軍元帥軍銜的時間是1943年6月,職務為日軍參謀總長。

1944年初,東條英機為了便於指揮作戰,一人兼了首相、陸軍大臣和參謀總長三個要職,讓杉山元做了冷板凳。杉山元好歹是陸軍元帥,還是東條英機的前輩,總得給個像樣的位置吧,東條英機腦瓜子一轉,讓他去做了教育總監。

1944年7月,杉山元重新擔任參謀總長一職。此時日本作戰已力不從心,但杉山元並不認輸,依然極力協助小磯國昭同中美等國作戰。

1945年8月15日,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杉山元此時擔任負責本土作戰的第一軍總司令官,麾下尚有70萬軍隊,自然對戰敗投降一事耿耿於懷,還沒有等盟軍宣布他為戰犯,就於1945年9月12下午開槍自殺了。

三、畑俊六

畑俊六晉升陸軍元帥是在1944年秋,職務為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晉升不久,畑俊六就做了冷板凳,調任陸軍教育總監。

1945年4月,眼看無力回天,日本擬進行本土決戰。於是在軍隊內部威望很高的畑俊六被任命為第二總軍司令,負責相應的備戰事宜。8月8日,畑俊六司令部所在地的廣島遭受美國原子彈攻擊,多名高級將領瞬間化為蒸汽。畑俊六當時正在廣島火車站候車,逃過一劫。

日本無條件投降後,畑俊六作為甲級戰犯接受了國際法庭的審判。與其他日本甲級戰犯不同,畑俊六因為在戰爭期間多次公開反對擴大戰爭,受到了優待,只被判處無期徒刑。後來在巢鴨監獄裡關押了10年就被假釋出獄,回老家養老。

1956年,梅蘭芳率代表團到日本演出,畑俊六給中國代表團寫信,說自己願意到北京的監獄服刑悔過,以換取還關押在中國的上千名日本戰犯。但是沒有得到回覆。

1962年5月10日,畑俊六猝死在一家小旅館內,終年83歲。對於其他高級戰犯來說,他的結局算是最好的了。

四、永野修身

1943年6月21日,永野修身晉升海軍元帥,一同晉升元帥的還有陸軍大將寺內壽一。他當時的職務是軍令部總長。

永野修身是整個日本海軍支持擴大戰爭的少數高層將領之一,因此顯得與米內光政、井上成美、山本五十六等人格格不入。他積極協助日本天皇入侵東南亞,與英、美等國開戰,是一個十足的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

1944年東條英機專政時,也沒有對永野修身客氣,直截了當的要他交出軍令部總長的位置。永野修身不服氣,找天皇訴苦(因為只有天皇才有權力任免軍令部總長),結果天皇為了維持戰爭,犧牲了永野。後來永野修身就一直以高級顧問的頭銜,維持到戰爭結束。不得不提的一點是,正是出於對東條英機的怨恨,永野修身在後來的倒東條英機活動中,難得的支持了自己的政敵米內光政,為東條英機的下臺做出了重要貢獻。

1945年8月14日的御前會議,永野修身和杉山元反對投降,為此還與主張接受投降的米內光政等人大吵一架。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永野修身準備自殺,他的老同學左近司政三說:「這是你的責任,你死了誰來頂罪」?意思是永野修身必須幫天皇承擔戰爭罪行。永野修身聽了默不作聲,老老實實進了巢鴨監獄接受審判。

1947年1月5日,正當遠東軍事法庭的判決書將要下來時,永野修身患肺炎病死,逃過了法律的制裁。

相關焦點

  • 日本侵華被擊斃的軍銜最高的將領是誰?正是南京大屠殺元兇之一
    中華民族付出如此大的代價終於趕走了日本侵略者,那日本侵略者總共派了多少日寇來侵略中國呢?又有多少傷亡呢?被擊斃的日軍軍銜最高將領又是誰呢?關於具體傷亡人數統計起來可能沒有那麼準確,但是要統計日寇在侵華期間被擊斃的軍銜最高的將領就容易多了。日寇侵華期間被擊斃的軍銜最高的將領是誰呢?
  • 抗戰勝利後,日本的無條件投降真的是「無條件」嗎?別想得太簡單
    當日,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對中國實行無條件投降。無條件投降,聽起來是中國大獲全勝。但當我們走進歷史,細細揣摩當年的投降詔書時,就會發現,投降詔書通篇都沒有投降兩字。從日本天皇的語氣中不難發現,他不僅沒有一絲懺悔之意,甚至對於法西斯戰爭和軍國主義還頗有維護。是什麼原因能夠讓日本無條件投降呢?這一切自然離不開「利益」二字。
  • 二戰日本軍銜最低的親王,僅相當於日軍大隊長,活到了100歲
    大部分親王與貞愛一樣,至少也是中將級別的存在,然而有一位日本親王很特殊,他的軍銜只有少佐。 這位親王就是三笠宮崇仁親王,明仁天皇的叔叔。崇仁是大正天皇的第四個兒子,也是最小的一個,因此備受寵愛,20歲就獲得了三笠宮的稱號。1945年日本投降時,崇仁親王的軍銜為少佐,軍職為陸軍某裝甲部隊大隊副。
  • 兩顆原子彈讓日本投降?日本騙了世界70年,重新認識這段真相
    從日本的歷史檔案來看,1945年8月最重要的不是8月6日,而是8月9日。8月6日,廣島被扔原子彈;8月9日,長崎被扔原子彈。  8月9日那天,由六名日本最高政府成員,組成的最高委員會召開內閣會議。在這場會議上,他們第一次認真討論了無條件投降,在此之前日本軍國主義者從未想過無條件投降。
  • 罪惡的報應:無條件投降後日本海軍的殘存艦艇(中)
    開戰前日本聯合艦隊的象徵、屬於海軍假日時期所謂「七巨頭」的長門號戰列艦是日本投降時唯一具備航行能力的戰列艦。長門在1944年雷伊泰灣海戰被擊傷後,回到東京灣的橫須賀港口停泊修理,再也未能航向遠海。1945年4月降為預備艦,7月18日在美軍轟炸中被炸彈命中,連艦長和副艦長都在指揮室中被炸死。不過因為防護比較厚實,輪機艙、彈藥庫等核心區域並未受損。
  • 軍銜如何區分?最高軍銜是什麼?
    軍銜如何區分?最高軍銜是什麼?預備役是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的後備力量,為了能夠達到「平時少養兵,戰時多出兵」的目的。因而,部分國家的預備役力量非常強大,比如美國國民警衛隊,就是一支非常強悍的預備役力量。當然了,我國也非常重視預備役力量的建設。然而,長期以來大部分人對於預備役不怎麼了解。筆者就為大家解讀一下,預備役領導體制是什麼?軍銜如何區分?
  • 日本大佐相當於中國軍隊什麼級別?為何日軍不當少將爭當大佐?
    那麼,日軍大佐相當於現代什麼級別的將領呢?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日本仿效當時的德國建立了軍事制度,以師為單位,而團長對應大佐或者中佐。所以說,日本的大佐對應的是中國的團長,即中國的上校。比如上躥下跳從東北折騰到華中再到太平洋戰場的「昭和三大參謀之一」的辻政信,到日本投降時也還是大佐軍銜,從這也可看出大佐這個軍銜在日本部隊裡面很高了。
  • 對越自衛反擊戰,雙方犧牲的最高將領都是誰?中國有兩個
    從這段歷史的記錄當中,我們可以得到答案,首先是越南方,損失的最高將領是大校師長,他叫黃扁山。而在這場戰役當中,我軍方面犧牲的最高將領有兩人,一個叫林鳳雲,一個叫趙連玉。他當時是副政委,從新中國成立前兩年加入解放軍,當然也參加了抗美援朝的戰役,立下了不少戰功,只是當時正好是取消軍銜的時段,不然他起碼應該是大校級別。
  • 唯一一位被厚葬立碑的日軍將領——中村正雄的「軍史錄」
    上世紀抗戰爆發,日軍惡行昭著,唯有將領中村正雄得到了中國人的認可,受到尊敬,他在前線陣亡後,對手給了他厚葬。優秀軍官中村正雄1892年出生於日本石川縣,早年就讀於金澤第一中學校、中央幼年學校等。他1913年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21歲的年紀就成為了陸軍少尉,任職於步兵聯隊,7年後,中村正雄從日本陸軍大學畢業。
  • 蘇聯真的是因為美國的恐嚇而放棄對日本本土的佔領嗎?
    長崎和廣島遭轟炸後,日本政府官員雖無比震驚,但並沒有無條件投降的意思;甚至陸軍大臣阿南惟幾謊稱美國擁有上百枚原子彈,東京將成為下一個目標時,頑固分子們依然堅持三項要求:自行解除武裝、不做戰爭審判和不佔領日本本土,反對無條件投降。真正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卻是蘇聯對日宣戰,這一晴天霹靂徹底打破日本負隅頑抗的企圖。當年窮途末路的日本都無畏於原子彈,更何況如日中天的蘇聯呢?
  • 日本投降的前一天,他策劃了一場陰謀,幸好沒有得逞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標誌著二戰這場浩劫的落幕。但是,對於宣布投降的前一天,日本國內究竟發生了些什麼,卻鮮有人了解。 在日本歷史學家的眼中,1945年8月14日這一天堪稱「決定日本歷史的一天」,在這一天,爆發了直接針對裕仁天皇的政變,如果這場政變成功,那麼日本恐怕將繼續陷入瘋狂的戰爭,最後真的將萬劫不復。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場政變的策劃者,竟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日軍少佐——畑中健二。
  • 如果日本在原子彈的轟炸下仍然不投降,美國接下來會有怎樣的行動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分別向廣島和長崎投擲一枚原子彈,原子彈巨大的殺傷力瞬間使這兩座城市化為灰燼,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當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難道1945年日本是真的害怕原子彈巨大殺傷力投降的嗎?我並不怎麼認為,原子彈並不是導致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而只是加速日本無條件投降罷了!為何我會這麼認為?
  • 日本為何會被原子彈轟炸兩次?日本投降的原因真的是原子彈轟炸嗎
    而其實美國打算投放更多原子彈的,只不過日本在第二顆原子彈爆炸之後就選擇了投降。而日本在被炸了第二次之後才選擇投降的原因中,被人討論最多的就是,日本認為美國沒有第二顆原子彈。1945年7月發表的《波茲坦公告》中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但是日本卻想要投降的更加「體面」一些,想獲得更多有利的投降條件:想保住日本獨立;想保住天皇;想要戰犯不被審判。
  • 《落日》:報導日本投降的「狀元之作」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刊
    《落日》:報導日本投降的 狀元之作  從1945年4月飛抵關島,到9月份日本籤署投降書後回國,《大公報》戰地名記朱啟平跟隨太平洋美軍轉戰數萬裡,在《大公報》發表了大量戰地消息和通訊。這些報導中,最為人稱道的,則是報導日本政府籤署投降書的《落日》。該篇被公認為各路記者報導日本投降的「狀元之作」。
  • 日本陸軍在二戰時由於各種原因始終沒有軍用迷彩服
    二戰時期日本陸軍受預算緊張和輕工業基礎薄弱的限制,從來沒有研發製造以及訂購過軍用迷彩服。在太平洋戰場上也僅僅使用了偽裝網作為防護代用品。 日軍第73聯隊隸屬於民國四年(1915年)編成的第19師團第37旅團,曾經參與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的「張鼓峰事件」的作戰,那場戰役幾乎是諾門坎戰役之前的縮小版,日本人雖然宣稱取得了勝利,其實被蘇聯人打的挺慘。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該聯隊隨師團被調往菲律賓,又被美國人打敗,最後在呂宋島北部山區投降。
  • 抗美援朝中,中美雙方戰死的最高將領是誰?
    今天我們來回顧韓戰時期的歷史,來講述一下韓戰時期,中美雙方戰死的最高的將領分別是誰。 美軍戰死最高將領,美軍第八集團軍總司令,沃克中將。
  • 接受日本投降時,麥克阿瑟特地用了5支筆籤字,都送給了哪些人?
    作為二戰中法西斯陣營裡最後一個投降的國家,對日本的受降儀式標誌著這場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戰爭徹底結束。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一瘸一拐地走上美國密蘇裡號軍艦上正式籤署投降書,麥克阿瑟以駐日盟軍最高司令的身份,代表所有盟國接受日本的投降。
  • 日本投降是因為原子彈?那你太小看美國了!
    一直以來流傳這著一種說法:日本是害怕美國的原子彈,所以才投降的。 這句話也對,但不是全部。 B-29 1944年11月,美國陸軍航空兵第20航空軍第73轟炸機聯隊對日本進行轟炸,發動88架B-29轟炸機,第一次空襲了日本東京。
  • 李陵出徵之時就是一個必死之人,真的是生不逢時,還是另有隱情?
    漢武帝時,李陵生於李氏之家,是飛將軍李廣的孫子,後來以五千步騎不敵八萬匈奴精騎,無計可施地向匈奴「投降」,成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叛軍」!儘管如此,司馬遷還是得到了史無前例的同情,為李陵辯護遭受宮刑,這才奮起寫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 狂虐日軍的超級戰艦,進駐日軍東京灣,見證日本的投降
    並且在戰爭末期,日本在密蘇裡號主甲板上舉行無條件投降的籤字儀式,這款戰列艦就是美國最後一艘建造完成,也是最後一艘退役的戰列艦-密蘇裡號戰列艦。見證日軍投降的超級戰艦密蘇裡號戰列艦的標準排水量為44560噸,滿載排水量55710噸,航速為31節,可以說是當時最出色的幾款戰列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