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打了3年,抗美援朝也打了3年:為何後者打得更慘烈?

2020-12-06 史源歷史專欄

抗美援朝戰爭,是在解放戰爭結束不到一年後爆發的,中國參戰軍隊以解放戰爭時的各野戰軍為主(前期為三野、四野主力,後期各部隊入朝輪戰),在朝鮮半島打退了韓軍及16國軍隊組成的聯合國軍。這場戰爭到底有多難打?70年來有眾多分析,其實看看朝鮮戰場與之前解放戰爭時我軍付出的傷亡比,便不難看出志願軍在赴朝作戰期間的艱難處境。

解放戰爭中,儘管我軍在1946年6月全面開戰時正規軍只有不足127萬人,但到解放戰爭末期總兵力已激增到550餘萬,如果再算上民兵、非正規軍及三年多時間的戰損兵員補充,解放戰爭中我軍總計投入的軍事力量達到近千萬人規模。而在整個解放戰爭過程中,有約130萬解放軍官兵傷亡,我軍在戰爭中的真實傷亡率在13%以內。而在陣亡官兵數量上,我軍約有26萬官兵戰死沙場,佔參戰總兵力的約3%。這個戰爭烈度,在近代各國戰爭中其實並不算突出。

抗美援朝戰爭從1950年10月持續到1953年7月,時長與解放戰爭相近,但戰爭烈度遠遠超過解放戰爭。三年時間內志願軍共投入240餘萬部隊(同一時期巔峰兵力130萬人)入朝參戰,這個數字只佔解放戰爭3年參戰總兵力的1/4左右。但要注意朝鮮半島本身就是狹小的戰場,在不足23萬平方千米的戰場上,雙方數百萬人交戰,戰況如同絞肉機一般。

而且要看關鍵的戰損比例:在朝鮮戰場上,戰死、失蹤的志願軍指戰員高達19萬多人,接近了解放戰爭陣亡官兵總數,意味著赴朝官兵中每100個人至少就有8人陣亡,比解放戰爭的陣亡率高兩倍還要多。朝鮮戰場的傷亡合計方面,損失比例也超過解放戰爭:志願軍因抗美援朝傷亡39萬餘人(中朝合計63萬人),佔到我軍赴朝參戰兵力總數的16%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抗美援朝後兩年屬於雙方的談判博弈階段,戰爭更多呈現對峙狀態,輪戰官兵增加。如果按照戰爭第一年(1950-1951年五次戰役)的激烈程度和傷亡比例,抗美援朝比解放戰爭慘烈得多。

既然如此,為何1950年新中國執意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派軍赴朝作戰呢?主觀上有新中國獨立自主的信念和東南沿海(解放臺灣)、東北邊境遭受美國雙重威脅、限制的屈辱;客觀上我國有剛剛經過戰爭洗禮的500餘萬戰鬥經驗豐富的陸軍及蘇聯承諾陸續提供的先進武器裝備(事實上武裝了60個師以上),我國最終還是排除困難派志願軍踏上朝鮮戰場,並通過3年血戰擊退侵略者,捍衛了新中國政權及國際地位。

相關焦點

  • 臺兒莊戰役川軍為何打得慘烈?
    1935年蔣介石的參謀團入川對四川統一起了重要作用。劉湘在1933年二劉大戰後已基本統一了四川,成為「四川王」,1934年受任四川省主席。七七事變之前,何應欽來四川召開整軍會議,要解決川軍整編為多少師、多少軍,部隊怎麼建制、駐紮何處等等的問題。因為各個軍都要爭取自己的地盤和軍隊數量,互不相讓,會議難有成效。但是在會議期間,七七事變的消息由何應欽傳達以後,川軍將領立即放棄爭論,會議順利結束。
  • 抗美援朝戰爭,中國究竟是勝利者,還是只與美國打了個平手?
    1953年7月27日,中朝代表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代表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至此,歷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宣告結束。 眾所周知,「抗美援朝戰爭」最後是以雙方籤訂停戰協議結束的!既然是停戰,那麼應該是大家都打了一個平手,不然怎麼會叫「停戰協定」,而不叫「戰敗協定」呢!
  • 抗美援朝美國到底被打得有多痛?十年後美國總統的一句話道出真相
    不知道大家對抗美援朝了解多少,這場戰爭可以說打出了我國解放軍的氣勢。讓世界都對中國刮目相看,因為在與美軍力量懸殊如此之大的情況下,依然獲得了勝利,而美軍至今都不明白,當年為何被打得如此慘。一些美軍專家總結經驗稱,美軍之所以慘敗,並不是因為輸給了志願軍的武器,而是輸給了志願軍完全的鬥志。
  • 從抗美援朝戰爭中汲取敢打必勝的精氣神
    ,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1月初,志願軍第9兵團奉令火速入朝參戰,十幾萬官兵來不及更換身上的薄衣,邊開進、邊動員、邊部署。在極寒的長津湖地區,官兵們不顧嚴重凍傷與飢餓疲憊,晝伏夜行、邊行邊打、衝鋒不息,給予美軍精銳陸戰1師以毀滅性打擊。水門橋,是第9兵團阻擊美軍南逃的最後一個關口,這裡見證了志願軍的忠誠。
  • 志願軍犧牲十多萬才打到三八線,為什麼說是志願軍取勝?
    20世紀50年代,發生了一場為保衛我國領土主權不受侵犯的戰爭,抗美援朝,這場戰爭的敵人是強大的美國,當時的美國派出軍隊,越過三八線,已經威脅到了我國的領土主權,我國領導人決定援助朝鮮,將美軍打回三八線處,這場戰爭無疑是慘烈的,我方志願軍共犧牲了十多萬人才將美軍打回到了三八線處,可謂是損失慘重,但為什麼又說損失慘重的志願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 解放戰爭:1946-1949年,最令我軍感到「意外」的勝仗是哪3次?
    解放戰爭中有3場比較奇特的戰役(並非48年三大戰役)。之所以說他們奇特,是因為其作戰過程大大出乎我軍的預料,不光取得了勝利,國軍在戰役中還表現得令人啼笑皆非,由此看出對手低劣的指揮水平。下面我們來看看究竟是哪3場令人感到「意外」的戰役。第一場就是著名的中原突圍了。
  • 碾莊戰役多慘烈?兩軍傷亡十多萬,雜牌部隊竟打了國軍最頑固一戰
    文/孤寂寒光進入48年之後,國民黨部隊開始進入主動找我軍接觸的時期。這個現象貌似也不奇怪,國民黨憑藉裝備優勢長期要找我軍決戰。但是這個時候卻不同。而有這麼一個兵團卻給國民黨來了個迴光返照,跟我軍戰損比打了一個1:1,雙方損失十二萬人。我們看看這位國軍將領是誰,有這麼大能耐?說到這次戰鬥我軍這個損失是值得的。這就是淮海戰役的碾莊之戰,此戰換來了八十萬國民黨部隊的潰敗。我們把時間線調回碾莊戰役前的幾天。「劉老總今天來三次電話相催了。老兄,你多保重,我實在沒有辦法,我不能不執行上峰命令啊!」
  • 抗美援朝為何不得不打?不止抗美那麼簡單,毛澤東還有其它用意
    在1944年豫湘桂大潰敗後,美國對國民政府完全失去信心,出賣了中國在東北和蒙古的利益,以交換蘇聯出兵緩解美國在太平洋上的壓力,並促使日本早日投降。1945年,蘇聯出兵,剛控制了中國東北,便火急火燎地和國民政府籤了「友好」條約,但它萬萬沒想到的是,國民黨被中國共產黨給幹下去了,而毛澤東等人早就說過不承認一切不平等條約,這就讓蘇聯非常著急,於是出現了「荒誕」的一幕。
  • 中越戰爭,1979年不是只打了一個月嗎?為何說打了十一年?
    中越戰爭是我們最後一場戰爭,因為這場戰爭我國獲得了幾十年的和平發展。由於中越戰爭當時的國際形勢十分複雜,所以中國不得不快速結束戰爭。那場戰爭是為改革開發所鋪墊的,在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中,為了能夠有更好的發展都不得不去面對一些戰爭。
  • 1951年,什麼戰役慘烈到彭老總都忍不住淚溼雙眼?
    鐵原阻擊戰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激動人心的紀錄片,片名叫《鐵在燒》,它記錄的是抗美援朝時期朝鮮戰場上最殘酷的一場戰役,「鐵原阻擊戰」。1951年5月,鐵原阻擊戰爆發。發動第五次戰役本質是為了能在國際上給美軍施加壓力,加快韓戰的結束,越過三八線,意圖殲滅敵方大量有生力量,逼迫美國和平談判。
  • 抗美援朝為何美國不用原子彈?仁慈還是另有所圖
    經過不到3年的激戰,志願軍把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趕回了三八線,打破了世界頭號強國不可戰勝的神話。美國無奈地接受了現實,但沮喪、忌憚、不甘、不服、報復等心理五味雜陳,成為影響其日後對華心態的重要因素。原子彈恐怖的殺傷力抗美援朝戰爭,美國一直叫囂使用原子彈,可是一直也沒用,至於這個沒使用的真正原因說法很多,所以到現在也不知道真正原因是什麼?
  • 親歷者眼中的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19日晚間,中國人民志願軍在丹東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 10月28日,志願軍第39軍隱蔽進至雲山,悄然布防。嚴陣以待的39軍是人民解放軍中一支聲名顯赫的部隊,曾在抗日戰場上屢建奇功;解放戰爭期間,該部隊從白山黑水一直打到中國西南邊陲的鎮南關,是第四野戰軍中的攻堅尖刀。   等待39軍的,是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
  • 2021年,做一隻打不死的小強!
    2020年註定會是不平凡的一年,2020年註定會是讓所有人都終身難忘的一年。我們經歷了史上罕見的新冠病毒大流行;我們經歷了全球經濟前所未有的衰退;我們經歷了許許多多以前只是在科幻小說或者電影中才能出現的鏡頭。如果時光能夠跨越,我相信會有很多人選擇越過這一年。
  • 英軍把清軍按在地上摩擦,為何卻被阿富汗人打得全軍覆沒
    文/寂寞的紅酒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在這場戰爭中,數千英國軍隊如入無人之境,打得清軍潰不成軍。坐擁百萬雄兵的清王朝被嚇破了膽,被迫向英國人割地賠款,結束了這場戰爭。而就在鴉片戰爭爆發不久,英國人同時打響了另一場戰爭。
  • 雙修王李思楠打了十年還打得動嗎?本尊這樣回應
    #百度APP遊戲年度票選活動#12月29日,穿越火線季後賽六進四打完,在下半區的比賽中,AG戰隊和白鯊苦戰五圖,最終3-而從陣容上來說,AG戰隊打白鯊不應該打得這麼驚險,不說一定要3-0碾壓,至少得有很大優勢才行。
  • 偉人的霸氣和智慧: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中國人不懼戰爭
    1950年9月,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兵朝鮮戰場的前一個月,毛主席以他一貫的霸氣向世界宣告:中國人民不懼戰爭、將奉陪到底。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不許它的如意算盤得逞。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在其他人考慮要不要打敢不敢打的時候,毛主席已經在考慮這場仗該怎麼打了!在蘇聯還在猶豫遲疑的時候,毛主席已經令我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的跨過了鴨綠江!
  • 3萬打12萬,七戰七捷粟裕打得黃埔名將找不著北
    首戰宣泰,專打最強的!1946年7月13日,蘇中戰役打響。第一戰發生在宣泰。國民黨軍計劃,位於南通的49師進攻如皋,99旅和83師一起打下黃橋,隨後東進如皋。打下如皋後,25師148旅再會同上述部隊攻擊海安。
  • 古劍奇譚3魔核怎麼打 古劍奇譚3最高難度異種魔怎麼打
    古劍奇譚3魔核怎麼打 古劍奇譚3最高難度異種魔怎麼打 鬥玩網(douwan.com)報導:古劍奇譚3異種魔第三階段魔核怎麼打?
  • 《跨過鴨綠江》豆瓣評分8.6,那些故意打一星的人想啥呢?
    這本書中,抗美援朝戰爭的篇幅並不是很長,但卻是熊熊接觸抗美援朝戰爭的開始。同時,這本書也不僅僅是接觸到了抗美援朝戰爭,更從彭總的個人經歷到戰爭歷程,由此開始接觸和了解人民軍隊的光輝戰史。在網絡還不是很普遍的那個年代,一些正規書籍也是不太常見的,更沒有什麼網購之說。而且在課本上,對於戰爭內容也從來不是重點,抗美援朝戰爭的章節自然也不太多。
  • 特稿:「何時回」與「打不打」——新華社在臺記者遭遇的「年度之問」
    新華社臺北1月3日電題:「何時回」與「打不打」——新華社在臺記者遭遇的「年度之問」新華社記者吳濟海2020年,我始料未及地在臺灣駐點工作了整整一年。留臺日久,我和駐臺同事越來越頻繁地被問及兩個問題。與大陸親友隔海交流時,被問到最多的就是:什麼時候回?君問歸期未有期。我的回答都是:回不去。為何回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