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4年豫湘桂大潰敗後,美國對國民政府完全失去信心,出賣了中國在東北和蒙古的利益,以交換蘇聯出兵緩解美國在太平洋上的壓力,並促使日本早日投降。1945年,民國政府和蘇聯達成了喪權辱國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該條約直接導致外蒙獨立,並將東北鐵路和旅順海軍基地的控制權交給了蘇聯,並讓大連成為了自由港,蘇聯則在這個港口的貨運完全沒有關稅。不過在全國解放後,新中國拒絕承認此條約,堅持完全收回東北的主權,而這也引起了蘇聯的不滿。
早在沙俄時期,沙俄人就一直希望獲得一處「不凍港」,為了它,俄國人算是在東西兩個方向折騰了幾百年,直到在清朝末年獲得機會搶佔了旅順,不過沒過多久,由於日俄戰爭的失敗,煮熟的鴨子飛了。1945年,蘇聯出兵,剛控制了中國東北,便火急火燎地和國民政府籤了「友好」條約,但它萬萬沒想到的是,國民黨被中國共產黨給幹下去了,而毛澤東等人早就說過不承認一切不平等條約,這就讓蘇聯非常著急,於是出現了「荒誕」的一幕。當解放軍攻佔南京時,資本主義老大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留下來,代表美國政府和共產黨接觸;而社會主義老大哥蘇聯駐華大使卻跟隨國民政府去了廣州,目的也只是為了守護《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所謂的「合法性」。
當新中國正式成立之後,蘇聯雖然率先承認了新中國,但卻依舊咬著《中蘇友好條約》不放,為此主席還專程訪問蘇聯親自來解決這個問題,因為不能放著東北的主權被蘇聯蠶食。在經歷過激烈的談判之後,中國還是爭取回了東北的主權,和蘇聯達成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但蘇聯還是埋下了一個坑,而這個「坑」間接引發了抗美援朝戰爭。
新的條約中有兩條:1、處於戰爭狀態時,一方要儘可能給另一方進行軍事及其他援助。2、經中國提議且蘇聯同意,兩國海軍將共同使用旅順海軍基地,共同面對侵略者。乍一看這是老大哥非常給力的站臺撐腰,但這兩條背後卻又是一個新的陰謀。
當時北朝鮮領袖金日成看到中國全國解放之後,也一直想南下收復南朝鮮,但自身實力實在是不夠,於是不斷給史達林和毛主席寫信,希望獲得軍事援助。毛主席雖然贊成,但認為當前時機不對,不適合發動戰爭,史達林最開始也是這個態度,對金日成冷處理,但隨著新中國收回東北,史達林對金日成的態度便180度大轉變,給槍給錢,讓金日成趕緊動手。
蘇聯的盤算打得非常好,如果美國不插手,朝鮮打贏了,那就可以得到朝鮮半島的不凍港——朝鮮灣,跟金日成談條件要比和毛澤東談輕鬆地多。相反如果美國介入,朝鮮打不過就只能往中國撤,當時的中國剛成立不可能和美國對抗,中國必然會找蘇聯當靠山,蘇聯海軍又可重回旅順,這麼看,不管戰爭結果如何,蘇聯似乎都是穩贏。
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越過三八線,韓戰全面爆發。但是這個時候的中國卻和美國一樣,驚訝得目瞪口呆。蘇聯和朝鮮沒有把戰爭發動的具體時期告知中國,而中國還剛剛通過了一項建設計劃,正準備搞戰後重建,完全沒有戰爭準備。主席看穿了蘇聯的如意算盤,要破局的話,就只能出兵硬著頭皮加入朝鮮戰局,至少將美國擋在三八線外,不給蘇聯重回東北的藉口,可見抗美援朝不止抗美那麼簡單。於是在全世界都不看好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並擊敗了以美國為首聯合國軍,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