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夷之辨:為何清是我國正統王朝 而日本侵華則是外族入侵

2021-01-08 無敵通史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網絡上突然流傳出元朝與清朝不屬於中國歷史這樣的言論。而他們的理由僅僅是因為,元朝與清朝的統治者不是漢族而是蒙古與滿族。

他們甚至用日本侵華戰爭,來做佐證的例子。說日本攻打中國是屬於侵略戰爭,那麼蒙古與滿族攻佔中國也是侵華戰爭。他們之間的區別,僅僅是成功與不成功的問題!

然而在我看來,這種說法卻是忽略了事情的本質。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華夷之辨:為何清朝屬於我國正統王朝,而日本則是外族入侵!

華夷之辨

地理與民族的不同

我國自從秦始皇席捲八荒六合,建立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以來。中國內的人口組成與地理,都是多民族的與分散地域的。因此我們不能僅僅用漢族,來代表整個中華民族。

東北與滿族大家都知道,如今的滿族就是清朝的統治民族。而滿族世代居住於,我國黑龍江流域。

據周代史書記載:「肅慎、燕、亳,吾北土也。」這其中的毫便是代之今天的東北地區。而時間到了隋唐之時,中原王朝東北部,出現了強大無比的高句麗。

但是高句麗只是屬於割據政權,因此隋唐幾代帝王都想將它嗎滅亡。因為東北自古在我們眼中,一直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到了唐朝,殲滅高句麗之後在東北設立了靺鞨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室韋都督府等。

唐朝時期設置的都護府

時間到了兩宋之時,東北女真族強大起來。在北宋末年,女真首領完顏阿骨打建立了金國。而這女真族,便是清朝滿族的前身。到了元朝之時,大元一統天下修纂史書。其中就有遼史、宋史、金史。

可以看出到元朝之時,都認為北方的蒙古與東北的女真,只是中華大地上三足鼎立的割據政權。之後的明朝明成祖朱棣,也在東北地區設置奴兒幹都司管理。甚至於後金的奠基人努爾哈赤,也是明朝冊封的建州衛都督。

因此即便後來滿族建立清朝,但不能否認的是清朝也是屬於我國正統王朝之一。因為滿族與東北地區,自古完完全全屬於我們中國的一部分。

奴兒幹都司

日本與大和民族但是日本相比於滿族與東北,則有天壤之別。因為日本是一個獨立民族與獨立的國家!

日本列島由於地理環境的原因,一直處於封閉的狀態。直到1.5萬~3000年前,才形成自己的繩文文明。而後更是形成了日本唯一的~大和民族!

在我國歷史上記載,日本一直是以一個國家的身份相互交往。其中最早可追溯到西漢漢武帝時期,日本曾經接受了漢武帝賜予的「倭奴國王」金印。即止隋唐之時,日本給隋煬帝的國書上寫到「東天皇敬白西皇帝」以及「日出之國至日落之國」。

可以看出日本將自己當做天朝上國,而隋朝則是低一等的小國。這一點使得隋煬帝大為光火,直接將日本使者趕了出去。

倭奴國王」金印

也因為日本的夜郎自大到了唐朝初期,因為唐朝支持新羅統一朝鮮半島,與日本還發生了「白江口之戰」。但是日本在這一戰中,直接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因此隨後日本又以國家的身份,派出譴唐使學習中原先進文化。

而到了明朝與清朝,中華與日本更是發生了數次滅國戰爭。明朝萬曆年間,豐臣秀吉妄圖以朝鮮為跳板,滅亡大明。清朝末年,日本亡我中華之心更是昭然若揭!

可以看出日本與東北不同,東北自古屬於中國的一部分,而日本一直是以一個國家的身份與中國建交。大和民族與滿族也不同,滿族是我中華民族其中之一,而大和民族卻是與中華民族相互對等一個國外民族!

因此從地理與民族來說,清朝自然屬於中國正統王朝之一,而日本則是屬於侵略戰爭!

日本列島

對於中國文化的區別對待

對於中國的千年傳統文化文化,清朝與日本也存在極大的區別對待。清朝更多的是去吸收與融入,而日本則是加以排斥與毀滅!

清朝的吸收與融入滿清自從攝政王多爾袞帶領滿洲八旗入關開始,一直以中華繼承人的身份自居。他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也是盡力的去吸收與融合。

他們不僅全盤的接受明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並且進一步對其改善。首先他們接受明朝的科舉取士,因此籠絡大量的文人。隨後編撰明史,並且進一步寫出了《康熙字典》《四庫全書》等文化總結書籍。而且清朝每一位皇帝,都必須學習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從中總結王朝興衰與治理的方法。

清朝科舉考試

而滿中華入關之後,雖然出現了「揚州十日」與「嘉定三屠」,但是對於一個新興王朝這是一條必經之路。我們看中國漢人王朝,每逢改朝換代也是血流成河。而清朝的屠殺也是以維持統治為主,而不是想將漢民族與中國文化毀滅!

因此清朝完全確定在中國的統治之後,也是大力恢復民生經濟。他們大力推行「滿漢一家」,因此在後面出現「康乾盛世」。

即止清朝後期,許多滿洲人已經忘記了滿語怎麼說。但是他們對於中國儒家文化,卻如數家珍頭頭是道。可以看出清朝已經被中國文化,全盤的同化。

因此清朝雖然是少數民族政權,但是他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是持肯定態度。並且在這期間,也是不斷的吸收與融入中國文化當中。

康乾盛世

日本的排斥毀滅日本有自己傳承千年的文化,因此為了弘揚大和文化,他們對於中國文化一直都是排斥與毀滅。

而首先就體現在,對於佔領區中國人民的屠殺。從清朝末年開始,日本便在中國旅順進行了大屠殺。而到了全面侵華戰爭時期,東北的細菌實驗與南京大屠殺則是每個中國人難以忘懷的痛。

日本認為這樣的屠殺可以最快的實現,讓中華文明消失在歷史之中的目地。然後他們就可以,鳩佔鵲巢以主人自居!

旅順大屠殺

隨後日本在佔領區域,毀滅中國傳統文化學校。根據文獻記載日本在1938年,就炸毀大學89所,中學1000多所,小學更是無數。而關於中國的傳統書籍,則被日本打包送回日本收藏。隨後日本在佔領地區,開設學校教人們日文,說日語,過日本的傳統節日。

以上就是日本對於中國文化的毀滅方式,他們妄圖用這種奴化教育,來消滅中國傳統文化。而在日本佔領半個世紀的的臺灣,抗日勝利後國民黨接管時,居然遭受到臺灣居民的反抗。此時的臺灣人民,便是受到了日本奴化教育的侵蝕。

單單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日本的奴化教育,有多麼的恐怖。因此日本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打擊,那是致命的。

可以看出:清朝是全力吸收與融合中國文化,並且以中華繼承人自居;然而日本卻是算盤的排斥甚至於毀滅中國文化,企圖偷天換日!因此從文化認同這一點來看,清朝無疑也是中華正統王朝,而日本只能是侵者。

對於「中國」的不同理解

由於清朝與日本對於中國文化的區別對待,使得他們對於「中國」這個抽象性詞彙出現不同的理解。清朝對於中國一直是開擴與維護,但是日本則是徵服與分裂!

清朝的開擴與維護公元1644年,清朝順治帝在北京舉行登基大典。而他在祭拜天地的文章中寫到「茲定鼎燕京,以綏中國」。可以看出清朝從入關那一刻起,便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而他們隨後也從行動,表現了自己對於中國的理解。

清朝入關後為了擴展中國,先後將蒙古、西藏、新疆,納入大清朝的版圖。並且為了維護中國的統一,康熙還將掛懸海外的臺灣收復。可以看出清朝對於中國的理解與貢獻,就體現在領土的擴張與融合。

清朝疆域圖

另一方面為了穩定整個中國的局勢,清朝大力繼承漢族制度與文化。他們大力發展經濟,鼓勵科舉考試,甚至於康熙皇帝還親自區南京祭拜明太祖朱元璋。這一系列的舉動,全都顯示出清朝對於中國內部和諧的維護。

因此可以說,清朝由於吸收了真正的中國文化。而他們在吸收的同時,對於中國這個抽象性的名詞完全理解透徹。於是才會出現清朝對於中國的開擴與維護。

康熙跪拜朱元璋

日本的徵服與毀滅我們再看中國歷史上,日本曾經多次與我國開戰。這時間跨度,從唐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共計千多年。

值得注意的是,每次戰爭日本統治者都認為中國是他們需要徵服的對象。明朝萬曆年間的」壬辰倭亂「,日本統治者豐臣秀吉便說」以朝鮮為跳板,繼而徵服中國「。而清朝末年一直到抗日戰爭,日本則更加露骨的用滅亡這樣的字眼。最著名的莫過於日本發動」七七事變「前,曾經豪言」三個月滅亡中國「。

單從這一點來看,日本一直認為中國是自己敵對的國家。日本的任務,就是要徵服與滅亡中國。而他們的思想,甚至對於中國第一代革命領導人都有不同的影響。

侵華戰爭

辛亥革命之前,孫中山先生曾說過」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這在當時看來或許很正確,但是他卻犯了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因此在辛亥革命之後,孫中山先生也認識到了這位一點,將口號改為了「五族共和」

可以看出日本人對於中國的分裂,實在是無處不在。並且在近代日本學者又提出「崖山之後無華夏,明亡之後無中國」這樣的謬論。這樣的言論在網絡之上也是瘋狂的傳播,使得一部分中國人認為清朝與元朝也是侵略者。而日本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分裂中國,分裂中華民族!

因此清朝與日本對於中國文化的態度,使得他們對於中國這個抽象性名詞的理解差異巨大。清朝所做的是對中國盡力的開擴與維護;而日本則是選擇全力的毀滅與徵服。

勿忘國恥

結語

從上面三點我們可以看出,清朝與日本對於中國的意義完全是南轅北轍。

清朝在我國固有的東北地區繁衍生息,隨後入關接受中國文化的同化,在這個同化過程中還盡力的開擴與維護中國。所以清朝,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正統王朝之一。

反觀日本,一直以來是作為一個國家與獨立民族於中國建交。並且在長達千年的歷史上,日本多次想要滅亡中國文化,滅亡中國這個國家。所以日本侵華,絕對是侵略戰爭。

對於一部分國人不認可清朝是中國歷史,我只想說這樣的思想明顯是中了日本分裂中國的圈套。我相信每個人都會認為新疆西藏是中國領土,而這兩個地方卻是清朝努力之下才會納入中國版圖。因此我們必須要辯證的對待清朝這段中國歷史,這樣才不會陷入狹隘的民族主義無法自拔!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王朝,連續7代是明君,打得外族不敢進犯
    我國歷史上第二個出現的王朝就是西漢王朝,其也被後世稱作為最正統的王朝。以至於後世許多的政權都喜歡以「漢」為國號,算下來足足有將近20多個。僅為了顯示自己的正統地位。至於為何?一是原本的正統在儒家學說上實則是周朝,因為周禮才是治國的基礎。
  • 從國家治理的角度思考中國歷史上的「華夷」與「大一統」
    第二,歷史上分裂時期和統一時期各政權提出的「華夷之辨」和「華夷一體」等主張,是不同條件下維護統治合法性、爭居正統要求的組成部分。東漢之後的魏晉南北朝,是長期分裂戰亂的時期,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各分立政權為維護自身統治的合法性,都以「正統」自居。
  • 從中國歷史上三次大規模外族入侵看:日本最僥倖
    那麼「崖山之戰」怎麼來的呢?公園279年,南宋軍隊與蒙古軍隊在崖山,也就是今天廣東新會南崖門鎮,進行大規模海戰。走向衰敗的南宋對陣處於巔峰的蒙古軍,自然是潰不成軍。如漢朝: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絲綢之路;漢唐:日韓等周邊小國來訪,以及我們派出使臣幫助他們發展文化,從不避諱把自己的先進與他國分享;明朝:鄭和下西洋,比之歐洲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早了整整將近一百年。
  • 外國人眼中的清帝國是怎樣的?英國使團的中國之旅看到了什麼
    至於朝鮮李氏王朝為何會耍弄如此「兩面派」手法,相關專家認為原因有二:朝鮮李氏王朝時期的民間出版物,仍然使用崇禎年號一是作為萬曆援朝戰爭的主要受惠方,明帝國將豐臣秀吉的勢力趕出朝鮮無疑確保了李氏王朝統治的穩固,堪稱對朝鮮有「再造之功」,相反建州女真倒是一而再再而三動用武力,逼迫朝鮮向其稱臣納貢,直到1636年的「丙子胡亂」,被清帝國徹底納入藩屬體系。
  • 日本為何非要入侵我國?你把「中國地圖」倒過來看,就懂了
    後來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早已無力的中國又迎來了狼子野心的日本人的侵略。日本人為了擴張邊土,壯大己國的實力,把侵略的眼光放在了不堪的中國。日本為何非要入侵我國?你把「中國地圖」倒過來看,就懂了。 隨著七七事變的人本主動挑起事端,日本人大肆舉進中國東北城市,開始了全面侵華,並不擇手段的實現自己的野心
  • 【前沿成果】李大龍:農耕王朝對「大一統」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從建立者的視角看,傳統的歷代王朝大致可以分為以秦、漢、隋、唐、宋、明等為主的農耕王朝和源自邊疆的北魏、遼、金、元、清等為主的非農耕王朝兩大類。兩類王朝在繼承和發展「大一統」思想方面呈現不同特點,導致這些王朝在推動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也存在較大差異,不過總體而言農耕王朝起到了奠基作用,而非農耕王朝則起到了底定的作用。
  • 明代有少林武僧抗倭抵禦外侮,抗戰時期少林寺武僧為何卻恰恰相反!
    「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傳奇故事使得少林威名大震,李世民對少林寺大加封賞,多次親臨少林,金題寺壁,施物贈碑,封賜建寺,少林聲名遠播,勇武之名滿天下。 由於李唐王朝的鼎力扶持,少林寺走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逐漸發展成一座名揚四海、高僧雲集的名剎。
  • 日軍多次入侵中國,為何中國不主動滅亡日本?此人3句話揭露真相
    大家都知道,在數千年的歷史中,日本一直對中國虎視眈眈,雖然一直在派遣使者向中國學習,但一找到機會,就會撕下虛偽的面具,對中國發動大規模的入侵,唐朝時就爆發了白江口海戰,後來萬曆年間的抗日援朝,以及近代的甲午中日戰爭,全面侵華戰爭。
  • 八國聯軍侵華,有一個國家只派了50名士兵就來揚武耀威了
    八國聯軍侵華,大家都不陌生吧,當時八個國家,則是由日本、美國、英國、俄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王國和奧匈帝國。八國聯軍則是以鎮壓義和團之名來進行瓜分和掠奪中國。凡是八國聯軍所到的地方,那是生靈塗炭,慘不忍睹,他們燒殺搶掠、姦殺放火,是無惡不作,不管是紫禁城還以頤和園,亦或者是著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也被他們禍害成廢墟。八國聯軍的到來,使中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而在瓜分中國的時候,八個國家都派出了士兵。軍隊人數也各有不同,相差甚大。
  • 燈塔讀歷史2:五胡亂華,是外族入侵還是內戰?
    這也許算是古代的屈辱史吧,外族入侵民不聊生。但是這是從中原視角看歷史的結果,如果你在中華民族視角看歷史,那這就是一場內戰,南北走向大融合的開端。很多人會覺得,之所以五胡亂華,都是司馬家的八王之亂,漢族人自己內部消耗的不行了,才讓外族有可趁之機。但是在我看來就算當時是漢武帝做皇帝也照樣會五胡亂華。因為這個時期地球迎來了小冰期,全球氣溫下降,北方無法生存,大量人口南遷。
  • 史上很憋屈的王朝,皇帝一個比一個厲害,最後還是落得滅亡的下場
    但在這些古老的封建王朝中,有一個王朝卻讓絕大多數人非常認同,而且都認為這個王朝的滅亡很可惜,這個王朝就是大漢王朝。看看其他朝代的歷史,我們會發現,在這些朝代的歷代皇帝中,只有少數皇帝可以稱得上是明君,而其他的皇帝則是一些昏庸之輩。有些朝代甚至沒有一個明君,所以朝代很快就滅亡了。看得出一個朝代能出明君很重要,能經常出明君更重要。
  • 原產巴西卻被日本帶入我國,這物種入侵中國90年,現在還無法解決
    外來物種入侵世界,想必大家已經不陌生,在往期的節目當中,我們也曾經了解過許多外來入侵物種,這些物種基本都是對本土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和破壞,因此,令世界上很多國家非常頭疼,甚至一些國家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來,整治這些外來物種,但是效果均不理想,而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種令我國也十分頭疼的外來入侵物種,據說是日本人帶到中國的。
  • 公衛歷史丨日本侵華戰爭中的生化戰
    731部隊為了準備細菌戰,喪心病狂地研究製造鼠疫、傷寒、霍亂、炭疽、班疹傷寒等數十種傳染病菌,其生產能力之大,數量之多駭人聽聞。731部隊每年可以生產生3000公斤的純細菌。而每135克的純細菌就可以使400平方公裡之內的所有水源遭到汙染,因此年產3000公斤純細菌的傷害力之驚人有多麼可怕。
  • 艱辛八載粹真知:《日本侵華決策史料叢編》刊行
    從甲午戰爭到第二次中日戰爭,為何日本全民支持這種不正義的戰爭?不僅令人難以理解,也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叢編從史料的方面,特別是通過日本自身史料,來凸顯、分析和解讀日本發動戰爭的機制,有助於今後弄清日本舉國戰爭體制的形成問題。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中國二戰史研究會會長徐藍認為,叢編的出版不僅是抗戰史學界的大事,也是二戰史學界的大事。
  • 揭開宋朝滅亡的真正原因,外族入侵在其次,主要還是因為這些
    這樣說,宋朝能不能屬於華夏正統還是一個問題。但無論是西方學者還是東方學者都將宋的地位排在了元明清之上,這又是為什麼呢?很多人幼稚地認為宋朝的滅亡的主要原因是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造成的,其實不然,宋朝真正的滅亡原因還有如下幾點。
  • 中國歷史上篡位之人多不勝數,為何司馬家族特別為後人所鄙視?
    中國歷史上篡位之人多不勝數,為何司馬家族特別為後人所鄙視?所謂天下大勢,統一將會是必然的趨勢,可沒想到最終卻是司馬家族統一天下,司馬家族憑藉的是門閥士族才得以上位,而不是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這也為後來的「弱晉」埋下了伏筆。
  • 殷墟為何出土了大量類黑人頭蓋骨?幸虧婦好打敗了他們
    國人都覺得我國的商朝以及夏朝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在一些西方歷史學家的眼中,並不存在這兩個朝代。證明一個朝代是否真實存在,最有力的證據就是出土相關實物用以驗證。但是商朝以及夏朝年代久遠,存世的文物相當稀少。後來在河南安陽殷墟中的一些系列考古發現,證實了商朝的存在,尤其是商朝婦好墓的發現,震驚了中外考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