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網絡上突然流傳出元朝與清朝不屬於中國歷史這樣的言論。而他們的理由僅僅是因為,元朝與清朝的統治者不是漢族而是蒙古與滿族。
他們甚至用日本侵華戰爭,來做佐證的例子。說日本攻打中國是屬於侵略戰爭,那麼蒙古與滿族攻佔中國也是侵華戰爭。他們之間的區別,僅僅是成功與不成功的問題!
然而在我看來,這種說法卻是忽略了事情的本質。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華夷之辨:為何清朝屬於我國正統王朝,而日本則是外族入侵!
地理與民族的不同
我國自從秦始皇席捲八荒六合,建立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以來。中國內的人口組成與地理,都是多民族的與分散地域的。因此我們不能僅僅用漢族,來代表整個中華民族。
東北與滿族大家都知道,如今的滿族就是清朝的統治民族。而滿族世代居住於,我國黑龍江流域。
據周代史書記載:「肅慎、燕、亳,吾北土也。」這其中的毫便是代之今天的東北地區。而時間到了隋唐之時,中原王朝東北部,出現了強大無比的高句麗。
但是高句麗只是屬於割據政權,因此隋唐幾代帝王都想將它嗎滅亡。因為東北自古在我們眼中,一直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到了唐朝,殲滅高句麗之後在東北設立了靺鞨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室韋都督府等。
時間到了兩宋之時,東北女真族強大起來。在北宋末年,女真首領完顏阿骨打建立了金國。而這女真族,便是清朝滿族的前身。到了元朝之時,大元一統天下修纂史書。其中就有遼史、宋史、金史。
可以看出到元朝之時,都認為北方的蒙古與東北的女真,只是中華大地上三足鼎立的割據政權。之後的明朝明成祖朱棣,也在東北地區設置奴兒幹都司管理。甚至於後金的奠基人努爾哈赤,也是明朝冊封的建州衛都督。
因此即便後來滿族建立清朝,但不能否認的是清朝也是屬於我國正統王朝之一。因為滿族與東北地區,自古完完全全屬於我們中國的一部分。
日本與大和民族但是日本相比於滿族與東北,則有天壤之別。因為日本是一個獨立民族與獨立的國家!
日本列島由於地理環境的原因,一直處於封閉的狀態。直到1.5萬~3000年前,才形成自己的繩文文明。而後更是形成了日本唯一的~大和民族!
在我國歷史上記載,日本一直是以一個國家的身份相互交往。其中最早可追溯到西漢漢武帝時期,日本曾經接受了漢武帝賜予的「倭奴國王」金印。即止隋唐之時,日本給隋煬帝的國書上寫到「東天皇敬白西皇帝」以及「日出之國至日落之國」。
可以看出日本將自己當做天朝上國,而隋朝則是低一等的小國。這一點使得隋煬帝大為光火,直接將日本使者趕了出去。
「
也因為日本的夜郎自大到了唐朝初期,因為唐朝支持新羅統一朝鮮半島,與日本還發生了「白江口之戰」。但是日本在這一戰中,直接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因此隨後日本又以國家的身份,派出譴唐使學習中原先進文化。
而到了明朝與清朝,中華與日本更是發生了數次滅國戰爭。明朝萬曆年間,豐臣秀吉妄圖以朝鮮為跳板,滅亡大明。清朝末年,日本亡我中華之心更是昭然若揭!
可以看出日本與東北不同,東北自古屬於中國的一部分,而日本一直是以一個國家的身份與中國建交。大和民族與滿族也不同,滿族是我中華民族其中之一,而大和民族卻是與中華民族相互對等一個國外民族!
因此從地理與民族來說,清朝自然屬於中國正統王朝之一,而日本則是屬於侵略戰爭!
對於中國文化的區別對待
對於中國的千年傳統文化文化,清朝與日本也存在極大的區別對待。清朝更多的是去吸收與融入,而日本則是加以排斥與毀滅!
清朝的吸收與融入滿清自從攝政王多爾袞帶領滿洲八旗入關開始,一直以中華繼承人的身份自居。他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也是盡力的去吸收與融合。
他們不僅全盤的接受明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並且進一步對其改善。首先他們接受明朝的科舉取士,因此籠絡大量的文人。隨後編撰明史,並且進一步寫出了《康熙字典》《四庫全書》等文化總結書籍。而且清朝每一位皇帝,都必須學習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從中總結王朝興衰與治理的方法。
而滿中華入關之後,雖然出現了「揚州十日」與「嘉定三屠」,但是對於一個新興王朝這是一條必經之路。我們看中國漢人王朝,每逢改朝換代也是血流成河。而清朝的屠殺也是以維持統治為主,而不是想將漢民族與中國文化毀滅!
因此清朝完全確定在中國的統治之後,也是大力恢復民生經濟。他們大力推行「滿漢一家」,因此在後面出現「康乾盛世」。
即止清朝後期,許多滿洲人已經忘記了滿語怎麼說。但是他們對於中國儒家文化,卻如數家珍頭頭是道。可以看出清朝已經被中國文化,全盤的同化。
因此清朝雖然是少數民族政權,但是他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是持肯定態度。並且在這期間,也是不斷的吸收與融入中國文化當中。
日本的排斥毀滅日本有自己傳承千年的文化,因此為了弘揚大和文化,他們對於中國文化一直都是排斥與毀滅。
而首先就體現在,對於佔領區中國人民的屠殺。從清朝末年開始,日本便在中國旅順進行了大屠殺。而到了全面侵華戰爭時期,東北的細菌實驗與南京大屠殺則是每個中國人難以忘懷的痛。
日本認為這樣的屠殺可以最快的實現,讓中華文明消失在歷史之中的目地。然後他們就可以,鳩佔鵲巢以主人自居!
隨後日本在佔領區域,毀滅中國傳統文化學校。根據文獻記載日本在1938年,就炸毀大學89所,中學1000多所,小學更是無數。而關於中國的傳統書籍,則被日本打包送回日本收藏。隨後日本在佔領地區,開設學校教人們日文,說日語,過日本的傳統節日。
以上就是日本對於中國文化的毀滅方式,他們妄圖用這種奴化教育,來消滅中國傳統文化。而在日本佔領半個世紀的的臺灣,抗日勝利後國民黨接管時,居然遭受到臺灣居民的反抗。此時的臺灣人民,便是受到了日本奴化教育的侵蝕。
單單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日本的奴化教育,有多麼的恐怖。因此日本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打擊,那是致命的。
可以看出:清朝是全力吸收與融合中國文化,並且以中華繼承人自居;然而日本卻是算盤的排斥甚至於毀滅中國文化,企圖偷天換日!因此從文化認同這一點來看,清朝無疑也是中華正統王朝,而日本只能是侵者。
對於「中國」的不同理解
由於清朝與日本對於中國文化的區別對待,使得他們對於「中國」這個抽象性詞彙出現不同的理解。清朝對於中國一直是開擴與維護,但是日本則是徵服與分裂!
清朝的開擴與維護公元1644年,清朝順治帝在北京舉行登基大典。而他在祭拜天地的文章中寫到「茲定鼎燕京,以綏中國」。可以看出清朝從入關那一刻起,便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而他們隨後也從行動,表現了自己對於中國的理解。
清朝入關後為了擴展中國,先後將蒙古、西藏、新疆,納入大清朝的版圖。並且為了維護中國的統一,康熙還將掛懸海外的臺灣收復。可以看出清朝對於中國的理解與貢獻,就體現在領土的擴張與融合。
另一方面為了穩定整個中國的局勢,清朝大力繼承漢族制度與文化。他們大力發展經濟,鼓勵科舉考試,甚至於康熙皇帝還親自區南京祭拜明太祖朱元璋。這一系列的舉動,全都顯示出清朝對於中國內部和諧的維護。
因此可以說,清朝由於吸收了真正的中國文化。而他們在吸收的同時,對於中國這個抽象性的名詞完全理解透徹。於是才會出現清朝對於中國的開擴與維護。
日本的徵服與毀滅我們再看中國歷史上,日本曾經多次與我國開戰。這時間跨度,從唐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共計千多年。
值得注意的是,每次戰爭日本統治者都認為中國是他們需要徵服的對象。明朝萬曆年間的」壬辰倭亂「,日本統治者豐臣秀吉便說」以朝鮮為跳板,繼而徵服中國「。而清朝末年一直到抗日戰爭,日本則更加露骨的用滅亡這樣的字眼。最著名的莫過於日本發動」七七事變「前,曾經豪言」三個月滅亡中國「。
單從這一點來看,日本一直認為中國是自己敵對的國家。日本的任務,就是要徵服與滅亡中國。而他們的思想,甚至對於中國第一代革命領導人都有不同的影響。
辛亥革命之前,孫中山先生曾說過」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這在當時看來或許很正確,但是他卻犯了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因此在辛亥革命之後,孫中山先生也認識到了這位一點,將口號改為了「五族共和」
可以看出日本人對於中國的分裂,實在是無處不在。並且在近代日本學者又提出「崖山之後無華夏,明亡之後無中國」這樣的謬論。這樣的言論在網絡之上也是瘋狂的傳播,使得一部分中國人認為清朝與元朝也是侵略者。而日本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分裂中國,分裂中華民族!
因此清朝與日本對於中國文化的態度,使得他們對於中國這個抽象性名詞的理解差異巨大。清朝所做的是對中國盡力的開擴與維護;而日本則是選擇全力的毀滅與徵服。
結語
從上面三點我們可以看出,清朝與日本對於中國的意義完全是南轅北轍。
清朝在我國固有的東北地區繁衍生息,隨後入關接受中國文化的同化,在這個同化過程中還盡力的開擴與維護中國。所以清朝,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正統王朝之一。
反觀日本,一直以來是作為一個國家與獨立民族於中國建交。並且在長達千年的歷史上,日本多次想要滅亡中國文化,滅亡中國這個國家。所以日本侵華,絕對是侵略戰爭。
對於一部分國人不認可清朝是中國歷史,我只想說這樣的思想明顯是中了日本分裂中國的圈套。我相信每個人都會認為新疆西藏是中國領土,而這兩個地方卻是清朝努力之下才會納入中國版圖。因此我們必須要辯證的對待清朝這段中國歷史,這樣才不會陷入狹隘的民族主義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