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產巴西卻被日本帶入我國,這物種入侵中國90年,現在還無法解決

2021-01-19 六六途遊

探尋世界盡頭,盡在六六途遊。歡迎收看我們的節目,我是六六。

外來物種入侵世界,想必大家已經不陌生,在往期的節目當中,我們也曾經了解過許多外來入侵物種,這些物種基本都是對本土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和破壞,因此,令世界上很多國家非常頭疼,甚至一些國家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來,整治這些外來物種,但是效果均不理想,而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種令我國也十分頭疼的外來入侵物種,據說是日本人帶到中國的。

提起外來物種,其實我國並不少見,只不過由於我國龐大的吃貨大軍,所以很大一部分外來入侵物種一旦踏入我國的領土,都被當成了美味的食材,甚至一度吃到需要人工飼養繁殖,才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但是我國的吃貨大軍,也無法克服所有,外來入侵物種,就比如喜旱蓮子草。

這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長度大概在55到120cm之間,外表就像是一朵平淡無奇的小白花,看上去十分具有欺騙性,據說喜旱蓮子草原本是產自於巴西,烏拉圭等南美國家,但是如今這種喜旱蓮子草在我國北京,江蘇,浙江,福建等一些南方地區也都有存在了。

而之所以這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能夠入侵我國,主要還是源於上世紀30年代日軍侵華戰爭的時候,為了補充戰馬的飼料,才將這種物種帶到了我國的領土,而喜旱蓮子草因為具有非常強悍的生命力,因此再到了我國領土之後,這種植物開始大肆繁育。

而也正是因為這種植物超強的生命力以及生長力,再加上其水陸兩棲的特性,就導致了我國本土的植物生長環境以及水生態環境都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甚至一些地區,出現了大量的物種瀕臨滅絕事件。

而對於這一事件,我國也是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曾經想過用化學辦法來治理喜旱蓮子草的不斷擴張,也想過用機械設備來大肆消滅這種外來入侵物種,但是效果都十分不明顯,而且據專家研究發現,不管是用哪種辦法,似乎想要徹底根治喜旱蓮子草這種植物,困難都非常的大。

當然除了我國為這種植物十分傷腦筋之外。在國際上美洲,澳洲,亞洲這些地區的很多國家都遭受了這種植物的入侵,所以如今喜旱蓮子草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國際的難題,怎麼樣?小夥伴們看到這裡不知道你們對此有什麼想說的呢?

好了,本期的六六途遊就到這裡,歡迎大家點讚、關注、轉發、評論。我們下期再見!!!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原產巴西的外來物種,被認為帶有「劇毒」,中國吃貨們卻直接無視
    而且還沒有最有效的解決辦法,畢竟它們沒有天敵的制約,從而使得繁殖速度過快和具有超級頑強的生命力,所以是基本上很多個國家都很難將物種入侵這一問題給徹底解決掉的。不過好在世界上並不是只有一個國家在煩惱這個問題,而是很多個。
  • 日本人帶到中國的入侵物種:小龍蝦成了美食,這物種至今無法解決
    尤其是我們中國,中國的世界上入侵物種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們境內有著很多外來的物種,有因為外貿交流而傳播到國內,有因為興趣獵奇的飼養者帶回國的,也有因為農業發展需要引進的,但其實還有別的國家帶來的,就比如日本人,他們就給中國帶來了許多的入侵物種,但其中的下場都並不一樣,有的成為了美食,但有的至今都沒辦法解決。
  • 被日本人帶到中國的入侵物種,長達90餘年,至今未得到解決
    我們都知道,大自然的生態系統是經過長期進化形成的,而系統當中的物種則經過成百上千年的競爭才有今天相生相剋的局面,原本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動植物之間可以相互克制,達到一種較為平衡的局面,而保證整個生態環境平穩的維持下去。
  • 日本人帶到中國的物種:來到中國已經有90年,現在怎麼樣了
    很多國家的入侵物種,例如美國的亞洲鯉魚、德國的小龍蝦、丹麥的牡蠣等,在中國人眼裡是美味的料理,所以對於入侵物種,中國人化還是很自信的,可以通過吃來解決,但是在中國,有同樣的入侵物種,來中國90年了, 中國人還沒有找到應對它的方法, 那是中國最早的入侵物種,至今仍對中國的農業、環境產生著負面影響。
  • 我國660種入侵物種裡,哪些是能吃的?靠吃能解決物種入侵嗎?
    我以為網友們也有足夠的分辨能力,能分清段子和事實,但是這幾年此類言論更加甚囂塵上,我才發現,很多網民居然將段子信以為真了,還到處去宣揚。這對我國防治物種入侵非常不利,因為民眾沒有意識到物種入侵的危害,缺乏對物種入侵的警惕,也缺乏對生態保護事業的關注。雖然很多科普博主都在駁斥「吃貨無敵論」,寫過不少闢謠文章,但效果並不理想。
  • 日本引入中國的入侵物種,農民恨之入骨,44.9%鄉土植物因它消失
    中國是入侵物種問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據統計,如今在中國並且給中國造成嚴重危害的入侵物種,已經達到了660種。這些入侵物種中,有些是自己通過各種我們未知的途徑進入我國,有些是我國主動引入,作為一種經濟作物,最終卻進入自然環境中泛濫成災,還有一種就是它國人將其帶入中國,給我國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其實在上個世紀,就有許多入侵物種被日本侵略者帶入我國。
  • 被日本人帶入我國,成第一批外來入侵物種,現是農民噩夢,咋辦?
    相信不少農民朋友都知道,我國地大物博,物種也是很多的。並且每個環境都是有屬於自己的生態系統的,一環扣一環,就像一個循環。但有時候,這個平衡也是會被打破的,比如說有外來的入侵物種。物種入侵是非常可怕的,因為在沒有天敵的環境中,數量短時間內更是會暴增。
  • 時刻知道丨我國已有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靠吃真能解決嗎?
    中國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那麼,這些外來入侵物種主要集中在哪些物種,通過何種途逕入侵我國?它們對我國造成或具有哪些潛在威脅,應該如何防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江蘇已發現226種外來入侵物種 專家:靠吃解決不了問題
    江蘇省環科院專家介紹,根據2017-2019年的最新調查結果,江蘇已發現外來入侵物種226種,包括喜旱蓮子草、加拿大一枝黃花、巴西龜、牛蛙、克氏原螯蝦等,其中植物佔據大多數。江蘇外來入侵物種已有226種在花卉市場,常會聽到有人介紹說:這個是從某某國引進的品種。但是這些物種的引進,如果控制不好,可能形成災難。
  • 繼水葫蘆之後,又一物種入侵我國,農村近半物種因它消失
    說到入侵物種,這是一個令所有國家都非常頭疼的問題。水葫蘆最早原產自巴西,現在已經廣泛的分布於中國長江、黃河流域以及華南各省,喜歡溫暖溼潤、陽光充足的環境,並且水葫蘆的適應能力也很強。喜旱蓮子草一般在5月至10月左右開花,原產地也是巴西,中國最先引種於北京、江浙、湖南、福建等地,後來變成了野生植物,一時間沒有得到控制因而瘋長,這種植物和水葫蘆很像,也能生長在溝渠和池沼內。
  • 中國成全球遭受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國家之一
    數據顯示中國95%以上的入侵物種由人為引入或帶入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生物入侵研究室主任萬方浩指出,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徑有兩種,一是自然入侵,即入侵物種隨著氣候變化,跟著風、水流、動物遷徙等侵入;二是人為活動,如貿易、旅遊等出入境活動帶入。而人為活動是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徑。
  • 原產美國的太陽魚,送給日本後卻泛濫成災,中國引進後怎麼樣了?
    現代的物種入侵事件頻發,很多時候,其實是人類自己引起的,過去的物種入侵,一般都是物種隨著自然媒介到了不同的地方,由於當地沒有天敵而泛濫成災,因此數量也比較少。而現在的物種入侵事件,時常是隨著人類便利的交通工具走遍全球,甚至是人類主動引進,自然也導致了現在物種入侵事件頻發的情況。
  • 外來物種入侵!抱歉這裡是中國 —盤點外來物種入侵失敗案例
    南方水葫蘆泛濫但是部分外來物種在入侵中國後,被我國豐富燦爛的飲食文化所感染,變成了「瀕危物種」,今天為大家盤點31、小龍蝦小龍蝦小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原產北美洲,上世紀30年代入侵我國,60年代發現其食用價值,90年代開始興起吃小龍蝦,90年代末因為市場的興起,中國開始養殖小龍蝦,從此小龍蝦從外來入侵物種變為本地水產養殖物種,小龍蝦在中國的安穩日子也就短短
  • 在日本泛濫的太陽魚入侵長江,四川數量激增,中國吃貨能解決嗎?
    近年來隨著各國之間的國際交往活動越來越多,入侵物種也變成了一個見怪不怪的話題。入侵物種作為一個全球性的難題,每個國家或多或少都會為此頭疼。而關於同一個物種,可能每個國家的解決方法也各不相同。比如說此前曾在歐洲橫行霸道的小龍蝦,來到了中國以後卻成為了人們夜宵的最佳選擇。
  • 小龍蝦屬入侵物種是怎麼回事?牛蛙、小龍蝦屬嚴重入侵類外來物種
    經檢測鑑定,屬於南非扁石蠍,原產於南非,毒性弱,性情溫馴、稍微神經質。「吃」不能解決外來物種入侵問題  近年來,亞洲鯉魚在美國瘋狂繁殖,威脅到當地的生態平衡。不過作為中國人烹飪的一種材料,鯉科魚類深受國人喜愛。得知美國鯉魚泛濫後,很多網友表示,「讓國內吃貨去解決」。巧的是,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小龍蝦,也是我國餐桌的一道美食。
  • 16種外來入侵物種半數進浙江 嚴重危害生態環境
    中新網3月12日電 杭州愛養花草的人一定還記得去年那場聲勢浩大的燒毀發財樹、巴西木事件,這是由入侵物種蔗扁蛾引起的。蔗扁蛾不僅蛀食發財樹等樹木,也愛啃莊稼,極難殺死,因此,杭州市植檢站不得不在全市收集發病的巴西木,集中送到電廠的高爐裡焚化。  據都市快報報導,外來入侵物種對本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並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小龍蝦上榜雲南入侵物種名錄
    我國海關今年多次查獲入侵物種雲南面臨的棘手局面,是我國物種入侵形勢的一個縮影。中國是遭受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海關在查驗時經常查獲入侵物種,僅今年就發生多起。經檢測鑑定,屬於南非扁石蠍,原產於南非,毒性弱,性情溫馴、稍微神經質。「吃」不能解決外來物種入侵問題近年來,亞洲鯉魚在美國瘋狂繁殖,威脅到當地的生態平衡。不過作為中國人烹飪的一種材料,鯉科魚類深受國人喜愛。得知美國鯉魚泛濫後,很多網友表示,「讓國內吃貨去解決」。巧的是,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小龍蝦,也是我國餐桌的一道美食。
  • 入侵物種巴西龜三亞浮沉,帶你看看中國大地上的「外來客」
    7月30日,海南三亞有關部門在轄區海域進行巡邏時,在一錨泊船附近發現有多隻「海龜」在停掙扎,工作人員覺得在這片海域發現「海龜」非正常現象,便駕駛摩託艇靠近該船舶查看。經確認,這些「海龜」正是最危險的百種外來入侵物種:巴西龜。工作人員立即將這些巴西龜打撈上船。
  • 「入侵物種」大都泛濫成災,有沒有入侵失敗的物種?
    所以,到現在,南非已經將非洲爪蛙列入了禁養名單中,並且嚴禁放生。因此,嚴格意義上說,所有有明顯區域性分布的物種都有可能會成為其他地區的入侵物種,而想要成為真正的入侵物種,就必須在新環境下紮根。有沒有入侵失敗的物種?隨著人類的進步,交通的便利,這讓動物跟隨人到達它們從未去過的地方成為了可能,所以物種的入侵的機率也大大的增加。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物種都能夠成功入侵,下面我們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 這個入侵物種來到我國卻成為保護對象,現在一斤48
    國家在進步,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要遠遠比很多年以前好了,比如說外出旅遊。以前可 能很多人想要出行的話還只能依靠雙腿走路,可是現在我們卻可以隨意選擇各種交通工 具,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交通工具,我們才得以能夠去到那麼多地方旅行遊玩。 但是凡事都是有正反兩面的。在帶來好處的同時,它也產生了一定的不好的影響,比如 說物種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