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很憋屈的王朝,皇帝一個比一個厲害,最後還是落得滅亡的下場

2020-12-05 小成熟an

當人們談到歷史的時候,對於那些封建王朝,大多數時候是持不同的觀點。有些人對某一朝代非常喜愛、崇拜,有些人則非常憎恨這個朝代,甚至會進行各種各樣的批評。但在這些古老的封建王朝中,有一個王朝卻讓絕大多數人非常認同,而且都認為這個王朝的滅亡很可惜,這個王朝就是大漢王朝。

看看其他朝代的歷史,我們會發現,在這些朝代的歷代皇帝中,只有少數皇帝可以稱得上是明君,而其他的皇帝則是一些昏庸之輩。有些朝代甚至沒有一個明君,所以朝代很快就滅亡了。看得出一個朝代能出明君很重要,能經常出明君更重要。

並且漢朝是一個明君眾多的王朝,從西漢開始,在經歷了初期的一些動蕩之後,很快就出現了明君,而且是連續三代都是明君。第一代明君是漢文帝和漢景帝,這對父子在位時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使國家得以發展,人民減輕了很多負擔,為以後漢朝的興盛奠定了基礎,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

至於後輩明君的那一代,漢武帝的功績自然不必多說,儘管他後期的決策有很多失誤,但總得說,他的功績實在太耀眼了,對全國都有很大的影響,讓漢朝走向盛世,漢武帝自然是稱得上明君。

此後,又出現了漢宣帝、漢光武帝、漢明帝、漢章帝等使國家富強、人民安居樂業的明君,這種情形實屬罕見。亦正因如此,才使漢朝保持了極強的國力,王朝的疆域極廣,在其他方面也居世界之首。因此,在美國的歷史辭典中,都把漢朝稱為漢帝國,而在西方的其他記載中,也把漢帝國稱為世界帝國,可見這一個四百年昌盛的王朝確實令人讚嘆。

但再強大的朝代,最後還是走向了滅亡。但漢朝的滅亡則更為獨特,簡言之,國恆以弱滅,漢獨以強滅。這種強大,就是指對外界的強大,漢朝除了在建國初期被匈奴壓制,以後就再也沒有被外族壓制,舊敵匈奴更是被殺得不敢再惹漢朝。即使漢朝內部出現各種動亂,周邊的異族也沒有機會入侵中原,漢朝始終被其勢力所牽制。你要知道,歷史上有很多王朝是因外族入侵而滅亡的,比如宋、明。

正因有強漢之說,華夏族人才改姓漢族,並沿用至今,可見漢代有多麼深入人心。無論什麼時候談到強大的王朝,人們都會感到遺憾。

相關焦點

  • 他是慈禧的寵臣,最後卻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可是最後他卻被斬首於菜市口,甚至沒有人肯去為他收屍。光緒時期,由於皇帝和太后之間關係的複雜走向,大臣們為官第一重要的便是頭腦。如果不了解這二人關係,栽了跟頭,可就再也起不來了。而楊立山就是其中一個。戊戌變法失敗以後,皇帝被太后軟禁了起來,光緒身體虛弱哪受得住紫禁城的嚴寒。楊立山路過瞧見了,因為同情他便造了一片玻璃窗戶給他擋風。
  • 明朝的16位皇帝,他們的名字都有一個共同點?你發現了嗎
    明朝的歷史共有276年,明朝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王朝,在這276年的歷史中,明朝共出現了十六位皇帝。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明朝皇帝們的名字,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仔細觀察一下他們的名字,你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 崇禎皇帝在位的期間,是最窮的一個皇帝,打仗都需要向大臣借錢
    大多數的時候古代都會用富可敵國這個詞來形容,一個人非常有錢,但是像這樣富有的人還是非常少的,要說真正的有錢人就只有當時的皇帝了,因為他有國庫。皇帝是整個天下的主宰者,全天下的財產也都是屬於他的,但是卻有一個皇帝例外,他可以說是最窮的一個皇帝了,他打仗要向大臣們借錢,最後窮到直接亡國了。
  • 中國亡得最冤的王朝,本是史上最強大的王朝,卻因最強大而滅亡
    在中國歷史上,王朝的興衰變化是很常見的。一個王朝的興起總是伴隨著另一個王朝的衰落,這個衰落的王朝最終只能滅亡。被毀滅的王朝幾乎都是因為太衰弱而被新興軍事力量打敗的。但是歷史上有一個朝代是例外。他的毀滅不是因為自己太虛弱,而是因為自己太強。
  • 韓信重情重義,最後卻換來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韓信是西漢的知名人物之一,他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左膀右臂,書上有很多關於韓信的故事,有一句歇後語寫的就是若是韓信要帶兵打仗,那兵力當然是越多越好,韓信完全有能力將這些兵力完美的運用起來,他是一名優秀的將軍領導者。就是這樣的一個身份背景的人物,卻落得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 簡單介紹~中國歷代王朝順序列表及簡介
    但對劉邦來說,推翻秦朝只是暫時性勝利,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面,與西楚霸王打了五年,在公元前202年統一天下,建立西漢王朝。劉邦起兵三年,在位11年,做了四年漢王,七年皇帝,當皇帝啊並不輕鬆,因為異姓諸侯王嚴重威脅漢朝。直到劉邦去世那一年才徹底平定。東漢光武帝劉秀22年起兵,三年後建立東漢王朝,和劉邦建立西漢政權一樣,只用三年,都是自帶外掛的帝王。
  • 哈布斯堡王朝開國皇帝,從他當選神羅皇帝開始,家族壟斷神羅帝位
    神聖羅馬帝國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國家,通稱神聖羅馬,這個國家的前身是法蘭克王國分裂出來的東法蘭克王國,由東法蘭克王國於公元962年把國號東法蘭克改成神聖羅馬而形成,疆域大致覆蓋今天歐洲中部,其正式君主稱號是神聖羅馬皇帝。
  • 奧特曼:宇宙人殺去光之國,八個人只逃出來一個!
    如今有七個都已經死了,還剩下一個因為特殊原因而沒有滅亡。應該有人知道奧特大戰爭吧?這件事兒奧特之父在劇中提到過,據說造成的破壞非常大,成了整個光之國奧特曼的傷痛。發動這場戰爭的是安培拉星人,也就是奧特之父口中的黑暗皇帝,其實這場戰爭下來光之國也是勉強獲勝,他們的力量消耗巨大,都快支撐不下去了。
  • 大明最悲劇的皇帝——崇禎皇帝
    亡國之君各有特色,暴虐寡恩的秦二世,昏庸慢懶得宋理宗,懦弱無嫩的晉惠帝,而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十八歲登基掌權接手的大明帝國卻是一個危機四伏的爛攤子,內有民眾揭竿而起,外有滿洲鐵騎虎視眈眈,眼皮子下面的大太監魏忠賢結黨營私,登基僅三個月勢單力薄的崇禎,用他的政治智慧談笑間剷除未還多年的魏忠賢及其黨羽,群臣是目瞪口呆舉國震動。
  • 歐洲歷史十大富強朝代,全都做過歐洲霸主,哈布斯堡王朝不是第一
    要知道,朝代是伴隨君主制的誕生而誕生的,當一個君主制國家被滅掉或吞併,統治這個君主制國家的朝代也會隨之滅亡,所以整個歐洲歷史,朝代的數量比整個中國歷史多很多。羅曼諾夫王朝(國祚304年):羅曼諾夫王朝是俄羅斯歷史最後一個朝代,也是最富強的朝代。公元1613年,羅曼諾夫家族的米哈伊爾一世登基稱沙皇,羅曼諾夫王朝建立,公元1721年,第四代沙皇彼得一世改稱皇帝,從此俄羅斯躋身歐洲富強國家之列,並在第八位皇帝葉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間達到極盛。
  • 歷時98年的大元王朝,十一位皇帝的陵墓至今為什麼沒有發現一個?
    但是有人卻發現,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元朝,歷時98年,共有11位皇帝執政,這些皇帝駕崩後的陵墓都哪去了,為什麼到現在連一座帝陵都沒有找到呢?根據史料的記載,雖然盜墓現象自古以來就有,但是金元兩朝開了一個惡例,自靖康之恥後,金人就開始大肆挖掘宋朝皇帝的陵墓,並將其屍骨拋棄在野外,元朝統一中國後,也開始大掘前朝皇陵,甚至將一位皇帝的頭骨做成酒杯,最後為皇宮所用。元朝的皇帝心裡也清楚,天下沒有不滅的王朝,他們也害怕自己死後有這樣的遭遇,所以便實行秘密下葬。
  • 古代唯一敢以姓氏做國號的皇帝,死後被挫骨揚灰,骨灰被萬人喝掉
    所謂國號,是對一個朝代的稱謂,它的歷史就和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史一樣悠久。 《史記 五帝本紀》載:自從黃帝到堯舜禹,同姓但是國號不同,目的為了彰顯某種明德。 這裡,可以基本理解為,國號的存在是君主以國之名去提倡一種積極的、美好的、崇高的嚮往。
  • 思想禁錮的罪魁禍首是皇帝?不!那是一個利益共同體
    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王朝歷史中,思想禁錮無處不在。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思想禁錮的雛形已然形成。到東漢時期,眾多世家協助劉秀中興大漢後,更是出現了「寒門無貴子,上品無寒士」的社會現象。這種情況能夠將一切歸咎到皇帝身上嗎?
  • 清朝這位皇帝倒黴至極,一生被行刺四次,最後卻被雷劈的面目全非
    清朝這位皇帝倒黴至極,一生被行刺四次,最後卻被雷劈的面目全非大清王朝是為數不多的少女民族統治漢族的王朝,並且將封建社會發展到了一個頂峰。有我們熟知的「康乾盛世」,很多皇帝都是很有作為的,康熙大帝的名號肯定是數一數二的,我們今天要說的也是清朝的皇帝,但不是康熙帝,說的這位一生很倒黴,被行刺四次,而且還是清朝歷史上唯一的一個被行刺的皇帝,小編先不說名字,留個懸念最後你們猜一下。
  • 歷史上最怪異的一個「閏年」,同時出現四個皇帝,災荒不斷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明朝的建立完全是天下民心所向,當初元朝入主中原,卻沒有想著蒙漢兩族之間好好相處,反而是蒙古統治者殘暴不仁,變本加厲向漢人收取各種名目繁雜的賦稅,民族壓迫十分嚴重,殘酷剝削漢族群眾,如此元朝末年,天下動蕩,起義頻發。
  • 萬曆皇帝被剖棺!2任皇后屍骨被砸碎焚毀,專家看現場後臉色變了
    事情還得從1958年說起,這一年,似乎國泰民安,沒有發生什麼了不得的大事,大明萬曆皇帝定陵的發掘清理工作,也才剛剛結束,在這一段時間,從陵墓中挖掘出3000多件文物,每一件都非常精美,與此同時,為了更好的收藏這一批文物,在9月份左右,定陵博物館正式成立,這段時間,專家開始對文物進行修復,複製的工作。
  • 晉朝,一個司馬家族建立的王朝,或許這裡有你想知道的
    雖然滅亡東吳,而且江山只存在了50年,但司馬家族一直看不上西晉,所以後來的司馬家族就存在著各種非議。要說晉朝其實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掌權,毫無章法的朝代。 司馬炎在篡位得手後,為免其他世族、權臣效法,便分封了各宗室成員為王,在地方上作為維護皇室的力量。同時又頒布「佔田令」,限制世族擁有田地的面積和數量。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為什麼蜀國還是滅亡,下半句揭開真相
    當初司馬徽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的時候,曾經說過「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但是當時的劉備兩個人都得到了為何蜀國最後還是滅亡了。原來劉備還有下半句話沒有聽完!你是最後蜀國卻忘了。難道是水鏡先生說錯了嗎?其實不然,他當時說的並沒有錯,而且當時的劉備兩人都得到了,也打下了自己的一篇地盤,但是劉備只看了前半句,卻沒有仔細的聽後半句,只知道了安天下,卻不知道怎麼保天下。
  • 中國一個省一共誕生了十位開國皇帝,是名副其實的人才之鄉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自稱「始皇帝」,從此開始了中國長達兩年餘年的封建君主專制統治。在中國兩千餘年的封建王朝統治史上,誕生的皇帝多大數百位,然而,如果要問中國哪個省誕生的開國皇帝數量最多,回答是甘肅省。中國一個省一共誕生了十位開國皇帝,是名副其實的人才之鄉!
  • 清朝是怎麼滅亡的
    清朝無法逃脫傳統王朝的更迭周期清朝從本質上講是跟中國傳統王朝是一樣性質的,以小農經濟為基礎,以封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統治全國,代表封建大地主階級的利益。而事實上所有類似清朝的王朝從秦漢到唐宋元明,沒有一個逃得了滅亡的命運,清朝又怎麼能逃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