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慈禧的寵臣,最後卻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2021-01-18 白之家

楊立山是慈禧非常寵信的大臣,他善於逢迎,但又不是一味討好之徒。他非常懂得為官之道,一路升遷做到了內務府大臣、戶部尚書等高位,但因為憐憫光緒而被慈禧怒罵。他和李蓮英關係匪淺,幸得李蓮英保全才得以免受懲處。可是最後他卻被斬首於菜市口,甚至沒有人肯去為他收屍。

光緒時期,由於皇帝和太后之間關係的複雜走向,大臣們為官第一重要的便是頭腦。如果不了解這二人關係,栽了跟頭,可就再也起不來了。而楊立山就是其中一個。

戊戌變法失敗以後,皇帝被太后軟禁了起來,光緒身體虛弱哪受得住紫禁城的嚴寒。楊立山路過瞧見了,因為同情他便造了一片玻璃窗戶給他擋風。不巧,慈禧很快就知道了,於是怒斥楊立山說「我們大清本來就耐寒耐苦,皇上那麼年輕哪裡怕冷了?祖宗的規法森嚴,你裝個玻璃窗像什麼話,簡直是膽大妄為」說著就要治他的罪過。楊立山撲通一下跪倒在地,磕頭求饒。沒想到太后還是不消氣,素來和楊立山關係很好的李蓮英見狀急忙打圓場求情,這才保住了他的性命,不過慈禧對他的寵信卻大幅減少了。

後來義和團起義,載漪提議打擊,而楊立山卻站在了談和的立場,於是二人結下仇怨。載漪本來對自恃有太后撐腰就耀武揚威的楊立山看不慣,加上後面楊立山與義和團談判失敗,於是將他打入大牢。

本來楊立山罪不至死,但載漪非常想把他殺之而後快。當時,楊立山和一位宗室同時喜歡上了一個青樓女子,但是那個宗室沒有楊立山的大手筆,懷恨在心上書請脂將其處斬。楊立山死後,他的門客們紛紛逃難都來不及,甚至沒有人去菜市口為他收屍。雖然楊立山沒有犯什麼大錯,可是選錯人站錯隊加上得罪皇親,最後落得個悽慘下場也沒法說不是活該吧?

相關焦點

  • 韓信重情重義,最後卻換來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韓信是西漢的知名人物之一,他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左膀右臂,書上有很多關於韓信的故事,有一句歇後語寫的就是若是韓信要帶兵打仗,那兵力當然是越多越好,韓信完全有能力將這些兵力完美的運用起來,他是一名優秀的將軍領導者。就是這樣的一個身份背景的人物,卻落得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 蜀漢五虎將:關羽身首異處,趙雲壽終正寢,他實在死的可惜!
    蜀漢五虎將:關羽身首異處,趙雲壽終正寢,他實在死的可惜!關羽,字雲長,在黃巾之亂的時候和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成為異性兄弟,一直跟隨劉備各處輾轉流離,曾經被曹操生擒,但是他雖然幫助曹操斬殺了袁紹手下大將顏良,但是他身在曹營心在漢,最後千裡走單騎回到了劉備的身邊。曾經在赤壁之戰之後協助東吳打跑了南郡的曹仁,在這之後他被任命為襄陽太守,劉備自己駐紮益州,關羽帶兵駐守荊州。
  • 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這真的值得嗎?
    他本來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做人也是腳踏實地,對待劉皇叔卻是十分的忠心,對待兄弟之間的情誼也是十分看重的,因為某種緣分他們三人聚集到了一起,自此結拜成為了一家人,一同徵兵出戰剿匪平定黃巾,共同與呂布對戰,又一同拜訪認識了天下皆知的臥龍先生,慢慢的將自己的軍隊壯大了起來。
  • 從叛軍統帥,華麗變身為皇帝,最終為何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中國歷史上這個最短命的天皇,為世人生動演繹出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下場。一、入朝覲見朱泚是幽州人,「幼壯偉,腰帶十圍」,天生一副武夫形象,但「騎射武藝」水平有限,與常人無異。他加入幽州盧龍節度使李懷仙部後,顯示出「輕財好施」的特點,「每徵戰所得賞物,輒分與麾下將士」,因此深孚眾望。大將朱希彩與弟弟朱滔和朱泚勾結,殺死李懷仙,自任節度使。
  • 此人曾是慈禧最愛,死後卻身首異處,棺材只有一顆頭顱和一條辮子
    平心而論,李蓮英權詐貪婪,是個罔顧大體只知利己,太后老佛爺跟前一條忠奴而已,若跟明朝的劉瑾魏忠賢瞞上欺下禍國殃民的一代權監來比,那還未免太抬舉他了!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慈禧太后的心腹,並因得了慈禧的歡心而左右逢源。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清朝政府在慈禧去世之後,仍然為李蓮英修建了墳墓。
  • 西楚霸王項羽真的是有勇無謀嗎,該如何評價他這個人?
    提到西楚霸王項羽這個人,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有勇無謀,最終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其實歷史上的項羽並非是一個有勇無謀的人,否則也不會更沒有能力推翻秦朝的統治。很多人只看到他跟劉邦打仗的時候,依靠匹夫之勇將劉邦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卻沒逃過韓信的用兵之道,最後在四面楚歌之下,落得倉皇逃竄的下場。
  • 他為救關羽,不惜洩露天機,結果關羽敗走麥城,身首異處!
    他為救關羽,不惜洩露天機,結果關羽敗走麥城,身首異處!相信有很多人都是很喜歡《三國演義》中的英雄形象的吧!那麼接下來小編就要問了,在三國中那麼多的英雄要謀略有謀略要膽識有膽識那麼你們最喜歡哪一個呢?相信有很多小可愛們都是諸葛孔明的忠實粉絲,小編不得不說諸葛孔明真的是在三國中最聰明的一個人了,劉備要不是有諸葛孔明的輔佐那麼他的蜀國是不會變得強大的,也可以說是三國鼎立的局面就是由於諸葛孔明的存在。諸葛孔明的智謀我們大家是有目共睹的,這個是不容爭議的。不過除了諸葛孔明在三國中還是有很多非常有才能的人的。
  • 慈禧一生嬌奢,最愛吃兩道菜,一道用料噁心,差點把這動物吃滅絕
    對於慈禧大家的熟悉度可能是非常高的,她是清朝的太后,一生專權,奢侈嬌貴,愛享受榮華富貴甚至不惜賣國,死後陪葬極盡奢侈,最後墓穴被孫殿英盜了,落得悽慘下場,這次就來說說慈禧最愛吃的兩道菜,完全可以看出她到底有多奢侈,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極其浪費。
  • 慈禧臨死前,突然迴光返照,留下兩道可恥的遺囑後一命嗚呼
    導讀:慈禧,本名葉赫那拉·杏貞,17歲入宮成為鹹豐帝的妃子。起初並沒有得到皇帝的寵幸,但她相當有心機,通過賄賂管事的太監,不僅受到了寵愛,還生下了龍子,即之後的同治皇帝。鹹豐駕崩後,慈禧先是與慈安一起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了朝廷大權。
  • 此女本可成為武則天第二,一度權傾天下,卻因一男人,身首異處了
    而直到唐朝這一情況在有所改善,嚴格意義上第一次出現了女性統治者,第一位女皇武則天,不過在當時有個人比武則天更適合做女皇,各方麵條件都要優於武則天,不過遺憾的是最終卻身首異處了,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太監總管李蓮英陪伴慈禧53年,守孝百日才離宮,死後身首異處
    太監太接近權力中心,太監安全的生存是個大問題。因為大多數人不願意過這麼長的生活,太監也會努力爬上去,越接近權力的人越容易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況。此時,即使很多王公大臣歧視太監,也罵閹人,希望行動上有各種各樣的喜好,為自己說話。正因為太監的特殊性,自古以來的權力者對太監有很大的防範心理,規定太監不能干政。
  • 《香蜜》身為鳥族公主的穗禾,為何落得個悽慘下場?
    為了和旭鳳在一起,穗禾做了許多心狠手辣的事情,身為鳥族公主的她最終也落得個的悽慘下場。她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呢?穗禾身為鳥族公主,身份尊貴。尤其是荼姚當上天后以後,鳥族的勢力如日中天。穗禾是天后的親侄女,在天后的扶持下,她當上了鳥族的族長之位。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了。
  • 慈禧紅人李蓮英真實相貌:滿臉膿包,面露陰險,最終落個身首異處
    父母親都是剃頭匠,家裡雖然貧窮,卻勉強能維持,但天有不測風雲,1857年河北發生大旱災,家家戶戶都餓死了許多人,李進喜被賣到宮中當太監,1864年李進西被派去侍奉當時還是皇后的慈禧太后。自幼看著父母為賓客剃髮梳妝長大的李進西,入宮前父親也曾一度傳給李進西家教。一開始穿著慈禧太后的衣服,李進西就發現慈禧太后經常梳頭,為了討人喜歡,李蓮英一直在研究梳頭的手法。
  • 三眼恐龍蝦,躲過生物大滅絕,卻落得被當飼料的下場
    因為身體裡有三個眼睛,所以被稱為三眼恐龍蝦。這種古老的生物存活能力很強,分布範圍也很廣,所以在我國很多地區都有分布,一些農村的農民發現後會拿來當作飼料餵雞。三眼恐龍蝦也因此被譽為「最悲催」的古生物了:存活了近幾億年,躲過3次生物大滅絕,名字霸氣無比,最後卻落得個被人用來當飼料餵雞的下場。
  • 曾國藩率湘軍平定太平天國後遭慈禧猜忌,只因做此事,得已善終
    在中國歷史上有三個半聖人,晚清的名臣曾國藩便是那半個聖人。雖說只是半個,但兩千多年的浩瀚歷史中能入圍已經是驚獻之舉了。曾國藩一生的功績主要體現在鎮壓天平天國運動上。他的成功,還離不開一個的支持——弟弟曾國荃。
  • 慈禧的荒唐事:因為他名字寓意好,被慈禧欽點為狀元!
    當時劉春霖的試卷排在朱汝珍的後面,大臣們把試卷整理完畢後,呈向慈禧太后審閱。當慈禧太后看到狀元的答卷後很滿意,書法和文採實屬難得,當看到後面落款,慈禧太后生氣了。朱汝珍,這個名字裡有一個珍字,想到珍妃曾經支持光緒,反對自己,氣不打一處來,所以就把朱汝珍的答卷扔到一邊,開始向下翻看其他人的答卷。當看到劉春霖的答卷,小楷寫的流利工整,所寫小楷不論是筆法和章法上都挑不出問題。
  • 吳起一生戰功卓越,為什麼死的身首異處呢?
    吳起就是這樣的一位天才軍事家,他的一生總共策劃了七十六場戰役,勝利的就達到六十多起,剩下的也並不是輸,僅僅打了個平手而已。歷史上還記載了很多他以少勝多的戰事,他用自己生平所總結的所有有關戰爭的經驗寫出了可以與孫子兵法齊名的吳子。這樣的人才本應該受萬人敬仰,但最後也算是死於非命,到底是為什麼呢?
  • 慈禧兩個獨特嗜好:一個讓宮女又愛又恨,一個讓太監聞風喪膽
    慈禧太后,一個死去百年至今還站在風口浪尖上的女人,對於慈禧太后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有的人說慈禧讓中華兒女受了太多欺辱,也有人說慈禧為大清續命了幾十年,沒有慈禧大清挺不過19世紀,總之,就慈禧本人來說,她是一個成功的女人。
  • 慈禧得了一種「病」,不敢找太醫,只好偷偷地找宮外的大夫
    若是說起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的人,那就不得不提起慈禧太后了,她的一生可以說十分的傳奇,把持清朝幾十年,而這幾十年,對中國來說是十分關鍵的幾十年。但是慈禧太后卻只知道享樂,對於國家的發展和百姓的死活則可以靠邊站站。
  • 跟慈禧的可恥行為有關,被世人唾棄
    其實,慈禧是有心思坐皇位的,但是又害怕不能讓大臣們臣服。最終,慈禧選擇讓醇親王的次子載恬繼承皇位,而自己則繼續垂簾聽政。  光緒皇帝在位期間,大多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他雖然想要有一番作為,但他幾乎沒有實權,憑藉他的實力是沒有辦法和慈禧抗衡的。在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朝和日本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這件事讓光緒感覺十分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