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叛軍統帥,華麗變身為皇帝,最終為何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2021-01-18 寫乎

作者:許雲輝

公元七八四年正月一日,盤踞長安僭位稱帝僅兩個月的「大秦天子」朱泚(cǐ),宣布改國號為「漢」,改元天皇。天皇元年剛過數月,唐軍便大舉反攻,朱泚戰敗逃離長安,偽「漢」國宣告滅亡。

朱泚,從黃袍加身至兵敗被殺,歷時僅僅九個月。中國歷史上這個最短命的天皇,為世人生動演繹出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下場。

一、入朝覲見

朱泚是幽州人,「幼壯偉,腰帶十圍」,天生一副武夫形象,但「騎射武藝」水平有限,與常人無異。他加入幽州盧龍節度使李懷仙部後,顯示出「輕財好施」的特點,「每徵戰所得賞物,輒分與麾下將士」,因此深孚眾望。

大將朱希彩與弟弟朱滔和朱泚勾結,殺死李懷仙,自任節度使。朱希彩因「為政苛酷,人不堪命」,被部下殺死。朱泚在朱滔全力支持下,出任留後(代理節度使),並很快獲得朝廷正式任命。朱泚投桃報李,令朱滔率精銳騎兵前往涇州(今甘肅涇川),為朝廷防禦吐蕃。這一主動向朝廷示好的舉動,令唐代宗大感欣慰,親手寫詔嘉獎。

當時的「幽州及河北諸鎮,自天寶末便為逆亂之地。」河朔三鎮節度使雖然都表態歸順朝廷,卻心懷鬼胎遲遲不願進京面聖。朱泚瞅準這個大表忠心的良機,率先上表請求入朝覲見。唐代宗大喜,詔令專門為他修建府第。

朱泚率三千步騎行至半途,突染急病,命懸一線。手下都勸他暫返幽州治療,痊癒後再進京。朱泚下令:「如果我死了,你們必須把我的屍體抬到長安!」兩個月後,朱泚一行到達長安,引得「士民觀者如堵。」唐代宗親自在延英殿設宴款待他們,「犒賞之盛,近時未有。」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朱滔趁朱泚入朝,統攝幽州軍政事務,全方位消除朱泚的影響力。朱泚被抄了後路,「自知失權,為滔所賣,不得志,乃請留京師。」唐代宗為了安慰他,任命朱滔擔任幽州盧龍節度留後,讓朱泚統轄汴宋、淄青一帶邊防軍,不斷封官加爵,最終將朱泚封為遂寧郡王。

二、留困京師

唐德宗繼位後,朱泚被加封為太子太師、鳳翔尹(今陝西鳳翔太守)。不久,涇州守將劉文喜叛亂。朱泚被朝廷任命為涇原節度使,率部討伐劉文喜。涇州平定後,朱泚進封中書令,「還鎮鳳翔(今陝西鳳翔)」,很快又進封太尉。

朱滔企圖在幽州發動叛亂,為增強實力,他派人暗中去鳳翔與朱泚聯絡。聯絡員把密信封在蠟丸裡,藏在髮髻間,趕往鳳翔。行至半途,被河東節度使截獲,連人帶信送往長安。朱泚聞訊「惶懼」,主動跑到京城向朝廷請罪。唐德宗安慰他:「你二人相隔千裡,他想謀反,不是你的罪過!」話雖如此,他依然解除了朱泚鳳翔隴右代理節度使職務,「留泚京師」,並增其食邑。

朱泚雖在京城過著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且「其幽州盧龍節度、太尉、中書令並如故」,但是,在唐末這個有槍就是草頭王的特殊時期,他此刻已經被剝奪兵權,成為光杆司令,形同遭軟禁。所以,朱泚「失權廢居,怏怏思亂」,總幻想著東山再起。

三、涇原兵變

淄青節度使李希烈等數名節度使聯合反叛,相繼自立為王,「五賊株連半天下。」

783年10月,涇原(今甘肅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奉詔討伐,率士卒抵達長安。涇原兵大多拖家帶口而來,饑寒交迫,朝廷卻只犒賞「糲食菜啖而已。」士兵們無比憤怒,本指望「至京師以獲厚賞」,不料最終朝廷「一無所賜。」於是,涇原軍譁變,攻佔長安,大肆搶劫國庫。「是日,德宗倉卒出幸」到奉天(今陝西乾縣)。

叛軍「群寇無帥」,混亂中想起老上司朱泚「嘗節制涇州」,為人「寬和」,於是公推姚令言誠邀其出山。朱泚「初遲疑」,後來突然想到,這正是上天把軍權送到自己手中。掌握了這支從天而降的西北勁旅,自然就有與朝廷討價還價的資本。於是,他一口答應擔任叛軍主帥,出面收拾殘局。

朱泚在叛軍簇擁下,連夜舉著火把入住含元殿。次日, 朱泚以太尉身份發布文告:「涇原將士不知朝廷禮儀,致使聖上受驚『西出巡幸。』朱太尉暫轄六軍。禁軍將士和文武百官,都應全去追隨皇帝。因故不能前去者,可到本官官署報到。三天後,凡是未到皇帝行宮或太尉府籤名的人,一律斬首!」

四、僭位稱帝

文武百官看到文告,議論紛紛。很多人家小都在長安,自然不願捨近求遠赴奉天追隨皇帝逃難,所以成群結隊相約前往太尉府籤到。

朱泚居高臨下監督文武百官籤名,看著昔日那些對自己不屑一顧的高官,此刻摧眉折腰小心翼翼在自己面前籤字,心頭頓時湧上君臨天下感覺。在盡情享受著權力帶來的無比美妙的快感的同時,朱泚「耗子別手槍---起了打貓的念頭」,一種邪念在他心頭,揮之不去。

所以,當有些官員勸他去迎回唐德宗時,朱泚的胖臉陰沉得幾乎結冰,官員們不知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為避禍先後逃離長安。

有人看出朱泚的心思,於是向他陳述古今成敗之理,徵引符命之說,「勸其僭偽。」朱泚很是受用,「甚悅之」,稱帝念頭更加強烈。恰巧此時,兩名朝臣因久居閒官,對朝廷滿腹怨憤,唯恐天下不亂,公開宣稱效忠朱泚。繼而,「鳳翔涇原大將張廷芝、段誠諫以潰卒三千餘自襄城而至。」朱泚野心膨脹,自認為眾望所歸,「僭竊之心,自此而定。」

於是,783年10月8日,長安皇宮上演了一出鬧劇:朱泚在八名部屬簇擁下,「自白華進宣政殿,僭即偽位,自稱大秦天子,號應天元年。」長安城「士庶競往觀之」,看得笑掉大牙。原來,除了八名部屬外,顯示帝王威嚴的禁衛軍「行列不過十餘人」,且全是泥腿還沒有洗淨的叛軍。不過,這並不妨礙朱泚將未及逃走的唐朝宗室77人全部殺害。

五、圍困奉天

出逃奉天的唐德宗始終是大秦天子朱泚的一塊心病,所以,皇帝癮才過了兩天,朱泚就迫不及待率大秦國兵馬浩浩蕩蕩御駕親徵。在奉天城下,朱泚遭到守軍的迎頭痛擊,「大敗,死者萬計。」

朱泚不甘失敗,採取各種手段圍困奉天,並多次發動強攻。唐德宗一面詔令各地節度使興兵勤王,一面激勵守軍萬眾一心堅守奉天。朱泚圍城月餘,與唐軍多次激戰,敗多勝少,雙方僵持不下。最終,僵局被朔方節度使李懷光打破,他率五萬精兵從河北馳援奉天,大秦國軍聞訊,「眾惶駭,因而大潰,長圍遂解焉。」

朱泚雖無功而返,頗有心計。早在返回長安前,他就隔三差五差人回長安大肆宣揚「奉天已破!」百姓們信以為真,希望破滅,「莫不飲泣。」由於前唐官員或逃逸或辭職,朱泚政權普遍缺員。他下令按前唐常規推薦和選拔官員,有幾十人迫於無奈,遞交了推薦文書,十來日後,也全部銷聲匿跡。

六、改秦為漢

堂堂大秦軍攻不下小小奉天,前唐官員已經逃亡殆盡,大秦政權卻無人做官,這分明是國號大大觸了黴頭。所以,朱泚決定改換國號試試運氣,於784年第一天將「秦」改為「漢」。他深知自己的帝位是「兔子尾巴----長不了」,於是「關起門來做皇帝—快活一時是一時」。 他把「內庫珍貨瑰寶」佔為己有,盡情享受。

李懷光將朱泚嚇回長安後,因奸臣挑唆引起唐德宗猜忌。他陰謀反叛朝廷,派人與朱泚商談結為聯盟事宜。朱泚大喜過望,「以錢穀金帛互相饋遺」,稱李懷光為兄長,並約定事成後平分天下:「削平關中,當割據山河,永為鄰國!」李懷光有了朱泚撐腰,公開發動叛亂,逼得唐德宗從奉天逃往漢中。唐室江山搖搖欲墜,朱李二人平分天下的陰謀即將得逞。

朱泚目睹唐德宗被李懷光打得丟盔卸甲,心裡樂開了花,貪婪的欲望再次騰升:他要將李懷光當馬前卒去攻城掠地,與唐軍兩虎相爭,自己趁機擴張實力,將大漢天子事業做大做強。他當初答應與李懷光瓜分唐室,純屬權宜之計,從未想過給李懷光分一杯羹。所以,當李懷光浴血苦戰時,朱泚卻坐收漁人之利,多次下詔徵調李懷光兵馬,並「待懷光以臣禮。」李懷光終於明白自己被朱泚出賣後,「慚怒憤恥,遂領眾遁歸河中。」

七、身首異處

不久,唐軍反攻,進逼長安,經過苦戰,順利收復長安。朱泚率親信百餘人倉皇西逃,在涇州城門卻吃了閉門羹。守將田希鑑緊關城門,朱泚大喊:「我授你節度使,你為何忘恩負義?」田希鑑便把他授予的旌旗符節從城頭拋下,「續又投火焚之。」朱泚只得再向西行,在客店休息。

朱泚部將梁庭芬賊心不死,倚仗與田希鑑關係良好,獨自進入涇州城,花言巧語勸說田希鑑「開門納朱公,與共成大事!」田希鑑被他說昏了頭,居然表示同意。

焦頭爛額的朱泚正在客店無計可施,聽到這個喜訊,「大悅」,頓時「黃鼠狼摸電門--抖起來了!」馬上又找回當皇帝的感覺。他神氣活現地命令梁庭芬再往涇州,詳細溝通相關事宜。

梁庭芬這是從露出真面目,他明目張胆伸手要官,「請授己尚書、平章事。」朱泚如同守財奴緊攥錢袋般,一口回絕。梁庭芬退而求其次,「求宰相。」朱泚此時雖然已經走投無路,卻依然連這張空頭支票都捨不得開出,親手為自己挖下陷阱。梁庭芬惱羞成怒,隨朱泚行至寧州(今甘肅寧縣)時,聯絡另外一個同樣心存怨恨的將領箭射朱泚。朱泚倉皇逃竄,掉入地窖,被六名隨從一擁而上剁成肉泥,首級也被砍下送往京城。

朱泚一名閒官陡然成為叛軍統帥,再華麗變身為所謂皇帝,繼而因貪慾過度與李懷玉分道揚鑣,最終又因捨不得開空頭支票而被部下斬殺,身首異處。他的一生形象說明了一個道理:人心不足蛇吞象,即便是天皇,同樣死有餘辜!

【作者簡介】許雲輝,男,1984年畢業於雲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為雲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團高級講師。曾出版專著兩部,在省級以上文學刊物發表文章六十餘萬字。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評論和轉發。

相關焦點

  • 他是慈禧的寵臣,最後卻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他非常懂得為官之道,一路升遷做到了內務府大臣、戶部尚書等高位,但因為憐憫光緒而被慈禧怒罵。他和李蓮英關係匪淺,幸得李蓮英保全才得以免受懲處。可是最後他卻被斬首於菜市口,甚至沒有人肯去為他收屍。光緒時期,由於皇帝和太后之間關係的複雜走向,大臣們為官第一重要的便是頭腦。如果不了解這二人關係,栽了跟頭,可就再也起不來了。而楊立山就是其中一個。
  • 韓信重情重義,最後卻換來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韓信是西漢的知名人物之一,他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左膀右臂,書上有很多關於韓信的故事,有一句歇後語寫的就是若是韓信要帶兵打仗,那兵力當然是越多越好,韓信完全有能力將這些兵力完美的運用起來,他是一名優秀的將軍領導者。就是這樣的一個身份背景的人物,卻落得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 此女本可成為武則天第二,一度權傾天下,卻因一男人,身首異處了
    而直到唐朝這一情況在有所改善,嚴格意義上第一次出現了女性統治者,第一位女皇武則天,不過在當時有個人比武則天更適合做女皇,各方麵條件都要優於武則天,不過遺憾的是最終卻身首異處了,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這真的值得嗎?
    但是又因為軍隊裡面老人女人和孩子眾多,所以還是被敵方追了上來,在長坂坡被敵軍打了個措手不及,劉備只能夠帶著親信逃跑,又派翼德去為他們斷後,張飛就帶領著幾十個人在他們跑過了據水過了橋之後站在橋頭守著,曹軍一看是張飛守橋都聽說過張飛的本事所以都不敢莽撞的過橋,曹軍的一個將領想要帶頭過橋但是被張飛猛的大喝一聲連人帶馬倒跑了幾十裡路才漸漸停了下來,而後張飛為了保證劉皇叔的安全就把據水橋給斬斷了
  • 忠肝義膽黑蠻龍,為兄報仇興義軍,最終落得怎樣的下場?
    嶽飛的死訊一出,南宋主和大臣、以及金國大臣們無不彈冠相慶,酌酒慶賀;百姓們以及有志之士卻都為之哭泣,訴說著天道不公,忠臣淪陷。但都只是感嘆一下,卻沒有像黑蠻龍一樣,有實際的行動一一興義軍兵圍京城臨安。黑蠻龍此人,長得虎背熊腰,力大無窮,忠肝義膽,是一個一等一的漢子。
  • 與只弟相鬥,最終落得個身葬異鄉的下場!
    公元1 1 1 6年,居住在遼國東京的渤海人不堪忍受遼國官吏的盤剝,擁立偏將高永昌反遼,自稱大渤海國皇帝,改元隆基。當年五月,女真軍隊攻克東京,生擒高永昌,東京附近的遼國皇族紛紛投降女真。六月,天祚帝下令徵調各路軍隊,並加封魏國王耶律淳為秦晉國王,出任都元帥。
  • 《香蜜》身為鳥族公主的穗禾,為何落得個悽慘下場?
    為了和旭鳳在一起,穗禾做了許多心狠手辣的事情,身為鳥族公主的她最終也落得個的悽慘下場。她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呢?穗禾身為鳥族公主,身份尊貴。尤其是荼姚當上天后以後,鳥族的勢力如日中天。穗禾是天后的親侄女,在天后的扶持下,她當上了鳥族的族長之位。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了。
  • 從物理學家之女到叛軍統帥,葉文潔到底經歷了什麼?
    從一個普通的物理學家之女到地球叛軍的統帥,葉文潔到底經歷了什麼,她是如何對人類完全失望,要借三體文明的力量來改變人類,書中用很長的篇幅來一一道來。那些在她生命中扇動翅膀的蝴蝶,讓她按下了那個改變地球命運的按鈕。一、第一隻蝴蝶——父親葉哲泰之死。
  • 他為救關羽,不惜洩露天機,結果關羽敗走麥城,身首異處!
    他為救關羽,不惜洩露天機,結果關羽敗走麥城,身首異處!相信有很多人都是很喜歡《三國演義》中的英雄形象的吧!那麼接下來小編就要問了,在三國中那麼多的英雄要謀略有謀略要膽識有膽識那麼你們最喜歡哪一個呢?可是對於關羽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關羽雖然武義高超,但是關羽的性格就決定了他敗走麥城,身首異處的悲慘結局。在劇中諸葛亮也是在關羽把守荊州時給出了「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的建議,留下這個洩露天機的妙計之後,諸葛丞相就入川幫助劉備去了。但是心高氣傲甚至可以說是有點自負的關羽並沒有聽取諸葛亮的建議,最終導致了痛失荊州的悲慘結局。
  • 終生不立皇后的皇帝——娶了郭子儀的孫女,最終因服用長生藥而死
    皇后,是指皇帝的正妻,自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改天子為皇帝,並訂定皇帝的正妻為皇后的后妃制度。皇后的產生需經過皇帝冊立,冊立皇后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要詔告天下,普天同慶,同時還有一項正式隆重的立後儀式。
  • 蜀漢五虎將:關羽身首異處,趙雲壽終正寢,他實在死的可惜!
    蜀漢五虎將:關羽身首異處,趙雲壽終正寢,他實在死的可惜!曾經在赤壁之戰之後協助東吳打跑了南郡的曹仁,在這之後他被任命為襄陽太守,劉備自己駐紮益州,關羽帶兵駐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在襄樊生擒于禁,斬殺龐德,讓他的威名一時大震,曹操在惱怒之下派遣徐晃增援,同時東吳的呂蒙偷襲荊州,這樣的情況下關羽敗走麥城,最後被馬忠埋伏落得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張飛,字翼德,張飛同樣是在黃巾之亂的時候就跟隨了劉備,在呂布下邳敗亡之後,張飛被任命為中郎將。
  • 皇帝勸告他都不理,最終因為過於狂妄而身首異處
    在我們生活中一些有本事的人往往都因為過於狂妄最終害了自己,我們應該都認識劉老吧,他是皇帝的侄子,最終被封王了,這是因為他沉穩不張揚,最終活到終生。但是不幸的是他沒有選一個好的女婿,王僧達本來也是一個豪門望族。少年時非常刻苦學習,特別愛好寫文章,所以這深受宋文帝所欣賞,甚至還將劉老的女兒許配給他。大家要知道當時他還不到20歲就可以做官了,可見那時候人的能力是非常強大的。
  • 大明最悲劇的皇帝——崇禎皇帝
    亡國之君各有特色,暴虐寡恩的秦二世,昏庸慢懶得宋理宗,懦弱無嫩的晉惠帝,而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此後十七年,在和皇太極,張獻忠,等曠世梟雄的鬥爭中,在與身邊官員相互仇視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的奇特關係中,崇禎皇帝用權的道與路,用人的得與失,戲劇性的浮出水面,驚心動魄令人扼腕嘆息。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率軍攻進北京城,三十五歲的崇禎皇帝無力回天,上吊自殺,三百年的大明帝國轟然倒塌。崇禎皇帝作為大明末代的君主,與歷朝歷代的亡國之君不同。
  • 為何書蟲拯救了明朝,最後卻被皇帝殺掉?答案全在這首詩裡
    然而,這個書生最後卻被皇帝下令殺死了。為什麼會這樣?這個叫于謙的書生,一生嗜書如命,剛正不阿,為國家為生民赴湯蹈火,可最後怎會落得如此下場?或許我們可以從他出仕前的一首詩裡得到答案。在這首詩裡,他為自己的人生找到了方向,而這份堅持,也註定了他最終的命運。詠煤炭明代:于謙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
  • 三眼恐龍蝦,躲過生物大滅絕,卻落得被當飼料的下場
    很多生物在歷史上特定的時期裡,一度成為我們這個星球的霸主,比如恐龍就在數億年前主宰地球,遺憾的是最終滅絕了。恐龍的滅絕只是我們地球生物演化的一個縮影,史前生物經過幾次大滅絕,很多和恐龍一樣消失了。不過還是有很多生物頑強的生活了下來。專家認為,歷史上大規模的生物滅絕有一定周期性,大約幾千萬年就會發生一次。
  • 金蟬脫殼醜小蟲的華麗變身 為您全景呈現蟬蛻時刻
    21日夜到22日凌晨,記者在友誼河邊蹲守,記錄下蟬華麗變身的全過程。   大半生都是「醜小蟲」   蟬的一生長達數年,然而,人們最常見到的,只是它一月左右的生命旅程。從蛻殼的那一刻起,它們的生命就進入倒計時;而這一刻,也是它一生中最為華麗的時刻。
  • 明英宗第二次登基後,為何忘恩負義,將幫自己的大臣幹掉?
    由於土木堡之變,明英宗由皇帝變成俘虜,而他的弟弟朱祁鈺則由親王成為皇帝。後來,明英宗回到北京,雖然表面上被尊為太上皇,實際上則是遭到軟禁。直到「奪門之變」的爆發,石亨、曹吉祥、徐有貞等人率軍殺入南宮,然後簇擁明英宗進入皇宮,搶先上朝,從而再度登基。
  • 漢景帝為何要讓名將周亞夫活活餓死?這其實是帝王心術的必然結果
    西漢的漢景帝是一個很出名的皇帝。"文景之治"可以說是西漢的一個輝煌時期,它是由漢朝初年的漢文帝、漢景帝共同締造,以休養生息、恢復生產為要務的一段繁榮時期。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代名將,他最後的下場卻異常悽慘。晚年被漢景帝冤枉後下獄,閉食自盡。漢景帝死前,為何要除掉名將周亞夫?高祖八年(前199),周亞夫出生於沛郡沛縣。就這樣,周亞夫成年後不久便承襲了父親的爵位,被封為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