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總管李蓮英陪伴慈禧53年,守孝百日才離宮,死後身首異處

2020-12-05 小徐說說歷史

我認為中國古代封建制度茶毒最深的應該是太監製。正常的七尺男子,宮刑服役在宮中,不僅身體不足,心理上也畸形很多。男人不是男人,女人不是女人的日子,就像第三類人一樣,受到歧視,很多尷尬都說不出來。但是,由於王朝管理的需要,這樣的人的存在是必然的產物,所以存在是合理的吧。

太監太接近權力中心,太監安全的生存是個大問題。因為大多數人不願意過這麼長的生活,太監也會努力爬上去,越接近權力的人越容易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況。此時,即使很多王公大臣歧視太監,也罵閹人,希望行動上有各種各樣的喜好,為自己說話。正因為太監的特殊性,自古以來的權力者對太監有很大的防範心理,規定太監不能干政。一方面是太監的奉承,另一方面是太監的防範,無論惹怒誰的太監們,不小心丟了生命的可能性很高,所以在歷史書上佔有地位的太監不是簡單的人,比如秦朝的趙高,典型的宦官幹政勢力;比如唐玄宗身邊的高力士,是個難得的好太監;比如本文要講的晚清太監總管李蓮英。

前面鋪了這麼多,是為了強調李蓮英的不容易。首先,他在慈禧老佛爺身邊受寵53年。53年啊,很多宦官活不了那麼大的年齡。更何況,這麼長的受歡迎時間,可見他為人處世的手腕,其次慈禧死後,李蓮英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慈禧太后死後失去了最大的保佑,為慈禧守孝百天後離開了深宮大院,安靜地結束了他的餘生。這表明李蓮英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不是依靠自己是老太監,太監的負責人繼續在宮殿工作,這樣的話恐怕到最後自己怎麼死都不知道。

但是,出宮後的李蓮英只過了三年就去世了。即使他當初選擇離開宮殿隱居,也沒有逃脫在宮殿裡不知道怎麼死的命運,在宮外度過晚年的他也不能自然死亡,相反回到第一個異地,死因成了難以解開的謎。這一點暫時不說。

首先,讓我們看看李蓮英為什麼在慈禧這個女性的權力者身邊受到寵愛53年。

第一,李蓮英聰明乖巧,懂得服侍人,知道擺正主子和自己的關係,善於討得主子的歡心。墓志銘中說他「事上以敬,事下以寬,如是有年,未嘗稍懈。」這是李蓮英能在慈禧身邊呆那麼久最大的原因吧。

其實在李蓮英面前,慈禧身邊最受歡迎的宦官是安德海。李蓮英和安德海同時進宮,此時他們的地位已經大不相同,李蓮英的原名也不叫李蓮英,叫李進喜,李蓮英是太后賜的名字。安德海這個人受慈禧寵愛傲慢,最終在同治8年(1869年)被山東巡撫丁寶框架砍頭,被判違反祖制,擅自離開北京師。李蓮英吸取安德海的教訓,低調圓滑的做人。

第二,李蓮英服務慈禧,深受愛美慈禧喜愛。慈禧為李蓮英打破了祖先的規則,光緒二十年來四十六歲的李蓮英戴著二品頂戴花羽,這種榮耀在宦官中從未有過。而李蓮英也是第一個稱慈禧為「老佛爺」的人。

第三,慈禧和李蓮英感情深厚。慈禧周圍的奴隸丫環多次改變,只有李蓮英一直在慈禧周圍,這個陪伴是幾十年。他們之間在感情上形成了依賴,慈禧是欲望強烈的獨裁者,但在感情上她是孤獨的老婦人,李蓮英能為她解決憂慮,讓她高興,也是李蓮英受寵愛多年的重要原因。

當然,慈禧相信李蓮英,依賴李蓮英,李蓮英方面對慈禧也很忠實,慈禧去世後,李蓮英這位60多歲的老人可能為她守孝百日。他和慈禧之間有著主僕之情,更存在著一種互相為伴的感情。

李蓮英離開宮殿後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找到了他想要的安寧嗎?

1996年,在北京挖掘古墳,雖然不是豪華的大氣,但墓冢的防盜措施很好。通過專家的認識,最終確認了這座墓的主人是李蓮英。古墳雖然不大,但也有很多古董珍品,不可思議的是埋葬的主人只有一個頭,身體剩下的部分用衣服填充。

也就是說,李蓮英死於非命,在埋葬之前沒有找到他的身體和頭埋葬。讓我們看看李蓮英離開宮殿後如何安排自己的生命。

以前,皇宮是集權之地,李蓮英深處的權力中心是幾十年,知道如何玩權力,知道如何保護明哲身體,離開皇宮的權力漩渦是保護身體的方法。然而,他沒有回到河北的家鄉,也沒有住在隆裕太后為他安排的大院子裡,而是在北京郊區買了一棟棚子住。事實上,其實他還是沒有離開「權力」,就如同他所住的地帶一樣,他依然處在權力的邊緣地帶。50多年的宦官生涯,自己曾經也是權傾一時,必定得罪過其他權力中心的人,結下不少仇人,從而遭到記恨、報復,才導致了身後的悲劇。但謀殺說並沒有得到證實。

不管怎麼說,離開慈禧的李蓮英已經不是原來的李蓮英了,他餘生的最後三年在孤獨中度過。

相關焦點

  • 此人曾是慈禧最愛,死後卻身首異處,棺材只有一顆頭顱和一條辮子
    李家在當地的生活十分艱難,李蓮英的父親只是一個沒有正經職業的社會遊民。家中貧困,為了維持生計,李蓮英在很小的時候就被淨身,然後入宮了。清朝晚期,雖然國家的國力江河日下,日漸衰弱,但是,皇族還是擁有著眾多的太監。李蓮英剛剛進宮時,只是一名在景仁宮當差的普通太監。當時,朝中掌權的不是皇帝,而是慈禧太后。
  • 慈禧紅人李蓮英真實相貌:滿臉膿包,面露陰險,最終落個身首異處
    不過太監畢竟離皇上太近了,憑本事溜一溜,不少太監都能得到皇上的寵幸,進宮做官。若遇上一些昏庸之帝,太監甚至可以控制朝廷,引發宦官專政。提到中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太監,很多人會聯想到明末的魏忠賢和清末的李蓮英。進宮前,李蓮英叫李進喜,1848年生於河北。
  • 9歲進宮,23歲成為掌事太監,死後棺槨裡卻只有頭顱沒有身體!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15日,統治晚清近50年的慈禧太后去世,死前她曾留下遺言:不讓女人聽聞國事,不讓太監掌權。也許臨死前她領悟到了點什麼,不然她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因為過去大清近50年的時間可是掌握在她這個女人手裡,而她身邊的大紅人大太監李蓮英也是掌管著不小的權力。以至於她說出這樣的話也可能是自認為大清走向衰落是他們兩個人導致的。
  • 清末老照片,官員奴相十足,離宮太監骨骼清奇,圖八僧人慈眉善目
    清末老照片,晚清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的荒唐一幕,因為喜好佛事,在兩個寵信太監的陪伴下扮起觀世音菩薩來左是崔玉貴,右是李蓮英,「老佛爺」就是李蓮英拍馬屁叫出來的,慈禧還挺受用。慈禧把自己看做救苦救難的菩薩,實際上慈禧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生前享盡榮華,死後卻被軍閥孫殿英掘墳毀屍的下場。可謂再多的財富,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 慈禧慶祝60大壽準備放生,為何鳥不飛、魚不遊?只因李蓮英這樣做
    所以慈禧為了此次壽宴,那可是大費周章,同時全國的官員也為送禮一事發愁,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討老佛爺歡心。說到這,熟悉歷史的看官應該知道,誰最會討慈禧開心了,他就是清末總管太監李蓮英。由於「北漂」生活不如意,李蓮英8歲時被迫入宮當太監,人心叵測的宮中生活,造就了李蓮英慧眼識人的本領。他深知主僕之間的關係,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再加上他精明的圓場能力,常常能將主人的英明表現出來。
  • 圖1曾是「通房丫頭」的皇后;圖7死後身首異處的大太監
    直到10歲的弘曆第一次見康熙時(康熙孫子多,有的一生都沒見過康熙),被康熙大讚,鈕鈷祿氏才母以子貴迎來春天。 崇慶皇太后畫像,乾隆死後,子孫們諡她「孝聖憲皇后 」。 關於她的粉飾之詞,都是乾隆幹的,比如說她是「指婚」給胤禛的,但指婚會有名分的。
  • 李蓮英入宮40年,靠幾手絕技讓慈禧一刻也離不開他,屹立宮中不倒
    李蓮英入宮40年,靠幾手絕技讓慈禧一刻也離不開他,屹立宮中不倒李蓮英――公認的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慈禧可是一個事兒多的麻煩人,她不僅是麻煩,還非常的自私,非常的奢侈無度。所以說能夠慈禧面前站穩腳跟的人並不多。
  • 光緒帝去世的真相:不是慈禧謀害,更不是李蓮英所為,而是……
    李蓮英害死說;4. 自己正常病死說;但是總結下來的話,李蓮英害死說最為不可信,為何呢?因為光緒對李蓮英其實是感恩的。在西逃時,慈禧和光緒出宮匆忙,什麼也沒帶,而此時正逢寒冬時節,李蓮英和慈禧都有被子蓋,但是光緒沒有,這時,李蓮英趕緊去將自己的被子給光緒拿來,自己卻蹲在牆角。
  •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女人,慈禧太后是怎麼死的
    鹹豐帝死後,慈禧聯合恭親王奕訢聯合發動了政變,將鹹豐帝留下的顧命八大臣給剷除了,與慈安太后一起垂簾聽政,也就是東西兩宮。後來慈安太后病逝,慈禧一家獨大,直到她死,皇權都被他牢牢的掌握在手裡,可憐光緒皇帝,一心想要振興大清國,結果「百日維新」以慘敗收場,譚嗣同被砍頭,康有為和梁啓超遠逃海外!
  • 慈禧臨死前,突然迴光返照,留下兩道可恥的遺囑後一命嗚呼
    導讀:慈禧,本名葉赫那拉·杏貞,17歲入宮成為鹹豐帝的妃子。起初並沒有得到皇帝的寵幸,但她相當有心機,通過賄賂管事的太監,不僅受到了寵愛,還生下了龍子,即之後的同治皇帝。鹹豐駕崩後,慈禧先是與慈安一起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了朝廷大權。
  • 為何慈禧死後一年才下葬,出殯當天臭氣燻天,只因「黃道吉日」
    中國史上有諸多的歷史人物妄想「長生不老」,但是長生不老對於一個身體會隨著時間慢慢衰老的肉體來說簡直就是遙不可及,除了秦始皇有過這種念想之外,臭名昭著的慈禧也有過此種妄念,可是為何慈禧死後一年才下葬,出殯當天臭氣燻天,就只是因為「好日子」嗎?
  • 中國歷史上十大噁心太監排行榜
    1、魏忠賢(明朝,1568—1627年)   原本一流氓惡棍,雖目不識丁卻深諳拍馬權術。入宮不久得老太監王安提拔,又與皇孫奶娘打得火熱。與皇帝萬曆的親密接觸更是讓他地位權勢與日懼增,萬曆48年,年逾半百的魏忠賢開始飛黃騰達。
  • 他是慈禧的寵臣,最後卻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楊立山是慈禧非常寵信的大臣,他善於逢迎,但又不是一味討好之徒。他非常懂得為官之道,一路升遷做到了內務府大臣、戶部尚書等高位,但因為憐憫光緒而被慈禧怒罵。他和李蓮英關係匪淺,幸得李蓮英保全才得以免受懲處。可是最後他卻被斬首於菜市口,甚至沒有人肯去為他收屍。
  • 為什麼管太監叫烏鴉?
    至於宮中太監對待烏鴉的態度就是另外一個樣子了。他們非常憎恨烏鴉。這是因為人們常常管太監叫烏鴉。為什麼人們常常管太監叫烏鴉?把太監稱烏鴉,一是太監淨身後,聲帶發生了變化,又常常以「咋」回復主子的吩咐,而這變了音的「咋一咋一」之聲和烏鴉的叫聲非常相似;二是過去人們崇拜聖人,聖人曾言: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由於太監無後,因而便成了不孝之首,為人所鄙視。這種鄙視太監的人又常常與他們厭惡烏鴉聯繫起來,就將太監稱作烏鴉了。
  • 明清時期,故宮裡的太監宮女住哪裡?
    能在故宮中生活的除了皇帝和他的妻妾們外,還有大量的太監、宮女。故宮中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寢宮,但這些都是皇帝妻妾們的居所。太監、宮女平時住在什麼地方呢?明清時期,故宮(紫禁城)之外還有皇城,如今天的景山、北海、中南海在當時都屬於皇城範圍內。普通老百姓是不允許進入皇城的。故宮中的太監、宮女有上萬人之多,全部住在故宮裡顯然不可能。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平時就住在紫禁城之外,皇城之內。
  • 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學英文 做慈禧翻譯
    現場感才是王道,歷史如此,故事如此,新聞也如此。  今年以來,斷斷續續地讀一部名為《清宮二年記》的書,這就是由歷史親歷者所作的記錄文字,作者裕德齡是清朝郡主,中法混血兒,歷史給了她一個見證的機會,讓她在慈禧太后身邊工作了兩年,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
  • 慈禧鍾愛「拉冰床」,太監小心翼翼,宮女們卻羞於啟齒!
    慈禧鍾愛「拉冰床」,太監小心翼翼,宮女們卻羞於啟齒!1904年是慈禧太后的70大壽,很多官員想盡一切辦法來張羅禮品,其中有一款櫃式留聲機深得慈禧的賞識,那就是美國維克多公司生產的全球最早的櫃式留聲機(樣品機)。慈禧太后一生享盡榮華富貴,生活時尚超前,在發達的西方工業面前,也是滴滴不漏,佔儘先機。
  • 慈禧3點多就要清醒,8點才面見朝臣,中間這5個時辰她在幹啥?
    》的書中就記載了許多慈禧太后生活的細節。」,一直到慈禧太后緩緩醒來。 02 當慈禧太后睜開眼睛醒過來之後,她寢宮裡的燈會亮起,這也是給等候在外伺候他的宮女和太監們的信號,意味著大家立刻做好準備:伺候慈禧太后洗漱、打扮、吃飯。各個負責不同工作的宮女和太監便立刻忙碌起來。
  • 最後一個離開婉容的太監:隱居在寺廟30年不洗澡,1996年才去世
    由於他們是皇帝身邊的人(其實大部分太監,只是宮上雜役,是很難與皇帝搭上關係的),所以,往往能「近水樓臺先得月」。比如,清廷太監中的著名人物,如李蓮英、小德張等人,都是富得流油的主兒,所以,能進宮當名太監,就成為許多窮苦人家出身的年輕男兒的選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