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在位的期間,是最窮的一個皇帝,打仗都需要向大臣借錢

2021-01-13 浮動的桂薩

大多數的時候古代都會用富可敵國這個詞來形容,一個人非常有錢,但是像這樣富有的人還是非常少的,要說真正的有錢人就只有當時的皇帝了,因為他有國庫。皇帝是整個天下的主宰者,全天下的財產也都是屬於他的,但是卻有一個皇帝例外,他可以說是最窮的一個皇帝了,他打仗要向大臣們借錢,最後窮到直接亡國了。

崇禎皇帝真實寫照

《明史》:帝承神、熹之後,慨然有為。即位之初,沈機獨斷,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勢已傾,積習難挽。在廷則門戶糾紛。

崇禎非常勤奮,也沒能挽救國家

這個皇帝就是崇禎皇帝。他是在天啟7年的時候繼承皇位的,其實在他做上皇帝的時候,整個國家已經存在著很多問題了。在明朝末年的時候,那個以前非常強盛的王朝已經是一種搖搖欲墜的狀態了,雖然說崇禎皇帝也一直非常的勤於政事治理國家,但是最後他還是沒能夠挽救自己的國家,眼睜睜看著他被滅亡。

崇禎皇帝商議政事

趕上天災,百姓沒錢交稅

那個時候的明朝可以說是直接被其他的勢力所包圍了,東南西北各個方向都有勢力,對這個王朝虎視眈眈,而且那個時候還有農民起義到處崛起。那個時候的明朝,所有的財政收入都是靠農民交的稅得來的,而崇禎皇帝在位的那段時間正好趕上了天災,百姓們也沒有錢可以交稅,而真正有錢的人卻和政府的官員勾結自己不用交稅。

崇禎皇帝親手葬送明朝

國庫空虛,明朝滅亡

所以那個時候的國庫可以說是非常的空虛,沒有辦法,那個時候從真就只能向他手下的大臣借錢,其實就是捐款。但是這些大餐們也都紛紛表示自己非常的窮,根本就沒有錢。在公元1644年的時候,李自成就攻陷了北京,而這個時候的崇禎沒有辦法,只能在媒山這個地方上吊自殺了,明朝也正式滅亡了。

明朝時期地形圖

總結:

想起明朝全盛的時候,曾經這個王朝的國家經濟可以說是最強悍的,整個國家是非常的繁榮霸氣的,但是直到重新坐上皇帝的時候,他竟然窮得連仗都打不起,國庫裡更是沒有一分錢,這實在是讓人感到非常的不解。其實崇禎也是一個非常盡心盡力的皇帝,只是他接手的時候,國家的問題已經存在了很多了,只靠他一個人的努力,根本就沒有辦法解決所有的問題,況且那個時候國庫非常的空虛,也沒有足夠的錢來支撐他去實現自己所有的計劃。

參考文獻:《明史》、《明通鑑》、《史記》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相關焦點

  • 崇禎皇帝夢到了一個字,大臣一看痛哭不已,說:大明朝這是要亡呀
    這一切都給崇禎帝帶來了火辣的數額。雖然崇禎帝是生活簡樸、勤於國政的賢君,為了安撫民心,多次下達法令,但在目前的情況下,他知道自己已經無力回天。根據《明北志》的說法,崇禎帝每天都會做同樣奇怪的夢。獲獎的新人出現在夢裡,一句話也不說,向崇禎帝伸手,寫著大大的「是」。
  • 崇禎皇帝去世前才明白,可惜太晚了
    明王朝之所以沒能徹底消滅起義軍,其實並不是說明朝皇帝有多仁慈,而是因為朝中大勢,已經不是皇帝所能控制得了;在崇禎皇帝統治時期,朝堂官場的真正統治者其實是「東林黨」。東林黨出現於萬曆皇帝時期,公認的創始人是吏部郎顧憲成,但當時的東林黨是一個比較鬆散的組織,但在「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之後,東林黨逐漸成為朝堂之上最強大的一股勢力。
  • 崇禎皇帝歪脖樹上吊死後,屍首呢,埋哪兒了?
    第一段文字的主體意思是說,事到如今不是我皇帝無能,都是你們這些大臣給耽誤的;第二段文字是囑咐,官員們都要聽從太子指揮。這樣,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正值盛年,就以掛在歪脖子大槐樹上的結局,終結了自己的生命,同時他自己也不知道的,隨同他終結的還有大明王朝277年的統治也到此結束了。他成了不折不扣的亡國之君。
  • 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朱由檢為何非要自殺,到底是誰逼死了他
    二是因為吳三桂父子以及朝中大臣的刁難,其實早在幾個月前,崇禎皇帝就多次召見吳三桂的父親吳襄,想要調他們的關寧鐵騎守衛京師。吳襄開始拒絕原因是祖宗之地,寸尺不讓。後來崇禎皇帝好說歹說,首都都沒了,還談什麼祖宗之地。說吧,把軍隊調過來需要多少軍餉。吳襄說想要調軍隊最少需要一百萬兩銀子。乍一聽,一百萬兩,不多啊,對於一個世界上的第一大國的明朝來說,這又算得了什麼。
  • 大明最悲劇的皇帝——崇禎皇帝
    亡國之君各有特色,暴虐寡恩的秦二世,昏庸慢懶得宋理宗,懦弱無嫩的晉惠帝,而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率軍攻進北京城,三十五歲的崇禎皇帝無力回天,上吊自殺,三百年的大明帝國轟然倒塌。崇禎皇帝作為大明末代的君主,與歷朝歷代的亡國之君不同。
  • 大明崇禎皇帝為什麼吊死在煤山歪脖子樹上?
    崇禎皇帝是一位生活節儉,工作非常努力的勤勞模範皇帝,自從他坐上皇帝那一天開始,每天他都是殫精竭慮日夜操勞,唯恐祖宗建下來的大明河山,會敗壞在自己手裡,可是上天不佑人大明三百年的基業,還是被李自成無情的搶走了,他自愧不如心中有愧於列祖列宗,毅然決定殺妻棄子,在煤山歪脖子樹上上吊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還是崇禎皇帝操作不當?崇禎的兒女都去哪了呢?
    1644年,對於世界史來說,沒什麼稀奇,但對於中國歷史來講,對朱家來講,卻是一個災年,因為這一年一位姓李的將軍率領起義軍打進了北京城,也是從這一年開始明朝滅亡,但是明朝滅亡,那些大臣、皇親國戚以及崇禎皇帝的家屬們都去哪了呢?
  • 崇禎皇帝朱由檢自殺真相,他的子女都去哪了?
    每一個朝代的更迭都伴隨著無數血腥與屠殺,尤其是對於前朝的皇親國戚來講,亡國就等同於墜入地獄。李自成攻入北京城的時候,當時的崇禎皇帝拿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崇禎來說,國破以後,他在自殺之前,先命令自己的后妃和公主們自縊,就是因為他清楚地看到了皇族女性們悲慘的下場,與其被俘受辱,還不如自己將他們殺死,以全名節。
  • 崇禎皇帝最後的日子:死時無人陪伴,死後無人厚葬
    這句話雖然有推諉之嫌,但是結合當時明朝的實際狀況,也難怪崇禎發出如此感慨。然後他希望李自成可以拿自己的屍首做文章,但是不要傷害百姓,也看出崇禎也算一個好皇帝了。崇禎帝作為末代皇帝,其實功績可圈可點。他剷除魏忠賢等閹黨,生活上十分節儉,並且勵精圖治,如果再給他二十年,相信明朝會有一個不一樣的變化。崇禎皇帝在位期間,做出等等功績。他剷除了魏忠賢等閹黨。
  • 崇禎皇帝有堯舜之志還勤政,為何丟掉江山,兩個細節預示明朝命運
    皇帝隨意更改法律規定首先,就是政治和法律這些硬核的規定被皇帝隨意更改,到了晚期,就連宦官都能隨意更改,這兩個玩意是一個國家立身之本,另一個是發展的保障,如果這些都得不到保障,也意味著國家命運就快到了終點。
  • 明朝最忠心最男人的太監,陪崇禎皇帝上吊而死,死後令後人敬仰
    像王承恩這樣從小到大一直照顧崇禎的太監,更加受到崇禎皇帝的信任。他也值得崇禎皇帝信任。王承恩原本是曹化淳手下的,曹化淳也不是一般太監,在崇禎繼位之初,負責處理魏忠賢時期造成的冤案,平反高達兩千多件。作為一個太監,曹化淳給王承恩做了一個好榜樣。曹化淳與王承恩,是明朝最後歲月裡,是兩個好太監,至少在明朝歷史中這兩個是忠心,為崇禎辦事。
  • 吊死崇禎皇帝的「歪脖子樹」,到底有多慘?為何戴了200年鐵鏈
    崇禎皇帝是我國歷史上非常特殊一個亡國皇帝,歷史上大部分亡國皇帝不是昏君就是傀儡,而崇禎皇帝既不是昏君也不是傀儡,他在治國和軍事上都有所作為,只是因為明朝先輩皇帝留下的窟窿太大,崇禎拼盡全力都沒能填平,最終無奈的背上了亡國皇帝的稱號。
  • 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子為何被崇禎皇帝凌遲處死
    明亡後,崇禎的皇子們都何去何從了呢,他的最後一個兒子,在七十五歲的高齡,仍然被清帝下令凌遲! 崇禎十七年,京城易主,李自成所部自南城的廣安門入城,守軍或降或散。崇禎皇帝只好「御駕親徵」,親自上馬持槍突圍,兵力是幾十個太監。
  • 中國最長壽的6位皇帝,5位都是開國皇帝,第一名活了103歲
    自秦始皇統一六國稱皇帝開始,到末代皇帝溥儀退位,中國總共出了400多位皇帝。其中一半以上活了不到50歲,超過80歲只有6位。宋高宗 趙構 81歲趙構(1107年—1187年),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開國皇帝。這位皇帝活了81歲,應該很多人不服氣。靖康之難後,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在位期間,趙構重用秦檜等投降派,甚至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抗金名將嶽飛,罷免李綱、張浚、韓世忠等主戰派大臣。
  • 大臣和皇帝說話,口水濺到皇帝臉上,皇帝手一抹說沒事
    封建社會的時候,處於上層社會的官員和貴族有天生的「特權」,包拯能毫無顧忌對這些「特權」說不,全因有一個後盾,這個人就是北宋仁宗皇帝趙禎。趙禎作為皇帝並沒有太多的皇帝架子為人親和,有一次包拯和趙禎爭論,口水都濺到趙禎臉上,趙禎自己抹掉並沒有想別的帝王一樣大發雷霆;有一次趙禎在逛御花園口渴了,見隨從沒有帶水,自己並沒有叫侍從取水,而是堅持回到宮中再喝水;還有一次自己在晚上處理政務的時候餓了,當時就想喝一碗羊肉湯,可是並沒有命御膳房做,他說他不想因為自己是皇帝就開啟某些不好的「行為」。
  • 崇禎皇帝被李自成逼死後,他的女眷們命運怎樣?
    崇禎皇帝作為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是因為他的皇兄天啟帝英年早逝,於是17歲的朱由檢登基,並建號崇禎。有人說崇禎這一生是勤勞的一生,也是悲慘的一生。雖然後世對他褒貶不一,但只能怪他生不逢時,因為此時的大明王朝已經無力回天了。
  •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是亡國之臣:大明滅亡崇禎應負多大責任?
    提到明朝的亡國皇帝崇禎,或許大家都不陌生。雖然說很多人都認為崇禎是一個勤政愛民的皇帝,但是,在崇禎統治的後期階段,他卻親手將明朝推向了滅亡。通過了解相關史書也會發現,在崇禎走投無路的情況之下,他甚至還向大家說出了「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是亡國之臣」這句話。那麼,明朝的滅亡究竟和崇禎有多大的關係?
  • 川普與崇禎皇帝:山河家國一場夢!
    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十七年之後,這位曾矢志中心之人,帶著永遠的遺憾,自己吊死在煤山上,一顆老歪脖子樹上,他就是崇禎皇帝。 2016年,一位滿頭金髮的天才寶寶,也出乎意料地接掌了地球上,最龐大最強大的帝國—美利堅。此時,距離美利堅開國(1776年),也已過去了兩百餘年。
  • 我統計了中國歷史上223位皇帝死因,得出《中國皇帝死法大全》
    【秦朝】一直都說秦朝二世而亡,可秦朝實際上卻有三個皇帝。三位皇帝中,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病死在了東巡的途中,其餘兩位皆被人殺害。秦二世胡亥死在了大宦官趙高手中。秦始皇死後,胡亥聯合趙高,逼死了公子扶蘇得以成功即位為秦二世,但胡亥庸碌無為貪玩成性,趙高得以控制朝政大權,甚至上演了指鹿為馬的荒誕戲碼。
  • 崇禎皇帝做了一件事,加快了大明朝滅亡的步伐
    一個朝代的興亡,事實上都有軌跡可循,大明朝也是如此。本來大明朝經過幾代不負責任的皇帝的耽誤,已經是風雨飄搖,換了一個崇禎後又是志大才疏,疑心很大,而且不懂得體恤百姓,對大臣也是反覆無常,頻換內閣,甚至還沒等官員緩過神來做出成績就換掉,徹底葬送了大明朝的江山。